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梁浩  孙海  钱佳奇  张亚玉 《中药材》2023,(8):2085-2092
药用植物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决定其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其药用价值。近年来,新兴的多组学技术飞速发展,并日趋成熟,这极大地促进了中药资源的研究,尤其是多组学的联合运用使得对药用植物相关代谢调控网络的研究更加广泛而精确。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组学技术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鉴定、道地药材真伪鉴定和质量评估、药用植物代谢途径解析及道地药材的复合胁迫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组学的发展、研究策略与方法以及在代谢调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提出药用植物组学相关研究重点将更注重多组学联合解析其合成调控网络,发掘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的相关基因及主要代谢物,以期从分子遗传育种方向在生产中定向培育或利用栽培技术提升和改善药用植物的品质,助力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和葛根黄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药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是中药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为葛根素及葛根黄酮,该文从生物样品预处理、样品测定、葛根素及葛根黄酮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动学参数等方面着手,对葛根素和葛根黄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应加强正常和病理状态下葛根素和葛根黄酮在脑脊液及脑组织中的分布和代谢研究,为临床脑血管疾病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3.
李明珠  刘增根 《中草药》2023,54(1):272-282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为我国西北特殊生境地区食药兼用的生态经济植物,其浆果富含花色苷、花青素、多酚、多糖等物质,是医药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天然色素)的主要成分和原料。随着测序技术和各组学学科的不断发展,组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黑果枸杞资源的各项研究中,尤其从单一的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蛋白质组到多组学联合分析,对黑果枸杞品质评价、耐盐碱、果实发育机制以及花青素合成与积累等研究更加深入。综述了近年来组学技术在黑果枸杞资源综合评价、抗逆、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代谢调控中的应用,探讨了资源品质差异成因和生态环境适应机制,为黑果枸杞资源的保护、种质创新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葛根是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临床上多与其他药配伍使用,以扩大疗效。近年来,围绕葛根药对的研究,系统阐述了葛根药对的分子机理、药对应用及其配伍运用等,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借鉴。从网络药理学、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3个层面归纳总结近5年葛根药对的研究现状,揭示葛根药对配伍的科学性,以期为该药对临床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赵露颖  施梦瑶  张巧艳  秦路平  孙艺琦 《中草药》2022,53(21):6931-6947
道地药材因其品质优良、疗效显著,被认为是中药界的"品质标杆"。近年来,"辨状论质"、指纹图谱和生物效价检测等技术从性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等方面揭示了道地药材的品质特征。多种DNA分子标记技术从遗传物质方面为道地药材的鉴定提供了方法,不断丰富的组学技术从功能基因和关键酶等方面为道地药材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总结道地药材的道地性成因的基础上,对道地药材品质特征及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道地药材化学-遗传-生态的相关性分析,以期为道地药材的生产栽培、质量控制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探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道地药材形成机制及科学内涵的阐释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中医体质学是中医的一门新兴学科,体质能够反映人体不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固的特质。多组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可体现生物系统中多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与中医思维在多个方面相契合,都具有重整体、重联系、重恒变与重关键的思维特性。中医体质学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等多组学研究中均有涉及,推动了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当坚守中医的本体地位,紧扣中医科学问题,提升研究深度,积极借鉴吸收现代科研方法,走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7.
阳春砂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近年生产中出现种质退化、病虫害加剧、产量剧减、品质差质不齐等问题,制约了砂仁药材生产的稳定输出。本研究对影响阳春砂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产地、种质、栽培(育苗、种植模式、荫蔽度、水肥、传粉昆虫、病虫害等)、采收及初加工等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在产量和品质提升方面的一些研究建议,为阳春砂高效栽培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回顾野生与栽培中药材品质对比的研究历史,笔者系统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报道,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的野生与栽培中药材品质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性状、显微结构、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遗传多样性几个方面,其中化学成分对比研究占主导地位,并以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比研究居多,而药效作用研究最为薄弱。受取样数量、样品产地、生长年限、栽培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中药材的野生与栽培品品质差异参差不齐。总体来看,多数野生中药材品质优于栽培品,两者性状差异较大,且部分化学成分的含量与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尤以栽培后初生代谢产物占比显著增加最为明显。栽培中药材品质与栽培模式相关,其中野生抚育、仿野生种植、生态种植等模式生产的中药材与野生品品质接近。基于分析结果,建议在野生与栽培中药材品质对比研究中明确栽培品的栽培方式与栽培年限,利用性状、显微结构、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差异成分定量分析、生物效价等技术手段综合评价野生与栽培中药材品质差异,加强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初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差异所致的药效变化研究,从而引导中药材高品质生产。  相似文献   

9.
曼琼  马骏  邓毅  李鹏杰  杨志军  杨秀娟 《中草药》2020,51(12):3117-3125
系统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药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手段,其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中药及复方多成分多靶点治疗疾病的分子机制。基于整合多组学策略研究中药毒性和解毒作用已成为中药安全性研究的方向和热点。对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多组学整合技术在中药毒性及解毒作用和机制研究中的思路、方法和进展进行综述,为多组学技术在中药毒性及解毒作用深入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符合中药方剂自身特点的整体药效评价体系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科学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药方剂整体药效评价与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和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本论文围绕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在中医证动物模型评价、“方证对应”研究、中药整体药效作用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扼要评析,提出和讨论了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的定量表征,多组分多靶点中药与单成分、单靶点化学药物药效作用的代谢组学比较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代谢组学整合研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整体药效作用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中重要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C F Liu  L Li  H P Shi  R C Pan  S H Yu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9):525-7, 53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hairy root induction and hormone-free in vitro liquid cultivation of 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METHOD: Co-cultivation of super-virulent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R1601 with P. lobata leaves in vitro. RESULTS: Hairy roots of rapid growth, high branches and plagiotropism developed vigorously on the surface of leaves, exhibiting rapid growth and resistance to kanamycin in hormone-free medium in vitro. CONCLUSION: A method of hairy root induction with A. rhizogenes as well as a system hairy root liquid cultivation in vitro for P. lobata have been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2.
葛根(Pueraria lobata)是中国传统上最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根据《伤寒论》(外感热病论)记载,传统上可用于解热、眼睛酸痛、口干及与高血压相关的头痛和颈部僵直等症状。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表明,从葛根中提取的异黄酮是愈风宁心片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可用于治疗中风后的患者。本文回顾了葛根在治疗糖尿病和戒酒方面的最新应用。由于葛根毒性较低,是用于开发治疗人类疾病的植物药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3.
葛根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研究葛根的品种来源及传统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考证历代本草及方书。结果:原植物为豆科野葛Pueraria lobata、甘葛藤P. thomosonii和食用葛藤P. edulis。功效主治与目前基本一致,但文献记载的捣汁内服治疗狂犬咬伤、生用堕胎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而用法用量各个朝代间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结论:葛根作为常用中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中药材及饮片在栽培、采收加工、饮片生产、流通、监管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其中可能造成中药材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想法。笔者认为建立种源中心、从中药材栽培、产地加工及饮片生产均采用集约化的管理经营模式,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中药材生产各环节的不确定因素,保证药材质量。此外,我们建议修改某些品种药材的药典标准,使其更适用于目前市场情况,有利于提高市售药材质量。最后认为中药材作为一种药品,从栽培到生产的全过程应统一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下管理,才更有利于药材的溯源及全产业链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5.
杨钰颖  苗水  李雯婷  季申 《中草药》2023,54(20):6856-6865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仪器分析手段的进步,植物代谢组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逐渐应用于根及根茎类中药材的研究。通过对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在根及根茎类中药品种鉴定、正常及外界因素影响下的种植生长及采收加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根及根茎类中药的亲缘种属鉴定、生长发育机制、炮制机制及质量安全控制等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为其药效机制的深入挖掘、人工种植方法的改良、炮制方式的最佳选择、市售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使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在根及根茎类中药全产业链发展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辛夷是中国传统药材,来源于木兰科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辛夷主要具有发散风寒、宣通鼻窍之效,其野生资源少,野生资源少,市场的需求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大,种植出优质无公害辛夷栽培品已成为重要研发目标。因此,无公害辛夷的栽培将是未来辛夷产业发展的主流。本文从辛夷产地生态适宜性栽培用地的区划出发,根据栽培环境要求、科学种植技术、施肥规范、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质量标准等内容制定了辛夷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为辛夷的栽培生产提供科学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远志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与品质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的品质是保障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现行的商品规格是对已有"辨状论质"传统经验的归纳与总结,但随着中药材野生品种的不断引种驯化及大范围人工种植,部分药材的栽培品在性状及品质上已发生了明显改变,造成这些药材在市场流通规格划分及品质鉴别等认识上产生了分歧。以远志Polygalae Radix为例,从其市场流通规格划分现状入手,结合现代品质评价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探讨品系/基原、产地/气候区划、生长年限/采收期及药用部位等对远志药材质量的影响,以期揭示远志药材性状与药材自身品质的相关性,为后续远志药材商品规格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明确今后远志药材品质评价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梳理并分析山西代表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研究现状,以期较为客观地概述晋产道地药材生产与质量标准研究现状,服务于晋药生产、研发与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研究山西代表性道地药材潞党参、恒山黄芪等资源概况、生态种植(野生抚育)技术、采收加工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现状。结果发现晋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采用现代农业栽培、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技术。采收方法包括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2种。药材加工多沿用传统加工方法。中药材合作社多采用传统仓储方式,大型中药材及饮片生产企业采用气调贮藏技术。晋产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先进,拟订标准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标准,并体现了山西道地药材特色与优势。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晋产道地药材栽培方式体现了生态种植特点,产地加工保留了道地药材传统加工技术特色;晋产道地药材质量优良并且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葛根解表药效组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葛根解表作用的药效组分,为建立与临床疗效相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采用RP-HPLC法分析其解表的药效组分。结果4个葛根复方中葛根解表药效组分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立苷、大豆苷元(比例为23.2:34.3:3.4:1~8.4:23.9:1.9:1)。结论葛根解表的药效组分为黄酮类组分,各组分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该药效组分可作为葛根解表的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20.
黄鑫  陈万生  张汉明  张磊 《中草药》2015,46(16):2343-2354
药用植物研究与开发面临资源枯竭、药效物质不明确及质量难以控制等难题。生物技术是一门通过生物科学工程技术来增加生物制品产量和提高生物制品质量,从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技术。作为一种综合了生命科学与诸多现代科学理论与研究手段的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药用植物品种改良与提升及天然药效物质的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药用植物的深入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