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无创评价大鼠脂肪性肝炎(NASH)的价值。方法将26只健康成年雄性无特定病原体级的SD大鼠分为对照组8只和脂肪肝组18只,根据不同喂养时间和单纯性脂肪肝(SS)、NASH诊断标准将脂肪肝组分为SS组9只和NASH组9只,分别行ARFI和CT检查,记录肝剪切波速度(SWV)和肝、脾CT值。实验到期后取其肝计算肝脏指数,并行病理分析。分析SWV值、CT值及肝脏指数与病理之间的关系,对SWV的诊断效率行ROC曲线分析,计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SS组和NASH组肝SWV值分别为(1.01±0.02)m/s和(1.16±0.04)m/s,对照组肝SWV值(1.03±0.05)m/s,SS组与对照组间SW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组与NAS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SWV值与NASH有显著相关性(r=0.688)。应用SWV诊断NASH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SWV临界值为1.09 m/s,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100%。结论 ARFI技术判断大鼠NASH有一定价值,且具有简便、无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100个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VTQ检查,测量并记录其横向剪切波速度(SWV),比较良恶性颈部淋巴结间SWV的差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图,获取区分颈部淋巴结良恶性SWV的临界值。结果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组SWV值为(1.72±0.89)m/s,恶性淋巴结组SWV值为(2.68±0.48)m/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41,P0.001)。构建SWV的ROC曲线后,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根据ROC曲线选取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SWV值的临界值为1.90 m/s,其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82.2%、90.0%、90.0%。结论 ARFI的VTQ技术可定量反映组织弹性特征,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在定量评价单纯性肥胖脂肪肝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肥胖脂肪肝儿童(脂肪肝组)及6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应用ARFI技术测量其肝脏的剪切波速度(SWV),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肥胖儿童脂肪肝的最佳诊断界点值。结果脂肪肝组SWV测值为(1.36±0.23)m/s、对照组SWV测值为(0.81±0.18)m/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肥胖儿童脂肪肝SWV的最佳诊断界点值为1.08m/s。结论 ARFI技术能够准确无创的定量评价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的程度,为肥胖儿童的防治提供一项新的技术指标。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诊断酒精性肝病(ALD)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108例ALD患者应用ARFI技术对肝脏弹性进行检测,获得剪切波速度(SWV)同时计算APRI,所有患者均于检测后1周内行肝穿刺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SWV和APRI对ALD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ALD肝纤维化S0~S4期的SWV分别为(1.11±0.08)m/s、(1.24±0.17)m/s、(1.50±0.35)m/s、(2.01±0.70)m/s及(2.13±0.68)m/s,APRI分别为0.18±0.08、0.19±0.13、0.37±0.24、0.75±0.91及0.75±0.63。SWV和APRI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和0.55(P=0.000)。SWV诊断ALD肝纤维化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S1期0.88,≥S2期0.81,≥S3期0.83,S4期0.82;APRI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0.80、0.78及0.78。结论对于定量诊断ALD肝纤维化程度,ARFI技术较APRI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评价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肝脏穿刺活检确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99例,根据血清ALT水平分为ALT升高组55例和ALT正常组44例,应用ARFI技术检测两组肝脏弹性,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ALT水平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脏弹性值;绘制ARFI诊断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确定其诊断界值,分析ARFI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和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99例患者中,肝纤维化S0期~S4期的ARFI值分别为(0.99±0.11)m/s、(1.15±0.12)m/s、(1.42±0.36)m/s、(1.89±0.67)m/s、(2.11±0.5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S0期与S1期、S3期与S4期外其余各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正常组中诊断肝纤维化程度≥S3期和S4期的曲线下面积均稍高于ALT升高组(0.979 vs. 0.837,0.981 vs. 0.83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T正常组ARFI诊断肝纤维化≥S2期、≥S3期和S4期的界值分别为1.237 m/s、1.269 m/s、1.413 m/s,ALT升高组相应界值分别为1.330 m/s、1.395 m/s、1.653 m/s。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肝脏ARFI测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和肝脏炎症程度均呈正相关(r=0.685、0.636,均P0.001)。结论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ALT水平对ARFI技术诊断其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影响,建议临床应用ARFI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肝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ARFI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检测甲状腺结节120个,记录结节的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并计算每个结节与其周围甲状腺组织的SWV比值。结果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的SWV平均值分别为(2.28±0.84)m/s(范围:0.61~9.00m/s)和(5.04±2.78)m/s(范围:2.32~9.00m/s)(P=0.000)。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SWV值分布情况有显著性差别。良性和恶性结节的病灶SWV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的SWV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14±0.42(范围:0.31~2.59)和2.39±1.43(范围:0.89~6.16)(P=0.000)。甲状腺良恶性病灶SWV与周围组织的SWV比值分布情况有显著性差别。将病灶SWV值及病灶SWV与周围组织的SWV比值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及0.806。结论 ARFI可反映甲状腺结节的弹性特征,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对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76个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ARFI检查并分析,包括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和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或两种增强影像学检查(CEUS、CT、MRI)确诊。采用ROC曲线评价剪切波速(SWV)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并确定临界点。结果 VTI声像图中,31个(31/40,77.50%)恶性病灶和13个(13/36,36.11%)良性病灶呈灰黑色(P<0.05);良性病灶SWV明显低于恶性病灶[(1.67±0.61)m/s vs(2.80±1.07)m/s,P<0.01)。以SWV=2.04m/s为临界点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是82.50%、80.60%和81.58%。结论 ARFI有助于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直肠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临价值。方法经直肠常规超声探及前列腺病变患者71例,依据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另前列腺无疾病者3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RFI测量其剪切波速度(SWV)。结果前列腺恶性病变组SWV为(3.07±0.31)m/s,良性病变组SWV为(2.65±0.52)m/s,对照组SWV为(2.31±0.61)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SWV2.94 m/s作为前列腺恶性占位的诊断标准,ARFI诊断前列腺良恶性占位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65.5%,阳性预测值为78.2%,阴性预测值为76.0%。结论 ARFI技术可以作为前列腺病变早期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 应用VTQ测量40例正常对照组和64例经肝穿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肝剪切波速度(SWV),比较各组间差异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确定界值.结果 对照组肝SWV为(1.04±0.13)m/s,慢性乙型肝炎S0组的SWV为(1.17±0.08)m/s,S1组为(1.33±0.32)m/s,S2组为(1.53±0.32)m/s,S3组为(2.09±0.54)m/s,S4组为(2.18±0.70)m/s.正常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的SWV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4.97,P=0.00),其中S0~S2与S3~S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8.87,P=0.00).肝SWV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67,P=0.00).以SWV 1.43 m/s为截点诊断S≥S3的曲线下面积0.875,敏感性100%,特异性62.5%.结论 SWV与肝纤维化分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其对S3~S4的纤维化能作出较准确评估,可作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的无创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应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该技术在无创定量评价NAF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7例NAFLD患者应用ARFI技术对肝脏的实时超声弹性进行测量,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肝脏的ARFI测值与肝脏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患者不同脂肪变性和小叶内炎症程度间ARFI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分期为S0~S4期的ARFI测值分别为(1.18±0.28)m/s,(1.25±0.31)m/s,(1.44±0.52)m/s,(1.54±0.50)m/s和(1.86±0.73)m/s,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ARFI测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P<0.001).ARFI技术诊断NAFLD肝纤维化S≥1,S≥2,S≥3和S=4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1、0.714、0.765和0.853.结论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较准确的无创定量评价NAFLD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无创评估乙肝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VTQ技术对1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别测量肝、脾剪切波速度值(shear wave velocity,SWV);同时行胃镜检查,分为无食管静脉曲张组与食管静脉曲张组(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检查肝生化指标;将所得的肝SWV及脾SWV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SWV均值为(2.48±0.50) m/s;肝SWV值与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间无相关性(P=0.167).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脾SWV均值为(3.25±0.44)m/s;脾SWV值与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66(P<0.001);诊断存在食管静脉曲张的临界值为3.16m/s,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3,0.80,ROC曲线下面积为0.83;诊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界值为3.39m/s,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3,0.77,ROC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 VTQ技术测定的脾SWV值可无创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但未发现肝SWV值可用于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ARFI技术分别对40例OA、28例NOA及3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进行睾丸弹性成像以及睾丸大小的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OA患者睾丸SWV值为(0.75±0.16)m/s,NOA为(0.93±0.21)m/s,健康对照组为(0.79±0.15)m/s,NOA与OA及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无精子症患者睾丸SWV值构建ROC曲线,当SWV值为0.855m/s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5%、75%。另外,OA患者睾丸体积明显大于NO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FI弹性成像技术VTQ技术能定量评价睾丸硬度,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结合睾丸大小在鉴别诊断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VTIQ)在胆道闭锁(BA)和婴儿肝炎综合征(IHS)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为BA或IHS的患儿39例,以临床随访及手术病理诊断为标准,分为BA组与IHS组,匹配同期25例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婴儿行肝脏VTIQ弹性成像检查,获取肝脏剪切波速度(SWV)值,比较各组SWV值的差异。结果 39例患儿中,测量成功者38例,其中确诊为BA 20例,IHS 18例。BA组肝SWV均值为(2.64±0.29)m/s;IHS组:(1.98±0.18)m/s;对照组:(1.15±0.16)m/s。三组间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鉴别BA和IHS的最佳界值为2.09m/s,对应灵敏度92.9%、特异度80.4%,ROC曲线下面积(AUC)0.954。结论 VTIQ技术通过评估肝脏硬度,可作为早期鉴别诊断BA和IH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在乳腺占位性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92个病灶)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和33例乳腺超声检查正常者(正常对照组),先行乳腺常规超声检查,然后使用ARFI技术检测剪切波速度(SWV),测值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最终实际分析病灶数共90个,其中恶性病灶38个,SWV为(7.16±0.57)m/s,良性病灶52个,SWV为(2.71±0.74)m/s,正常对照组SWV为(1.91±0.52)m/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WV﹥6.2m/s作为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ARFI鉴别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6.2%,约登指数为0.78。结论 ARFI技术可为乳腺占位性良恶性病变的早期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和依据,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技术检测剪切波速度(SWV)鉴别诊断中老年急性肾损伤(AKI)与慢性肾病(CKD)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及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肾病患者64例(肾病组)。其中CKD患者43例(CKD组),AKI患者21例(AKI组,合并CKD15例,不合并CKD6例)。选择同期中日友好医院29名体检健康的中老年志愿者(健康对照组)。采用ARFI技术测量所有受检者肾脏中部SWV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健康对照组受检者、AKI组、CKD组患者肾脏长径、肾皮质厚度、肾皮质SWV值,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健康对照组受检者、不合并及合并CKD的AKI组、CKD组患者肾皮质SWV值,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绘制ARFI技术诊断肾病的操作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结果健康对照组受试者、AKI组、CKD组患者SWV值分别为(2.88±0.63)、(2.42±0.83)、(2.06±0.72)m/s。AKI组、CKD组患者SWV值均小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8,P=0.033;t=5.234,P0.001);CKD组患者SWV值小于AKI组患者,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合并及合并CKD的AKI组患者SWV值分别为(2.60±0.84)、(1.80±0.45)m/s。合并CKD的AKI组患者及CKD组患者SWV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及不合并CKD的AKI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916、P=0.004,t=5.318、P0.001;与不合并CKD的AKI组比较,t=2.054、P=0.043,t=-2.517、P=0.013),但合并CKD的AKI组与CKD组患者、不合并CKD的AKI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SWV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以肾皮质SWV值2.40 m/s作为诊断肾病的阈值,曲线下面积为0.767(95%CI 0.689~0.898,P=0.000),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7.1%及81.9%。结论中老年CKD及AKI患者SWV值明显小于健康志愿者。合并CKD的AKI患者SWV值较不合并CKD的AKI患者低。ARFI技术在诊断中老年肾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声辐射脉冲力技术定量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声辐射脉冲力(ARFI)技术在定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5例患者227个乳腺肿块进行常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采用ARFI技术测量剪切波速度(SWV),取样框分别置于肿块内部、肿块与周围腺体组织交界处以及周围腺体组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良性肿块内部及交界处SWV分别为(2.38士0.52)m/s、(2.14±0.61)m/s;恶性肿块内部及交界处SWV分别为(7.62士2.51)m/s、(5.32±2.63)m/s.恶性肿块内部及交界处SWV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均<0.05);良性肿块内部与交界处SWV值均明显高于周围腺体(P均<0.05).绘制ROC曲线,以3.29 m/s为分界值,ARFI技术诊断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98.3%,准确率为77.5%,曲线下面积为0.914.结论 ARFI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中声触诊组织成像(VTI)与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65例100个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的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测量淋巴结VTI图像与二维图像面积比及其SWV值,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获得区分颈部淋巴结良恶性VTI面积比值及SWV的临界值。 结果5个常规超声评价指标中P < 0.01的有短径/长泾、淋巴门及微钙化,它们在常规超声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81%,90.47%,86%;86.07%,95.23%,88%;0,52.38%,11%。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组VTI面积比为1.07±0.26,恶性淋巴结组的VTI面积比为1.68±0.31,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356,P < 0.001)。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组的SWV值为1.72±0.89 m/s,恶性淋巴结组的SWV值为2.68±0.48 m/s,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141,P < 0.001)。构建VTI及SWV的ROC曲线后,其AUC分别为0.799和0.862,根据ROC曲线选取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VTI面积比及SWV值的临界值分别为1.2、1.9,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20%,95.23%,96%;89.87%,90.47%,90%。 结论ARFI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常规超声及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联合钼靶、病理分级的联合诊断模型,探讨其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伴浸润成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DCIS患者112例,其中无浸润成分79例(单纯DCIS组),伴浸润成分33例(DCI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钼靶、超声特征及剪切波速度(SWV)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建立多指标联合诊断DCIS伴浸润成分的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鉴别DCIS伴浸润成分的诊断效能。结果 DCIS-I组病理等级为高级的比例(24.2%)、钼靶检查中微钙化伴肿物比例(33.3%)、肿瘤直径[(3.72±0.83)cm]及SWV[(7.03±2.11)m/s]均高于单纯DCIS组[6.3%、10.1%、(2.07±0.62)cm、(5.98±1.43)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为鉴别DCIS伴浸润成分的独立预测因子(OR=6.744、4.332、1.356、1.621,均P0.05)。建立多指标联合诊断DCIS伴浸润成分的模型:Logit(P)=-11.205+0.483*SWV+0.305*肿瘤直径+1.466*微钙化伴肿物+1.909*病理等级。该模型鉴别DCIS伴浸润成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显著高于病理等级、微钙化伴肿物、直径、SWV单独鉴别的曲线下面积(0.710、0.616、0.728、0.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常规超声、ARFI联合钼靶及病理分级建立的联合诊断模型能够准确鉴别DCIS是否伴浸润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诊断弥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RFI弹性成像VTQ技术定量检测44例弥漫性甲状腺疾病组(包括Graves病组11例、桥本甲状腺炎组7例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组26例)和15名正常人的甲状腺组织(健康对照组)硬度,以横向剪切波速度(SWV)表示,并将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SWV进行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正常人的SWV平均值为(1.8±0.5)m/s(1.1~2.7 m/s),Graves病组患者的SWV平均值为(2.2±0.5)m/s(1.2~2.9 m/s),桥本甲状腺炎组患者的SWV平均值为(2.4±0.8)m/s (1.2~4.6 m/s),亚急性甲状腺炎组患者的SWV平均值为(4.9±2.8)m/s(2.8~9.0 m/s),弥漫性甲状腺疾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SWV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2、-2.825、-2.967, P均<0.05).弥漫性甲状腺疾病各组之间SWV平均值比较,亚急性甲状腺炎组与Graves病组和桥本甲状腺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6、2.55,P均<0.05),Graves病组与桥本甲状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结论 ARFI弹性成像VTQ技术能定量反映弥漫性甲状腺疾病的弹性特征,能对弥漫性甲状腺疾病尤其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动态检测肝脏剪切波速度(SWV)变化,探讨其无创评估急性肝炎患者肝损害程度及预测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急性肝炎患者(实验组)和55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于同日行VTQ检查测量肝脏SWV,计算超声评分;分析SWV与肝功能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随访12周,根据临床结局或实验室指标分为好转组(治疗后好转出院)和恶化组(持续进展总胆红素正常值上限10倍且PTA≤40%),比较两组肝SWV的变化。以随访12周结束时临床结局为标准,绘制SWV预测急性肝炎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其截断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两组肝脏SWV总检测成功率为92.78%,7例检测失败(实验组3例、对照组4例),实际纳入统计者共90例,实验组39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基线水平肝脏SWV值为(1.95±0.78)m/s,高于对照组(1.13±0.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基线水平肝脏SWV值与AST、ALT、总胆红素均呈正相关(r=0.303、0.415、0.512,均P0.05),与GGT、ALP、PTA均无相关性。动态检测肝脏SWV,好转组维持在1.87 m/s以下并呈下降趋势。恶化组的肝脏SWV为(2.35±0.89)m/s,高于实验组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18 m/s作为肝脏SWV预测急性肝炎预后不良的截断值,其诊断敏感性为0.82,特异性为0.75,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结论应用VTQ技术检测肝脏SWV可无创评估急性肝炎患者肝损害程度;急性肝炎患者肝脏SWV值持续高于2.18 m/s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