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BPH和EH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BPH合并EH患者48例,BPH患者53例,男性EH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35名)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对其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PH合并EH组、BPH组和EH组ET-1、NO、vWF和FMD水平均有差异(P<0.01);BPH组和EH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H合并EH组分别与BPH组和E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PH合并EH、BPH、EH3组患者均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BPH及EH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BPH和EH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BPH合并EH患者48例,BPH患者53例,男性EH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35名)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对其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PH合并EH组、BPH组和EH组ET-1、NO、vWF和FMD水平均有差异(P<0.01);BPH组和EH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H合并EH组分别与BPH组和E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PH合并EH、BPH、EH 3组患者均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BPH及EH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 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均能促进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及发展。但老年EH患者血管FMD与EDL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还不明确,也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老年EH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探讨其和血浆EDLS浓度在老年EH患者中的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7~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EH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8岁,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EH 1级组、EH 2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34例高血压病(EH)及2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服用缬沙坦前及12周后右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D%)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EH组与合并组(EH 2DM组)间右肱动脉基础内径(D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H 2DM组的△D%[(2.50±4.00)%]较EH组[(6.34±4.34)%]明显减低(P<0.05),服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EH及EH 2DM组的△D%[(10.12±4.68)%、(4.68±3.2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EH 2DM组较EH组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缬沙坦对二者的血管内皮损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无创性高分辨率超声检测61例EH患者(EH组)和38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组)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FMD)活性,以评价其血管内皮功能。结果:①对照者、Ⅰ级EH者、Ⅱ级EH者的FMD呈逐渐明显降低(P<0.05或<0.01)。②Ⅰ级、Ⅱ级EH组的FMD峰值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延迟(分别P<0.05和<0.01)。结论:EH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内皮功能障碍,并随着病程进展损害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功能改变的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室结构、功能的改变。方法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EH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肱动脉充气后血管内径和加压后血流量的变化,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L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舒张早、晚期二尖瓣峰值速度之比(E/A)。结果(1)EH患者肱动脉加压前后血管内径和加压后血流量均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2)EH患者LVST、LPWT、LVMI高于对照组.E/A低于对照组。结论 EH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左室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功能与运动后血压反应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运动后血压反应的关系。方法:对53例EH(EH组)患者及42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进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检测,采用平板运动试验系统进行亚极量运动负荷试验,于运动前、达亚极量负荷后即刻及休息 6 min后测定血压。结果:除2例患者运动前血压≥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被除外,其余患者均完成试验。与运动前比较,运动后即刻收缩压在对照组及EH组均显著升高(对照组:P<0.05,EH组: P<0.01),且 EH组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舒张压仅EH组显著升高(P<0.01);运动后6min两组的血压较运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H组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运动后舒张压差值与FMD%呈显著负相关( r=-0.809, P<0.01),但收缩压与 FMD%无相关关系( r=-0.296, P>0.05)。结论:运动可使EH患者血压升高,但很快恢复;运动后收缩压升高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无关,而舒张压升高与之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8.
国内动态     
该文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运动后血压反应的关系。研究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对53例EH(EH组,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4±6.3)岁,体重指数(23.7±4.9)kg/m~2患者及42例正常人(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5±7.4)岁,体重指数(22.7±9.1)kg/m~2进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检测,采用平板运动试验系统进行亚极量运动负荷试验,于运动前、达亚极量负荷后即刻及休息6min后测定血压。结果:除2例患者运动前血压≥160/100 mm Hg被除外,其余患者均完成试验。与运动前比较,运动后即刻收缩压在对照组及EH组  相似文献   

9.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 (商品名 :拜新同 )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30例 EH患者 (EH组 )用拜新同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抗氧化能力及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并与 10例正常人 (对照组 )对比分析。结果 :1拜新同治疗前 ,EH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血栓素 B2(Tx B2 )和丙二醛 (MDA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明显降低 (P <0 .0 5 ) ;2拜新同治疗 2个月后 ,EH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Tx B2 及 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SOD水平明显升高 (P<0 .0 5 ) ;3拜新同降压总有效率为 83.3% ;4对其中 2 0例 EH患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多普勒检测拜新同治疗前后的肱动脉内径和面积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 ,在口腔喷雾异舒吉 (硝酸盐类制剂即外源性 NO,反映非内皮依赖性的舒血管功能 )后 ,肱动脉内径及面积增加的百分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血流增加的情况下 (反映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功能 ) ,EH组肱动脉内径及面积增加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拜新同治疗 4个月后则有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拜新同在有效降压的同时 ,不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 ,而且还可以逆转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脂餐后甘油三酯(TG)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38例EH患者和20例健康人禁食10~12h后,采用高分辨率彩色血管超声、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随后进行标准脂肪负荷试验,以TG8h曲线下面积(TG-AUC)和TG峰反应(TGPR)作为标准脂肪负荷后TG反应水平的指标.结果(1)EH组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组[(10.36±3.43)%比(15.48±4.36)%P<0.05];(2)EH组餐后TG水平的TGPR[(4.68±1.74)mmol/L比(1.84±0.67)mmol/L]及TG-AUC[(23.59±6.48)mmol/L比(9.49±3.47)mmol/L]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O.05);(3)EH合并餐后TG代谢障碍组(n=26)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较EH餐后TG代谢正常组(n=12)有明显降低[(10.98±1.32)%比(13.14±1.09)%,P<0.05].结论68.4%的EH患者伴有脂餐后TG代谢障碍和消除延迟,餐后TG代谢异常会加重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EH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PGI-2)]、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BP、S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ET-1、PGI-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PGI-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可有效降低EH患者血压,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 ,对 2 4例EH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A组 )降脂前后和 2 0例血浆胆固醇水平正常的对照者 (B组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A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 10mg治疗 8周后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较B组明显减弱 [(2 .99± 2 .2 4 ) %∶(7.0 1± 2 .73) % ,P <0 .0 1],且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8.2 8± 5 .12 ) %∶(12 .2 8± 4 .84 ) % ,P <0 .0 5 ]。血浆总胆固醇从 (6 .39± 0 .71)mmol L降至 (5 .2 3± 0 .33)mmol L ,同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7.82± 1.2 9) %∶(2 .99± 2 .2 4 ) % ,P <0 .0 1],而治疗前后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EH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经辛伐他汀降胆固醇治疗后 ,受损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EH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T1R基因1166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NO、ET水平;采用无创性高分辨彩超检测静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EH组中1166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H组与对照组比较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P<0.001)。EH组中具有C等位基因的患者血浆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1)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EH相关,1166C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2)EH组存在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浆NO浓度降低、ET浓度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3)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有关,1166C基因可导致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提示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存在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琦  王辉  王岩 《心脏杂志》2005,17(6):623-623
1临床资料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56±17)岁。根据《2003年ESC/EHA高血压诊疗指南》中的危险性分层标准将EH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4组,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EH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D)。EDD: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FMD)=(D1-D0)/D0;EIDD:服用GTN后内径变化率(GNT-MD)=(D2-D0)/D;组间比较采用Dunnet t检验。高血压各组与对照组比较EDD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极高危组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EH患者30例、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三组休息、反应性充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GTN)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EH及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下降更明显(P〈0.01);舌下含服GTN后EH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肱动脉内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H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合并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EH合并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个性化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0年8月—2016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与全科医学科就诊的EH患者1 752例的临床资料,通过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MD)评估内皮功能。依据患者入组时间顺序分为建模组(n=1 204)和验证组(n=548),再按FMD≤7.1%和>7.1%将EH患者分为合并和不合并内皮功能障碍两组。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组发生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依此构建列线图。然后,分别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以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 建模组中EH合并内皮功能障碍者441例,验证组中EH合并内皮功能障碍者10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建模组中共纳入6个EH合并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OR=1.02,95%CI 1.01~1.03)、吸烟(OR=3.51, 95%CI 2.40~5.14)...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机制及氯沙坦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细胞内钙超负荷与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关系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 入选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 (EH)伴左室肥厚病人 30例、正常血压 (NT)对照组 30例 ,EH组给予Losartan 5 0~ 10 0mg/d治疗 40周 ,治疗前后检测左室重量指数 (LVMI)、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 (IMT)、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 (ET)、淋巴细胞胞浆内游离钙 ([Ca2 ]i)等项目。结果 治疗前EH组病人IMT、血浆ET、[Ca2 ]i均显著性增加 ,而血流介导血管舒张 (FMD)、血清NO则显著减少 ;治疗后LVMI、IMT、血浆ET、[Ca2 ]i均显著性减少 ,而FMD、血清NO则显著性增加。结论 除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外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细胞内钙超负荷可能是影响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EH 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片100mg/d,疗程均4周,测量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血压值及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①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24 h平均血压值和ET-1显著下降,NO显著升高(均P<0.05);②治疗4周后,2 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ET-1下降更显著(P<0.05),NO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明显改善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1]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 ,而内皮功能不全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 ,因而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不全 ,对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苯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ACEI) ,文献报道[2 ] ,ACEI可促进内皮细胞保持完整的功能。本研究主要了解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1 病例选择1 .1 选择职工干部体检 ,坐位右臂舒张压 90~1 1 0 mm Hg,( 1 mm Hg=0 .1 3 3 kpa) ,收缩压 1 40~1 80 mm Hg的 6 1例做观察组。根据 1 999年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肱动脉的舒张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EH 患者148例根据是否合并 MS,分为 EH+非 MS 组(79例)和 EH+MS 组(69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对照组),超声测定颈动脉 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激光散射比浊法测定 hsCRP。结果与 EH+非 MS 组患者比较,EH+MS 组患者的 IMT[(1.0±0.3)vs(0.8±0.2)mm,P<0.01]和 hsCRP[(0.9±0.4)vs(0.7±0.3)mg/L,P<0.01]显著增高,FMD[(5.5±4.0)%vs(8.9±3.5)%,P<0.05]和 NMD[(13.5±4.1)%vs(20.1±3.9)%vs(26.7±3.3)%,P<0.01]显著降低。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显示,IMT 与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和hsCRP 相关(P<0.05或 P<0.01)。结论 EH 和 MS 可损害内皮细胞及动脉的舒张功能,促进颈动脉内膜增厚和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