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阶段铅暴露孕末期血铅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孕早期、孕后期及孕全程铅暴露的毒性特点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孕期不同阶段低水平铅暴露后的大鼠孕末期血铅浓度,观察记录仔鼠数、仔鼠质量和胎盘质量。结果不同阶段铅暴露孕末期血铅水平差异显著(F=12.01,P〈0.01)。孕早期铅暴露易致胎盘质量下降;孕晚期铅暴露影响仔鼠生长;全程铅暴露严重影响妊娠结局。结论 孕期不同时段铅暴露导致不同的妊娠结局,孕早期铅暴露胎盘毒性明显,孕晚期铅暴露胚胎毒性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中铅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最近几年的文献报道,孕妇铅中毒的比例达10%~20%,存在地区性差异。孕期低水平的铅暴露可能间接地通过母体对胎儿产生各种不良影响,进而对婴儿的体格、智能、情绪发育及神经系统等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对血铅水平的可能影响因素、孕期铅暴露对胎儿和婴幼儿的影响及机制、铅中毒的监测与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中铅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最近几年的文献报道,孕妇铅中毒的比例达10%~20%,存在地区性差异.孕期低水平的铅暴露可能间接地通过母体对胎儿产生各种不良影响,进而对婴儿的体格、智能、情绪发育及神经系统等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对血铅水平的可能影响因素、孕期铅暴露对胎儿和婴幼儿的影响及机制、铅中毒的监测与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孕期一定剂量的铅暴露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造成胎盘损伤,并进而导致病理妊娠。为实现优生优育,孕期铅暴露应该受到重视。本文就铅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胎盘细胞凋亡的意义及铅致胎盘凋亡的表现及相关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广西城市地区新生儿脐带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广西地区人群的胎儿铅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广西四市收集脐血标本1526份,其中1508份标本在严格质量控制下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血铅测定,并以面谈问卷的形式对脐血铅水平在第70百分位以上和30百分位以下者进行家庭社会环境及健康状况调查,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对脐血铅水平有明显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1508例的血铅水平呈正态分布,被测人群中脐血铅水平为(0.46±0.12)umol/L ,范围0.07-0.89umol/L,脐血铅水平超过目前公认的安全界限(0.48umol/L)的占52.1%,研究发现,孕期被动吸烟、孕期上、下班途经时间、家庭成员接触铅、居室邻近马路、孕妇年龄、以煤作为家用燃料及孕期食用皮蛋、居室装饰涂料,孕期使用交通工具等均是胎儿期铅暴露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被动吸烟及居室内涂料装饰对脐血铅水平影响较大。结论:目前广西地区环境铅污染状况可能对胎儿的发育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婴儿听觉发育的可能影响。方法:2006—2007年在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对100例孕中期血铅水平的产妇所生新生儿至婴儿6月龄时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作为铅暴露对婴儿听功能影响的研究指标。结果:①听觉异常的婴儿占调查胎儿的12.0%;②产妇血铅水平越高,婴儿听觉异常的发生率随之增加。结论:铅对胎儿的听觉影响没有最低值,低水平铅暴露是导致新生婴儿听觉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朱泓  杨祖菁  曹露露 《海南医学》2011,22(24):12-15
目的研究孕妇和脐血中血铅的暴露水平及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的影响,分析脐血中血铅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孕产妇优生优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400例病例,采用微波消解和质谱分析方法测定孕妇和脐血中血铅含量,分析铅暴露水平对母婴的影响。对孕妇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膳食等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对脐血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其母血铅水平呈正相关(r=0.99,P〈0.05);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新生儿身长、头围、体重呈负相关(分别为r=-0.15,-0.16,-0.17,P〈0.05)。血铅升高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高于血铅正常组(分别为X^2=39.08,37.28,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被动吸烟、染发、吃皮蛋为铅暴露的危险因素(分别为Wald’f=18.28,12.21,7.52,P均〈O.05);孕期补钙和孕妇高文化程度为预防铅暴露的保护性因素(分别为Waldf=9.02,8.05,P均〈0.05)。结论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母亲血铅水平及环境因素、孕期保健等因素有关;加强健康教育和孕妇孕期保健是预防新生儿铅中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铅暴露环境中产妇血铅、脐血铅及乳汁铅测定的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45名电子垃圾拆解场周围产妇作为观察组,对其分娩时母血铅、脐血铅及乳汁铅进行测定,同时随机选取非铅高暴露环境的4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血铅、脐血铅及乳汁铅测定值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9名、对照组38名完成研究。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较对照组降低(P < 0.05),观察组新生儿身长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血铅、脐血铅、初乳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场周围产妇妊娠期暴露在铅高环境中,可导致胎儿宫内铅暴露,且较高初乳铅亦可能导致哺乳期铅暴露,建议加强铅暴露环境中妇女孕期的防铅工作。  相似文献   

9.
婴儿听脑干反应与胎儿期铅暴露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婴儿期听力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54例6月龄婴儿的听脑干反应(ABR),并与母产时血铅、脐血铅及婴儿血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6月龄婴儿ABR的Ⅰ、Ⅲ、Ⅴ波潜伏期左、右耳差异显著,右耳明显短于左耳;脐血铅水平与右耳的Ⅰ、Ⅲ、Ⅴ波潜伏期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4、0.592、0.602,P值均小于0.05。结论:胎儿期低水平的铅暴露也可能对婴儿期的听觉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右耳较左耳对铅的伤害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人群的胎儿铅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广西四市收集脐血标本1526份,其中1508份标本在严格质量控制下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血铅测定,并以面谈问卷的形式对脐血铅水平在第70百分位以上和30百分位以下者进行家庭社会环境及健康状况调查,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对脐血铅水平有明显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1508例的血铅水平呈正态分布,被测人群中脐血铅范围0.08~0.89umol/L,均值0.46umol/L,标准差0.12umol/L,脐血铅水平超过目前公认的安全界限(0.48umol/L)的占52.1%,研究发现,孕期被动吸烟,家庭成员接触铅、居室邻近马路、以煤作为家用燃料及孕期食用皮蛋、居室装饰涂料等均是胎儿期铅暴露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被动吸烟及居室内涂料装饰对脐血铅水平影响较大。结论:目前广西地区环境铅污染状况可能对胎儿的发育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临床关系的影响。方法:检测孕产妇及脐带血铅水平,用SPSS12.0对孕产妇及脐带血铅水平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一元线性回归。结果: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关联。结论:虽然胎盘对铅有一定阻隔作用,但一部分铅通过胎盘能够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减少孕期铅暴露对预防胎儿铅负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大鼠孕期不同阶段染铅制备仔鼠染铅模型,测定仔鼠血铅及脑铅水平,并观察S100B蛋白在不同染铅模型仔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72只健康清洁级Wistar妊娠大鼠随机分为孕早期染铅组(孕早期:妊娠1~10d饮用0.25g/L醋酸铅溶液;孕后期:妊娠11~20d饮用蒸馏水)、孕晚期染铅组(孕早期饮用蒸馏水,孕后期饮用0.25g/L醋酸铅溶液)、孕全程染铅组(妊娠1~20d饮用0.25g/L醋酸铅溶液)和对照组(孕全程饮用蒸馏水),每组18只。各组妊娠末期剖宫取仔鼠,采血测定血铅水平;完整取出仔鼠大脑,测定脑铅水平和S100B蛋白的表达。结果仔鼠血铅及脑铅水平由低至高依次为对照组、孕晚期染铅组、孕早期染铅组、孕全程染铅组,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01、7.39,P<0.05)。与对照组比较,孕期染铅各组子代仔鼠脑组织中S100B蛋白的表达均升高;与孕全程染铅组比较,孕早期及孕晚期染铅组子代仔鼠脑组织中S100B蛋白的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P<0.05)。结论孕期铅暴露使得子代仔鼠脑组织中S100B蛋白的表达升高,以孕全期铅暴露组表达水平最高。母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导致子代仔鼠脑组织中S100B蛋白表达异常可能是铅致脑损伤的毒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期至幼年期铅暴露对仔鼠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其与Zn2+平衡的相关机制。方法:25只母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母鼠(n=10)和铅暴露组母鼠(n=15)。从受孕当天开始至仔鼠生后7、14和21 d时间点分别将对照组和铅暴露组仔鼠随机各分为3组(P7、P14和P21组),每小组仔鼠8只,铅暴露组母鼠按上述时间段给予0.2%醋酸铅饮水,对照组母鼠正常饮水。在仔鼠生后上述时间点分别测定仔鼠血铅和脑铅含量,Timm’s染色观察海马苔藓纤维(MF),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锌离子转运体-1(ZnT-1)的表达水平。结果:铅暴露组仔鼠血铅和脑铅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铅暴露组仔鼠海马CA2区、CA3区出现大量变性细胞,且细胞排列松散,细胞层数减少。Timm’s染色,正常组仔鼠生后21 d开始出现MF发芽,其吸光度(A)值为0.135 0±0.024 3;铅暴露组仔鼠生后21 d MF发芽的A值为0.096 7±0.024 2,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铅暴露组生后7 d仔鼠海马ZnT-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后14和21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至幼年期低水平铅暴露可能导致仔鼠海马神经元Zn2+失衡和海马神经元胞内Zn2+水平降低,后者可能参与铅暴露导致发育期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调查研究泉州市产妇及新生儿铅的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04~2011-07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本地户籍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产妇血及其新生儿脐带血样品,并进行书面问卷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样品测试。结果:母血铅含量均值为92.9μg/L;新生儿脐带血铅含量平均值为69.3μg/L。母血中铅含量和脐带血中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铅的暴露风险对性别发育的影响没有选择性。产妇孕期被动吸烟、居住地靠马路边、住房新装修、孕期染发等环境因素与新生儿脐带血铅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脐带血铅水平与母体的血铅水平有显著相关,同时与多个环境因素有关。因此,对孕妇加强宣传教育,让孕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血铅中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期及哺乳期铅暴露对仔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c-fos蛋白及小清蛋白(PV)表达的影响,阐明铅对仔代大鼠神经系统发育期记忆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8只孕期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及高剂量铅暴露组。低、中和高剂量铅暴露组大鼠分别给予含0.05%、0.10%和0.20%醋酸铅的去离子水,对照组大鼠饮用去离子水。仔代大鼠出生10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仔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各组仔代大鼠血液和海马组织中铅质量浓度,生化方法测定各组仔代大鼠海马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仔代大鼠海马组织中c-fos和PV蛋白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仔代大鼠海马组织中c-fos和PV蛋白表达水平与学习能力指标、海马组织中NO水平及NOS活性的相关性。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铅暴露组仔代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增加(P<0.05)。空间探索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铅暴露组仔代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次数明显减少(P<0.05)。各组仔代大鼠血液和海马组织中铅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44,P<0.01;F=37.37,P<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铅暴露组仔代大鼠血液和海马组织中铅质量浓度明显升高(P<0.05)。各组仔代大鼠海马组织中NO水平和NOS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5,P<0.05;F=3.443,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铅暴露组NO水平和NOS活力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铅暴露组仔代大鼠海马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和高染铅暴露组仔代大鼠海马组织中PV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法,仔代大鼠海马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水平与水迷宫实验中学习能力指标、海马组织中NO水平和NOS活性呈正相关关系(P<0.01),PV蛋白表达水平与水迷宫实验中学习能力指标、海马组织中NO水平和NOS活性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孕期及哺乳期铅暴露可损伤仔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海马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和PV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铅暴露对发育脑海马第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mGluR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3d的原代胚鼠海马神经元中加入氯化铅暴露3周,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程度的铅暴露对胚鼠海马神经元第Ⅱ组mGluR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胚鼠海马神经元铅暴露后,第Ⅱ组mGluRs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铅暴露水平不同,诱发的基因表达变异情况亦不同.结论铅暴露引起发育脑海马第Ⅱ组mGluRs基因的上调可能是其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铅暴露对发育脑海马第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mGluR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3d的原代胚鼠海马神经元中加入氯化铅暴露3周,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程度的铅暴露对胚鼠海马神经元第Ⅱ组mGluR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胚鼠海马神经元铅暴露后,第Ⅱ组mGluRs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铅暴露水平不同,诱发的基因表达变异情况亦不同.结论铅暴露引起发育脑海马第Ⅱ组mGluRs基因的上调可能是其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发育早期低水平铅暴露通过母体对仔鼠血铅、脑铅含量及海马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测定不同浓度低水平铅暴露后的小鼠子代的血铅、脑铅含量,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结果:各组仔鼠随着铅暴露水平的增加,血铅、脑铅含量也都相应增加,均高于对照组(P<0.05).海马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结论:低水平铅暴露对脑的功能产生损伤,改变海马超微结构,并可持续至成年阶段.提示孕母及婴儿是铅暴露的高危人群,铅可由母体传递给子代.  相似文献   

19.
微量元素对铅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中微量元素锌、铁和硒影响人体对铅毒性的敏感。铁与铅吸收在人群中相关的问题有特确定。铅影响血红素合成途径中铁的代谢,而铁营养状况几乎不影响铅排泄。由于缺铁本身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因此铅暴露和铁缺乏与儿童认知行为发育损伤的关系复杂。硒可轻度拮抗铅对酶活性的抑制。锌的营养状况影响组织中铅蓄积和对铅的敏感性,铅致锌缺乏可能导致血红素合成和药物代谢受阻,影响血中含锌酶;而铅干扰锌功能的理论不足以说明铅暴露所致神经行为的改变,并且锌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拮抗铅对肾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课题检测东莞地区新生儿脐带血铅水平,探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否造成比较明显的胎儿宫内铅污染。分析胎儿期不同铅暴露水平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说明减少胎儿宫内铅暴露对子代体格发育的重要意义。方法检测新生儿脐带血铅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脐带血铅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东莞市普通人群中,新生儿脐带血铅已基本降至相对安全的水平。脐带血铅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铅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减少宫内铅暴露对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