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熊淑英  刘敏  武仁华  贾丹 《华西医学》2004,19(1):102-103
目的 :探讨头孢三嗪皮肤过敏实验方法 ,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比较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10月在我院门诊青霉素皮试阴性 10 2例 (A组 )和头孢三嗪皮试阴性 115例 (B组 )应用头孢三嗪治疗后过敏反应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共 2 17例皮试阴性应用头孢三嗪后A组有 8例出现过敏反应 ,B组有 2例出现过敏反应 ,两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 8%和 1 7%。青霉素皮试阴性者在接受头孢三嗪治疗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率明显高于头孢三嗪皮试阴性者 (P <0 0 5 )。结论 :头孢三嗪与青霉素之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在使用时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用药前必须作头孢三嗪皮肤过敏试验 ,以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率。皮试阴性者用药期间仍需密切观察 ,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小儿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6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60树青霉素皮试结果阳性的小儿,采用注射用水做对照皮试,其中57例患儿接受了青霉素注射,无1例出现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且对冷与方法1.l观察对象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青霉素皮试结果阳性小儿6O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5.1岁。1.2皮试方法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做皮内过敏试验。20mln后观察结果,当皮试局部出现皮丘增大;皮丘周围皮肤红星直径>Icm;周围皮肤发痒及小丘疹。以上四种反应患者可有一种表现,也可同时存在两种以上表现。无法判断患者是否真正青霉素过敏时,作…  相似文献   

3.
38例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时间和首发症状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为一所综合性医院 ,有床位 80 0张 ,日门诊量 15 0 0人次。在门诊行青霉素治疗患者日均 2 0人次。现对我院 7年来 ,发生严重青霉素过敏反应者 38例的发生时间 ,首发症状和继发症状进行分析。为今后观察和抢救青霉素过敏者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从 1992年 2月至 1998年 8月 ,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行青霉素治疗 ,皮试后发生过敏反应者 5例 ,给药后发生过敏者33例。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41岁。1.2 过敏反应发生时间38例患者中 ,皮试后 1~ 5min发生过敏反应者 1例 ,6~15min 4例 ;给药后 1~…  相似文献   

4.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 ,具有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但头孢菌素类药物同样可引起皮疹、哮喘、药热和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 ,如果临床使用不规范 ,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 ,青霉素皮试结果阴性者并不表示能安全地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包括口服药 )。[1,2 ]本文对患者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进行了皮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本所住院患者中 ,386例患者进行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 ,共 4 72例次 ,其中头孢曲松钠 16 9…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与酒精过敏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富爱芬 《现代护理》2002,8(10):799-799
我院一分院注射室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进行青霉素皮内试验 42 40例 ,其中 3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试处酒精过敏反应 ,占 0 .75 %。本文对青霉素皮肤试验全过程中发生皮试处酒精过敏反应进行了鉴别观察与处理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女性 2 0例 ,男性 12例 ,其中婴幼儿及儿童 2 8例 ,占 87.5 %,成人 4例 ,占有 12 .5 %。1.2 方法 在前臂掌侧下 1/ 3处 ,以 70 %酒精消毒皮肤 ,待干 ,常规皮内推注青霉素皮试液 0 .1ml,局部可见半球形隆起 ,2 0分钟后观察结果 ,32例都出现了皮肤消毒处红晕现象 ,…  相似文献   

6.
我们随机对1000例青霉素皮试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皮试阴性占84.3%,阳性者占5.1%,假阳性者占10.6%,现就其假阳性反应原因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6例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患儿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1个月~1岁42例,2~3岁30例,4~6岁21例,7~12岁13例.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而从未使用过青霉素类药物者79例(占75%),青霉素皮试结果阴阳交替出现,而曾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无过敏反应者27例(占25%).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做青霉素皮试多用0.9%生理盐水(100m1/瓶)和灭菌蒸馏水(2m1/支)作溶剂配制皮试液试验,青霉素是目前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具有疗效高、毒性低,但较易发生过敏反应,无论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均可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必须做过敏试验。所以,正确的判断过敏试验结果是用药依据。通过对100例同等年龄临床病例观察,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较高的原因。以达到正确判断皮试结果,从而较安全地扩大青霉素的使用范围。方法:通过对241例行青霉素皮试的婴幼儿,按照标准,判断为阳性及弱阳性的。给予作对照试验,对判断为假阳性的患儿。在做好抢救准备的前提下,给予青霉素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婴幼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弱阳性率及阳性、弱阳性患者的假阳性率均较高。对假阳性患儿。选用青霉素治疗。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对皮试假阳性的患儿,在急救用品备齐及密切观察的前提下,仍可选用青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查阅近 2 0年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护理学基础》 ,教科书对试验操作中规定的观察试验反应的开始时间 ,存在明显的文字错误。以青霉素皮内试验为例 ,教科书规定 :取青霉素试验液 0 .1ml(含 2 0U)作皮内注射 ,待 2 0min后观察结果[1] ,2 0min后评价皮试结果[2 ] ,2 0min后观察并判断皮试结果[3 ]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 5~ 2 0min ,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 ,即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4] 。因此 ,无论皮内试验或静脉试验 ,对受试者过敏反应的观察应从注射当时 ,甚至从试验前开始评估、宣教 ,并非象历版护理教科书规定的那样 :“青霉…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我院儿科自 1988- 0 8~ 2 0 0 1- 0 8遇到皮试阴性的青霉素过敏反应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3岁 3例 ,~ 7岁 8例 ,~12岁 1例。原发病均为上呼吸道感染。以上患儿均无应用青霉素过敏史 ,2例有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按护理学要求配制成每 0 .1ml含青霉素 5 0 U的浓度。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 5~ 15 min,9例出现面色苍白、多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3例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适反应。一旦发现过敏反应应迅速停药 ,休克者迅速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症状多于 30…  相似文献   

11.
356例青霉素皮试局部潮红假阳性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阳性特征或接近阳性特征,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患者可以使用青霉素而不出现过敏反应,这种阳性称为假阳性。怎样在皮试之后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是护理工作者经常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积累的临床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临床资料自1985年以来笔者对356例青霉素皮试呈阳性或接近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和记录,统计如下: 356例中男性128例,女性228例;1—16岁171例,17—30岁14例,31—50岁47例(见附表1)。皮试操作均用1ml注射器,41/2号皮试针头。稀释液为生理盐水,皮试液浓度为500单位/ml。在局  相似文献   

12.
不同剂量青霉素皮试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根芝  胡高楼 《护理研究》2004,18(23):2113-2114
青霉素抗菌作用强、疗效好、毒性低 ,且价格低廉 ,在临床的应用经久不衰。在各种药物所致的过敏中无论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 ,还是死亡率 ,青霉素均居首位[1] 。因此 ,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试。有资料显示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高达1.5 %~ 3 .7% [2 ] 。为了更好地避免青霉素假阳性问题 ,扩大青霉素的使用范围 ,探讨不同剂量青霉素皮试液在临床应用的科学性、可行性 ,将 180 0例需要应用青霉素的成年人分成两组 ,分别用 0 .1mL或 0 .0 5mL进行皮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   2 0 0 2年 8月— 2 0 0 4年 7月来我院就诊因感染需用…  相似文献   

13.
0.5%戊二醛用于过敏试验皮肤消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马凤霞  杜良凤 《护理研究》2003,17(7):379-379
临床上做皮肤过敏试验均采用 70 %酒精作为皮肤消毒液。但在实际应用中 ,酒精的刺激作用 ,可使部分受试者消毒部位皮肤发红 ,影响了试验结果的判断 (以下着重探讨青霉素皮试 )。我科于 2 0 0 0年 5月开始用 0 .5 %戊二醛替代酒精做过敏试验皮肤消毒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9月在我科住院的 40 0例须做青霉素皮试病人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 2 0 0例 ,男10 3例 ,女 97例 ,年龄 35岁~ 83岁 ,用 0 .5 %戊二醛 (由本院制剂室配制 )消毒皮肤。对照组 2 0 0例 ,男 92…  相似文献   

14.
浅析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叶时英  黄水雅 《护理研究》2005,19(6):538-539
青霉素是临床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抗生素 ,多年来一直为临床医生所青睐。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受某些因素的影响 ,青霉素皮试结果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 ,造成不良后果。为提高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的准确率 ,我院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对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以来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青霉素皮试病人 72 11例 ,其中男 45 73例 ,女 2 63 8例 ;年龄 4个月至 91岁。1.2 材料 青霉素皮试液选用杭州民生药厂生产的标准皮试液 ,每瓶剂量为 2 5 0 0U ,皮试剂量为 5 0U。1.3 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科学准确实施婴幼儿青霉素皮试的方法。方法:对256例接受青霉素皮试的婴幼儿中的56例可疑阳性进行对照试验,分析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判断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结果:影响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判断结果的因素依次为生理特点、皮肤消毒剂、操作因素等,通过采用规范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判断标准及操作方法、对照试验等方法,使婴幼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由文献报道的16.2%下降到5.4%。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采用正确的皮试方法,可有效减少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研究不同剂量青霉素皮试试剂对婴幼儿皮试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并进行青霉素皮试实验的1 000例婴幼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皮试剂量为10 U/0.05,对照组给予20 U/0.05ml皮试试剂量,观察2组患儿皮试假阳性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出现假阳性率为3.8%,对照组患儿出现假阳性率为8.4%,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U/0.05 ml的青霉素皮试试剂能够减少婴幼儿皮试假阳性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双氧水外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临床使用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先做皮肤过敏试验已有定论 ,但配制方法和皮试液浓度尚无明确统一规定 ,现将我们的配制方法与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方法取拟用药物 1支 (0 .5g或 1.0g) ,加生理盐水 (2 .5ml或 5ml)稀释 ,即含 2 0 0g/L ;取上液 0 .1ml加生理盐水至 1ml,含 2 .0g/L ;取上液 0 .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含 2 .0g/L ;再取上液 0 .15ml加生理盐水至 1ml,含 0 .3g/L(即含 30 0mg/L)。取上液 0 .1ml做皮内注射 ,2 0min后观察反应。判断标准与青霉素皮试相同。2 结果我院自 1999年 1月应用拟用药物做皮试 2 6 3例 ,男 15 6例 ,女 10 7…  相似文献   

18.
胥传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2):1787-1787,1789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480例应用青霉素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学基础》方法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 480例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结果阴性410例,阳性20例,可疑阳性50例(其中假阳性41例)。41例假阳性的患者中儿童(年龄<7岁)及老年人(年龄>60岁)27例;饮酒或热水浴后4例;发热10例。结论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较高,与年龄、疾病、皮试操作、医护人员等因素多种因素有关,应尽可能排除上述因素所导致的假阳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皮内过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4~ 8月 ,本市 4家医院 (重点教学医院 )门诊注射室对 2 98例患者采用 (广州伟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华康牌YLM -I)青霉素快速反应试验器 (皮试仪 )做青霉素皮试 ,并与常规的皮内注射法相对照 ,以比较 2种皮试法的结果差异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98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 ,年龄 4 0d~78岁 ,男 187例 ,女 110例 ,0~ 12岁 191例 ,13~ 78岁10 7例。皮试前排除以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或自述为高度过敏体质者 ,并排除双上肢及全身有皮肤病、药疹及荨麻疹、皮炎等干扰试验因素。1 2 方法。青霉素针剂使用…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在临床上已应用 5 0多年了 ,对革兰氏阳性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敏感 ,所以 ,目前仍是临床上首选的抗生素之一。笔者曾遇到 1例青霉素过敏反应迟缓发生的病例。临床资料患者 ,男 ,46岁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门诊静点生理盐水 2 5 0ml 青霉素 80 0万u(皮试阴性 ,既往多次使用青霉素 ) ,10 :3 0Am开始静点 ,十多分钟后病人出现胸闷、气促、头晕、双上肢瘙痒、皮肤湿冷。查BP90 /60mmHg ,R 2 6次 /分 ,立即推断 :可能系青霉素过敏反应所致。一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