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内皮细胞(EC)但是移植排斥时重要的靶器官,而且通过其抗原提呈作用、表型变化和细胞因子合成等,主动参与移植排斥过程。 EC表达的同种异体抗原,诸如ABO血型抗原,MHC抗原和血管EC抗原系统,使EC在移植后成为一个主要的免疫原,同时,这些抗原成为宿主体液免疫主要的靶抗原。已知术前宿主体内存在抗供体淋巴细胞毒抗体,可在移植后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淋巴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为了减少五指山小型猪-藏酋猴异种肝移植手术的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和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发生率,进行全面术前检测。方法分别利用PCR技术和植物凝集素细胞染色对供体GGTA1基因敲除类型进行鉴定;30只藏酋猴分别与五指山小型猪进行淋巴细胞毒实验;供受体ABO血型鉴定。结果供体为GGTA1基因敲除猪,GTKO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植物凝集素细胞染色未检测出荧光,表明GGTA1基因敲除成功,与基因型鉴定结果一致。通过淋巴细胞毒实验选定28#与供体PBMC毒性最小的藏酋猴做为备选受体。血型鉴定显示供受体血型一致。结论通过对GTKO五指山小型猪-藏酋猴异种肝移植的术前检测选定合适的受体,可有效减少异种移植HAR和A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腹主动脉补丁缝合术的异种移植模型以及术后免疫排斥监测平台。方法将野生型巴马猪的颈动脉,修剪成约2.5 cm×1.0 cm大小的梭形补丁,缝合于食蟹猴腹主动脉,未给予免疫抑制剂。观察受体猴一般情况。术后1年采用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物动脉补丁的形态学变化。分别在术前和术后7、14、28、49 d采集受体猴血液样本,利用猪的红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检测受体猴血清中针对猪抗原的Ig M和Ig G抗体水平。采用血常规五分类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受体猴血液中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3只移植猴存活状态良好。术后1年动脉补丁所在的血管壁外侧组织呈现深红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有大量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沉积,其中有淋巴细胞的浸润。以猪的红细胞和PBMC为靶细胞,血清中的抗猪Ig M和Ig G抗体水平在术后28 d达到峰值,术后49 d水平有所下降。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也是在术后28 d达到峰值,49 d开始回落。结论动脉补丁缝合术是一种便捷可靠的异种移植模型。没有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受体维持了正常的生理状态。移植物可有效激活受体的免疫系统,诱导抗猪抗体的产生,引发细胞免疫排斥反应,因此该模型可用于监测异种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十分普遍,而且有大量迹象表明其感染可能是诱发急慢性排斥反应的重要原因[1]。我院1996年12月~1998年7月检测了162例肾移植受者及其供者术前CMV血清抗体和受者术后体内CMVDNA,部分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并比较各组排斥反应发生率。1.资料与方法:患者为首次行同种异体肾移植且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个月内肾功能恢复正常、肾存活不少于3个月。本组共有162例,男97例,女65例,年龄13~69岁,供受者为同血型,T淋巴细胞毒试验均为阴性。(1…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尿γ─谷氨酰转酞酶(γ─GT)比值测定,观察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自1989年12月以来,共测定了120例,通过动态观察显示,尿中γ─GT比值测定对急性排斥反应(AR)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报道的120例肾移植患者均为我院施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平均32.5岁,其中第一次肾移植116例,第二次肾移植4例,供受体血型相同119例,不相同1例(供体为“O”型,受体为“B”型),淋巴细胞毒试验均在10%以下,手术前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术后常规服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剂。肾移植术后连续测定30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清除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患者血型抗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武警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18例,定为血型不合组。术前检测受者的抗A或抗B血型抗体滴度1∶16者行DFPP;另选取同期符合输血原则的肝移植受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应用DFPP的抗体滴度、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血型不合组和对照组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术前抗A或抗B血型抗体滴度1∶16,行DFPP治疗。与DFPP前相比,DFPP后受者血型抗体滴度平均水平明显下降。血液生化检测发现,纤维蛋白原水平在DFPP后显著下降(P=0.0001)。20例次DFPP中,出现低血压3例次,出血3例次,恶心、呕吐1例次,管路凝血1例次,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经DFPP处理过的血型不合组和对照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FPP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型抗体水平,减少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临床中接受的肾移植手术患者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群体反应抗体和淋巴细胞毒试验呈阳性的患者的也随之增加。群体反应抗体和淋巴细胞毒试验呈阳性的患者一般体内存在有针对供者的预抗体,在未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下容易使患者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或超急性排斥,对肾移植手术效果产生影响[1]。肾移植前血浆置换是应对群体反应抗体和淋巴细胞毒试验呈阳性的有效举措。血浆置主要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将血浆和细胞成分分离开,保留细胞成分,将血浆舍去,将与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移植耐受诱导方法。方法 以Lewis大鼠和DA大鼠分别作为肾脏移植的受体和供体,采用注射抗淋巴细胞血清(ALS)、输入供体骨髓细胞(BMT)和环磷酰胺(Cp)注射方法进行移植耐受诱导,观察肾脏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及受体对供体细胞抗原免疫应答改变。结果 经耐受诱导的大鼠肾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7只鼠中5只移植物存活73-90 d时仍无排斥反应迹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供体特异性降低。结论 诱导免疫耐受预防肾脏移植排斥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459份肾移植前透析患者随机血清进行了抗体水平,对其中的72份淋巴细胞毒高敏感患者血清做了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首次移植前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0.6%,再次移植前血清抗体阳性率75%。72份高敏感患者血清无论在4℃或在37℃均对B淋巴细胞反应,而对T淋巴细胞反应则少。因排斥而切除移植肾的透析患者其抗B淋巴细胞毒抗体高于输血和妊娠所致的淋巴细胞毒抗体。认为系统地了解肾移植受者的抗体水平,对移植肾的存活  相似文献   

10.
对24例肾脏移植受者的血中抗粒细胞抗体IgG进行动态测定。术前阳性2例,术后转阴。术后该抗体阳性病人5例,其中3例发生白细胞减少症,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体阳性伴急性排斥与白细胞减少症有自身免疫因素参与,对于该抗体早期的阳性认为来自供体的过客细胞。对于抗粒细胞抗体阳性白细胞减少症,认为以加大糖皮激素用量与使用免疫球蛋白为佳。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情况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ELISA方法检测 78例肝移植受体手术前后、78例供体及 7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非肿瘤患者血清中的CMV DNA和CMV抗体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CMV抗原。结果供、受体术中肝脏活体组织学检查的CMV早期抗原 (EA)和晚期抗原 (LA)全部为阴性。术前CMV DNA或CMV IgM阳性的受体术后均为阳性 ;术前CMV DNA或CMV IgM阴性的受体术后CMV DNA或CMV IgM转为阳性的分别有 2 6 %和 10 %。 78例受体CMV DNA阳性率由术前的 5 %增加到术后的 31%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2 6例患者发生了 33次急性排斥反应 ,16次 (49% )CMV DNA检测阳性、11次 (33% )CMV IgM检测阳性 ,而在术后常规检测血CMV DNA和CMV IgM的阳性率分别不超过 13%和 9%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2 6例发生急性排斥患者肝脏活体组织学检查CMV EA和CMV LA阳性者均为 9例 (2 7% ) ,与术后的常规肝脏穿刺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1.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率明显升高。 2 .CMV感染可能是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 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 ,应使用抗CMV药物 ;未感染CMV的受体接受感染供体的肝脏时应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活体肾移植(ABOi-K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ABOi-KT的供、受体临床资料。受体术前均经过脱敏治疗,术后监测ABOi-KT受体的肾功能和血型抗体滴度恢复情况,观察ABOi-KT术后受体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ABOi-KT术后11例受体血清肌酐(Scr)均恢复良好,未出现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其中2例受体分别在术后14、45 d出现Scr明显升高,1例受体术后出现临界性细胞性排斥反应,1例受体在术后33 d出现Scr升高,伴血型抗体滴度上升,经治疗后病情均平稳。其余7例受体术后移植肾功能正常,术后血型抗体滴度均无反弹。随访至2018年11月,未出现受体死亡和移植肾失功,受体及移植肾存活率均为100%。其中3例受体术后发生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BK病毒尿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ABOi-KT安全可行且长期疗效较好,可以增加活体供肾的来源,缓解供肾来源短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大鼠外耳郭移植后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将动物分为自体、异体移植组.自体移植组以SD大鼠兼职供体与受体,进行自体移植;异体移植组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SD→WISTAR),然后观察外耳郭的生存情况与组织学变化.结果异体外耳郭移植后可能存在快速排斥反应,组织中不但有T淋巴细胞的浸润而且也发现大量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血管化的皮肤复合组织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机制与皮肤移植可能有着明显差异,进一步了解其排斥反应机制是解决移植物长期生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原因以及CMV感染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检测187例肾移植受者和供者术前血清抗-CMV抗体;受者术后定期检测体内CMV DNA、对CMV DNA阳性的部分患者给予抗CMV治疗,并比较各组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无论是供者还是受者,术前如血清抗-CMV抗体阳性,受者术后发生活动性CMV感染者明显增多,这些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猕猴预致敏后肾移植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及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 建立猕猴皮肤预致敏后肾移植加速性排斥反应模型(供、受者各3只).检测3只受者皮肤移植预致敏前、后及肾移植后血清内供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并在发生排斥反应时对移植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补体、抗体的沉积及各类型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病理学分析.结果 3只受者均发生了加速性排斥反应.其中2只受者在预致敏后血清中供者特异性抗体明显增加,对供者的淋巴毒反应明显升高;肾移植后受者血清中供者特异性抗体及针对供者的淋巴毒进一步升高.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排斥反应的移植肾内有明显的动脉坏死、血栓形成、间质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染色显示移植肾内有大量的补体、抗体沉积(主要为IgG),而各种类型的淋巴细胞浸润少见.另1只受者体内的供者特异性抗体及对供者淋巴毒反应的升高程度不如前2只明显,病理学变化以肾小管损伤为主.结论 皮肤移植预致敏可以诱导受者产生程度不等的预存抗体,导致大多数移植肾在术后早期发牛主要南抗体和补体介导的严重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大鼠外耳郭移植后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 将动物分为自体、异体移植组。自体移植组以SD大鼠兼职供体与受体 ,进行自体移植 ;异体移植组以SD大鼠为供体 ,WISTAR大鼠为受体 (SD→WISTAR) ,然后观察外耳郭的生存情况与组织学变化。结果 异体外耳郭移植后可能存在快速排斥反应 ,组织中不但有T淋巴细胞的浸润而且也发现大量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 血管化的皮肤复合组织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机制与皮肤移植可能有着明显差异 ,进一步了解其排斥反应机制是解决移植物长期生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供/受体ABO血型配合情况,可以将其分为ABO血型相同、ABO血型相符和ABO血型不合。数据统计表明: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肝叶坏死和血管、胆道并发症均较血型相符者多。但是,肝脏作为一“免疫特惠器官”,对抗体介导的损伤有较好的耐受性,极少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匹兹堡UNOS肝移植登记处的资料显示,7000余例成人肝移植中ABO血型不合者占3%,在1500例小儿肝移植中占7%。在欧洲,8%的急诊肝移植为ABO血型不合。因此,在紧急或供体紧缺的情况下行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已逐渐被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T细胞疫苗(TCV)的制备方法及其抗移植皮肤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制备针对特定SD大鼠的供体特异性T细胞疫苗,将其免疫受体Wistar大鼠;然后取免疫前和每次免疫后第五天的受体Wistar的淋巴细胞(反应细胞)与供体SD的淋巴细胞(刺激)进行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以MTT法检测细胞免疫增值反应情况,比较疫苗接种后诱导淋巴细胞反应受抑制的情况:再将SD大鼠皮肤移植到TCV免疫后的Wistar大鼠,观察皮肤移植反应并统计移植物存活的时间.排斥反应的移植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TCV组受体淋巴细胞反应程度比接种前显著减弱(P<0.05);特异性TCV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较非特异性TCV组及对照组延长(P<0.05).移植皮肤排斥反应病理表现更轻.结论 TCV经腹腔接种可以诱导出针对同种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TCV能够延长同种异体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有一定抗移植排斥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9.
ABO血型障碍是抑制肾移植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跨ABO血型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保护移植肾功能,有利于解决移植肾供体短缺的状况.本文就跨ABO血型肾移植的历史、抗排斥策略、优越性、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同种异体手、拇指移植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手、拇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同时选择两名ABO、Rh血型相同,不同侧手、拇指缺失的患者作为移植对象(左手、右拇指),与同一供体配型,确定合适供体。供体双上肢在无菌条件下经肘关节离断,4℃肝素生理盐水经肘部动脉灌注,低温保存。移植手术包括吻合动、静脉、神经、屈伸肌腱,克氏针贯穿内固定。术中优先吻合桡动脉,静脉端放血,利用受体自身血再次灌注移植手、拇指。术后常规“三抗”治疗、抗排斥反应治疗和功能锻炼。结果移植手、拇指术后经过顺利,未发生明显排斥反应。术后2周移植拇指虎口背侧发生感染,经调整抗生素,局部换药,再次缝合伤口,第5周拆线愈合。术后15个月,移植手、拇指血循环、皮肤温度、颜色与正常对侧相同。移植左手、右拇指感觉恢复到指尖,而且可以持物,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严格术前准备、合理术后用药(联合应用新型、高效抗免疫排斥药物)和及时功能锻炼,异体手、拇指移植是可行的,而且近期疗效和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