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桥本氏病误行手术的原因,寻找减少误行手术的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及外院误诊手术11例桥本氏病的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术前均误诊为甲状腺肿瘤或甲亢等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桥本氏病.结论:采取必要的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提高本病诊断水平,降低本病误诊和误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桥本氏病的手术治疗(附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桥本氏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其疗效。方法:本对30例手术治疗的桥本氏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3例作TGA和TMA测定,TGA和TGM均为阳性6例,均为弱阳性5例,TGA阳性及TGM弱阳性1例,均为阴性1例。甲状腺B超共做26例,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8例,甲亢2例,甲状腺癌2例,桥本氏病1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7例,甲状腺癌3例,甲亢1例,慢性甲状腺炎6例。术后病理均为桥本氏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26.7%。其中行双侧次全切10例,单侧次全切11例,单侧部分切除活检6例,峡部切除3例。30例病人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远期出现甲低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桥本氏病诊断有赖于TGA、TGM、B超、穿刺细胞学或手术病理学检查。因桥本氏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比例较高,误诊率高,为了确诊和治疗,有选择的对一些病人施行手术,是安全而必要的。在甲状腺手术中施行冰冻活检应视为常规,可明确诊断及指导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徐会俭 《海南医学》2012,23(11):45-47
目的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11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1cm的肿瘤行癌侧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峡部全切、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及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共9例。<1cm肿瘤则仅行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共2例。结果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为12.7%(11/86),其中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2例。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高,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穿刺,术中病理对于诊断和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11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1cm的肿瘤行癌侧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峡部全切、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及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共9例.<1 cm肿瘤则仅行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共2例.结果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为12.7%(11/86),其中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2例.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高,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穿刺,术中病理对于诊断和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桥本氏病(Hashimto's disease,HD)合并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onma,TMC)的外科诊断和治疗,尽量避免二次手术的负担。方法:分析1990年3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85例桥本氏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11例患者的外科诊断和治疗及其预后。结果:本组桥本氏病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并存率为12.94%(11/85),术前确诊3例;术中明确诊断5例;术后病理确诊3例,其中2例患者行第二次手术,1例患者补切患侧残余腺体,另1例除补切患侧残余腺体外并加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2个月-15年,1例患者手术后无复发。结论:桥本氏病合甲状腺微小癌术前确困难,术前应详细触诊,桥本氏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者应常规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术后服用小剂量的甲状腺素片对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桥本氏病的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其疗效。方法总结自2003年3月-2007年3月,对30例手术治疗的桥本氏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人中有13例作TGA和TMA测定,TGA和TGM均为阳性6例,均为弱阳性5例,TGA阳性及TGM弱阳性1例,均为阴性1例。甲状腺B超共做26例,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8例,甲亢2例,甲状腺癌2例,桥本氏病1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7例,甲状腺癌3例,甲亢1例,慢性甲状腺炎6例。术后病理均为桥本氏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26.7%。其中行双侧次全切10例,单侧次全切11例,单侧部分切除活检6例,峡部切除3例。30例病人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远期出现甲低者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桥本氏病诊断有赖于TGA、TGM、B超、穿刺细胞学或手术病理学检查。因桥本氏病合其他甲状腺疾病比例较高,误诊率高,为了确诊和治疗,有选择的对一些病人施行手术,是安全而必要的。在甲状腺手术中施行冰冻活检应视为常规,可明确诊断及指导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桥本氏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了本院18年来92例桥本氏的诊断、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术前临床诊断误诊率为80%,术中误诊断率为50%。近年加强综合检查尤其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诊断正确率达到96.8%,结论: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桥本氏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桥本氏病是一种自身兔疫性疾病,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韧呈橡胶状或有结节而表面不平。自身抗体增高,晚期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近年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在临床诊治中,误诊率高达75%[1],并且当有结节时与甲状腺癌很难鉴别。作者查阅1996年中文文献关于桥本氏病误诊两手术的文章9篇共412例I‘-’l,并且发现其中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34例。于是作者收集我院1980年一1990年住院的桥本氏病49例,术前误噙率67.3%,手术治疗33例,合并甲状腺癌3咧。探讨如下。临床资料男性8咧,女41例;最大年…  相似文献   

9.
蒋志云 《河北医学》1998,4(6):53-54
桥本氏病18例误诊分析(315400)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蒋志云郑毓任任安回近10年来,本院收治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18例,术前均误诊为其它甲状腺疾患。现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诊断及治疗问题作简单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均为女...  相似文献   

10.
桥本氏病2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桥本氏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本文收集我院近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本氏病28例,其中22例术前误诊,就其误诊原因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原因。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倒误诊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急诊手术,其中29(63%)例术中发现右半结肠癌与急性阑尾炎并存,行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术中未发现右半结肠癌仅行阑尾切除,术后5个月~1年再次入院诊断为右半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11%)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其中4倒术中发现右半结肠癌与慢性阑尾炎并存.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仅行阑尾切除术,术后4个月诊断为右半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18%)误诊为阑尾脓肿,行保守治疗,30~60天后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右半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结论:伴随阑尾炎表现的右半结肠癌难与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相鉴别,易造成误诊。病史及全面细致地体格检查,排除合并病症存在是减少本病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亚急性甲状腺炎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被认为是一种病毒感染的甲状腺炎症,一般应用药物治疗,但由于其临床上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块,易被误诊为甲状腺腺瘤,而误行手术,术后多有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本文就我院1994年2月~2005年10月,误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的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Dieulafoy病的诊断及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0年来收治的12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休克;急诊胃镜检查11例,确诊10例(占91%),l例血管造影确诊。误为肠出血,行急诊肠镜检查l例(后为胃镜确诊)。其中3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位于胃体近端至贪门部有7例(占58%),球部4例(33%),胃角1例(8.3%,)。镜下表现为病变中心小动脉喷血或血管断端渗血;7例患者胃镜下治疗。2例病灶位于胃底,内镜止血困难,行病灶局部楔形切除术。l例行血管结扎术。l例包括病灶在内的胃大部分切除术。l例动脉造影后行血管栓塞术。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急诊目镜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胃镜怀疑本病时可行血管造影检查等。胃镜下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病灶位于胃底者可转手术治疗。病灶局部楔形切除宜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血管造影确诊后动脉栓塞术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 年11 月~1998 年11 月我科39 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或子宫腺肌瘤)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占同期子宫切除及子宫病灶剔除术的136 % ; B 超误( 漏) 诊率871 % ; 临床诊断误( 漏) 诊率692 % 。结论: 提示本病的发生与妊娠、宫腔操作及内分泌等有关。为减少临床误( 漏) 诊率, 必须综合分析病史、临床症状, 并结合妇科及超声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辅以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2年1月-2002年3月有13例桥本氏病误诊并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克  韩威  李建设  张忠涛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55-1657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11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主要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治方法 进行总结.结果 11例患者均经开腹手术治疗.术前确诊3例.McSherry Ⅰ型5例:行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 T管引流术;McSherry Ⅱ型6例:行胆囊切除 瘘口修补 T管引流术.术中无胆管损伤发生.术后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较困难.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 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及术中胆管损伤的关键.各种辅助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不可过分依赖检查报告.根据不同的分型合理选择术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桥本氏病(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为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并不少见,多采用内科治疗。若误诊行手术治疗,常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本文报告桥本氏病误行手术治疗7例,以期引起临床同仁注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为1995~1998年我院住院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1~51岁,平均40岁。病程1个月~13年,多起病缓慢。均有甲状腺肿大,5例Ⅰ~Ⅱ度,2例Ⅲ度。5例表现为单侧结节,2例为双侧结节,触诊均较韧,表面不平,边界不清。 1.2 实验室检查 4例行甲状腺同位素扫描,其中甲状腺弥漫肿大2例,温结节1例,冷结节1例。3例行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均正常,TSH正常2例,TSH增高1例。2例行甲状腺吸131Ⅰ检查,正常1例,低下1例。2例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1例为双侧腺瘤,1例为囊腺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5倒小儿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误诊11例,确诊14例。临床表现有经常性腹痛,起病时突发腹痛。呕吐。发热。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5例均行穿孔修补术。术后2例切口裂开,2例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1例死亡,随访22例,失访3例,随访3个月~10年,4例溃疡复发。结论: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诊断性腹穿,X线腹透等检查有助干提高确论率,治疗以手术修补穿孔为宜,术后辅以抗幽门螺杆菌及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1月-1998年11月我科39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了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腺肌瘤)患者的临床原料,结果:占同期子宫切除及子宫病灶剔除术的13.6%,B超误(漏)诊率87.1%;临床诊断误(漏)诊率69.2%,结论:提示本病的发生与妊娠,宫腔操作及内分泌等有关,为减少临床误(漏)诊率,必须综合分析病史,临床症状,并结合妇科及超  相似文献   

20.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病.临床上易误诊误治,现报告31例,并对其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减少误诊误治的几个环节,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