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宣城市梅毒和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并进行发病趋势预测,为今后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宣城市2005~2012年梅毒和淋病疫情数据,分析全市梅毒和淋病疫情流行趋势,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疫情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全市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数分别为4 108和6 408例,淋病发病率上升45.78%,梅毒发病率上升327.86%,报告的病例均主要集中于20~49岁年龄组人群(P〈0.001);淋病报告的病例男女比例为6.83:1(P〈0.001),梅毒的男女比例为1.06:1(P=0.016);淋病预测模型为X(k+1)=207.551735exp(0.073302×k)-193.461735,梅毒预测模型为:X(k+1)=53.152494exp(0.238679×k)-40.232494,淋病和梅毒的预测分析显示2013年和2014年的发病率仍会有所上升。结论2005~2012年宣城市的梅毒和淋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的重点仍然在20-49岁年龄组人群,今后的淋病和梅毒发病率仍可能上升。  相似文献   

2.
刘光明    朱长才  梅勇 《现代预防医学》2020,(21):4002-4005
目的 了解和掌握十堰市十五年期间梅毒和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和整理2004-2018年两种性传播疾病网络直报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十堰市梅毒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基本上是由于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上升所致,淋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十堰市两个主要城区(茅箭区和张湾区)的梅毒和淋病报告发病数平均占比分别为42.4%、53.4%。在报告为梅毒和淋病病例的职业为农民、家务及待业两类人群中,近十五年梅毒报告发病数合计平均占比为56.6%,近五年淋病报告发病数合计平均占比为50.3%。20~49岁年龄组人群的梅毒和淋病报告发病数平均占比分别为62.5%、86.9%。梅毒报告发病数中男性少于女性,淋病报告发病数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结论 十五年来十堰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性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热依然不容乐观。提示在今后公共卫生服务中应强调更多关注流动人口及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努力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5-2013年新乡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13年新乡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新乡市共报告梅毒和淋病分别为7 609例和2 075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分别为3.52/10万~26.85/10万和2.67/10万~8.69/10万;2006年后梅毒发病上升趋势明显,梅毒报告发病例数超过淋病,其中隐性梅毒报告发病例数增长最快,2008年成为构成比最大的梅毒分型(55.15%);淋病发病率无明显的趋势性;梅毒男性病例多于女性,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人群和20~44岁年龄组,分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4.19%和72.14%,职业类型均以农民为主。结论新乡市梅毒和淋病流行趋势不同,梅毒为发病率最高的性病,隐性梅素所占比重较大,应加强梅毒等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以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安县梅毒及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安县2005-2014年梅毒及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4年海安县梅毒累计报告2 098例,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6.70/10万~29.64/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26/10万,隐性梅毒占70.0%;淋病累计报告1 106例,报告发病率波动在4.16/10万~26.66/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74/10万。梅毒男女报告发病率比为1.05∶1,20~60岁年龄组占71.0%;淋病男女报告发病率之比为5.79∶1,20~45岁年龄组占78.4%。职业分布,梅毒农民占60.7%,淋病农民和工人占63.2%。结论海安县梅毒和淋病发病水平波动较大,应规范性病诊断和报告,有针对性进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湖州市吴兴区2007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吴兴区性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点,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性病疫情年报表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累计报告性病发病率为504.5/10万,发病前3位是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和尖锐湿疣,发病年龄20-40岁多见;女性发病高于男性;职业以农民为主;文化程度以中学最多;主要传播途径为非婚不洁性接触。[结论]2007年吴兴区性病发病率较2006年略有上升趋势,梅毒和淋病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王成科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1032-1034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涪城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0年,淋病累计发病752例,梅毒累计发病939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9.10/10万和23.85/10万。淋病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9.93/10万、女性为7.56/10万(P<0.01);梅毒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3.97/10万、女性为23.72/10万(P>0.05)。淋病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94.95%,农民占19.28%,工人占18.62%。梅毒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87.33%,农民占15.44%,工人占13.10%。[结论]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梅毒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2000-2006年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6年现住址在蒙山县的淋病病例报告卡片和网报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6年累计报告淋病78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32/10万,年发病率在43.98/10万~67.92/10万之间。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农民522例.占淋病总数的66.5%。病例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之间529例,占总发病例数的67.39%。女性457例,占发病总数的58.22%;男性328例,占发病总数的41.78%。地区分布以蒙山镇最多337例(包括县直),占总淋病发病数的42.93%。结论 继续加大性病防制力度,及时制定其防治对策,规范性病诊疗,提高性病疫情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8.
1991—2007年德阳市性病疫情分析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德阳市性病的流行特点.方法 对1991-2007年性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德阳市1986年首次报告性病以后,疫情呈上升趋势,至1998年最高,报告发病率为108.04/10万;1999年以后,疫情有逐渐下降趋势.1991-2007年累计报告性传播疾病33 45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70/10万.病种构成以淋病最多,占52.52%,尖锐湿疣次之,占36.37%;梅毒占4.16%,发病于2004年后呈快速上升趋势;1995年发现首例HIV阳性者,至2007年底为止共发现125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平均男女之比为1.32:1;高发年龄段为20~29岁和30~39岁组性活跃人群,占发病总数的74.48%,职业分布以工人、农民居多,占发病总数的52.30%,文化程度以中学居多,占发病总数的57.17%.结论 德阳市性病总发病呈下降趋势,其中淋病发病呈下降趋势,梅毒发病趋势在迅速上升.在做好性病综合防治的同时,应重点对梅毒进行发病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通辽市2011年性病疫情的发展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全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 2003统计软件,对2011年全市8个县区上报的性病疫情月(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通辽市累计报告6种性病(梅毒、艾滋病、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Ct)、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共1118例,较2010年(729例)上升了53%。其中男性572例,女性546例,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5∶1。全市性病总报告发病率为30.99/10万。增长幅度最大的为淋病(107.54%),其次为梅毒(71.91%),艾滋病(64.00%)和Ct(61.11%)。结论 2011年通辽市性病报告病例数较2010年有所增长,梅毒报告病例数位居6种性病之首,尖锐湿疣居第二,艾滋病报告病例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2009年性病流行特征,为性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取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的2009年南山区性病疫情数据。结果 2009年南山区共报告5种性病3 406例,较2008年(3 526例)下降3.40%,年报告发病率为344.42/10万。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64;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报告年发病率下降,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年发病率上升。病例构成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比例最高,其次为淋病,尖锐湿疣居第3。梅毒新发病例减少,隐性梅毒构成比增加;男性性病最常见淋病,女性性病最多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0~39岁年龄段病例占总报告病例的78.16%;性病职业分布以劳务工最高。结论综合原因导致性病流行病谱逐渐变化,因此,要相应调整控制措施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梅毒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防治工作。重点应关注男性劳务工群体、妇女和老年群体。  相似文献   

11.
1991~2006年全国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吴晓明  林汉生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051-3052
[目的]分析1991~2006年全国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公开发表的1991~2006年全国淋病与梅毒疫情报表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1~1999年全国淋病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1999形成发病高峰,达22.78/10万,1999~2006年出现下降趋势.1991~2006年梅毒报告发病例数持续增长,2005年后上升明显,2006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例数(17.5万)超过淋病(16.2万);其中隐性梅毒报告发病例数增长最快,2006年成为构成比最大的梅毒分型(38.52%).(结论]梅毒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必须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隐性梅毒的危害,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玉溪市淋病、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溪市2005~2009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有关淋病、梅毒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09年,玉溪市淋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4.05/10万、9.10/10万、7.68/10万、7.36/10万、4.30/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33/10万、7.81/10万、11.05/10万、10.86/10万、13.09/10万,呈上升趋势;淋病、梅毒报告发病率均以18~34岁最高,分别为92.45/10万、78.31/10万,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病报告发病例数男性占70.31%,女性占29.69%,男性多于女性(P<0.05),梅毒报告发病例数男性占53.76%,女性占46.24%(P>0.05);淋病、梅毒报告发病例数以红塔区最多占52.10%。[结论]淋病、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并不完全相同,深入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有助于描述性传播疾病流行规律。玉溪市从2005年开始梅毒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需加强梅毒防控措施,降低梅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1994—2000年性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十年来,合肥市性传播疾病新发病人数不断增加,本文对合肥市1994~2000年性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合肥市性病疫情报告的统计资料,报告病种为<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7种疾病,艾滋病未在本报告统计之列. 2 结果 2.1 流行趋势 1994~2000年合肥市性病报告数共计57 947例,发病率从1994年59.47/10万上升到2000年404.54/10万,增加了5.8倍,发病数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9~2000年出现性病增长的高峰期见表1. 2.2 病种分布 7种性病的发病率和构成比7年间逐渐发生变化,从高到低排序:1994年为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1995年为尖锐湿疣、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1997年后排列顺序转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尖锐湿疣、梅毒(表2).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分布从1998年到2000年,男女的发病人数及发病率进入快增长期,报告的病例数男性大于女性,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3∶1.但女性病例增长速度较男性快,男女之比逐年接近,今后几年可能会出现男女比例倒置(表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4-2012年北京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2004-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梅毒33 36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2.26/10万~25.13/10万;淋病23 98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5.52/10万~35.53/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48.53,P<0.01)。除隐性梅毒外,其他各期梅毒和淋病男性病例均多于女性。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性活跃年龄组,分别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4.59%和88.43%。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所有报告病例的53.76%。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较多的区县均为丰台区、海淀区和朝阳区,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结论梅毒已成为北京市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应重点针对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宣威市梅毒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宣威市传染病疫情中的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宣威市2005-2013年共报告梅毒1038例,年平均发病率7.69/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1.28/10万上升至2013年的12.49/10万;近年来男性报告发病率有所下降,女性报告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女性报告发病率均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1.35;高发年龄组为20~49岁性活跃人群,占报告发病总数71.68%;重点人群是农民、家务待业人员和离退人员;近年来隐性梅毒上升较快,其它梅毒有所下降,梅毒患者中隐性梅毒居多占67.24%,隐性梅毒中女性报告发病数高于男性。[结论]宣威市梅毒流行呈上升趋势,应针对梅毒疫情的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治工作,遏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淋病、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上报的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7~2006年全区累计报告淋病病例数为3 98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4.49/10万:梅毒病例数为1 06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52/10万;淋病发病情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梅毒呈逐年上升趋势:20~39岁年龄组淋病病例数为2 936例,梅毒病例数672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66%、63.28%;两病合计,男女之比为1.43∶1;家务及待业、工人、农民和其他职业占总数的82.79%;淋病与梅毒病例均表现为城市街道病例数多于农村乡镇病例数.[结论]1997~2006年全区淋病和梅毒疫情相对全国水平较严重;淋病发病总体星下降趋势,而梅毒呈逐年上升趋势;20~39岁年龄组人群、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农民为两病的高危人群;政府应加强城市街道地区性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梅州市2008-2013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梅州市淋病和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全市共报告淋病2 502例,年均发病率9.83/10万,前4年呈逐年下降趋势,近2年呈增长趋势;报告梅毒9 205例,报告发病率从25.04/10万上升到46.63/10万,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4.21%;淋病和梅毒的报告病例均集中在20~59岁组;淋病报告病例数男性显著超过女性,男女性别比达3.46∶1;而梅毒报告病例数男女性相当,男女性别比为1.18∶1;职业以农民最多,病例主要集中在梅江区、梅县区为主的市中心区域。结论 2008-2013年梅州市梅毒增长迅速,淋病前4年逐年下降、近2年呈增长趋势,性活跃人群仍然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太原市2006年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太原市性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性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太原市2006年性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太原市2006年共报告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5种性病2279例,发病率为66.26/10万,较2005年(48.57/10万)有明显上升;梅毒为性病发病之首;发病率矿区最高;男性发病以梅毒、淋病为主,女性发病以梅毒、尖锐湿疣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40~岁组的青壮年,占发病总数的63.27%;职业以工人、元业人员、农民为主。结论太原市2006年性病报告发病率较2005年有明显上升,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控制太原市性病发病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阆中市2008 - 2016年梅毒及淋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阆中市制定防控梅毒和淋病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下载2008 - 2016年梅毒及淋病相关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阆中市2008 - 2016年累计报告梅毒1 692例、淋病109例。梅毒累计发病率21.55/10万,各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 = 860.006,P<0.001)。淋病累计发病率1.39/10万,淋病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638,P = 0.002);2008 - 2016年地区分布中,梅毒以保宁镇(30.20%)、江南镇(5.97%)位居前2位,淋病以保宁镇(20.18%)、七里镇(11.93%)位于前2位;女性梅毒病例多于男性梅毒病例,男女梅毒病例性别比为0.91∶1,男性淋病病例多于女性淋病病例,男女淋病病例性别比为1.60∶1;梅毒以20~79岁年龄段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7.41%,淋病以20~49岁年龄段人群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1.56%;职业分布中,两病均以农民为主,梅毒病例中农民占49.17%,淋病病例中农民占44.04%。结论 阆中市梅毒和淋病疫情仍然相当严峻,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控,以减少梅毒和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林晶  冉国友 《职业与健康》2014,(17):2490-2491
目的分析信阳市狮河区2012年梅毒、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狮河区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梅毒、淋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62例,报告发病率25.12/10万,比2011年上升81.18%。2012年共报告淋病病例24例,报告发病率3.72/10万,比2011年下降4.45%。2012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51:1;而淋病报告病例数男性显著超过女性,男女性别比为7:1。梅毒、淋病报告病例集中在20~49岁青壮年人群。结论狮河区梅毒增长迅速,而淋病呈现下降趋势,青壮年人群仍然是性病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