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葛根素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顺忠  王志明 《右江医学》2004,32(2):140-141
目的 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6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治疗组 ( 3 4例 )和无葛根素治疗的对照组 ( 3 1例 )。记录每例患者入院即刻和第 3、7、14、2 1天 12导联心电图 ,用Wagner的QRS记分法进行QRS记分 ,预测梗死面积。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 ,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 (LVEDD) ,射血分数 (EF)。结果 葛根素治疗后 2周和 3周 ,QRS记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梗死面积缩小 ,两组均能改善心功能、LVEDD ,提高EF值 (P均 <0 .0 1) ,但葛根素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葛根素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面积延展 ,改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参附治疗。两组分别行心电图计算QRS记分预测梗死面积与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心功能。结果参附治疗组14~21d后QRS记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梗死面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延展和促进心功能恢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曲美他嗪经代谢途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时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将32例前壁AMI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记录每例患者入院即刻和第1、3、7、14天12导联心电图,然后用Wagner的QRS记分预测梗死面积.结果:经代谢类药物治疗第7~14天后,治疗组QRS记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MI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保护缺血心肌的损伤,防止心肌梗死面积的扩大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中发生无复流的风险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服用通心络组(治疗组,n=48)和未服用通心络组(对照组,n=72),治疗组术前均连续服用通心络胶囊1周以上(24粒,3次/d),对照组术前均未服用通心络胶囊,按常规方法行急诊支架置人术。观察术中TIMI血流分级,术后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帧数(CTFC),术后心功能等。结果治疗组术中无复流5例(10.4%),对照组11例(1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CTFC为(26.7±8.3)帧,对照组为(29.7±7.2)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治疗组LVEF为(52.7±8.0)%优于对照组(48.5±8.8)%,治疗组NT-proBNP为(1217±1363)pg/ml低于对照组的(1815±1493)pg/ml(P均<0.05)。结论术前服用通心络胶囊不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但仍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向前血流,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早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通心络胶囊口服,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平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组心功能恶化、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早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心梗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潘琳 《当代医学》2021,27(25):159-160
目的 探究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炎性因子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诊治的AMI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AMI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通心络胶囊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天.)在治疗前后30天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做比较.结果 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胶囊疗效满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疗效。方法:61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男5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6.23±12.06)岁。施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通心络组在AMI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于术前、术后1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聚集率,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和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结果:通心络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在AMI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9.
通心络胶囊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浩  张磊  杨晓平 《西部医学》2010,22(6):1057-105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将6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7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片,两组随访观察30天。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及颅内梗死灶变化情况;随后观察服用通心络和复方丹参片30天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30天后复发率为32.4%,对照组为60%(P〈0.05)。治疗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进展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治疗和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相似文献   

10.
胡冀垣 《右江医学》2001,29(4):292-293
目的 :通过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研究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对策。方法 :随机将血液流变学诊断为血液高粘滞综合症的 12 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60例 ,口服通心络胶囊 ,每次 3粒 ,一日 3次 ;对照组60例 ,口服肠溶阿斯匹林 ,二组的服药疗程均为 5周。结果 :服用通心络胶囊可使血粘稠度下降 ,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降低 ,缓冲心绞痛 ,并能使脑梗塞面积缩小 ,症状改善。结论 :通心络不仅可用于治疗心绞痛、脑梗塞 ,也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及血液高粘滞综合症  相似文献   

11.
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维 《中国全科医学》2003,6(6):462-464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36例 ,口服消心痛 10mg,3次 d;缬沙坦组 36例 ,口服消心痛 10mg ,3次 d ,缬沙坦80mg ,1次 d,并于治疗后 2周、 2 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了解缬沙坦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 AMI治疗 2 4周时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d)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峰射血率时间 (LPER)、左室高峰充盈率 (LPFR)和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 (LTPFR)的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缬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stragalus Injection (AI) on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aged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Patients with AM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AI group (46 cases) treated with AI and the control group (46 cases) treated conventionally.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 (LVEDVI),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 (LVESVI), anterior endocardial segmental length (ASL) and posterior endocardial segmental length (PSL) were all assessed by echocardiogram after 1 week and 4 weeks treatment. The cardiac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s were detected by nuclide gating cardiac blood pool imaging at the 4th week. Results: After four weeks' treatment, no obvious change of LVEDVI, LVESVI and ASL in the AI group was found, but these index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how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通心络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0例AMI患者按双盲法纳入通心络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指南进行常规药物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3粒,3次/日),服用6周.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心室结构、心室质量和心室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同时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与内皮素1含量的变化.结果 通心络治疗6周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VPW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ESD)、左房内径(LAD)改善优于治疗前[(0.90±0.07)cm vs(0.93±0.09)cm、(3.38±0.33)cm vs(3.71±0.19)cm、(3.49±0.50)cm vs(3.21±0.29)cm]及对照组[(0.95±0.08)cm、(3.62±0.46)cm、(3.82±0.30)cm,均P<0.05];通心络组EF值改善优于治疗前[(63±7)%vs(52±6)%]及对照组治疗后[(59±8)%,P<0.05];通心络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比治疗前明显减少[(55±8)ng/L vs(79±8)ng/L],与对照组[(54±8)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干预AMI患者的左心室重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AMI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仁欣  李新华 《华夏医学》2002,15(2):149-151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延迟经皮冠状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对心肌灌注及左心室功能的延期疗效,方法:初次AMI患者56例分为PTCA及支架植入组(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6),治疗组在AMI后15-30d行延迟PTCA治疗,治疗组术前1-3天,对照组AMI后第15-30天行第1次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及心脏超声检查,该检查后1月,6月各复查1次,结果:治疗组术后1月,6月梗死区域的缺血程度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1),术后差别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第2,3,次检查均较第1次有明显好转(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1月,6月后治疗组在射血分数,左室扩大和室壁运动异常积分同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P<0.01),在室壁瘤发生上,并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表明AMI患者梗死后梗死区域内尚有存活心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能使梗死区内更多的心肌存活。AMI发病后积极进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治疗,对改善左室功能和心肌供血和近期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 :将 6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 1例、氯沙坦治疗组 3 1例 ,并于AMI后 2周、2 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了解氯沙坦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 :AMI后 2 4周时氯沙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AMI后 2 4周时氯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 (P <0 0 1) ,左室峰射血率时间显著下降 (P <0 0 5 ) ,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 (P <0 0 1) ,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氯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冷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永久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给予4℃冷刺激干预,实验共进行4d.实验共分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组),冷刺激组(Sham-Cold组),心肌梗死组(AMI组),心肌梗死+冷刺激组(AMI-Cold组).Sham、AMI组持续喂养于26℃环境,Sham-Cold、AMI-Cold组每天暴露于4℃人工气候箱8h (8:00~16∶00)余时间置于26℃环境.实验未,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缩短分数(FS),HE染色分析心肌组织病理改变,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Bim、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AMI、AMI-Cold组可见左室明显梗死区域,HE染色显示病理结构改变,LVEF、FS均明显下降(P<0.01),左室心肌组织Bim、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AMI-Cold组较AMI组梗死面积增大,病理结构改变更为明显,LVEF、FS下降更显著(P<0.01或p<0.05),Bim、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Sham组与Sham-Cold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冷刺激能明显下降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左室心肌组织中Bim、Caspase3的过度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ST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浆N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左室重构(LVRM)的变化.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35例和常规药物加急诊PCI术组37例,于入院24 h内或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及入院第10 d检测血浆NT-proBNP,入院时及第9~10 d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分析血浆NT-proBNP变化与左室形态与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 药物组与药物加直接PCI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NT-proBNP明显下降,LVEF、FS值增高,P<0.05,LVEDD、LVEDV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CI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治疗前血浆NT-oroBNP、LVEF、FS、LVEDD、LVEDV均无明显差异,P>0.05.PCI组较药物组治疗后血浆NT-oroBNP明显下降,LVEF、FS明显增高,P<0.05,LVEDD、LVEDV下降,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发病24-48 h)血浆NT-proBNP增高可反映左室重构的变化,而早期直接PCI术可明显降低血浆NT-proBNP,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并可降低左室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以指导对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选择首次Q波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患者 5 3例 ,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 (A组 )和药物治疗组 (B组 ) ,A组病人于AMI后 2~ 4周行冠脉造影并证实存在梗塞相关血管 (IRA)而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 ,其他治疗同B组。常规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 ,并于半年后复查 ,随访半年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主要观察室壁运动指数 (WM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中部的最大收缩期流速 (Vp)及二尖瓣舒张晚期与早期峰值流速之比值 (A/E)。结果 :A组的 3 2例病人PTCA及支架植入均获成功 ,且达 3级TIMI血流。半年后 ,A、B组各失访 2例 ,剩余病人中 ,A组 (3 0人 )和B组 (19人 )随访前后在心率、血压、血糖及血脂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梗塞后 2~ 4周比较 ,B组Vp、A/E、WMI及LVEF无改善(P >0 .0 5 ) ,而A组Vp、A/E及WMI均有显著改善 (P<0 .0 5 ) ;半年后 ,B组病人再梗塞、室壁瘤形成及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均高于A组 (P <0 .0 5及P <0 .0 1) ;A组与B组比较 ,Vp、A/E、WMI及LVEF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及P <0 .0 1) ,但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研究调节心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分为非罗格列酮治疗组(AMIA)和罗格列酮[5mg/(kg.d)]治疗组(AMIB),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MP-150生理记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HE染色检测梗死面积,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心肌组织PPARγ基因表达,观察罗格列酮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①左冠状动脉主干结扎后大鼠心功能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AMIA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峰压(LVPSP)和左室等容期压力变化的最大速率(±dp/dt max)均明显降低,LVEDP升高[(15.5±2.35)比(4.52±0.57)mmHg,P<0.05].②经罗格列酮治疗14 d后,心梗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后(LVEDP)较AMIA组明显下降[(10.14±2.28)比(15.5±2.35)mm-Hg,P<0.01],心梗面积减少33%,病理组织学改变较AMIA组明显减轻。③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假手术组升高21.15倍,经罗格列酮治疗14 d后,心肌细胞凋亡率较AMIA组明显降低[(16.04±2.26)%比(26.44±3.51)%,P<0.01]。④经罗格列酮治疗后,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PPARγ基因表达量较AMIA及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分别为(2.352±0.159),(1.574±0.196)与(0.491±0.078),P<0.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梗死面积,这可能与其上调梗死后心肌组织中PPARγ基因表达水平,发挥了PPARγ对心肌细胞及局部血管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有益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钧乐  岳瑞华  张红  史若飞  徐幸 《重庆医学》2004,33(9):1358-1359
目的探讨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3例首次穿壁性AMI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阐明梗死之前心绞痛引起的缺血预适应效应对AMI的面积、心脏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肌保护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梗死前48h有心绞痛的94例AMI患者(A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脏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梗死前无心绞痛的39例患者(B组)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学分数(LVEF),梗死后4周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24周后LVEF,A组有提高,B组则降低(P<0.05);住院病死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AMI前有心绞痛的患者,心梗后梗死面积缩小,左室功能和临床预后的改善,与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心脏的保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