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医学空间网6月24日报道,对于ALT正常或较低的病人,用Peg-IFNα-2a治疗可能效果较好。澳大利亚Cooksley等进行的一项大型随机试验显示,与LAM相比,聚乙二醇Peg-IFNα-2a治疗可提高慢性乙肝病人的HBeAg血清转换率。基线时高ALT、低HBVDNA及低HBeAg水平是病人对治疗应答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抗HBV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最重要治疗手段已毋庸置疑,抗病毒治疗的概念、理念也已为广大临床所接受.经过10余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实践,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药物选择和疗效的判断等均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尽管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目标、适应证、方法、策略在各国指南中均已有清楚描述,但随着治疗人群增加和治疗时间延长,在临床实践中又出现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热点和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仍是目前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仅慢性HBV感染即影响着全球约5%人口的健康,HBV感染是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及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近年来,我国由于乙型肝炎疫苗被广泛地接种,新生儿及儿童HBV感染率大幅下降,人口总体表面抗原携带率(HBsAg阳性)由10年前的9.8%下降至目前的7.18%,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降至1%以下.但病毒性肝炎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慢性乙型肝炎患中尚缺乏有效根除HBV的抗病毒药物。因此短期治疗目标是:持续地抑制HBV复制、减低肝炎活动度、获得HBeAg血清转换和改善肝纤维化。现今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5种药物是:常规干扰素α(IFNα)、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和最新的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5.
个体化的药物 宿主和病毒因素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通常是变化不定的。因此理解这些因素对于胃肠病学家/肝脏病学家的工作来说是重要的,并且可有助干他们设计适应个体需要的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治疗效果 1.常规IFN的综述 最近一项使用IFN治疗慢性乙肝的24个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证实了4个IFN有利终末点的结果,即持久的血清ALT正常化(患中的25%)、HBeAg89清除率(25%)、通过杂交测定法检测HBVDNA的持续降低(23%)和HBsAg的清除率(6%)。关于HBeAg阴性慢乙肝,颂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杂交测定法也显示了在治疗组患达到10%-47%(平均24%)vs非治疗对照组0%的结合的血清ALT正常化和HBV DNA的永久消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α-干扰素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随着聚乙二醇α-干扰素(PEG-IFNα)的研制成功,使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就PEG-IFNα的临床种类和药理学特点及其治疗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郭素娟  李智伟 《肝脏》2016,(2):119-122
目的分析肝脏炎症、纤维化、HBeAg、HBV DNA在聚乙二醇与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变化以明确疗效,为选择患者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应用干扰素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3例,其中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2例,普通干扰素α21例,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后均行肝组织学检查,于治疗起始、治疗12周、24周及48周4个时间点,监测转氨酶、HBeAg、HBV DNA变化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炎症评分下降2分为治疗有效,纤维化评分下降1分治疗有效。肝活检采用在超声引导下14G活检针快速穿刺取得活体肝组织,组织长度大于1.5 cm,由同两位资深专业医师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运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ALT,AST值的变化,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率,聚乙二醇干扰素α18.2%,优于普通干扰素α9.52%(P=0.413),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阴转率,聚乙二醇干扰素α63.6%,优于普通干扰素α57.1%(P=0.663),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学改善,聚乙二醇干扰素α炎症改善有效率77.2%,纤维化改善有效率63.6%,均优于普通干扰素α炎症改善有效率28.6%,纤维化改善有效率33.3%,(P=0.015,0.022),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对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改善优于普通干扰素α,且不良反应与普通干扰素α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11.
12.
张燕 《肝脏》2012,(12):862-864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的影响,探讨血清HBsAg水平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预测疗效的意义。方法采用意向性分析方法(ITT)对HBsAg定量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疗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中血清HBsAg平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24周时63.54%患者的HBsAg水平降低到基线(P<0.001);治疗24周和48周患者中,血清HBsAg下降比例明显高于治疗12周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4.31%)患者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获得HBsAg消失/血清学转换;已完成60周或72周疗程的患者中血清HBsAg水平持续降低率分别占88.57%和92.86%;HBeAg阳性患者和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疗程,有助于血清HBsAg水平持续降低;治疗24周时HBsAg水平降低可预测疗效,HBsAg水平持续下降可预测延长治疗有HBsAg消失/血清学转换的可能,因此,血清HBsAg定量检测是预测治疗中HBsAg阴转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苗慧  陈晓蓉时佳 《肝脏》2014,(3):193-19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既往曾经使用普通干扰素(IFN)治疗疗效不佳或治疗复发后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标准的 HBeAg(+)患者37例,其中既往无抗病毒药物治疗史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曾经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例,分别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48周,随访24周,分析两组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治疗后复发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阴转率,ALT复常率有无差异。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初治组与普通干扰素经治组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R)分别为56%、67%,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分别为52%、33%,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7%、5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应答分别为24%、12%;HBeAg 血清学阴转率分别为4%、0%;ALT 复常率分别为48%、67%;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疗效不佳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仍可获得较高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应答率与初治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普通干扰素经治后再次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医用臭氧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及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观察两组血清HBe Ag定量、HBV-DNA阴转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瞬时肝弹性测定(Fibro Scan)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8、12周HBe Ag定量、血清BFGF水平、Fibro Scan数值逐渐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Be Ag定量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BFGF水平、Fibro Scan数值、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医用臭氧可增强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但对其抗肝脏纤维化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PEG-IFNα-2a治疗33例、PEG-IFNα-2b治疗22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生物化学指标、病毒学标志、甲状腺功能等。结果治疗48周,PEG-IFNα-2a及PEG-IFNα-2b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2.7%、42.9%;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3.6%、54.5%,两组HBV DNA阴转病例中12周转阴率分别为47.6%、50.0%。随访半年,HBVDNA复发率分别为14.2%、16.7%,HBeAg血清学转换者维持应答。PEG-IFNα-2a及PEG-IFNα-2b组停药后随访半年内HBeAg血清学转换分别为1例、2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均疗效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12周可作为疗效预测指标。停药后具有持续应答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聚乙二醉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比疗效。方法将8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46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40例,疗程均为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观察两组治疗12、24、36、48周及停药后24周时的生物化学、血清学及病毒学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治疗第12、24、36、48周及停药后24周时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24、36周时的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第48周、停药后24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6.5%和35.0%(P<0.05)、58.7%和35.0%(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于冶疗第48周、停药后24周时HBV DNA转阴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  相似文献   

17.
郑建铭  朱梦琪  陈明泉  李宁  李谦  王新宇  施光峰 《肝脏》2012,17(12):840-842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干扰素浓度和干扰素抗体水平的变化,以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41例CHB患者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罗氏公司)180μg,每周1次,在0、4、12、24和48周时用ELISA法检测干扰素浓度和干扰素抗体水平,并在停药后24周检测干扰素浓度。结果干扰素浓度在0、4、12、24、48周和停药24周时分别为22.9(3.1~45.8)pg/mL、2734(9.2~4224)pg/mL、4025(269~4462)pg/mL、3884(14.5~4567)pg/mL、3978(76.9~5227)pg/mL和62.1(52.3~74.6)pg/mL。干扰素浓度在4、12、24、48周和停药24周与0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1,P<0.01;Z=-6.862,P<0.01;Z=-6.969,P<0.01;Z=-6.477,P<0.01;Z=-4.204,P<0.01);12、24与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6,P<0.01;Z=-3.830,P=0.0001);24周与12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7,P=0.7136)。干扰素抗体水平在4、12、24、48与0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35,P=0.3007;Z=0.101,P=0.9192;Z=0.158,P=0.8748;Z=1.779,P=0.0752)。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干扰素浓度在12周达到稳定浓度,停药24周血清干扰素浓度仍略高于治疗前,而干扰素抗体浓度变化不大,二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的干扰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山东医药》2011,51(7):104-104
HBV持续复制是导致慢乙肝病情持续进展的重要原因,患者体内HBV-DNA载量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关键。干扰素是病毒进入人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具有抵抗病毒感染的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慢性乙肝的首选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的干扰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全球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HBV慢性感染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肝病以及肝细胞肝癌.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关键的治疗方法,持续抑制或清除HBV可改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降低HBV相关并发症.目前公认有效的抗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各阶段患者血清TNF-α、IFN-γ、IL-6、IL-8和IL-10的变化。结果在治疗9个月时,完全应答19例,部分应答5例,无应答13例。HBeAg/HBeAb转换率为51.35%,HBVDNA阴转率为54.05%;在治疗3个月时,应答组血清IFN-γ、TNF-α、IL-6和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完全应答组血清IFN-γ、TNF-α、IL-6和IL8水平均高于部分应答组,后者又高于无应答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患者血清TNF-α、IFN-γ、IL-6和IL-8的变化对疗效及预后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