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常肝脏中IV型胶原含量极少,当肝脏硬化时,IV型胶原合成增加[1],血清中IV型胶原含量也相应升高。肝硬化病人线粒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至于线粒体抗体阳性率与IV型胶原含量的关系,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1998年3月~1999年2月我们对36例肝硬化血清中线粒体抗体及IV型胶原含量的检测发现,线粒体抗体阳性者,其血清中IV型胶原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限于观察例数及实验条件,内在关系尚不明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IV型胶原含量,以判断其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双抗夹心酶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 在各种肝病中血清IV型胶原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58.3%的慢活肝、86.4%的肝硬化组血清IV型胶原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IV型胶原的测定可作为肝硬化较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清Ⅳ型胶原和透明质酸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0例慢性肝炎、4D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的测定,探讨在肝病中联合柱测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40例健康人,80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及血清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两项指标增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肝硬化组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P<0.001)。结论血清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联合连续动态检测有助于确定肝纤维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 ,最能发展为肝硬化 ,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 ,但是一直缺乏一种准确、简便、易行的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试验。肝穿活检或腹腔镜检查都有创伤性 ,因此 ,近年来文献报道血清Ⅳ型胶原 (CL -Ⅳ )可以反应肝纤维化增生情况 ,是一个有助于肝硬化诊断的指标。本文测定了 5 0例健康人及 177例肝病病人血清CL -Ⅳ浓度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采用一步双抗体夹心法 ,两个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胶原分子上的TS与TH两个抗原区 ,标本与包被在株上的CL -Ⅳ抗体及酶标抗体反应 ,然后将株子与底物及显色剂保温呈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209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53例健康体检查者血清Ⅳ型胶原的水平。结果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患者明显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患者最高,三组患者与其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升高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及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可以作为反映慢性肝病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7.
血清Ⅳ型胶原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寻找一种无创性的、简便而有效的早期肝硬化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观察血清层粘蛋白、胶原Ⅳ和透明质酸的含量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层蛋白、透明质酸马及胶原Ⅳ即开始升高,并与肝脏组织变化和肝功能变化呈平行关系。结论 层粘蛋白、透明质酸、胶原Ⅳ是反映早期肝硬化的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血清IV型胶原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Ⅳ型胶原(IV-C)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以放免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者(NC)及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V-C浓度,并与Ⅲ型前胶原(PCⅢ)比较。结果 各慢性肝病组血清IV-C、PCⅢ浓度均显著高于NC组(P均〈0.01)。血清IV-C浓度在重度慢性肝炎(CH)组显著高于轻、中度CH组(P均〈0.01),活动性肝硬变(LC)组显著高于静止性LC组(P〈0.05)。血清IV-C与PC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与总胆汗酸(TBA)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及全自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结果:肝硬化组血清总胆汁酸与Ⅳ型胶原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肝癌组及肝炎组升高不及肝硬化组。结论:血清Ⅳ型胶原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与肝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 4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及胰高血糖素的测定,并与同期住院36例非肝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均正常,分别为(5.0±2.8)mmol/L和(4.9±1.9)mmol/L(P〉0.05);餐后2h,肝硬化组血糖为(10.4±5.2)mmol/L,对照组血糖为(7.8±2.2)mmol/L,肝硬化组血糖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空腹血清胰岛素均正常,分别为(17.2±6.3)Um/L和(10.2±7.0)Um/L(P〉0.05);餐后2h,肝硬化组胰岛素为(55.9±11.2)Um/L,对照组胰岛素为(35.7±12.2)Um/L,肝硬化组胰岛素升高更为明显(P〈0.05)。肝硬化患者胰高血糖素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256.14±76.1)ng/L和(67.9±26.6)ng/L(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且随肝功损害加重,胰高血糖素增高,提示胰岛素抵抗参与其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春英  李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8,(4):263-265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的表达水平,探讨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明确肝硬化诊断及分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结果根据Child-Pugh标准分级,肝硬化各级患者瘦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各级间差异亦有显著性,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进展,瘦素水平相对增加,而可溶性瘦素受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各级间差异亦有显著性,血清瘦素水平与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血清中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与肝纤维化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血清中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的测定可作为对肝硬化程度判定的无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病人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相互关系,评价肝细胞再生能力,为临床选择肝移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8例肝炎肝硬化病人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组104例,B级组68例,C级组36例,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值,并进行分析。结果Child-PughA级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与总胆红素之间呈负相关(P〈0.05),Child-PughB级组和C级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与总胆红素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合成和胆红素分解代谢应该是肝脏的重要功能部分。代偿性肝硬化病人的功能恢复可能反映了肝细胞再生良好。失代偿性肝硬化或终末期肝病病人很难从预期的治疗中得益。对于这些病人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只要条件许可,应尽早选择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在基础护肝下加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对照组仅基础护肝、对症,均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肝功能显著改善,HBeAg、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明显、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与人体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探讨肝硬化形成过程的病理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70只,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只,正常组整个实验过程中均饮用灭菌食用水,实验组用二乙基亚硝胺(DEN)溶液喂养大鼠诱发肝硬化,对大鼠第5、7、9、11周后肝脏的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实验组大鼠第5、7、9、11周经过肝细胞损伤或坏死,不典型增生,肝细胞水肿,形成假小叶的等病理变化,肝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增加,细胞器的数量减少,细胞基质密度降低,肝糖原减少等超微结构.在第9周末,坏死-增生率为100%,肝硬化率为33.33%,在第11周末肝硬化率86.67%.结论 该模型可作为研究人类肝硬化的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为了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进一步认识,现对近5年收集的16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60例及其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根据1995年北京肝病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经统计学卡方验证,将出血者60例与无出血者100例合并脾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自发性腹膜炎、肝昏迷及肾功能减退进行对照。结果出血组的肾功能减退(68.3%)及肝昏迷(28.3%),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21.0%和8.0%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再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未出血者高,为明确出血原困及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及时进行急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99mTc—MIBI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了解门脉分流程度。方法:对35肝硬化和12例非肝硬化患者,用^99mTc-MIBI经直肠注入,测定心肝核素显影比值(H/L)。结果:按Child-Pugh分类的肝硬化各级H/L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7例肝硬化和4例非肝硬化患者,术中所测的门脉压力与H/L值叶正相关。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度不同的H/L值亦不同,重工曲张者13例,H/L值均〉1.00,其中,出血  相似文献   

18.
参麦注射液预防大鼠化学性肝硬化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TC)实验性肝硬化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TC组、参麦注射液(Shenmai injection,SMI)组.对照组皮下注射花生油3 mL/kg,后两组皮下注射50%CTC油3ml/kg,每周两次,共8周,SMI保护组每天给予参麦注射液1 mL/kg皮下注射,于第4周、第8周,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取肝组织测定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测大鼠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VP);并观察肝脏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CTC组相比,SMI组肝组织Hyp、MDA含量明显低(P<0.01);NO含量明显高(P<0.01);血清ALT、AST含量及大鼠PVP明显低(P<0.01),且肝细胞损害、肝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均较轻.结论 SMI对CTC所致的肝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抑制肝细胞中胶原纤维增生,降低PVP,预防肝硬化.  相似文献   

19.
无针密闭输液系统在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系统在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0例采用周围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留置针接可来福接头者242例为观察组,留置针接肝素帽者23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发生回血、堵管、静脉炎及护理人员意外扎伤等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系统安全、简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