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徐忠 《医学信息》2008,(9):23-2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胆囊顺行与逆行结合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对162例胆囊顺行与逆行结合切除术进行临床分析,与经典胆囊顺行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术后住院7.5天,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出血、胆漏、切口感染发生。结论经典胆囊顺行切除术与逆行切除术结合,能优点互补,避开两术式的缺点,减少手术中盲目性,提高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手术方法易于掌握,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胆囊切除三种术式为 :传统胆囊切除术 (C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首例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为安全、成功的经典手术 .1982年法国Dubois为了减少手术创伤首先施行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为探讨三种术式的优劣点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8月共 15 0例胆囊切除术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 0例B超检查 :胆囊结石 12 8例 ,胆囊憩肉 2 2例 .15 0例中择期胆囊切除 138例 ,急诊胆囊切除 12例 .术前常规血、尿、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早期急性胆囊炎治疗的8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43,采取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n=43,采取常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60%(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近些年来,人们对手术质量和手术效果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胆囊切除术(CC)已不再是良性胆囊疾病的首选.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MC)以其微创性、安全性、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和瘢痕小等优点,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之一[1].因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符合现代微创外科的要求且并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临床上应用较多.本文将我科2010年4~9月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46例胆囊疾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前单纯性胆囊切除的术式主要有传统胆囊切除 (CC)、腹腔镜胆囊切除 (LC)、小切口胆囊切除 (MC)三种方法。不论哪一种手术方法均有其优缺点 ,手术的目的是治愈病人 ,减少术后并发症 ,追求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与手术医生对该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有关。近几年来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能被较多的患者接受 ,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是因为该术式具有对腹壁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争议焦点是切口小 ,暴露不清 ,可能增加损伤 ;术中不能对胆系及周围脏器全面探查 ,易造成胆系及周…  相似文献   

6.
胆囊切除三种术式为:传统胆囊切除术(C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首例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安全、成功的经典手术.1982年法国Dubois为了减少手术创伤首先施行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探讨三种术式的优劣点,1998年1月~2001年8月共150例胆囊切除术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小切口阑尾切除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效果,探讨减少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620例小切口阑尾切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1.0-2.5cm切口进行阑尾切除后,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切口疼痛、愈合.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结果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后疼痛轻,肛门排气早,下床活动早,切口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逆行胆囊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由于胆囊三角区结构模糊不容易进行分离,从而把进行逆行切除胆囊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次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顺行胆囊切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逆行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转开腹手术患者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中对于胆囊三角区模糊的患者采用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加安全可靠,治疗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逆行阑尾切除抽芯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1~2009年1月收治的86例难以切除性阑尾炎的阑尾均采用逆行阑尾切除抽芯术,阑尾残端用丝线结扎加缝扎.结果 全组平均手术时间52min,病员术后一般3d后可以进食,12h后可下床活动,术后肠粘连及疼痛很少,切口全部一期愈合.结论 逆行阑尾切除抽芯术操作简便,可处理各种难以切除性阑尾炎,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对传统阑尾切除术的合理改进.  相似文献   

10.
朱启龙 《医学信息》2010,23(3):683-684
目的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顾分析256例胆囊病变运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采用小切1:2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最短35min,最长80min,平均61min;术中出血28-65ml,平均45ml;切1:2长度2-7cm,平均4.2cm;术中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胆道损伤1例,术中大出血1例,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切口治疗胆囊病变与常规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出血较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符合低创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小切口治疗胆囊病变的效果,探讨小切口治疗胆囊病变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统计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利用小切口治疗的238例胆囊病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保留胃管及肛门排气时间和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238例胆囊病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除胆囊,全部痊愈出院。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保留胃管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传统手术方法。结论小切口治疗胆囊病变操作简单,与常规手术比较,有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胃肠减压时间及排气时间较常规手术短。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分为顺行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针对性差、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导致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不良的问题。自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发展以来,此术式迅速为外科医师及病患所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常规选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气管内插管全麻的优点是患者术中无疼痛及不适,但存在苏醒延迟,因而不能确保术毕即拔出气管内导管,增加了麻醉管理时间,也存在着各种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还存在麻醉费用高的问题。硬膜外麻醉的优点为操作简单,手术结束时麻醉亦结束,但手术开始后气腹反应强烈,而且有引起胆心反射的可能,二者均可导致患者心跳减慢,甚至心跳骤停,增加了手术、麻醉的风险;但费用低。现将近年来,我院开展的70例硬膜外阻滞复合咪达唑仑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我院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效果显著,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能优化各项手术指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119例,其中61例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58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情况、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 引流管置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3.28%)低于对照组(13.79%)(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利于患者炎性水平及伤口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胆囊大部分切除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2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典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分顺行切除和逆行切除两种。手术效果较好且对手术器械条件要求不高,操作相对简单。但对于高龄、体弱及Calot三角解剖不清、胆囊严重萎缩、结石合并肝硬化等病例,以往采用胆囊造瘘或采取强行切除,极易造成二次手术或严重的胆道损伤,我院1997年至2007年收治的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23例,采用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在肝外胆管变异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外胆管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逆行性胆囊切除。手术时间35~70 min,平均50 min;所有患者恢复顺利,无黄疸、出血、胆漏、发热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2~5 d,平均3. 5 d。15例患者术后随访1~4个月,随访期间行彩超、MRCP检查显示胆管无狭窄、无结石。结论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时,要重视胆道变异的存在,对于有肝外胆管变异的患者,在解剖胆囊三角困难时,可以变通为逆行性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两组手术效果比较显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针对胆囊切除术采取右肋缘下小切口切除的方案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进行的68例右肋缘下小切口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68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切口长(5.0±1.0)cm,患者手术时间为(45±28)min,手术后患者的人均住院时间为5d。手术创面瘢痕较小,且术后没有出现感染、死亡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针对患者胆囊切除术采用小切口切除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在确保患者人身安全的同时,节约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支出,适用于更为宽广的人群,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采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分析比较213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和3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胆心反射、腹腔出血、胆管损伤、感染、肠粘连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除住院费用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康复快,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9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结果本组96例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平均手术时间40min(24~70min);术后平均住院4d(3~5.5d)。术中出现并发症6例,均未采取特殊处理,对症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粘连少、痛苦轻、恢复快、术后瘢痕小等优点,值得推广,但仍然存有并发症;因此应严格遵循手术原则,并规范手术操作以减少并发症,从而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