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急症手术   总被引:60,自引:7,他引:60  
目的:评估小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急症手术的可行性。方法:≤6个月危重先心病患儿18例,内科治疗无效,准备1~2天,在体外循环下急症手术。病种为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大动脉错位和单心室等。姑息手术3例,根治术15例。结果:手术病死率5.6%(1/18)。术后生存者在监护室中逗留平均13.4天,术后平均16.4天出院。术后并发症有气胸、胸腔渗血多、消化道出血和条件性致病感染等,均治愈。结论:树立小婴儿危重先心病急症手术的意识,充分利用非创伤性诊断技术,术前在最短时间内使患儿病情达“最佳状态”,改进体外循环和心肌保护技术,将麻醉持续至术后监护阶段,预防和治疗条件性致病菌感染,及时发现和处理残余畸形及并发症,积极营养支持以及各专业组密切配合等是推行急症手术治疗小婴儿危重先心病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新生儿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术前处理方案.结果 该组病例从入院至明确诊断时间为(1.94±0.67) h,从明确诊断至进行手术时间为(9.36±0.85) h,经术前处理,患儿发绀和气促症状均有改善,至术前无一例死亡.结论 早期初步诊断,以最快的速度转运→明确诊断→适当的术前处理→及时手术治疗,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拖延,这些措施可为手术治疗赢得时间,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婴幼儿期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易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in fectiveendocarditis,IE) ,单纯内科治疗往往效果欠佳 ,死亡率较高 ,而正确把握手术时机 ,及时手术能获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自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8月共收治先心病并IE患者 2 5例 ,均采取手术治疗 ,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94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治疗的死亡率及死因情况,为临床进一步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947例婴幼儿先心病的病种分布、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总死亡率为5.8%(55/947),其中复杂先心病死亡率为24.2%,简单及较复杂先心病死亡率为4.5%;体重小于10k者死亡率为20%,体重大于10kg者死亡率为2.5%;新生儿死亡率为38.5%,婴儿死亡率为7.6%,幼儿死亡率为3.8%。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54.6%(30/55),呼吸衰竭12.7%(7/55),多器官功能衰竭12.7%(7/55)。结论患儿年龄、体重及病情复杂程度是影响手术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低心排、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主要的术后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重视婴幼儿复杂及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d diseases,CHD)是指法乐氏四联症(TOF)、肺动脉闭锁(PA)、右室双出口(DORV)、大动脉转qi(TGA)、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HLHS)、右心发育不良综合症(HRHS)、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完全性房室隔(CAVC)、主动脉弓中断(IAA)、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心内畸形等严重心血管畸形。重症CHD是在复杂CHD的基础上还包括:简单心内畸形合并严重肺血管损害;单纯心血管畸形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新生儿、早产儿及低体重小婴儿,体重小于5kg或体重虽大于5kg,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联体畸形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4例联体儿分离术的经验,对联体儿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2~2001年,我院小儿外科共收治的4例先天性联体儿外科分离手术的临床资料,着重在手术时机、产前诊断、合并畸形、分离技术、术后监护、随访等方面。结果 4例联体儿畸形,其中胸部-脐联合畸形3例,坐骨联体1例,男性1例,余均为女性。均不同程度合并先天性心脏缺损,坐骨联体儿合并严重大血管畸形,泄殖腔畸形及Pieer-Robin综合征。2例产前超声检查获得诊断。2例紧急分离术时间为出生后7d内,存活1名。另2例延迟分离手术时间>1个月,均存活。随访存活的5名患儿,1982年分离的剑突-脐联体儿其中1名于术后4年“肺炎”死亡。另1名已20岁,健在。另一对胸部-脐联体儿术后1年发育良好。1例坐骨联体儿1名死亡,1名失随访。结论 手术时机与分离方式必需依据每一对联体儿局部环境及器官结构而定。紧急分离术存活率低,能延迟行分离术则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每年我国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约占活产婴儿的7‰,而危重及复杂性先心病的患儿出生后由胎儿型循环过渡到成人型循环时会出现各种心血管循环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严重低氧血症或两者兼有。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多数病例早期就会夭折。近年来由于先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在新生儿期通过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甚至外科姑息或根治手术,可明显减少其病死率[1-4]。目前在国外一些先心病研究中心,通过心导管的介入技术来姑息治疗或根治一些新生儿危重先心病已十分普遍,并且形成一定的常规方法。但目前在我国这…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本院2002年1月-2011年4月收治先心病并IE患儿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3~12岁;体质量10~27 kg。术前血培养均阳性,其中链球菌7例,葡萄球菌6例,其他细菌2例。超声心动图示心内膜赘生物15例,其中二尖瓣或(和)三尖瓣赘生物13例,补片上赘生物2例,并瓣膜穿孔3例,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病灶,重建受损心内结构,同时矫治先心病畸形。手术方式:VSD修补4例,ASD修补2例,ASD/VSD修补+三尖瓣成形术5例,ASD修补+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2例,涤纶补片摘除+VSD修补1例,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1例。体外循环(CPB)采用中低温(26~30℃),中高流量80~120 mL.kg-1.min-1灌注。心肌保护方式为使用St.ThomasⅡ冷晶体或4℃冷血液心脏停搏液(血晶体=41)顺行灌注。结果 CPB总时间85~18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0~120 min,患儿均顺利脱离CPB,无CPB相关并发症,术后感染治愈。术后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1~6 d,住院时间40~60 d。本组2例术中探查发现并右上肺肺段栓塞;3例伤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随访3个月~9 a,1例术后2 a死亡,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余14例患儿无IE复发。结论积极手术干预的理念、准确的手术方式、个体化CPB对患儿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7‰~9‰,未经治疗者1/4于新生儿期死亡,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先心病的治疗趋向提早施行手术,手术水平向一期纠治的方向发展。随着胸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期先心病手术成功率逐渐增高,为患有先心病的新生儿带来了更多的生存希望。掌握先心病的围手术期处理,使患儿在术前得到较好的治疗,生存到外科手术时,并减少手术并发症,对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250例报告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 总结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的经验,探讨急诊手术的必要性和降低围手术期死亡和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1年10月急诊手术治疗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250例。男176例,女74例;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者121例,严重低氧血症者120例,其他危重患儿共9例;不用体外循环手术22例(36例次),常温平行体外循环20例,中度低温体外循环165例,深低温低流量或停循环43例。根治手术233例,姑息手术17例。结果 全组术中死亡12例,早期死亡18例,总病死率为12.0%(30/250)。存活的220例中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残余病变、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感染和呼吸机依赖等。结论 急诊手术是挽救小儿危重先心病的有效手段,准确诊断、快速转运以及正确、合理的体外循环和手术方法降低手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儿童复杂先心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年龄0.5~11.5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单心室伴其他畸形5例,右室双出口伴其他畸形3例,三尖瓣闭锁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11例施行了心外管道或房内侧壁隧道全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采用自体心包6例,采用Gore-Tex管道连接5例,11例中开窗5例。结果全组死亡1例,术后患儿血氧饱和度由65%~85%增加至92%~96%,运动耐力明显增强,心脏容量负荷减轻,血流动力学满意,近期疗效较好。结论全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操作简捷,血流动力学满意,能有效提高患儿血氧饱和度及减轻心脏容量负荷。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的内外科治疗结果及经验.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73例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体重1.6~5 kg,平均(3.1±0.7) kg,早产儿有14例.54例实施了手术治疗,其中45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9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结果 73例患儿中12例自动放弃治疗,7例经治疗后随诊择期手术治疗,54例手术患儿中近期死亡5例,病死率9%.结论 开展新生儿期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应遵循早期诊断、专科治疗、及时手术的原则.对于无明显的心功能不全和反复肺部感染症状的患儿,可密切门诊随访;新生儿期就出现明显的心功能不全表现者必须及时手术.对于严重低氧血症或伴有循环梗阻的先天性心脏病及气道压迫明显的肺动脉吊带患儿应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早期手术,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总结小于6个月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纠治年龄小于6个月先天性心脏病1831例.包括: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453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214例、法乐四联症119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06例、右室双出口69例、肺动脉瓣狭窄65例,完全性房室通道55例、动脉导管未闭53例、主动脉缩窄伴室间隔缺损46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36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型31例、主动脉弓中断24例、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22例、其他538例.根据不同病种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纠治.结果 手术死亡98例,手术死亡率5.35%.随着手术方法不断改进,手术总死亡率从2000年的8.23%降至2006年的4.91%.随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术后发生室间隔残余漏1例,肺动脉瓣上狭窄5例,主动脉瓣上狭窄2例,主动脉瓣下狭窄1例,其中再次手术4例,远期死亡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内型4例在术后出现肺静脉回流梗阻,2例死亡,2例再次手术解除梗阻.早期室间隔缺损术后发生残余漏5例,分流量小,不需再次手术;其余病例随访不完整.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处理时间非常重要,危重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如不早期手术,将失去手术机会,增加术后危险性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种组成、手术必要性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小儿心外科收治的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5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转心脏监护室.结果 本组51例中,术后成功出院47例(92.2%),死亡4例,病死率为7.8%.其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死亡1例,死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肺动脉闭锁死亡1例,死因为术后严重低氧血症、恶性心律失常;Taussig-Bing畸形死亡1例,死因为心力衰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三尖瓣闭锁死亡1例,死因为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结论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及时手术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的有效手段.根治手术是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手术方式,延迟关胸、体外膜肺氧和、腹膜透析等治疗的应用,可以减少危重心脏病新生儿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68例中央分流术的应用及随访,探讨中央分流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68例患儿,男36例,女32例,年龄1 d~17岁,体重(9.75±5.83)kg.患儿在不同时期进行了中央分流手术,比较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后进行随访,了解肺动脉发育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 死亡8例,病死率11.76%.存活患儿症状改善,术后血氧饱和度比术前显著提高(P<0.05).随访病例肺动脉比术前显著增粗(P<0.05).26例患儿进行了二次手术,21例为根治手术,5例为再次姑息性手术,2例死亡,再次手术病死率7.7%.结论 作为姑息性手术的一种,中央分流术损伤小、操作简单,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动脉环缩术在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经验,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3月进行的32例肺动脉环缩术.男22例,女10例,手术年龄平均9.2个月,体重平均6.1 kg.肺动脉环缩后肺动脉周径平均(28.0±4.1)mm,术后估测环缩近远端压差(43.7±9.0)mmHg.结果 围术期死亡1例,2例患儿再次调整环缩.4例患儿出现围术期并发症.31例患儿随访1个月~5年,22例患儿进行Ⅱ期手术.结论 肺动脉环缩术可限制肺血过多,锻炼左心室,为Ⅱ期施行双心室矫治及双向腔肺分流术赢得时机.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先天性气管狭窄伴复杂先心病的Ⅰ期纠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气管狭窄伴复杂先心病I期纠治的治疗效果。方法:2例手术年龄分别1.5岁和3岁的先天性气管狭窄伴法洛四联症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气管狭窄纠治和四联症根治术。1例气管狭窄长约1.2cm,切除气管狭窄段,然后端端吻合;另1例气管狭窄长约6cm,切除3cm剪开形成两块补片,分别扩大剪开的气管前壁。总扩大气管狭窄段达6cm。结果:术后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1年,呼吸平稳,CT示气管通畅,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和梗阻。结论:纠治先天性气管狭窄半先心病,以I期手术治疗为好,不但术中在体外循环下纠治气管狭窄较安全,而且同时纠治先心病有利于手术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和总结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在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发展和目前状况,并对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选择、强化围术期生命器官的保护提出方案。方法1973年6月-2004年5月115例新生儿和281例小婴儿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手术阶段将资料按等级分组对照,N/Ⅰ组:15例,为新生儿第1阶段;N/Ⅱ组:21例,为新生儿第2阶段;N/Ⅲ组:79例,为新生儿第3阶段;I/Ⅰ组:26例,为小婴儿第1阶段;I/Ⅱ组:50例,为小婴儿第2阶段;I/Ⅲ组:205例,为小婴儿第3阶段。新生儿病种分布中大动脉错位(D-TGA)最多,占57例(49.6%),小婴儿病种分布中VSD/PH,或同时伴有房间隔缺损(ASD)和PDA占104例(37.0%),其次为小婴儿D-TGA 54例(19.2%)。结果总住院死亡63例(15.9%),新生儿22例,小婴儿41例。N/Ⅰ组、N/Ⅱ组和N/Ⅲ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3.3%、57.1%和6.3%,新生儿D-TGA和PA/IVS的病死率第3阶段最低。I/Ⅰ组、I/Ⅱ组和I/Ⅲ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0.0%、22.0%和8.3%。I/Ⅲ组的D-TGA和PA/IVS病死率均明显高于N/Ⅲ组。结论对于复杂和危重先心病应该宣传积极采取早期手术措施,尤其是D-TGA和PA/IVS等疾病新生儿阶段的手术病死率明显低于小婴儿。对于出现心力衰竭和严重缺氧患儿的处理要有急诊手术的观念。通过强化围术期生命器官的保护提高手术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6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术后监护治疗经验.方法 2003年5月至2011年10月共为60例2 500g以下LBWI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本组病例孕周26~42周,平均(33.50±4.07)周,出生体重640~2 500 g,平均(1729.3±522.45)g,其中47例为早产儿.手术时日龄4~55 d,平均(24.88±12.49)d;手术时体重650~2712 g,平均体重(1953.2±463.57)g.术前所有患儿均在NICU接受治疗.患儿均在全麻下接受先心病矫治手术,其巾非体外循环组29例,体外循环组31例(不停跳3例,深低温停循环4例).全组患儿术后进入心外小儿ICU进行监护治疗.结果 全组患儿住院期间死亡13例,总病死率为21.7%.其中术中死亡4例,手术病死率6.7%;术后早期死亡(72h内)6例,占总例数10.0%;术后家属放弃治疗3例,占总例数5.0 %.体外循环时间35~326min,平均(121.0±74.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7~173min,平均(74.8±44.7)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2~648 h,中位数96 h.全组患儿术后延期关胸13例,术后床旁开胸探查止血8例.其余主要并发症包括重症肺炎10例,肺高压危象2例,低心排综合症8例.结论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早期实施先心病外科手术治疗,良好的术后管理有助于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