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提高彩超对外周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并提升彩超对诊断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24例外周神经鞘瘤的超声图像表现,总结外周神经鞘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外周神经鞘瘤为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一,部分为实性低回声,部分为囊实混合或囊性回声,后方回声不变或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点条状或较丰富的血流信号.24例经病理确诊为外周神经鞘瘤病例中,超声检出率为100%,对照符合率为12.5%,结论外周神经鞘瘤与肿大淋巴结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诊断外周神经鞘瘤时需与肿大淋巴结、肌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提高外周神经鞘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发现"右侧颈动脉三角处无痛性肿块1个月余".超声检查所见:右侧颈总动脉分支部探及一大小为50 mm×40 mm×30 mm的中等偏低回声团块,位于颈内、外动脉的后方,并将之向前方挤压,但未包绕该二血管(图1A);肿块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回声中等偏低,欠均匀(图1B);CDFI显示肿块的足侧探及稍丰富的血流信号,而其余大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图1C).超声诊断为:右侧颈部实性占位,考虑(1)神经鞘瘤可能;(2)颈动脉体瘤可能.术后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6岁.10年前发现左腘窝一鸽卵大小肿物,无不适感.近日肿物逐渐增大伴左小腿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等症状,门诊以“左腘窝囊肿”收入院.体格检查:左胭窝偏上方可触及包块,质坚韧、界限清晰,纵向移动度弱,横向移动度较大,屈膝时包块变小,有压痛,疼痛向四周放射,膝关节活动自如.超声影像检查显示:左侧腘窝偏上方皮下可见一实性混合回声团块,边缘区域回声较低,中央区域回声较强,具有波纹状表现.肿块包膜较厚,因受超声探头大小影响,包块的上、下极未能同时显示,但包块总体界限清晰,包膜光滑,呈橄榄核样表现.肿块后方未见明显回声衰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显示:肿物内部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图1).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腓总神经外膜生长一大小约3cm×3 cm黄色实性肿物,有完整被膜,部分神经纤维长入肿物内(图2).沿肿物外膜钝性分离神经后给予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光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细胞间界限不清,部分瘤细胞排列呈栅栏状或不完全的旋涡状(图3),诊断:左腘窝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分析患者,女性,22岁,发现左乳肿物1年余,妊娠及哺乳期肿物逐渐增大。2月前患者生产,产后哺乳,左乳排乳欠通畅。查体:左侧乳汁排出欠通畅,左乳扪及巨大肿物,大小约15×15cm,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质韧偏硬,双腋窝未及肿物,双侧锁骨上下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示:左乳内巨大混杂回声团块,其内以不清晰无回声及稍高回声为主(图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探头检测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神经鞘瘤患者,检测肿块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其血流情况,并追踪扫查肿块与周围神经干关系。结果:外周神经鞘瘤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低回声团块,长轴一端或两端可见神经干尾丝状低回声。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符合43例,误诊7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病历资料患者,男,39岁,于3个月前无意发现右侧颈部肿物,逐渐缓慢增大,近2个月增大较明显。浅表超声检查示:右侧颈部可见一大小约3.8cm×1.7cm×2.5cm的中等回声,边界清,形态规则,可见包膜,内可见部分无回声区。其位于颈部血管前方,胸锁乳突肌后内侧,横切其内侧可见筛网状中强回声,纵切呈纤维样,与该肿物关系密切。CDFI示其周边及内部可见条形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结果示:右侧颈部实性肿物,考虑神经来源,神经鞘瘤不除外。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颈部神经鞘瘤。讨论神经鞘瘤是来源于神经鞘膜雪旺细胞的良性肿瘤,又称雪旺瘤[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神经鞘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4例神经鞘瘤患者中,超声诊断神经鞘瘤11例,诊断符合率78.6%。神经鞘瘤的超声特征:14例均发生在颈部和四肢神经主干周围,有高回声包膜的低回声区,其中42.8%(6/14)肿物内有不规则囊性变,64.2%(9/14)在肿物的长轴切面两端可探及与之相连的条状低回声神经干。结论浅表神经鞘瘤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高频超声是临床诊断浅表神经鞘瘤值得推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肢体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以低回声多见,伴液化者可呈混合性回声,肿瘤边界清,内部回声可欠均匀或不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结论 超声检查对肢体神经鞘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57岁。患者于1个月前偶然发现左腋下肿物,伴间断性刺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不伴发热、乏力等不适,患者未予重视,近日自觉肿物明显增大。于2016年11月22日门诊就诊,行乳腺及腋下淋巴结彩超示(图1):左侧腋下胸壁深层可探及一不规则低回声团,大小3.1 cm×1.4 cm×2.2 cm,边缘不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图: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声在浅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病理基础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浅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统计诊断的总准确率及不同部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超声影像表现与浅表神经鞘瘤的病理学基础相对应,神经鞘瘤的形状以圆形(98.5%)、边界清晰(94.1%)、实质性回声(81.2%)及内部血流不丰富(76.5%)为主;浅表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9.7%和92.7%。结论:超声与浅表神经鞘瘤病理性基础相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病例 :患者男性 ,1 5岁。于半年前发现左上腹肿物 ,近来逐渐增大就诊。临床检查 :左上腹触及质中等硬的肿物 ,无活动。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脐左上方可见 4 3cm× 1 7cm× 2 3cm的实质性肿物 ,边界清楚 ,其内回声不均匀 ,可见条状强回声光带 ,肿物后方回声稍强。肿物内血流丰富 ,测其血流为高速低阻血流 ,阻力指数RI=0 45,超声诊断 :左上腹实质性肿物 (考虑为恶性 )。手术所见 :左上腹可见 4 5cm× 2 0cm× 2 5cm的椭圆形肿块 ,内呈灰白色、鱼肉状、质地软脆。病理诊断 :左腹壁血管外皮细胞肉瘤。术后 2 2月因左上腹切口下…  相似文献   

12.
李盈  陈智毅 《广东医学》2016,(Z1):291-291
患者,女,81岁,因左乳无痛肿物1月余,明显增大伴皮肤发红1周于2015年6月11日入院。体格检查:双乳腺外观不对称,左乳2~3点乳晕旁皮肤发红,范围约5 cm ×4 cm,未见橘皮征、酒窝征,双乳皮肤无溃疡、结节,左2~3点乳晕旁触及约4 cm ×3 cm肿物,无痛、质硬、边缘欠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欠佳。双乳头无内陷、偏斜、糜烂,挤压乳头无溢液,右侧乳房未及明显肿物,双侧腋窝及锁骨上区淋巴结未及肿大。彩超检查: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见一梭形高回声团,范围40 mm ×10 mm,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尚均匀,周边及内部未见彩色血流信号。双侧腋窝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彩超提示:左侧乳腺高回声团:脂肪瘤?三维乳腺超声检查:双侧乳腺导管稍增粗,左侧内径2.6 mm,右侧内径2.7 mm。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见一片状高回声团,范围46 mm ×16 mm ×30 mm,3D自动容积扫查示:该高回声团中心位于1点处,距离乳头约34 mm,距离体表约6 mm,边缘回声欠完整,界限欠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后方回声无改变,长轴方向与皮肤平行,周围组织回声稍增强,CDFI及3 DCDE显示:该高回声团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彩色血流Adler 分级Ⅲ级(图2)。三维乳腺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导管稍增粗。左侧乳房外上象限高回声团,拟BI -RADS 3级,请结合临床,脂肪瘤待排。双侧腋窝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送病理检查(图3),确诊为左乳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 细胞型),生发中心型。  相似文献   

13.
上肢丛状神经纤维瘤一例超声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岁,主因右上肢肿物半个月于2010年4月入院.骨科检查:全身多处大小不等咖啡斑.右上肢尺侧腋窝至前臂中下段皮下可触及一长条状不规则肿物,部分膨大呈团块状,边缘欠清楚,可左右活动,上下活动度差,无压痛,皮肤无破溃、红肿.右上肢及腕关节、手指活动无明显障碍.彩超检查:于右上肢尺侧自腋窝经肘关节至腕部皮下软组织内沿肌纤维走行可探及实质性低回声,呈长条状,边界清,内回声较均匀,较厚处约30 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四肢神经鞘类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0例志愿者健全肢体进行检查,在了解正常四肢神经的形态及走行的基础上,对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类肿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10例正常四肢神经声像图特点为:纵切面呈条索状高回声,横切时呈类圆形的筛网状结构,其周围包绕稍高回声带。18例神经鞘瘤(上肢14例,下肢4例)均为单发,图像特征以椭圆形实性低回声(15/18)为主,边界清晰,有包膜。8例良性纤维瘤(上肢5例,下肢3例)中,6例单发,为实性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呈梭形为主(6/8),两端与神经相连;2例为多发,呈串珠状。结论四肢神经鞘类肿瘤在声像图上有其特征性表现,超声可为临床提供首选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5.
病历资料
  患者,男,39岁,于3个月前无意发现右侧颈部肿物,逐渐缓慢增大,近2个月增大较明显。浅表超声检查示:右侧颈部可见一大小约3.8cm ×1.7cm ×2.5cm的中等回声,边界清,形态规则,可见包膜,内可见部分无回声区。其位于颈部血管前方,胸锁乳突肌后内侧,横切其内侧可见筛网状中强回声,纵切呈纤维样,与该肿物关系密切。CDFI 示其周边及内部可见条形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结果示:右侧颈部实性肿物,考虑神经来源,神经鞘瘤不除外。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颈部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于诊断肢体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神经鞘瘤患者,25例患者均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扫描检查,检查范围包括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分布情况,并仔细观察肿块与周围神经干的关系.结果 肢体周围神经鞘瘤的典型声像图特点为椭圆形或圆形低回声实质性团块,其长轴两端可见“鼠尾样”神经干回声相连.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符合22例,误诊3例.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诊断肢体周围神经鞘瘤,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发生于浅表部位的神经鞘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浅表神经鞘瘤声像图特点与临床表现.结果 依据内部回声特点分为2型:实质型和混合型;CDFI显示本组血流信号不丰富,Ⅰ、Ⅱ级占82.3%.本组超声检出率100%,超声诊断准确率86.5%.结论 浅表神经鞘瘤在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是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神经鞘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肿瘤,长大后出现液化者较常见,但其恶变者甚少。作者遇一例舌下神经鞘瘤由于多次手术而致恶变,现报告如下: 张某,女,29岁,农民。住院号291517。患者主诉为左舌下区无疼性肿物4年。4年前发现左舌下区有一蚕豆大肿物、无症状,在他院以舌下腺混合瘤行手术摘除。切除后病理报告为口底神经鞘瘤。术后一年局部又出现一同样肿物,又二次在他院手术,病理报告为神经鞘瘤复发。第二次手术后半年又复发,且肿物增长较快,稍有疼痛而来我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19岁.因间断性上腹痛1年,查体发现胰腺肿物3 d入院.二维声像图表现,胰腺体、尾部回声均匀,胰腺头部显示不清,相当于胰腺头部区域可探及大小约 7.4cm× 5.9cm团状低回声(图1),外形尚规整,向胰腺外突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其内回声不均匀,可探及片状不规则无回声区及团状稍高回声,主胰管直径约 0.3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肿物内部及周边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胰腺头部混合性占位性病变(胰头部肿瘤可能性大).2 d后行手术切除,术中所见,胰头部见直径约8 cm肿瘤,切面囊性,囊壁厚 1.0~1.5cm,灰白色,囊内壁附咖啡样物质(图2).术后病理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20.
1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因下腹部不适并触及肿块而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做了剖腹产术,以后就出现下腹部不适并逐渐加重,尤以月经期为明显,1年前自己在下腹部不适处触及一小硬块,并自觉小硬块在月经期稍有增大。查体:下腹部腹壁上触及一黄豆大的肿块,质中等,边尚清,无压痛,不移动。余查体无特殊。彩超检查所见:下腹部腹壁上见一10mm×14mm的实质性低回声肿块,边清,欠规则,内回声不均,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见图1)。提示:下腹部腹壁上实质性占位,考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他病变不排除。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图1下腹壁实质性低回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