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维药香青兰中总三萜酸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香青兰全草中总三萜酸成分含量.方法 以齐墩果酸为指标,采用香草醛-冰醋酸及高氯酸显色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其含量.结果 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是8.48~42.4 μg·ml-1,测得香青兰中总三萜酸含量约为14.9 mg/g,RSD为1.23%.结论 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香青兰除杂后富集利用显色法测定总三萜酸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小秦艽花中总三萜的提取条件,建立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10个批次药材样品中的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含量;考察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以及取样量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总三萜最佳提取条件确定为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法,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为120min。齐墩果酸在7.5~22.6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通过本实验确立的方法测定10批样品中总三萜含量分别在24.98~92.77mg·g~(-1);平均回收率为99.12%。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总三萜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评价小秦艽花的质量以及资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白沙枇杷叶、枇杷花主要功效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及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枇杷叶和枇杷花中熊果酸和齐墩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枇杷叶和枇杷花总黄酮含量。结果白沙枇杷叶熊果酸含量为10.43 mg·g-1,齐墩果酸含量为2.71 mg·g-1,白沙枇杷花熊果酸含量2.87 mg·g-1,齐墩果酸含量为0.44 mg·g-1,白沙枇杷叶中三萜酸类含量明显高于枇杷花。白沙枇杷叶的总黄酮含量也高于枇杷花,两者分别为61.5 mg·g-1和38.7 mg·g-1。结论白沙枇杷叶的三萜酸类及总黄酮含量高于枇杷花。  相似文献   

4.
1翻白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和结果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翻白草干品用85%乙醇浸渍。超声波提取,重复8次后定容,至Wateers-600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测得结果是齐墩果酸回收率为2.24%,熊果酸回收率为2.33%。齐敦果酸含量544.70mg/kg,熊果酸含量为427.08m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法对眩晕宁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latisil ODS柱(250mm×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90:10v/v),流速1.0mL·ml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40℃。结果:齐墩果酸在0.175~1.225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得回归方程:y=6.24×10^5+1.47×10^4C(r=0.9999,n=7),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175ug,眩晕宁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为61.70ug/g~62.05ug/g。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方法可靠、结果准确,稳定性好的特点,可用于眩晕宁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以新疆产瓦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色法,测定瓦松有效成分总三萜的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作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作为显色剂,在540nm波长处处测定样品吸收度.结果:齐墩果酸在4~16μg/m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0.1082C+0.1105,r=0.9981,所测瓦松中总三萜成分为1.51%,RSD=1.31%.  相似文献   

7.
香花崖豆藤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花崖豆藤茎皮的总三萜酸含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超声辅助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香花崖豆藤总三萜酸含量。结果香花崖豆藤中总三萜酸的相对百分含量为7.602%,精密度实验RSD为1.26%;齐墩果酸对照品在0~100μg/m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1 3X-0.017 7,相关系数R2=0.999 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为香花崖豆藤药用价值的开发及扩大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胶柬毛细管电动法测定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分别在0.0548—0.6576g/L,0.1024—0.8192g/L,0.0204-0.1632g/L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8,0.9999,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98.52%、99.66%;RSD分别为2.1%、2.O%、1.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可以作为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枇杷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齐墩果酸、熊果酸采用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甲醇-乙腈-0.05%醋酸铵溶液(12:67:2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5nm。结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61—209mg.L^-1(r=0.9998),7.85—628mg.L^-1(r=0.9999),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7.27%,99.7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琵琶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三个玫瑰果用新品种(无刺玫一号、丰果玫三号、丰果玫六号)的果实质量。方法:对无刺玫一号、丰果玫三号、丰果玫六号进行植物形态特征及果实性状描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糖、水溶性多糖、总酚酸、总黄酮、总三萜、类胡萝卜素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芦丁、槲皮素、白桦脂酸、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采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玫瑰果用新品种果实质量。结果:玫瑰三个果用新品种在植物形态以及果实大小、形状、颜色上均有差异。无刺玫一号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和白桦脂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9.39、0.85 mg/g;水溶性糖、总黄酮、总酚酸、芦丁在丰果玫三号果实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4.84、44.36、6.81、0.46 mg/g;总三萜、熊果酸、齐墩果酸在丰果玫六号果实中含量最高,分别为33.47、2.64、0.48 mg/g;槲皮素在丰果玫三号和丰果玫六号果实中含量最高,均为0.02 mg/g。熵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相对贴近度排名为丰果玫三号、无刺玫一号、丰果玫六号、紫枝花用玫瑰、传统花用玫瑰。结论:通过观察三个玫瑰果用新品种植物形态、果实性状,可以区分三个新品种;三个玫瑰...  相似文献   

11.
白桦植株中三萜前体及不同三萜分支产物积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欣  尹静  孙建广  詹亚光  马泓思  王艳  梁甜 《中草药》2013,44(24):3534-3533
目的 以三年生白桦为试材,研究白桦植株中三萜合成前体及其三萜组分积累变化,并对白桦植株中三萜组分积累消长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白桦枝皮和叶进行总三萜、白桦脂醇和黄酮等8种成分检测。结果 白桦植株枝皮和叶中三萜物质各组分积累特征显著不同。在生长季节(5~9月)枝皮中2, 3-氧化角鲨烯、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达玛烯二醇、固醇及总三萜积累高峰基本为7~9月,其中2, 3-氧化角鲨烯量较低,最高为0.067 mg/g(7月),白桦脂酸量达8.34 mg/g,而齐墩果酸量高达37.51 mg/g(9月);达玛烯二醇量最高为14.18 mg/g,总三萜量达168.17 mg/g(7月)。叶中总三萜量为8月份较高,达126.11 mg/g,而2, 3-氧化角鲨烯、白桦脂醇和齐墩果酸量均极低,甚至未能检测到。枝皮和叶片中黄酮积累高峰分别为5月和8月,其中2个月份质量分数分别为53.02 mg/g和58.49 mg/g。消长分析表明,白桦枝皮和叶中三萜组分积累与总三萜积累规律不相吻合,枝皮总三萜、达玛烯二醇、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呈S型曲线,白桦脂醇积累呈倒“V”曲线,且黄酮积累与总三萜积累趋势相反。叶中总三萜和黄酮物质积累趋势相近,达玛烯二醇和2, 3-氧化角鲨烯积累趋势相近。结论 明确了三年生白桦枝条和叶片中三萜及黄酮物质积累、分布特征,为白桦枝条皮和叶中三萜资源的挖掘、可持续利用及代谢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3个厂家10个批次的雷公藤多苷提取物中总二萜、总三萜、总生物碱3个有效部位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选择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次碱为对照,雷公藤多苷样品经适当预处理后测定其中各有效部位的含量。结果各样品中,总二萜的含量为(2.33±0.12)~(10.79±0.14)mg/g,总三萜的含量为(72.47±3.48)~(320.64±10.66)mg/g,总生物碱的含量为(269.58±1.27)~(708.01±1.91)mg/g。结论雷公藤多苷的有效部位中,总二萜的含量最低,其次为总三萜,总生物碱的含量最高:在3个厂家的各批次样品中,各有效部位的含量分别相差4.6倍、4.4倍和2.6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抗宫炎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抗宫炎片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不同厂家抗宫炎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存在较小差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抗宫炎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土藿香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了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方法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 52~0.410 4μg(r=0.999 4)和0.020 72~0.414 4μg(r=0.999 1),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1%和99.32%,RSD分别为1.8%和1.9%。土藿香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含量为0.208 mg/g和0.411mg/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土藿香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枇杷叶药材中三萜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枇杷成年生长叶和落叶中三萜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两种叶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叶子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两种叶子中的三萜和黄酮类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落叶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高于成年生长叶,总黄酮含量低于成年生长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叶接骨木茎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ODS-2HYPERSIL(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80%:2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 mL/min,柱温25 ℃.结果: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为12.17~243.36 μg /mL(r=0.999 9),回收率为98.50%(RSD为3.03);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3.25~64.92 μg(r=0.999 8),回收率为99.49%(RSD为1.37).金叶接骨木茎中齐墩果酸含量(mg/g)为1.485,熊果酸为0.348;叶中齐墩果酸为0.636,熊果酸为0.437.结论:本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金叶接骨木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竹节参总皂苷的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优选竹节参总皂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药材中总皂苷的转移率作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用正丁醇萃取合并醇溶丙酮沉淀法纯化得到精制皂苷;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测定其中总皂苷和三萜苷元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提取工艺以药材粗粉10倍量的60%乙醇,浸泡2 h后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 h最佳;纯化工艺中以正丁醇萃取3次,以85%乙醇充分溶解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4~5倍量丙酮沉淀效果最佳。经纯化后总皂苷可达8348%,其中三萜苷元齐墩果酸可达3830%。结论:本工艺条件对竹节参总皂苷的提取收率高且稳定,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仙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5μm 2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80: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结果:齐墩果酸在进样量0.464μg~2.3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同收率为98.43%,RSD=1.50%(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参仙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枇杷叶药材中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枇杷叶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科罗索酸、山楂酸的含量.结果 来自安徽滁州的枇杷叶中山楂酸、科罗索酸、熊果酸的含量最高,江苏苏州的枇杷叶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最高.结论 不同产地的枇杷叶药材中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香茶菜总三萜及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于547 nm测定香茶菜中总三萜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85:15),流速为0.6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测定香茶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批次和药用部位的香茶菜总三萜含量为0.13%~1.14%;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不同的药用部位含量差异显著:根中未检测到,全草中含量分别为0.0128%、0.0388%,地上部位中含量为0.0230%~0.0514%、0.0756%~0.189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香茶菜的质量控制;明确和规范药用部位是其质量控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