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殊形态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殊形态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应用标准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难以完成介入治疗的PDA患者,根据造影显示PDA形态及临床特点,相应选用成角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以及偏心型导管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术后以心脏超声随诊评价疗效。结果7例患者皆成功完成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应用成角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5例应用偏心型导管封堵器;2例经二次手术完成,余患者一次治疗完成。7例患者中,封堵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有2例封堵完全,术后24h心脏超声检查示6例封堵完全,术后3个月复查皆封堵完全。结论需要设计和生产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封堵装置,以扩大PDA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意义、临床经验、操作技术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PDA 348例临床资料。男性226例,女性122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岁7个月,体质量:4.5~18 kg,平均10.2 kg。常规右心导管检查,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置入封堵器。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PDA最窄处内径2.5~8.2 mm(平均3.97 mm),QP/QS 1.1~17.6(平均3.54)。肺动脉高压252例(72.4%),术后肺动脉压力均有显著下降。封堵后29例(8.3%)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均于封堵术后6个月内完全消失。345例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99.14%。3例封堵器移位,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及适应证广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大多数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大型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直径≥5 mm婴幼儿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大型PDA(直径≥5 mm)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 56例PDA采用Amplatzer或国产先健动脉导管封堵器,3例采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1例采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成功率为98.3%(59/60),术后1 d超声心动图显示15%(9/60)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残余分流;3例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患儿术后12月超声心动图示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结论 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直径≥5 mm婴幼儿大型PD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二代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介入治疗儿童小型动脉导管未闭(PDA,≤3mm)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2011年5月至2019年4月,应用ADOII封堵治疗118例小型PDA,其中男性49例,女性69例;年龄6个月~18岁,中位年龄3. 8岁;体质量5. 8~54 kg,平均(20. 0±12. 1) kg。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体检、心电图、胸X光片及超声心动图确诊。封堵后主动脉造影评价疗效,术后行心脏超声及临床检查随访。结果:造影结果显示:PDA最窄处内经0. 6~2. 4 mm,平均(1. 51±0. 45) mm,按Krichenko分型:A型(漏斗型) 34例,C型(长管型) 70例,D型(串珠型) 7例,E型(不规则型) 7例。主肺动脉压力(26. 92±4. 56)/(13. 9±2. 17) mm Hg(1 mm Hg=0. 133kpa),118例患者介入治疗手术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即刻封堵率98. 3%; 2例即刻封堵时有少许残余分流,术后1 d复查超声心动图分流消失。共释放ADOII封堵器118枚,ADOⅡ经动脉途径传输117例,经静脉途径传输1例;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同时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1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同时行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结论:应用ADOⅡ介入治疗小型PDA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残余分流少,血管损伤小并发症少。更适合于细长管型、串珠型、不规则形、PDA外科结扎术后残余分流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青海地区介入封堵治疗巨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体会。方法:用国产封堵伞封堵巨大型PDA 105例,动脉导管平均直径(16.4±3.2)mm,肺动脉平均压为(63.5±3.9)mmHg(1mmHg=0.133kPa),术后随访2个月~8年。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置入国产封堵伞,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造影示PDA均完全封堵,7例少量残余漏;术后1周、1、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98例PDA分流消失,7例有微少量残余漏,肺动脉平均压为(32.0±2.5)mmHg;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介入治疗巨大型PDA并发肺动脉高压安全、可靠,近期疗效良好,是一种可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57例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介入治疗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介入治疗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57例,复合类型为: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并房间隔缺损(ASD)21例,VSD并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ASD并PDA8例,ASD并肺动脉瓣狭窄(PS)22例,VSD并PS2例。复合畸形同期介入治疗顺序依次为:PS球囊扩张术,VSD封堵术,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结果:57例患者中,除1例因PDA过小,导丝无法通过未闭导管,在VSD成功封堵后放弃PDA封堵。56例患者同期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术后造影及超声检查VSD、ASD及PDA均无残余分流,封堵器固定好。并发PS的24例患者,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96.0±30.0)mmHg(1mmHg=0.133kPa)下降到术后平均(15.6±3.3)mmHg(P<0.01)。术后3d、1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全部患者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跨瓣压差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直径≥5mm婴幼儿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婴幼儿大型PDA(≥5mm)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介入治疗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措施等。结果本组76例PDA均封堵成功。经过术前、术后的仔细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全部患儿随访1个月至1年,无发生与护理及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尿色、伤口、足背动脉搏动、下肢皮温及心脏杂音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做好护理工作,协助医生及时处理等,对保证大型PDA患儿介入治疗成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小切口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封堵术前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筛12例PDA患者,均符合封堵条件,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后,沿食管将探头缓慢插入。手术前行TEE检查进一步明确PDA降主动脉侧及肺动脉侧内径、动脉导管长度及类型、血流方向,指导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在TEE实时监测下行PDA封堵术,引导封堵器的正确放置,术后即刻评估封堵器的位置是否固定,是否有残余分流及并发症,术后3个月再行TTE随访。结果:TEE扫查下12例PDA均得到良好显示,其中7例为管型,5例为漏斗型,均适合封堵条件,在TEE的引导下成功完成封堵器的放置,并取得良好效果,动脉导管水平分流均完全消失,术后即刻及3个月随访均未见残余分流。结论:TEE对监测经胸小切口PDA封堵术中封堵器的放置及术后疗效评估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复合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策略及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5例复合先心病患儿,先心病类型包括:肺动脉瓣狭窄(PS)合并房间隔缺损(ASD);PS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PS合并室间隔缺损(VSD);ASD合并PDA;ASD合并VSD;PDA合并VSD;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合并PDA和卵圆孔未闭(PFO);主动脉瓣狭窄合并PDA;PDA合并肺隔离症.分别行射频打孔,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VSD封堵术,PDA封堵术,ASD封堵术,侧支血管堵塞术.结果:55例患儿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55例行介入堵闭均未见残余分流,堵闭器位置良好;30例行PBPV术,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平均(63.4±36.3)mmHg(1 mmHg=0.133 kPa),下降到术后平均(18.1±13.0)mmHg(P<0.01);1例行PBAV术,跨主动脉瓣压差由术前90 mmHg下降到术后50 mmHg;3例PA/IVS行射频打孔和PBPV术,术后肺动脉瓣开放满意,血氧饱和度维持良好.结论:复合先心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但手术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应该在较大心血管医院开展,并由有较丰富导管操作经验的医师施行.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八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本文包括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10月共 8例适合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其中男 7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5 0± 4 3)岁。复合类型为 :肺动脉瓣狭窄 (PS)伴动脉导管未闭 (PDA) 3例 ,房间隔缺损(ASD)伴PDA 2例 ,主动脉缩窄 (COA)伴主动脉瓣狭窄 (AS) 1例 ,COA伴PDA 2例。经导管介入治疗原则为 :PS伴PDA者 ,先行PS瓣膜成形术 ,然后堵塞PDA ;ASD伴PDA者 ,先后分别行PDA及ASD堵塞术 ;COA伴AS者 ,先行AS瓣膜成形术 ,然后再行COA血管成形术 ;COA伴PDA者 ,先行COA血管成形术 ,2个月以后再行PDA堵塞术 (PDA直径 3 5mm用AmplatzerPDA堵塞装置堵塞 ) ,或COA血管成形术与PDA堵塞术同时进行 (PDA直径 1 7mm用弹簧圈堵塞 )。小于 2 5mm的PDA用弹簧圈堵塞 ,大于等于 2 5mm的PDA用AmplatzerPDA堵塞装置堵塞。球囊 /瓣膜比 (或球囊 /缩窄段比 )、AmplatzerASD堵塞装置、AmplatzerPDA堵塞装置及弹簧圈大小的选择按常规。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以后每年定期随访。结果  8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即刻已堵塞之ASD及PDA均无残余分流 ,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的 (95 0± 34 6 )mmHg (1mmHg=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经皮动脉导管未闭 (PDA)、房间隔缺损 (ASD)、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术以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在小儿复合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自 1998年 11月至 2 0 0 3年 12月 ,共 2 8例患有复合先天心血管畸形的住院患儿施行联合介入治疗 ,其中联合进行ASD封堵和PBPV术 15例 ,PDA封堵 (其中包括弹簧圈法和蘑菇伞法 )和PBPV术 7例 ,ASD和PDA封堵术 5例 ,VSD封堵和PBPV术 1例。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一次心导管术程中同时进行 2种介入治疗 ,成功率为 10 0 % (2 8/ 2 8) ,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无严重并发症 ,经 3个月至 4年随诊证实疗效确切。结论 在病例选择恰当的情况下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进行联合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分析其治疗策略。方法:选择136例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46例,ASD合并室间隔缺损(VSD)32例,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20例,VSD合并PDA 20例,PDA合并PS 12例,VSD合并PS 4例,PDA合并PS及ASD 1例,VSD合并PS及ASD 1例,所有患者均在导管室行同期介入治疗,治疗顺序为: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连续心电监护5天,并定期随访心电图(ECG)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136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心导管造影及TTE提示封堵器固定好,未见残余分流。定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选择手术操作顺序与方法,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后残余分流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自1997年3月至2001年8月16例PDA介入治疗后残余分流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2.4岁(2~9岁),平均体重17.7±5.4kg(9~28kg),应用不同介入方法经动脉或静脉途径封堵残余分流,首次介入治疗与再次介入治疗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5±1.1年(1天~3.5年)。结果残余分流直径平均为2.7±0.9mm(1.2~5.0mm)。15例成功完成残余分流封堵术,1例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4%(15/16)。单纯应用Cook可控弹簧圈9例(其中双弹簧圈2例),Rashkind双面伞2例,Sidris纽扣式补片1例,Amplatzer蘑菇伞2例,同时应用Cook可控弹簧圈和Sidris纽扣式补片1例。封堵术后即刻造影,3例仍有少量残余分流,完全闭合率为80%(12/15)。平均手术时间为75.0±22.8min(45~120min),平均X线透视时间为10.4±3.9min(5~20min)。股动脉并发症1例,其余无并发症出现。封堵术后24h复查超声心动图,所有残余分流均完全闭合(100%),在平均2年随访中未出现残余分流再通、封堵器移位和左右肺动脉狭窄。结论经导管封堵PDA介入治疗后残余分流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可作为外科手术治疗PDA介入治疗后残余分流的一种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直径≥5mm婴幼儿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型PDA(直径≥5mm)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56例PDA采用Amplatzer或国产先健动脉导管封堵器.3例采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1例采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成功率为98.3%(59/60),术后1d超声心动图显示15%(9/60)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残余分流:3例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患儿术后12月超声心动图示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直径≥5mm婴幼儿大型PD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1PD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10至2014-10期间在我院接受经胸微创封堵术的105例婴幼儿PD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动脉导管内径大小,将患儿分为大口径组(动脉导管内径≥4 mm,n=64)和中小口径组(2 mm≤动脉导管内径4 mm,n=41)。两组患儿术中均在胸骨上窝超声引导下经左侧胸骨旁第三肋间进行动脉导管封堵,以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后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105例患儿均成功置入封堵器。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气管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口径组与中小口径组相比,患儿PDA直径[(5.7±1.4)mm vs(2.7±0.6)mm,P0.001]及封堵器直径[(10.6±1.8)mm vs(7.2±1.3)mm,P0.001]较大;术后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0.9%(7/64)vs0(0/41),P=0.028]及术后即刻残余分流率[15.6%(10/64)vs 2.4%(1/41),P=0.031]较高。大口径组1例患儿术后2天因出血致心包压塞,急诊行心包引流术后痊愈。术后随访(11.6±7.8)个月,两组患儿术后1个月残余分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6%(1/64)vs 0(0/41),P=0.421],术后3个月两组患儿均无残余分流。两组患儿在随访期间均无封堵器脱落、溶血、心包积液及左肺动脉和降主动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大口径PDA患儿,需注意术后残余分流及血小板减少的观察和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对968例3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动脉导管(PDA)封堵组586例,房间隔缺损(ASD) 堵组340例,室间隔缺损(VSD)堵组42例,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成功率98%,无死亡病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55%(15/968),其中PDA封堵组1.0%(6/586),ASD封堵组1.8%(6/340),VSD封堵组7.1%(3/42).术中或术后一过性及短期并发症发生率0.62%(6/968),其中PDA封堵术组0.34%(2/586),ASD封堵组0.9%(3/340),VSD封堵组2.4%(1/42).结论:高原地区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风险小、安全可靠、技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封堵巨大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可行性。方法全组15例,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21±8(16~46)岁。PDA最窄处直径为16±3mm(13~22mm),均采用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经股静脉途径对PDA进行封堵。封堵前后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并测定肺动脉压力。封堵成功者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15例巨大PDA选用的封堵器直径为23±4mm(18~32mm),封堵后30min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均显示主-肺动脉水平仅有经封堵器孔眼的微量到少量残余分流。封堵后13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峰值较封堵前有不同程度下降(70±29mmHgvs113±21mmHg,P<0.05,1mmHg=0.133kPa),2例因试封堵后肺动脉压力升高而放弃封堵。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封堵成功者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其中11例于术后1周、1例于术后1个月残余分流消失,另1例于术后6个月时残存少量分流。结论采用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巨大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介入治疗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2例Amplatzer堵闭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有效地配合治疗,22例均封堵成功(100%),其中19例PDA即刻完全封堵无残余漏,3例有10%残余漏,经对症处理,2个月后残余漏消失。结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把握术后24h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穿刺伤口及肢体的护理,有助于保证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总结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治疗意义、操作技术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行右心导管检查,测体、肺动脉压力,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PDA直径、形状,选择封堵器,实施封堵,术后24h,1、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 105例患儿中102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7.1%,PDA最窄径(4.1±2.5)mm。2例为PDA封堵器主动脉侧过大,导致降主动脉局部狭窄、迂曲变形而放弃封堵。1例封堵术后封堵器周围中量残余分流,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包括术后残余分流、股动脉搏动减弱及伤口出血等。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条件下,介入封堵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较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经皮穿刺未闭动脉导管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本文旨在评价国产磨菇伞型封堵器治疗 PDA的疗效及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8例均为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3月在我院施行经皮穿刺 PDA封堵术的患者。其中男 5例 ,女 1 3例 ;平均年龄 (1 8.6± 1 2 .4)岁。经查体、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 PDA,其中 1例为外科术后动脉导管再通。并排除下列情况 :1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右向左分流 ;2伴有需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3体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