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T引导经皮穿刺直径≤2 cm肺部结节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肺穿刺直径≤2cm结节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230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术中肺部结节直径≤2cm,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者51例,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并发症。结果:51例中肺癌32例,穿刺确诊25例,假阴性7例,肺部良性病变19例,无假阳性。诊断敏感性78.13%,特异性:100%,诊断准确率86.27%,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3.08%。气胸发生率9.8%,无一需做闭式引流。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直径≤2cm肺部结节活检的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灶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引导肺穿刺对肺内〈3cm病灶的活检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213例,均有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资料证实。按病灶大小分为两组,其中≥3cm者136例,为大病灶组;〈3cm者77例,为小病灶组。比较两组病例的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大病灶组、小病灶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09%和84.42%,P〉0.05。气胸发生率为3.68%和15.58%,出血发生率为6.62%和24.68%,P均〈0.05,小病灶组气胸及出血发生率高于大病灶组。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于肺内〈3cm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与≥3cm的病灶组相近;小病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大病灶组,但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PET/CT联合HRCT对肺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PET/CT联合HRCT对肺孤立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0例SPN经常规PET-CT扫描加肺结节局部薄层高分辨CT扫描(以下简称为HRCT),所有结节均经病理证实。PET/CT根据结节PET的代谢特点和同时平静呼吸低剂量CT的形态学特点综合判定;PET/CT联合HRCT则在PET/CT诊断的基础上综合HRCT的CT征象判定。结果PET/CT和PET/CT联合HRCT诊断SP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5%、77.3%、85.0%和97.4%、81.8%和91.7%。结论PET/CT联合HRCT可以提高PET/CT诊断孤立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并发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评价诊断价值,讨论其并发症.结果 140例肺部病变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90例,良性病变者50例;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肿瘤者89例(鳞癌14例,腺癌57例,小细胞癌5例,转移癌3例),良性病变者51例,其中1例良性病变病例后行气管镜检查病理示癌.对恶性病变诊断敏感性98.9%,对良性病变诊断特异性98.0%,总的诊断准确率99.3%.并发症:痰中带血13例,少量气胸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10.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非常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自1996年10月到2005年11月,对384例肺小结节患者施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小结节的准确率为97.4 %(374/384),并发症发生率 16.1 %(62/384);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8.8 %(328/332),特异性为100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小结节有效的、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75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小结节(长径≤1 cm)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其中65例使用针吸活检,10例使用切割活检。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以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针吸活检组的敏感度和准确率为714%(35/49)和723%(47/65),切割活检组为857%(6/7)和800%(8/10),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割活检组邻近肺野出血发生率250%,高于针吸活检组的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割活检组的气胸、针道渗血及胸膜下血肿发生率分别为500%、417%、167%,针吸活检组为246%、478%、14%,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经皮穿刺针吸活检和切割活检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率,针吸活检邻近肺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切割活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老年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的113例老年孤立性肺结节病例。根据CT扫描图像选择最佳穿刺层面及穿刺点获取标本。结果 113例孤立性肺结节全部取材成功,穿刺病理提示恶性肿瘤94例,良性病变19例。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96例(85.0%),良性病变17例(15.0%),诊断准确率为96.5%,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90.0%。大结节组(>15mm且≤30mm,n=98)的诊断准确率为98.9%,显著高于小结节组(≤15mm,n=15)的80.0%(P=0.007)。全组并发症为气胸(n=22)和肺内自限性出血(n=15),症状均较轻;无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气胸发生与穿刺次数(P=0.002)及肺内针道距离(P=0.06)有关。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创伤小且实用的定性诊断方法,对老年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病理检查证实93例。结果93例患者中,与病理检查相吻合的肺癌85例,穿刺确诊77例,8例为肺部良性病变。诊断灵敏度90.6%,特异度100.0%,诊断准确率91.4%。并发气胸9.1%,肺内出血10.9%,均自行吸收。结论CT引导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临床应用准确性较高,并发症较少,有助于肺部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SCT与Pinpoint导引下穿刺活检术在肺内小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肺内小结节(<2 cm),均经MSCT与Pinpoint导引穿刺行组织学检查,分析穿刺病理取材正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2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而明确诊断。其中恶性22例,良性病变10例,穿刺确诊30例;2例穿刺未取得病理结论,经手术证实分别为腺癌、错构瘤。恶性预测值及敏感性分别为100 %,95.7 %,穿刺总准确性93.8 %。气胸2例(6.2 %),未经闭式引流或抽气处理;肺出血4例(12.5 %),其中1例有一过性咳血,均未经特殊处理。结论 MSCT与Pinpoint导引下肺内小结节穿刺活检可以获得较好的组织学标本,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肺内病变患者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回顾性总结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要点及诊断价值。结果:穿刺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7.5%,恶性肿瘤诊断率87.5%,并发症发生率12.5%。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ARFI)用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的68例患者(共99个结节),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行ARFI检查,观察并记录ARFI技术剪切波的速度(SWV)值,分析良性和恶性结节、病变结节同周边无病变组织间SWV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WV值的截断值,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 作为金标准,分析ARFI技术对诊断良、恶性结节性甲状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甲状腺良性、恶性结节及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的SWV平均值分别为(2.68±0.51)m/s、(3.09±0.53)m/s和 (2.42±0.22)m/s,恶性结节的SWV值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WV值均高于周边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与周围组织的SWV比值分别为(1.108±0.205)、(1.277±0.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V值诊断甲状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41%、74.14%、69.70%、63.41%和74.14%。SWV比值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54%、79.31%、69.70%、64.86%和72.58%。结论 ARFI技术作为一项无创技术用于鉴别结节性甲状腺病灶的良、恶性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初步鉴别结节性甲状腺病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良恶性孤立肺结节伴空洞鉴别诊断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8-06-2012-03-15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0例单发肺结节伴空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结节CT特征和摄取FDG情况,并在PET图像中获取半定量指标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分别计算CT、PET及PET/CT对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并进行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23例证实为恶性病变,其中腺癌9例,鳞癌14例;27例为良性病变,其中肺脓肿14例,肺结核13例。CT诊断肺结节伴空洞良恶性敏感性为82.6%(19/23),特异性为74.0%(20/27),准确性78.0%(39/50),PPV为73.0%(19/26),NPV为83.3%(20/24);PET诊断的敏感性为95.6%(22/23),特异性为44.4%(12/27),准确性为68.0%(34/50),PPV为59.4%(22/37),NPV为92.3%(12/13);当选取SUVmax4.5为截断值时,敏感性为86.9%(20/23),特异性为48.1%(13/27),准确性为68.0%(34/50),PPV为58.8%(20/34),NPV为81.2%(13/16);PET/CT联合诊断时敏感性为95.6%(22/23),特异性为92.5%(25/27),准确性为94.0%(47/50),PPV为91.7%(22/24),NPV为96.2%(25/26)。PET/CT对恶性和良性肺结节伴空洞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CT或PET,P〈0.01。结论:^18F-FDG PET对鉴别良恶性孤立肺结节伴空洞有较高的假阳性率,结合PET和CT形态学分析有助于提高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对直径小于10 mm孤立性肺部小结节(SPN)弹簧圈定位及同期X线透视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3例亚厘米SPN患者,采用CT引导下弹簧圈定位及在X线透视下进行VATS精准切除。结果 53例患者亚厘米SPN经CT定位后均经VATS准确切除,切除成功率为100%。CT引导下定位后出现气胸4例,局部肺组织出血2例,气胸合并出血1例。SPN切除后病理显示,恶性病变21例,其中原位高分化腺癌16例、微侵袭腺癌 3例、转移癌2例;良性病变32例,其中慢性炎性肉芽肿12例、局灶性炎纤维化10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肺错构瘤2例。术后肺部感染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住院时间为(4.11±1.03)d。结论 CT引导下弹簧圈定位和同期VATS切除是诊治亚厘米SPN较为准确和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恶性黑素瘤的电子皮肤镜所见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电子皮肤镜观察临床上疑似恶性黑素瘤病灶50例,图像处理存储,术后经组织病理确认.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描述总结恶性黑素瘤的电子皮肤镜特征性所见.结果 恶性黑素瘤临床诊断符合率与皮肤镜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和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皮肤镜诊断组与病理诊断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恶性黑素瘤在电子皮肤镜下的特征性所见可以为恶性黑素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63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诊断总符合率为90.48%(57/63),kappa=0.883(P〈0.05)FNAC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95%、95.45%和90.48%。结论:FNAC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较高,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6.
HPV基因分型检测与非典型鳞状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与难以确定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监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薄层液基细胞学(LCT)检查结果为Asc-us的病例,进行HPV基因扩增分型检测,所有病例均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50例Asc-us病例中HPV阳性23例,其中高危型17例。以组织病理学CINⅡ~CINⅢ级作为子宫颈高度病变判断标准,子宫颈高度病变在高危型HPV阳性组、低危型阳性组和全阴性组发生率分别为88.2%,66.6%和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可靠准确,对LCT结果为Asc-us的病例进行快速筛查,能够有效进行分流监测,对降低子宫颈高度病变的漏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K19、CyclinD1、HBME-1、34βE12、TPO、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6例PTC、6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TA)中CK19、CyclinD1、HBME-1、34βE12、TPO、galectin-3的表达情况。结果CK19和galectin-3表达PTC组织与滤泡性腺瘤比较无明显差异;PTC中CyclinD1、HBME-1、34βE1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02%、93.02%、90.69%,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瘤。PTC中TPO表达阳性率为2.33%,滤泡性腺瘤中其表达率为90.00%,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HBME-1、CyclinD1、34βE12和TPO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PTC的确诊率,而CK19、galectin-3对鉴别PTC和FTA意义不明确。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肺癌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应用SELDI-TOF-MS技术及WCX2磁珠,检测各血清标本构建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应用Biomarker Wizard和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并建立诊断模型,并评价各诊断模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由分子量为4797、2768、3268(m/z)的差异蛋白峰组成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模型Ⅰ,经验证诊断模型Ⅰ的判别准确率为91.3%(158/173),敏感性为89.2%(66/74),特异性为92.9%(92/99),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其敏感性高于CYF21-1、SCC、CEA的联合检测。由分子量为2768、3403、9498(m/z)的差异蛋白峰组成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模型Ⅱ,其判别准确率为88%(44/50),敏感性为90.0%(18/20),经扩大样本量验证,其特异性为83.8%(83/99),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其敏感性高于SCC、CYF21—1及CEA的联合检测。分别对23例肺腺癌、51例肺鳞癌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后,筛选出差异最大的4个标志蛋白,其分子量为3268、2768、3403,9498(m/z),分别组合成的诊断模型Ⅲ、Ⅳ,对肺腺癌及肺鳞癌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其敏感性高于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模型Ⅰ、Ⅱ分别对NSCLC、Ⅰ期NSCLC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其敏感性高于相关肺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差异蛋白3268、2768、3403、9498(m/z)对于肺腺癌或肺鳞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GIST中DOG-1的表达,并与CD117标记进行比较观察,分析DOG-1与GIST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117和DOG-1在极低度及低度危险性GIST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90.5%(19/21);在中度及高度危险性GIST中CD117和DO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40/40)和97.5%(39/40)。CD117表达与DOG-1无关;DOG-1表达与GIST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分级和年龄无关;DOG-1阴性与GIST复发及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DOG-1可作为GIST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潜在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