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寻求治疗中风偏瘫的最佳方案.方法 将90例中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针刺组采用优化醒脑开窍方案,针刺内关、人中(3d后改印堂)、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天柱穴,并随证加减,每次30 min;康复组进行康复训练,每次45 min;针刺+康复组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同时加康复治疗.各组每周连续治疗5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并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其中针刺组和针刺+康复组NDS评分(分)下降程度较康复组更明显(6.13±3.18、6.13±4.03比8.77±3.35,均P<0.05),而针刺组与针刺+康复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针刺组和针刺+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康复组(100.0%、100.0%比93.3%,均P<0.05),而针刺组与针刺+康复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法、康复疗法和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均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针刺法和针刺结合康复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2.
尤瑞克林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进展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梗死灶体积.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梗死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 尤瑞克林针可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何金奎 《临床医学》2011,31(1):36-37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梗死灶大小变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治疗组梗死灶体积缩小,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结论治疗组可缩小梗死灶体积和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通络扶正汤加减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醒脑开窍针刺疗法+通络扶正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I、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67.92%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0.5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I、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通络扶正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有无接受针刺治疗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多角度客观评价"通督调神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治疗和康复治疗的疗效优劣,提出针灸优化方案.方法:脑中风恢复后期患者61例分为针刺组20例、康复组20例及康复加针刺组(简称针康组)21例.采用患肢运动功能功能积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Barthel指数计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记录各临床评定量表.评测3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结果:6l例脑中风后期患者经过21d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同时能直接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针刺组和针康组的临床疗效更好,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脑中风后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疗效,对神经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配合针刺治疗对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首次发病的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形成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组采用Bobath疗法和针刺疗法,对照组仅采用针刺疗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和MBI指标评价2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疗效比较早期康复组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实施早期康复配合针刺疗法,临床疗效肯定,且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开始及治疗30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肢体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 Index(M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30 d后,联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率95.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改善,对减轻脑痉挛,预防挛缩畸形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明远  梅翠红 《护理研究》2006,20(32):2939-2940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16例脑梗死病人,其中早期康复组与晚期康复组各108例。早期康复组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2周内开始康复治疗。晚期康复组在发病2周后开始康复治疗。两组均采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进行训练。采用改良巴式指数(MBI)、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康复评价。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和MBI入组时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0d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早期康复组较晚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与晚期康复治疗均可明显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但早期康复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期康复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整体康复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单盲、随机对照原则,选择生命体征稳定脑梗死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中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整体康复治疗,1次/d,治疗1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作为评定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比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整体康复治疗脑梗死偏瘫病人,对减少病残、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疗效,可作为脑梗死偏瘫康复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康复组、药物组及联合组3组,每组30例.每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行早期康复训练,药物组同时服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联合组予早期康复训练及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12周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康复组和药物组,E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康复组和药物组.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帕罗西汀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药汤剂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医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组(30例),早期康复组(32例),体外反搏组(30例),对照组(31例)。应用Bobath疗法、Carr的运动再学习和体外反搏治疗,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I),简式FugI-Meyer评分(FMA),BartheI指数评定(MBI)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组疗效明显优于早期康复组、体外反搏组和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和体外反搏治疗,两种治疗联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1个月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于发病后7—23天,对康复组30例脑卒中患者,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至病后1个月时结束,对照组27例脑卒中患者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康复治疗前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肌张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治疗前、后ND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1个月内,早期短期的康复治疗,可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家良 《中国康复》2007,22(5):321-322
目的:观察针刺分期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220例,均有一侧肢体偏瘫,随机分为A、B2组各110例,均按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规处理,并配合康复训练。A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给予分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痉挛程度评定,A组均优于B组(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同时增加分期针刺疗法,可以明显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联休克期,减轻痉挛,减少误用综合征,对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对神经再生抑制因子勿动蛋白(Nogo-A)、勿动蛋白受体(Ng R)的调控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造模组96只和假手术组24只,造模组采用颈外动脉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模型,术后4 h选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分的大鼠9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丰富康复训练组、针刺+丰富康复训练组,每组24只。比较术后4 h、3 d、7 d、14 d 5组神经缺损体征评分和感觉、运动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go-A蛋白及Ng R在大鼠脑梗死区海马中的表达。结果:术后7 d、14 d,神经缺损体征评分和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比较,针刺组、丰富康复训练组、针刺+丰富康复训练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其中针刺+丰富康复训练组低于针刺组、丰富康复训练组(P0.01或P0.05)。术后3 d、7 d、14 d,Nogo-A、Ng R蛋白表达比较,模型组、针刺组、丰富康复训练组、针刺+丰富康复训练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或P0.05),针刺组、丰富康复训练组、针刺+丰富康复训练组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针刺+丰富康复训练组低于针刺组、丰富康复训练组(P0.01或P0.05)。结论:针刺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可改善脑缺血大鼠海马病理性损害,促进感觉、运动功能恢复,且针刺联合丰富康复训练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和单纯丰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上肢肌张力的改善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5例,分别接受抗痉挛药配合康复训练、董氏奇穴针刺、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CSS总分、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CSS总分改善程度C组优于B组和A组(P0.05)。结论董氏奇穴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 12 0例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 ,每组 60例。治疗前后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与MB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式Fn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修订的巴氏指数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治疗组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的占 75 % ,对照组 41 7% ,2组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对照组出现肩手综合征 4例 ,治疗组无。治疗组行走时伴偏瘫步态者少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中风偏瘫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本病例标准的属于中风且存在偏瘫的患者40例,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以耳穴埋豆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即见显著差异,出院2个月后比较,差异更为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风Ⅰ号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12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中风Ⅰ号颗粒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病灶大小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62.5%,对照组总有效率64.1%、显效率39.1%,经χ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头颅CT检查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梗死体积比治疗前缩小更显著。结论:中风Ⅰ号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