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阿片受体和阿片样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被发现后,阿片类药物即被广泛用于镇痛的治疗.1979年以来,椎管内(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应用逐渐成为阿片类药物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产科麻醉中阿片类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有静脉内给药和椎管内给药,但由于静脉内给药对产妇和新生儿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静脉椎管内给药,故目前阿片类药物椎管内的应用极为普及[1].  相似文献   

2.
吗啡给药途径及其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莲  曾平 《中国药房》2004,15(8):505-506
吗啡是从阿片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肠壁的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重要止痛药,其不良反应主要有眩晕、情绪改变、精神忧郁等[1].许多药学研究者希望通过改变其给药途径或剂型来减少其不良反应,并延长其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笔者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张庆芬  吴雅青  冯艺 《天津医药》2020,48(12):1205-1210
目的 调查骶骨肿瘤切除术围术期疼痛现状和镇痛策略,探索围术期镇痛管理中可改进的方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骶骨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次要指标包括术前疼痛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术中及术后镇痛方案、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共纳入215例骶骨肿瘤手术患者,其中术前存在慢性疼痛者126例(58.6%),术前使用阿片类药物者49例(22.8%)。术中及术后镇痛以单一阿片类药物镇痛模式为主。术后第1天中、重度疼痛者112例(53.3%),疼痛程度与患者术前疼痛情况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肿瘤位置、肿瘤切除方式等均无相关性(P>0.05)。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与疼痛程度正相关(P<0.05)。术后7 d仍需服用阿片类药物者占42.3%,出院时降至26.0%。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术前未使用阿片类药物者相比,术前使用阿片类药物者术后7 d累积阿片类用量、术后7 d及出院时仍需服用阿片类药物者比例显著增高(P<0.05)。结论 骶骨肿瘤患者术前疼痛发生率高,术后疼痛剧烈,阿片类药物需求量大,需要进一步优化镇痛模式,改进术后镇痛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癌痛管理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疼痛控制可以增加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选择正确的阿片类药物,正确的给药途径和给药间隔是癌痛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阿片类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详细分析了口服给药途径、经黏膜/皮肤给药途径、静脉/皮下给药途径、轴索镇痛等4类给药途径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为临床医护人员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多老年癌症疼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老年癌症疼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为48.39%,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为67.74%,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老年癌症疼痛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癌症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相关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已报道的有关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基因组学及其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基因组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因受药物代谢酶基因(如CYP3A4、CYP2D6、UGT、COMT)、药物作用靶点或受体基因(如OPRM1)、转运蛋白基因(如ABCB1)多态性的影响,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存在很大个体差异。以上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阿片类药物用于患者疼痛治疗的有效剂量、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开展相关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阿片类药物疼痛治疗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麻醉性镇痛药或者添加辅助用药可以有效改善大部分癌症患者的疼痛。弱阿片类药物通常推荐用于中性癌性疼痛,但是否适用于WHO推荐的镇痛阶梯治疗中的第二步治疗仍有争议。基于实验及文献,我们认为弱阿片类药物用于中度癌性疼痛治疗作用非常明确。曲马多是弱阿片类药物中非常有趣及有效的一种药物。对于它独特的作用机制、止疼效果和副作用已进行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本文我们从药理、作用机制、副作用和临床经验来评估曲马多对于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临床药师对1例多种阿片类药物联用致阿片中毒的患者进行的药学监护: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解救方案,分析患者阿片中毒的可能原因并调整后续镇痛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长期镇痛治疗提供用药教育。在临床药师的配合下,医师成功解救了阿片中毒的患者,并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镇痛方案,保证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正>术后疼痛是影响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及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但老年患者心肺功能下降,给术后镇痛带来很多顾虑。传统以阿片类药物镇痛为主,但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嗜睡等不良反应。为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更倾向于将非甾体类抗炎药复合阿片类药物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1960年合成,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作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急性乙醇中毒等的解救。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老药也有了新的用途。纳洛酮(烯丙羟吗啡酮)是阿片类受体拮抗药,可与阿片受体呈立体专一性结合,阻止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结合。临床主要用于阿片类药物复合麻醉术后,拮抗该类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促使患者苏醒,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急性乙醇中毒,以及急性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诊断。近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和临床使用的深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癌痛病患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 筛选出我院收治的82例癌痛病患,所有病患均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成护理组A与护理组B各41例,护理组A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B实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护理组B比护理组A低,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焦虑与抑郁程度评分,护理组B比护理组A低,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A的患者满意度是87.8%,护理组B是97.6%,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显著(WTBXP<0.05).结论 癌痛病患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病患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床医生对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比较重视,经验日渐丰富,但对非阿片类药物,特别是"第一阶梯"药物重视不够,缺乏经验。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WHO癌痛三阶梯药物镇痛  相似文献   

13.
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阿片受体,激活与受体偶联的G蛋白和(或)β-抑制蛋白等信号通路而发挥镇痛和麻醉等效应,但同时阿片类药物致呼吸抑制(OIRD)则是临床常见的严重问题.目前通常采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等改善OIRD,但纳洛酮可能会拮抗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甚至带来许多不可预知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使用非阿片类药物直接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PDCA循环在提高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性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PDCA循环前后的患者资料,评估PDCA循环对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率的影响。结果 PDCA循环后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率从20.24%升高至87.59%,其中,强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率从34.19%升高至91.20%,弱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率从3.45%升高至66.67%,阿片类复方制剂合理使用率从6.12%升高至62.50%。结论 PDCA循环管控模式有效提高了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转运蛋白(ABCB1)基因多态性(rs1045642)对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纳入考察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和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相关性的研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共计2 560例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西方人群ABCB1 C3435T CC型阿片类药物消耗量与CT+TT型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SMD=0.31,95% CI(0.04,0.58),P=0.02],T等位基因携带者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大。亚洲人ABCB1 C3435T CC型阿片类药物消耗量与CT+TT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2,95% CI(-0.17,0.42),P=0.41]。结论: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相关,携带T基因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消耗量大,需要更多的镇痛药物,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谨慎调整镇痛药物使用量。  相似文献   

16.
<正>理想的术后镇痛即要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又要最大限度地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并减少术后并发症。阿片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术后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7.
我院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对1997年~2000年麻醉性镇痛药和400份癌症患者住院病历中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结果400份癌症患者住院病历中应用了镇痛药的病历有179份,占44.75%;传统给药方案和“三阶梯给药方案”的镇痛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院癌症患者尚未严格按照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用药.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临床上胸科手术后患者常用的镇痛方式有阿片类药物自控静脉镇痛、肋间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等[1]。临床工作中,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自控静脉镇痛及肋间神经阻滞,具有起效快、局部麻醉危险性小以及患者不舒适感少等优点,可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目前国内多数报道的肋间神经阻滞是单纯局麻药[2,3],但是存在镇痛时间短等问题。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7,(4):887-889
目的:比较局部姑息性放疗法与阿片类药物对肿瘤骨转移患者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肿瘤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肿瘤骨转移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片类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局部姑息性放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职后的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分级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的疼痛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分级Ⅰ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43%低于对照组为37.31%(P<0.05)。结论:局部姑息性放疗法与阿片类药物用于肿瘤骨转移患者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均较好,但局部姑息性放疗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临床应用配方较多,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舒芬太尼作为一种高选择性、高强度阿片受体激动剂在国内临床麻醉中已收到较好效果,但其用于术后镇痛方面尚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开胸手术后应用不同阿片类药物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和副反应情况,以探讨舒芬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