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性血尿是指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血尿,见于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尤以IgA(IgAN肾病)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等,本病属中医"尿血"范畴。导师焦安钦副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2.
刘旭生教授治疗肾小球性血尿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旭生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研究 1 0多年 ,师承广东省名中医黄春林教授 ,在学术上每有独特见解 ,对肾小球性血尿的治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总结如下。1 辨证要点肾性血尿早期多见实热 ,后期多见虚热 ,兼杂湿热、瘀血、热毒 ,总属热、虚、瘀。病机为下焦肾及膀胱脉络受火热熏灼、迫血妄行、血不循经、血随尿出为特点 ,或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膀胱脉络而致尿血 ,或气血虚弱导致气不摄血 ,血溢于脉络之外随尿而出 ,其病势为由外而内 ,由上而下。1 .1 定病位 尿血的病位 ,主要在膀胱和肾 ,但与心、脾、肺、肝、小肠有密切关系。 (1 )热毒内…  相似文献   

3.
张艳  王绾江  宋宗良 《河北中医》2020,42(4):635-640
肾小球性血尿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将其归属为"血证""溺血""尿血""溲血"等范畴,对其病因病机认识历史久远,治疗经验丰富,治疗方法多样,治疗效果显著。现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及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对肾小球性血尿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肾性血尿简称肾小球性血尿,系指肾小球本身的疾病,导致红细胞在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时被挤压变形所形成的血尿,简称肾性血尿。在祖国医学中常称溲血或溺血,皆属中医血症的范围。笔者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采用以清为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中药与西药并用的方法治疗肾性血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肾性血尿是指肾小球源性血尿,其病程缠绵.中医在治疗肾性血尿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显著的临床效果.孙郁芝教授认为肾性血尿的核心病机为"虚、热、瘀".治疗上应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兼顾虚实,平复脏腑气血阴阳之偏衰,调畅脏腑功能气机,令正气旺邪气消疾病愈.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28-31
肾性血尿,即血尿来自肾脏,多指肾小球源性血尿。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尿血""溲血""溺血"等范畴。血尿为肾系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多种急慢性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IgA肾病尤为多见。在该疾病中,血尿多长期伴随IgA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现代医学目前鲜有特效药物,而传统医学对肾性血尿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风、热、瘀、毒为标,刘伟敬教授结合中医理论及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血尿的关键病因为伏风内扰、瘀血阻滞肾络、脾肾不足等。因此治疗上刘教授提出从风、瘀、虚论治,结合脏腑辨证,以达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韩志敏  常克  陈佳 《河北中医》2011,33(12):1808-1809
血尿是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包括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更多,其持续时间长,少则几个月,多则数年,且能反复,终致肾衰竭[1]。肾性血尿属中医学尿血范畴,尿血的病因主要责之于热,以热移下焦扰动血室为主要病机。2010-12—2011-08,我们运用新知柏地黄汤治疗小儿阴虚火旺型肾性血尿3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巴元明  董文 《河南中医》2015,35(2):241-243
肾小球性血尿病机复杂,临证表现繁多,但总以阴虚生热者为主。邵老在重视本虚,强调阴虚病机在血尿中作用的同时,也注重气、血、水在本病演变中的作用。邵老认为,肾性血尿虽与阴虚有关,但血瘀、水湿却贯穿于疾病之始终,遣方用药时,在阴虚的基础上,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为大法自拟"血尿方",并灵活运用"活血、理气、行水"之法,环环相扣,随证加减,用之临床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9.
王永业  盛梅笑 《河北中医》2007,29(8):761-763
肾小球肾炎血尿以持续性镜下血尿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当临床以单纯性血尿为表现时,其病理类型多数为系膜增生性IgA肾病,尚可见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或硬化性肾炎等。这部分肾炎患者的病程大多呈良性经过,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病理损害呈进展性,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血尿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有关,因此西医常采用免疫抑制剂、清除感染病灶、或对症治疗等方法,疗效并不令人十分满意。而中医药对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疗效较好,积累了一些经验,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的认识肾小球肾炎血尿在中医古典医籍的记载中属尿血、溲血范畴,认为其发生由“热移膀胱”、“热在下焦”所致。皮持衡[1]认为肾小球肾炎血尿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可从“热、瘀”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当从“虚、热、瘀”论治,但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属热伤肾络,迫血妄行,虚者多是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气不摄血,精血下泄。郑平东[2]认为血尿的病因不外乎外邪侵袭、火热内蕴、气虚失摄。风邪外袭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气阴不复、瘀血阻络是导致本病迁延难愈的根源,气阴不足易引起外感,外感又进一步损耗气阴,故...  相似文献   

10.
总结张智龙教授运用"治崩三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经验。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属于中医"血尿"的范畴。张智龙教授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气虚瘀血。确立了补脾益肾,化瘀止血是治疗该病的基本大法。并将"治崩三法"之意融入到本病的治疗当中,师于古而不泥于古,为针刺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提供新的思路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名的相关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水肿"、"尿血"等病证的范畴。本文力图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浮肿、血尿为核心改变,初步构建中医"尿血性水肿"的命名、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自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原发性肾性血尿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等肾外出血因素,血液单从肾脏中随小便排出体外,包括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临床上常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属于中医尿血病的范畴。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瑞勇  张琳琪 《光明中医》2011,26(4):678-678
张琳琪教授认为IgA肾病血尿的病机可概括为"气虚失摄尿血,热灼脉络尿血,瘀血阻滞尿血"。临床可分为风热外袭、下焦湿热、气阴两虚、阴虚火旺四个证型辨证论治,并且慎用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14.
血尿是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归属于中医"血证"的范畴。"虚、热、湿、瘀"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本虚标实为其常见的基本病机,论脏腑虚损,主要责之肺、脾、肾三脏;辨体内实邪,临床多见湿热瘀阻型。近代诸多医家提出血尿无论虚实,皆有瘀滞,瘀血伴随血尿的各时期及各证候,治疗上归纳出理肺养阴活血法、补益脾肾活血法、清利湿热活血法等主要大法。应用活血止血法治疗肾性血尿,止血而不流瘀,是中医治疗该病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肾外出血因素,血液单从肾脏中随小便排出体外的疾病,属中医尿血范畴,是许多肾脏疾患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尿包括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临床见于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由于该病具有病程长,  相似文献   

16.
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肾外出血因素,由原发或继发的肾小球疾病所致的肉眼或镜下血尿,属中医尿血范畴,是诸多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1-2].中医对血尿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的溺血,溲血,即《素问·气厥论》"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3].肾性血尿因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故临床上常基于三焦理论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聆听教诲,获益匪浅.现撷验案1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析肾性血尿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肾性血尿属于中医血证尿血的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由于其反复发作,隐匿性强,迁延难愈,西医无有效方法。中医药发挥其辨证治疗优势,从临床出发探讨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药。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取得好的效果,并根据长期临床体会说明补虚、化瘀、祛邪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肾炎性血尿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常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结合叶景华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肾炎性血尿属于中医血证范畴。其病机在热蓄肾与膀胱,迫血妄行而尿血,热有实热与虚热之分。其病位在肾与膀胱,治疗上运用清利凉血法、滋阴清利法、健脾补肾法、活血祛瘀法进行辨证论治,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疗肾炎性血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肾性血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在治疗上较为棘手,常易反复。本病中医上可属“血尿”“溺血”“溲血”的范畴,杨洪涛教授在长期临证中认为肾性血尿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发生发展之本,外感和(或)内生之热邪是其重要使动因素,情志抑郁、枢机不利是其加重与反复的诱发因素,而瘀血是导致其迁延反复的继发性病理因素。“治血四法”中止血、化瘀、宁血、补虚四法涵盖补虚泻实,标本兼顾之意,其契合血尿之病机。杨洪涛教授四法灵活运用,临床往有验效。  相似文献   

20.
肾性血尿是肾内科常见疾病,多见于急慢性肾炎、IgA肾病、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中,这类疾病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最终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仝小林教授认为此类疾病属脏腑风湿病的范畴,其发病往往由于感受风寒湿,邪伏肾络所致,而见血尿者则多兼湿、热、瘀等病理产物,临床常在扶正透邪的基础上,加用仙鹤草、侧柏叶、小蓟三味药针对症靶治疗。仙鹤草收敛止血兼可补虚,侧柏叶祛风止血兼能散瘀,小蓟善清血分热而凉血,三者配伍,恰合肾性血尿的病机特点,能针对性减少尿红细胞数量,临床用量均为15~3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