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42例和度洛西汀组38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抗抑郁疗效,HAMD睡眠障碍因子和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定睡眠改善效果,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2种药物的抗抑郁疗效相仿。度洛西汀组治疗后1、2周未HAMD睡眠障碍因子和PSQI评分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症总体疗效与度洛西汀相当,但治疗早期度洛西汀对患者主观睡眠的改善优于艾司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及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名抑郁症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测,并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比较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指标和主观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显示多导睡眠图指标异常.病例组经过文拉法辛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多导睡眠图显示觉醒次数和觉睡比增加、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阶段S1百分比增加、快眼动(REM)睡眠时间及百分比减少、REM睡眠潜伏期延长、REM活动度及强度降低,但PSQI和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均明显降低.结论 文拉法辛能抑制抑郁症患者的REM睡眠,并加重睡眠维持障碍,导致浅睡眠增加,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病人多导睡眠图特点,并与正常人比较,探讨曲唑酮治疗效果及多导睡眠图(PSG)变化。方法:应用Polysmith型多导睡眠图,对21名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病人及1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测定,抑郁症病人曲唑酮治疗2mo后复查多导睡眠图,并进行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测量数据以(?)±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SPSS 11.0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病人觉醒时间、快动眼(REM)睡眠、S2显著延长,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REM睡眠潜伏期、慢波(S3+S4)睡眠明显缩短。抑郁症组曲唑酮治疗后PSG显示总睡眠时间延长[治疗前(350±s 30)min,治疗后(393±27)min,P<0.01],睡眠效率增加[治疗前(74.0±2.0)%,治疗后(86±4)%,P<0.05],觉醒时间缩短[治疗前(82±7)min,治疗后(19±5)min,P<0.01],REM睡眠缩短[治疗前(107±13)min,治疗后(98±7)min,P<0.01],S2缩短[治疗前(189±5) min,治疗后(181±4)min,P<0.05],慢波睡眠延长[治疗前(40±3)min,治疗后(69.0±2.0) min,P<0.01]。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次数、S1未见明显变化(P>0.05)。抑郁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改善。结论: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病人PSG指标异常,曲唑酮治疗后睡眠好转,精神量表及PSG异常指标有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150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病情严重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临床效果,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度洛西汀组HAMD评分(10.2±1.5)分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的(13.1±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度洛西汀组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临床有效率68.0%高于帕罗西汀组的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度洛西汀组的VAS评分(2.4±0.9)分、PSQI评分(5.4±1.5)分均低于帕罗西汀组的(2.9±1.0)、(6.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度洛西汀组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为(2.2±0.8)分,帕罗西汀组为(2.1±0.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84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每日早晨口服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片2.5 mg,每日睡前口服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情绪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进程[睡眠潜伏期(SL)、觉醒次数(AT)、实际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潜伏期(RL)]和睡眠结构[睡眠阶段1(S1)、2(S2)、3(S3)和REM占睡眠时间的比例],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ST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S1占睡眠比例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两组患者SE、S3和REM占睡眠比例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SL、AT、RL、S2占睡眠比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优化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朱宇欢  陶建青 《中国药房》2010,(20):1868-1869
目的:比较单用舍曲林与联合舒眠胶囊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品不良反应(ADR)。结果:治疗8周后,联用组有效率(88.2%)显著高于单用组(85.7%)(P<0.05);联用组治疗后HAMD及PSQI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治疗后2组AD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舒眠胶囊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优于单用舍曲林,且不增加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米氮平及度洛西汀对主诉失眠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40例主诉失眠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米氮平组与度洛西汀组,每组70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进行评估,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5-HT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不同时间点HAMD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2周时米氮平组评分显著低于度洛西汀组(P<0.01),但4和6周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时间点HAMD睡眠障碍因子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米氮平组均较度洛西汀组显著降低(P<0.01);2组各时间点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米氮平组治疗2,4和6周显著低于度洛西汀组(P<0.01);2组血清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诉失眠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米氮平与度洛西汀治疗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米氮平在改善失眠方面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口崩片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8月天津市安宁医院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40~60mg/d(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受性调整药物剂量),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立哌唑口崩片,5~10 mg/d(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性调整药物剂量),1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HAMD评分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8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入睡时间、S1+S2时间均显著缩短,实际睡眠时间、REM、S3+S4时间以及睡眠效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入睡时间、S1+S2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REM、S3+S4时间以及睡眠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对照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8周后,治疗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口崩片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HAMD评分,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男性抑郁症病人多导睡眠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对抑郁症病人睡眠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PSG)对12例男性首发抑郁症病人在MECT治疗前后进行整夜PSG记录,观察MECT治疗前后PSG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人组睡眠总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延迟、觉醒增加、快动眼睡眠(REM)时间增多、REM潜伏期缩短、S1和S2增加以及慢波睡眠减少。病人组经过MECT治疗后PSG显示睡眠总时间增加[治疗前:(342±s51)min,治疗后:(437±25)min,t值11.840,P<0.01],睡眠潜伏期缩短[治疗前:(68±12)min,治疗后:(56±7)min,t值4.249,P<0.01],觉醒时间减少[治疗前:(163±43)min,治疗后:(30±7)min,t值10.409,P<0.01],REM睡眠时间减少[治疗前:(164±19)min,治疗后:(120±5)min,t值9.333,P<0.01],S1减少[治疗前:(46±15)min,治疗后:(39±11)min,t值5.071,P<0.01],慢波睡眠增加[治疗前:(34±19)min,治疗后:(99±7)min,t值-13.146,P<0.01]。REM潜伏期和S2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MECT有改善睡眠的作用。这可能是MECT起到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智敏  蔡艳 《海峡药学》2013,(8):118-119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7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仅用度洛西汀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第四、八周末,观察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阴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疼痛科诊治的阴部神经痛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单用普瑞巴林治疗,试验组联合应用普瑞巴林与度洛西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PSQI和PHQ-9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和PHQ-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8、12周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可以有效缓解阴部神经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7月60例抑郁症患者,入组第2天开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片抗抑郁治疗:每天早餐后服用1次,10 mg·d-1;2周后统一加量至20 mg·d-1。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PSG相关指标包括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表达水平。结果 各病例治疗后睡眠潜伏期及其觉醒时间变短、觉醒次数变少、睡眠效率提高,觉睡比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各病例的总睡眠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结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S1、S2百分比降低(P<0.05),SWS百分比升高(P<0.05);而REM百分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EM睡眠指标与治疗前比较,REM睡眠时间增加、REM睡眠潜伏期降低、REM活动度缩短、REM强度变弱、REM密度减小、REM睡眠出现次数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病例治疗后BDNF平均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经过艾司西酞普兰片抗抑郁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且BDNF平均表达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多中心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度洛西汀肠溶胶囊60 mg·d~(-1)或氟西汀胶囊20 mg·d~(-1),共观察6 wk。结果意向性分析集(ITT)抑郁症病人238例,其中度洛西汀组(试验组)117例和氟西汀组(对照组)121例。符合方案集(PP)病人228例,其中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17例。根据PP样本,治疗6 wk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17项总分减分值分别为(15±s 5)分及(16±6)分,与基线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2%和88.0%,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对照组为24.8%,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均与氟西汀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阿戈美拉汀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88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治...  相似文献   

15.
罗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12):1368-1371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1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均予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加服阿戈美拉汀。均治疗6周。分别采用HAMD量表、NIHSS量表、PSQI量表评价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和睡眠障碍,多导睡眠监测仪记录睡眠参数,ELISA法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含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观察组抗抑郁有效率为58.9%,高于对照组38.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3周和治疗6周时,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6周时,观察组睡眠潜伏期(SL)、觉醒总时间(AT)缩短,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血清BDNF、CNTF含量明显增加(P<0.05)。其余指标组间相近(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效果,以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50 mg,po,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戈美拉汀片(起始剂量为25 mg·d^-1,po;2周后若疗效欠佳则加量至50 mg·d^-1)。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清SOD和MDA水平,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17、SDS和PSQI指标(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9%vs 79.59%,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和失眠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王海军  谢建平 《中国药房》2012,(24):2238-2239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帕罗西汀20mg,qd;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20mg,qd。6周后进行疗效、睡眠质量、焦虑水平以及安全性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92.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总分及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总分与各因子分数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在缓解焦虑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盐酸氟西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米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8%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8.5±1.1)分低于对照组的(12.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5%,高于对照组的17.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