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在宫颈癌、CINⅡ/Ⅲ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宫颈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并评价VEGF-C用于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例正常对照、12例CINⅡ/Ⅲ、6例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6例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C及VEGF-D的表达并比较各组间差异性,用ROC曲线评价VEGF-C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①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C水平高于宫颈癌组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C水平高于CINⅡ/Ⅲ组(P<0.05);CINII/III组血清VEGF-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及CINⅡ/Ⅲ组三组血清VEGF-D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及CINⅡ/Ⅲ组均高于正常宫颈组(P<0.05)。当划定VEGF-C的诊断阈值为356.52pg/mL时,其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3.3%。在ROC分析中,VEGF-C的曲线下面积为97.2%。结论①VEGF-C在宫颈癌生长、转移和预后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VEGF-D可能在癌前病变的发生、演变过程中起作用;②可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C的水平来预测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肿瘤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脉管内瘤栓、宫旁浸润、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肿瘤病理类型与术后累积复发率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均相关(P<0.05)。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3.429、2.549,P<0.05),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3.000,P<0.05)。结论 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淋巴结转移率>7.3%的患者应加强术后补充治疗及随访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宫颈癌妇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绝经分为绝经组128例和非绝经组31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理学特点,两组患者癌症类型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以鳞癌为主,绝经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浸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分型、病理分型、是否手术、淋巴结是否转移和深肌层浸润情况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而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浸润是绝经后宫颈癌妇女的病理特征,肿瘤分型、病理分型、是否手术、淋巴结是否转移和深肌层浸润情况均与颈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趋势、病因、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情况。方法对40例年轻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轻女性宫颈癌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FIGO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术后或术前是否放化疗对预后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年轻宫颈癌发病率较高,年轻宫颈癌临床期别早、淋巴结转移率高,有其独特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其不良生物学特征对患者的预后是有影响的。建议对年轻妇女应加强普查和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宫颈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CD8、CD10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所选患者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宫颈癌TIL CD8、CD10的表达情况。结果 (1)CD8在宫颈癌TIL中的表达随患者年龄的增加、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减弱(P<0.05);(2)CD10在宫颈癌TIL中的表达水平较低,且其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3)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为年龄、临床分期、CD8表达水平、有无淋巴结转移等,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4)CD8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CD10表达水平的改变不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宫颈癌TIL CD8的表达与患者手术时的年龄、临床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但与CD10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进一步改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寻找与其关联的临床特征。结果肿瘤大小及间质浸润深度是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均不是高危因素(P>0.05)。结论对肿瘤最大直径2~4cm或间质浸润深度超过1/2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考虑行术前新辅助化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8.
马洪宇  李攀 《哈尔滨医药》2021,41(6):112-113
目的 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96例宫颈癌患者,均行DCE-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CE-MRI、DWI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及淋巴结检出率.结果 本组共96例宫颈癌患者,手术病理诊断证实35例患者有盆腔淋巴结转移,DCE-MRI检查检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真阳性33例,DWI检查检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真阳性29例;DCE-MRI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91.67%)高于DWI (81.25%)(P<0.05);DCE-MRI对淋巴结的检出率(87.35%)高于DWI(78.82%) (P<0.05).结论 DCE-MRI检查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度,且对淋巴结的检出率更高,可为临床判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提供更准确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225例宫颈癌患者生存率及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就诊我院的22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随访3年生存率9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腺癌类型和Ⅲ期及以上临床分期是宫颈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相比对照组,其发生死亡的风险值分别是6.67 (95% CI:2.06~21.58),2.98(1.00~8.91)和12.06 (1.13~128.99).结论 泉州地区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较高,淋巴结转移、腺癌和临床分期Ⅲ期以上是不利于宫颈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郭昕 《临床医药实践》2008,(13):373-375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m23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与癌细胞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68例宫颈癌PCNA和nm23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53%)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阳性表达率(48.53%)显著低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PC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nm23基因呈负相关(P<0.01)。结论:PCNA和nm23基因与宫颈癌细胞增殖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估计预后是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熊娟 《安徽医药》2015,(4):682-685
目的:探讨CDK8(cyclin-dependent kinase 8)、KAI1蛋白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K8、KAI1蛋白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110例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组织、36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CDK8、KAI1表达的差异;检测36例宫颈癌组织中CDK8、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K8、KAI1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统计相关资料随访患者复发及预后情况。结果随着病情发展,CDK8在正常组织、CIN低度病变组织、CIN高度病变组织、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递增的趋势( P<0.05),CDK8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36例宫颈癌患者随访后,临床Ⅰ、Ⅱ、Ⅲ期死亡率分别为13.33%、20.08%、37.50%,淋巴结转移死亡率(46.67%)显著大于淋巴结无转移(19.05%),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CDK8表达增强,死亡率增大,CDK8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有直接关系;KAI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Ⅱ、Ⅲ组织、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8.00%、53.00%、40.00%、16.67%;KAI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年龄、组织分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表明KAI1尚未发现与宫颈癌预后相关。结论 CDK8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有直接关系,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的一项指标,而KAI1蛋白的表达尚未发现与宫颈癌预后相关,需后续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本市宫颈癌患者5年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集的186例宫颈癌患者为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探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等对寿光市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5年存活率为73.66%(137/18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x2=14.490、7.143、39.841、5.859、18.093、6.533,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是本市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95%CI分别为1.017-4.689、0.335-1.248、0.746-1.383、1.235-2.164、0.035-0.763、1.354-1.492,P<0.05).结论 优化术后治疗方式,尽量建议患者选择术后化放疗结合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治性手术治疗对Ⅰb2~Ⅱb期宫颈恶性肿瘤的疗效预后影响及影响晚期宫颈恶性肿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妇科病房的70例Ⅰb2~Ⅱb期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平均年龄为(47.77±10.03)岁。(2)单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是影响宫颈恶性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P 0.05),术前治疗(P=0.166)不是影响宫颈恶性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P=0.020)是影响宫颈恶性肿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宫颈癌的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淋巴结的转移、宫旁浸润,其中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的重要独立预后因素,而接受新辅助治疗与宫颈癌的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人类乳头状病毒(HPV)与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39例患者,将此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选取41例非宫颈癌的正常人群,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人类乳头状病毒(HPV)的检查,观察研究结果。结果宫颈癌组患者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体内的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出率明显增高,人类乳头状病毒(HPV)与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云星  洪颖 《江苏医药》2012,38(10):1216-1218
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无淋巴结的转移,直接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就目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浸润等方面进行讨论.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治疗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测量值的异常增高以及淋巴结内HPV-DNA检测结果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8例有完整资料的、治疗方案相同的宫颈癌患者,Ⅰa期13例(16.67%),Ⅰb期42例(53.85%),Ⅱa期23例(29.49%)。结果2年生存率为84.62%,5年生存率为73.08%;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手术切缘是否有癌细胞残留、深肌层是否有癌细胞浸润、宫旁是否癌细胞浸润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较晚、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手术切缘有癌细胞残留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应予高度重视,加强综合治疗,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如何进一步改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寻找与其关联的临床特征.结果 肿瘤大小及间质浸润深度是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均不是高危因素(P>0.05).结论 对肿瘤最大直径2~4 cm或间质浸润深度超过1/2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考虑行术前新辅助化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MP-14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子的关系。方法对42例宫颈癌MMP-14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MMP-14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差异显著,不同组织分型及FIGO分期宫颈癌中MMP-14的表达无差异性,MMP-14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MMP-14与宫颈癌的侵袭有关,有利于判定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潘小虹  陆雪官  朱维培 《江苏医药》2013,39(10):1191-1194
目的 分析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80.26%.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临床Ⅰ-Ⅱ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Ⅱb-Ⅳ期(87.93%vs.55.56%) (P<0.01);无宫旁浸润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宫旁浸润者(85.25% vs.60.00%)(P<0.05);无脉管浸润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脉管浸润者(82.19% vs.33.33%)(P<0.01);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85.29% vs.37.50%)(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晚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96例,应用多层螺旋CT对其宫颈癌的腹主动脉、骼外、骼内及骼总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实施诊断,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淋巴结清除术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在淋巴结转移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9.58%与69.79%,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对多层螺旋CT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诊断应用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