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伴糖代谢异常、乙型肝炎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以及无肝病糖代谢异常"三多一少"症状的出现率,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空腹C肽水平(FCP)、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释放水平(PINS)及C肽分泌水平(PCP)。结果无肝病糖代谢异常患者"三多一少"出现率为52.4%,慢性肝病患者则无"三多一少"症状;与无肝病糖代谢异常患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伴糖代谢异常患者FPG、PPG显著较低(P<0.05),FINS、FCP、PINS、PCP显著较高(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患者FPG、PPG无显著差异(P>0.05),FINS、FCP、PINS、PCP显著较高(P<0.05),但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伴糖代谢异常患者水平(P<0.05)。结论慢性肝病伴糖代谢异常患者无典型糖尿病表现,而慢性乙型肝炎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胰岛功能增强,而乙型肝炎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胰岛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伴糖代谢异常、乙肝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以及无肝病糖代谢异常"三多一少"症状的出现率,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空腹C肽水平(FCP)、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释放水平(PINS)及C肽分泌水平(PCP)。结果无肝病糖代谢异常患者"三多一少"出现率为52.4%,慢性肝病患者则无"三多一少"症状;与无肝病糖代谢异常患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伴糖代谢异常患者FPG、PPG显著较低(P<0.05),FINS、FCP、PINS、PCP显著较高(P<0.05);乙肝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患者FPG、PPG无显著差异(P>0.05),FINS、FCP、PINS、PCP显著较高(P<0.05),但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伴糖代谢异常患者水平(P<0.05)。结论慢性肝病伴糖代谢异常患者无典型糖尿病表现,而慢性乙型肝炎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胰岛功能增强,而乙肝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胰岛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3.
沙坤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9-119
<正>患者男性,60岁,以"突发性胸痛伴大汗6h"为主诉入院。自6h前因情绪激动后出现胸痛,位于胸骨后,呈烧灼感,伴大汗,为持续性,无恶心及呕吐,无放散痛。病后就诊于当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提示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20岁。因恶心、呕吐伴右上腹疼痛3d,加重伴胸痛9h,于2004年7月4日入院。患者3天前"受凉"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并右上腹疼痛,不伴寒颤、高热,在私人诊所按"胃炎"治疗,症状无改善。入院当日下午1时许频繁呕吐并出现持续性胸闷痛伴心悸无气短出汗,于外院行腹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27岁。主因"慢性咳嗽1年余,加重2个月伴胸闷、气紧"于2005年11月21日入院。入院诊断"咳嗽原因待查;支气管哮喘;双肺结节性质待定"。入院后给予抗炎、平喘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7岁,主因"平卧后气短、干咳1个月余,加重20d"入我院呼吸科.患者于2004年1月底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平卧后数分钟气短,时常伴少许干咳,侧卧或坐起可以迅速缓解;伴胸闷,时有心悸,不伴发热、咳痰、胸痛、咳血,无心前区疼痛及压榨感,无少尿及双下肢水肿等,日常生活正常,可以连续爬3层楼.  相似文献   

7.
某患者,男,60岁,因"左腘窝包块反复疼痛7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麻木6 d"入院。7年前发现左腘窝1包块,偶感疼痛不适,自服"利风平"后疼痛可渐缓解;后包块渐增大,6 d前感左腘窝包块疼痛伴左下肢麻木,放射痛,行走受限,来院就诊。既往患"痛风"10余年,自服"利风平"治疗。体格检查:T36.4℃,P 78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36岁。主因"胸闷、乏力1月伴发热5 d"入院。2008-10-27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予以VDLP方案诱导化疗1周期后达CR1。此后HePer-CVADA及HD-M方案交替强化8周期后停药观察。2010-02-25因双侧乳腺肿胀1个月伴躯干皮肤皮疹1周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查体:生命征平稳,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滴伴口服疗法可否取代序贯前期的bid静滴法。方法:59例患者分为2组,疗程均为7~14d。A组30例,疗程前3~5dqd静滴同时qid口服,后几天同B组;B组29例,用序贯疗法治疗。结果:A组与B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86%(P>0.05),细菌清除率为89%和86%(P>0.05)。结论:静滴伴口服疗法可取代序贯前期的bid静滴法。半衰期短的β-内酰胺类药不合理的qd静滴法可用"qd静滴伴n次口服法"或"qd静滴伴n次肌注法"取代。  相似文献   

10.
邵启卫  李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88-289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9岁,因"不明原因头痛、头晕、乏力半月"入院,头痛呈持续性胀痛,无眼花、耳鸣、恶心、呕吐,伴纳差,左侧肢体乏力、不能站立行走,感发热、无畏寒,伴记忆力减退及言语不清,自服消炎止痛药无好转。行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于2003年4月17日以"右颞叶胶质瘤"收住院。查体;神差,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11.
井郁陌  武倩  王敬 《河北医药》2013,(13):2079-2080
患者,女,66岁。主因"腰痛伴腰部畸形20年,加重伴活动受限3个月"入院。入院诊断"腰椎滑脱症、腰椎侧弯畸形",拟行"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内固定术"。既往无其他合并症史。入院检查心电图(ECG)正常。心脏超声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X线片示胸廓不对称,双肺纹理增粗、增多;主动脉迂曲、增宽,气管右移,未见异常阴影;胸椎及腰椎上段侧弯畸形,腰椎后凸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20岁,学生。3天前"受凉"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并右上腹疼痛,不伴寒颤、高热,在私人诊所按"胃炎"治疗,症状无改善。入院当日下午1时许频繁呕吐并出现持续性胸闷痛伴心悸无气短出汗,于外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炎、胆石症",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心彩超示"二尖瓣肺动脉瓣轻度返流",胸片示"心影增大",  相似文献   

13.
<正>我科收治1例胃窦癌伴不全梗阻患者,在胃镜下行空肠营养管置入,后营养管经口脱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李某,73岁,主因"上腹胀1个月"入院,饭后症状加重,伴返酸、乏力、食欲减退,间断进食后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胃镜检查示:幽门管溃疡(性质待定),胃潴留;腹部CT示:1胃窦癌;2肝内散在结节,转移瘤可能性大;病理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3岁。因胸骨后闷胀、剑突下胀痛伴乏力2h由门诊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收入院,患者步行入院。患者与家人争吵后饮含52%乙醇的白酒约60g,出现轻微胸骨后闷胀,剑突下胀痛,呈持续性,无放射痛,不伴汗出,伴四肢乏力,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咳嗽、胸闷10+天,心脏彩超发现左心房团块3 d。"于2013-09-25入院。人院前10+天,心脏彩超发现左心房团块3 d。"于2013-09-25入院。人院前10+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呈干咳,间断发作;伴胸部闷胀不适,活动后心累气促,无发热、胸痛、咯血、晕厥等不适;于当地卫生室给予输液治疗无好转(具体不详),遂于3 d前在涪陵中心医院就诊,行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房内稍增强回声团块,考虑黏液瘤,未行特殊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内实性异常回声,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功能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左房黏液瘤"收入我科。2+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呈干咳,间断发作;伴胸部闷胀不适,活动后心累气促,无发热、胸痛、咯血、晕厥等不适;于当地卫生室给予输液治疗无好转(具体不详),遂于3 d前在涪陵中心医院就诊,行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房内稍增强回声团块,考虑黏液瘤,未行特殊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内实性异常回声,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功能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左房黏液瘤"收入我科。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伴间断双下肢可凹型浮肿(1年内未再出现浮肿);近10+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伴间断双下肢可凹型浮肿(1年内未再出现浮肿);近10+天发病以来夜间不能平卧明显,无端坐样呼吸,不伴咯  相似文献   

16.
莫西沙星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患者女,56岁。因"服用莫西沙星30min后头晕无力、面色苍白伴喘息20min"入院。患者既往患脑梗死、假性球麻痹、饮水及进食呛咳。1年前曾因咳嗽、喘息在北京某医院呼吸科门诊就医,诊断吸入性肺炎,予以口服莫西沙星0.4g,1次/d,未出现任何不良症状。20d前患者咳嗽、喘息伴发热,体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性,38岁,已婚,孕3产1,于8年前孕足月顺利分娩1次,人工流产2次。因"停经70d,阴道少量出血40d伴左下腹隐痛5d"入院。患者曾于外院行刮宫+取环术,术后病理检查:"子宫内膜蜕膜样变,未见绒毛组织"。入院前5d出现恶心等不适,间断性左下腹隐痛,不伴头晕、乏力及肛门坠胀感。查体:血压正常,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后穹隆无触痛,宫颈举痛(+),子宫大小正常,右附件区可及一4.0cm×3.5cm大小包块,活动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退休职工,上海人氏,因"反复发热伴咳嗽、咳痰5月余"于2013年10月13日入院,于今年5月下旬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发热,最高38.8℃,无畏寒、寒战,伴咳嗽、咳痰,白粘痰,无粉红色泡沫痰,无咯血,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无腹痛、呕吐。给予抗生素静滴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3周后查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80岁。因持续性便秘进行性加重伴轻度消瘦、纳差1个月就诊。患者平时健康状况良好,1个月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便秘,伴纳差,经口服"助消化类及胃动力类药物"后食欲有所增加,但便秘症状进行性加重,以至于使用"通便类药物"无效时才就诊。患者重度便秘(靠人工辅助排便),无腹痛、腹泻,无黄胆等症状发生,曾先后在当地三家医院以"慢性胃肠炎"或"胆囊炎"给予助"消化、消炎利胆、通便"等对症治疗,但疗效欠佳。专科检查:①B超示:胰头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28岁。因间断双膝关节痛伴发热1个月,加重伴咳嗽、咯血3d入院。2008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9℃,不伴寒战、盗汗及乏力,就诊于乡卫生院,查红细胞沉降率(ESR)40mm/1h,抗链"O"阳性,诊断为"风湿热",予地塞米松6mg/d,青霉素800万U/d治疗,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因间断发热,自行口服"感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