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尽管历代医家给了不同的解释,但大多忽视了文中"伤寒中风"这一前提,致使多有误读。其中以"抓主证"这一说法广为流传。此说法听起来似乎  相似文献   

2.
自《伤寒论》问世自今,对“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理解,可以说众说不一,笔者在深入探讨少阳证柴胡证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在排除其他经病的前提下,从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八个主要症素中,只要见到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素,即可确定为柴胡证。为小柴胡汤的使用提供了比较易行的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3.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淑凤 《天津中医》2001,18(3):42-43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少阳篇》第101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意指凡柴胡正证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但见其中一证即可投小柴胡汤,不必诸证悉具。“但见一证便是”之“一证”,是指疾病的某一类主要症状或体征,而非某...  相似文献   

5.
李进业 《河南中医》2016,(3):381-382
《伤寒论》少阳病出现的各种症状,其原因是人体遭到病原微生物侵袭,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分析,发热是各种症状出现的共同病理机制和中间环节,所以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时,"但见一证便是"是以发热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小柴胡汤中柴胡单一药物即对少阳病的各种症状具有较全面的治疗作用,其中退热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收集历代医家关于《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注释,对其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同时结合个人经验对其进行相应的解释,认为此条文中之"一证",当为符合柴胡汤病机之症状,此"一证"并非专属柴胡汤证,小柴胡汤也并非治疗此"一证"的唯一方剂。最后指出审证求机才是正确理解"但见一证便是"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小柴胡汤证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立方思想、小柴胡汤治疗范围及小柴胡汤类方变法的研究分析,认为小柴胡汤不仅是一首治疗外感热性病,病入少阳的有效方剂,而且更是一首治疗多种内伤杂病的多功能方剂。如在《伤寒论》本书中所治之“口苦、咽干、目眩、目赤、两耳无所闻、胸胁满而烦、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腹痛、胁下鞭满、头痛、发热、阳微结、热入血室”等十六证,在临床中,都会是各自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或证候而出现,加上小柴胡汤的几个或然证,及其类方化裁治疗,可以看出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一书中应用之广泛。后世医家据小柴胡汤又灵活加减,所化裁的方剂不胜枚举,广泛应用于治疗内伤杂病之中。所以,小柴胡汤可谓是后世治疗内伤杂病的群方之冠,《伤寒论》一书可谓是后世治内伤杂病的源流与滥觞。  相似文献   

8.
9.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言简意赅,条文简略,内涵丰富,虽由叔和搜集编次,后又历经战乱,原书内容,散失甚多,且因年移代隔,书中一句即可从多角度进行理解,导致后世研究者学术观点多不一致,笔者用仲景书解仲景意之法,认为《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中的"有柴胡证"指的是第96条的"小柴胡汤证",而"但见一证"中的"一证"指的是第96条中的四大主证以及七个或然证。  相似文献   

10.
自仲景提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后,历代医家对于“一证”所指多有论述,难成定论,遂为争论。文章通过仲景脉证并治诊疗过程的分析,提出“辨××病脉证并治”当为后世“辨证论治”之滥觞,且辨病是辨证的前提,辨病基础上的辨病辨证结合是仲景诊治疾病的基本范式。辨证上仲景又非常重视辨“脉”证,所以《伤寒杂病论》开篇“平脉法”,每一篇都是“脉证”为主要辨别依据,这里的证不是证候的“证”,而是证据的“证”,故而据脉证(体征)、参它证(症状)的“以脉统证”是仲景辨证的基本程式。由此推论,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之“一证”当为脉证,即脉证基础上的综合征,而非指单纯的症状而言。  相似文献   

11.
对小柴胡汤"和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有把多种治法合于一方的组方特点。《伤寒论》"和法"的形成,是后世医家在对《伤寒论》及小柴胡汤的阐发过程中逐渐产生的。首次提出"和法"的是成无己,其涵义是融会多种治法合而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方法,不是一种单一的、具体的治法。"和法"是一种变化无穷的治疗方法,小柴胡汤只是"和法"中的一种方法。张介宾、程钟龄、戴天章、何廉臣等医家有关"和法"的论述丰富、完善了中医学"和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祝茜  赵明君 《河南中医》2016,(6):936-939
中医经典确立了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基本范式,蕴含着中医学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汇集着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规范着中医学术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源头活水,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演变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的内在原因。"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经典专著《伤寒论》的始终,它既可以体现在六经证及其兼证、变证方面,也可以体现在"病证相应""异病同治"及六经病治法等方面。因此掌握中医学逻辑思维,掌握"从一般到特殊"的诊疗逻辑思维方法是决定诊治活动趋近于诊治目标的核心因素,利于理解和认识方证间互相关系及方证的病变本质、临床表现。同时,是争取最佳疗效的重要条件,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历代医家的论述、方证分析、临床案例、实验研究等方面对《伤寒论》中明确要求"去滓再煎"的7首方剂进行论述,探讨中药特殊煎煮方法的重要性,提出中药煎煮方法应该"将规范化与特殊化紧密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胡冠书 《河南中医》2020,40(3):329-331
"发于阳""发于阴"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发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无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疾病处于表证期。阳经受邪发热,阴经受邪无热,此为常;阳经受邪亦有不发热者,阴经受邪反有发热者,此为变。《伤寒论》第7条和第131条两处"发于阳""发于阴"含义相同,均为就表证而言。邪在皮毛经络,为感邪之初,病之始,故为"发"。"阳"指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阴"指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从病程上看,处于表证期,即邪气入经以及入经之前;从病位上看,邪在体表、经络,无涉脏腑。相较而言,阳经表证更为明显,邪在络脉常已出现相应症状,从病之"发"到病之"衰",时间较长,所以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将脉象以其相关属性一分为二,并以"阴阳"统称之,以寸为阳、尺为阴,诊脉以浮取为阳、沉取为阴。《伤寒论》将复杂的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以其属性概而分之为阴阳,认为只要"阴阳自和",则疾病即可痊愈,也间接说明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是"阴阳和",疾病的本质是"阴阳不和"。这里的阴阳显然不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对人体生理("体")和功能("用")的规定、概括和分类。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使用"三阴三阳"来命名外感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病位,称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概念,原本是阴、阳的分化,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既是对经脉的划分,又是对六气(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的阴阳划分,也是对脏、腑(太阴肺、脾,少阴心、肾,厥阴肝、心包络,太阳膀胱、小肠,阳明胃、大肠,少阳胆、三焦)的阴阳划分。可以看出,在《伤寒论》中,阴阳主要是用来分类的,而阴阳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则是由事物的阴阳属性演化而来。张仲景将阴阳学说具体的运用到临床实际,没有用"阴阳"去进行过多的理论演绎,而是用了最原始和简单的方法,用阴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进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规定和分类,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相似文献   

16.
从自衄病解、以衄代汗、以汗代衄,论述《伤寒论》太阳伤寒"衄解"。指出:衄血系由外邪闭表邪热内盛所致,是伤寒表实证泄热祛邪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结合内服大补阴丸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疗效。方法:根据补肾强元,采用王不留行籽敷贴耳穴结合内服大补阴丸,治疗妇女绝经前后诸证50例,以内服中药汤剂《左归饮》加龟板、制首鸟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7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0)。结论:两组疗效相近,治疗组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傅文录 《河南中医》2007,27(6):9-11
阴盛格阳,清代名医郑钦安先生认为是阴盛阳衰或脱阳证,针对真阳衰微、阴邪内盛之病理,治疗上善于抓住阳虚证的本质,针对阳虚之上、中、下的不同,采用扶阳药物而重用大辛大热之药姜、桂、附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伤寒论》中部分针刺条文的病因病机和用穴的总结分析,归纳出仲师刺法的5个特色——截断病邪,防止传变;针药并用,各得所宜;谨辨病机,适时用穴;待病势所向,乘机施治;阳经宜刺,阴经亦可刺,以期一窥仲师关于针刺的奥旨。  相似文献   

20.
疾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医者必须善于观察并及时发现其微小的变化,在症状较少或较轻时,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疾病加重.所有危急重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能见微知著,及时救治,则能防微杜渐,免生叵测.治未病的思想虽源于《黄帝内经》,实则完备于《伤寒杂病论》,一直深刻地影响和指导后世临床,值得精心领会,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