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并予中医辨证分型,主要观察中医证型与溃疡的分型、分期、黏膜状况的关系。结果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多见于溃疡活动期;而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期和瘢痕期。消化性溃疡黏膜表现:脾胃湿热证多见糜烂、充血、水肿;脾胃虚弱证多见苍白、糜烂及出血;肝胃不和证多见充血、水肿和糜烂;胃阴不足证多见苍白、充血、水肿。结论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密切关系,胃镜检查可作为望诊的延伸应用于临床,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对其治疗的相关研究日益深入,但中医证型的客观化为其难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影像学检查方面概述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检索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对证型、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常见的证型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阻胃络、肝胃郁热等,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胃、脾、肝、胃络,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气滞、热、阳虚、血瘀、气虚、阴虚、气郁、湿。结论: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临床分布类型较多,证素辨证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近20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文献,运用多组间卡方检验对总结出的各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明确提出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的有44篇,病例共3413例,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阴亏虚证、胃热炽盛证。结论:消化性溃疡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立该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近 10年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及客观化研究的文献,归纳为胃电图、胃镜像、X线征象、HP感染、前列腺素、胃肠激素、胃酸及胃蛋白酶、IgG及环核苷酸、内源性多肽及细胞因子等与中医辨证的关系。参考文献 25篇。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证型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毅  刘艳  徐太九 《陕西中医》2009,30(5):581-582
目的:通过对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文献回顾性调查,寻找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的一般规律,初步建立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的标准。方法:检索1979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国内的相关文献,采集相关信息,以频数分析、K-means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共检索出有关消化性溃疡的文献1481篇,有中医证型诊断5319例,无证型诊断534例。涉及51个不同的证型,经频数统计分析,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阴亏虚证、胃热炽盛证。经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初步证型标准化为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阴亏虚证、胃热炽盛证、肝郁脾虚证、寒热夹杂证、湿热中阻证等8个证型。结论:消化性溃疡标准化证型及其分型依据有助于临床辨证,并为前瞻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特点,为中医辨证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7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主要观察证型特点,中医证型与消化性溃疡分类、溃疡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溃疡分类(GU与DU)与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病例中虚证,如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心脾两虚型共占98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病程大于3年者,瘀血阻络型占15例,明显高于病程小于3年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以虚证为主,病程较长者,瘀血阻络型多见。  相似文献   

8.
对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其研究不但能够提高中医临床的疗效,还促进中西医的沟通和交流。现在,心肌梗死中医证型研究已开始逐步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在中医辨证分型和证型客观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心肌梗死中医辨证论治体系进一步规范化和客观化。就近年来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以期能促进中医辨证诊治心肌梗死客观化研究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厥(真)心痛"范畴.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现在,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已广泛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无论是在中医辨证分型,还是证型客观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更加规范化和客观化,从而提高了冠心病辨证论治的水平.笔者就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病微观辨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慢性胃病主要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的“胃脘痛”、“痞满”、“烧心”等病证范畴。微观辨证是指针对中医证型进行现代化科学的客观检查,探索某些具有证候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可靠指标,提高证型的客观化和标准化水平,为阐明本病证型的实质和病理学改变,打下基础。近年来,随着对慢性胃病的中医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常见5种中医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按病证结合的原则选择研究对象,并按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大致相当的条件选取健康人对照组,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各组进行情绪测量。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测值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消化性溃疡之中医5证型比较,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之总分和肝经维度积分、焦虑维度积分与抑郁维度积分,在气滞型、郁热型和阴虚型明显高于虚寒型,瘀血型(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其5证型之间,气滞型、郁热型和阴虚型的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其它证型。  相似文献   

12.
1036例消化性溃疡症状学聚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毅  张小萍 《山西中医》2009,25(10):42-43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组合规律和证候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应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大样本病例的症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研究,得出消化性溃疡基本中医证候为五类: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热炽盛证、胃阴亏虚证。结论:聚类结果与PU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基本相符。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对症状组合规律、证候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确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活动期多见于脾胃湿热证(60.7%),愈合期多见于肝胃不和证(62.5%),疤痕期多见于胃阴不足证(30.0%);脾胃湿热证多表现为糜烂、充血及水肿;脾胃虚弱证多见苍白、糜烂及出血;肝胃不和证多见充血、水肿及糜烂;胃阴不足证多见苍白、充血及水肿.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镜表现与其中医证型之间具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常见病,具有疼痛规律性,复发性,产生并发症等特点,本人采取中医重要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本人根据疼痛的时间、性质、和与饮食的关系,辨别虚实,寒热,气血的不同,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两大类,以调和胃气,疏肝运脾为主,兼以理气,化瘀,清火,补阴,温阳等,疗效满意,有效率达100%,复发率低。中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舌象特征.方法选择94例符合临床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同步记录其舌质与舌苔变化.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各证型的舌象特征分布较广,且多数证型的主要舌象与证型的内在病理本质相吻合.结论舌象反映消化性溃疡各证型的内在病机变化,是临床诊治过程中确定分型证候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辨症治疗胆胃不和、肝胃不和、气虚血瘀、阳不足胃脘痛验案四则。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本病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可出现出血、穿孔和梗阻等并发症,部分溃疡还会发生癌变。目前,西药治疗本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耐药性强、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等缺点。近年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本文就近几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中医其它治疗等方法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剖析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用药特点,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WF)检索并筛选近10年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文献,对其有效处方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44篇,包含有效方剂252首,中药177味,其中白芍、甘草、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