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超声胃镜判定胃肿瘤性质失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5月术前超声胃镜判定胃肿瘤性质失误18例的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本组由超声胃镜诊断胃肠道间质瘤(GIST) 55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37例,18例误诊,误诊率32.73%.18例病理确诊为胃平滑肌瘤8例,胃神经鞘瘤3例,胃异位胰腺3例,胃血管畸形2例,胃结节性纤维性假瘤1例,胃重复畸形l例.结论 超声胃镜在GIST诊断方面没有特异性,误诊率偏高,可以同时行电子胃镜检查,以弥补超声胃镜的不足.超声胃镜引导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可以术前确诊GIST,降低超声胃镜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治疗胃间质瘤的经验.方法 22例诊断为胃间质瘤(直径≤4cm)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技术,分别行胃腔外锲形切除术、经胃腔肿瘤外翻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结果 22例均在双镜联合下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行局部切除.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0~130min,术中出血10~250mL,术后2~5d进流质饮食,平均住院时间6.2d.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定位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胃间质瘤超声造影和胃镜检查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胃间质瘤的价值。方法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21例,经口服高回声型的胃超声造影剂,显示胃壁肿块,其中4例给予经静脉的双重超声造影(口服胃超声造影剂加静脉注射SonoVue对胃肿块血流灌注进行观察)。结果 21例肿瘤均为单发,经口服超声造影表现为低回声或近似无回声肿物,瘤体大小为3~9.3cm,平均(4.1±1.4)cm,其内可探及血流信号。双重超声造影提示良性病变3例,恶性病变1例,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合。超声造影提示恶性胃间质瘤4例,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80.0%(4/5),良性胃间质瘤15例,符合率为93.75%(15/16),提示良性可能性大和恶性可能性大者各1例。胃镜检出16例,活检提示良性胃间质瘤13例,恶性3例,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100%,2例肌壁间型和3例腔外型未检出。手术病理结果为恶性间质瘤5例,良性16例。结论超声造影诊断胃间质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胃镜对11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及引导治疗.结果 118例上消化道隆起病变位于食管38例,其中食管平滑肌瘤23例、食管平滑肌肉瘤2例、食管息肉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癌3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1例、食管脂肪瘤1例、食管腔外压迫2例;位于胃80例,其中胃间质瘤26例、胃平滑肌瘤14例、胃脂肪瘤4例、胃底静脉瘤2例、异位胰腺4例、胃壁外压迫26例、未见异常4例,胃壁外压迫病变主要为脾脏(16/26,61.5%),其次是肝左叶、胆囊、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癌等.118例中行内镜下手术治疗45例,有3例(6.6%)发生创面边缘少量渗血,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8例,创面均已愈合良好,无复发病例.术后病理确诊41例,超声胃镜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1.1%(41/45).结论 超声胃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较为准确,能对病变的性质及起源做出诊断,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及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5例超声内镜拟诊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中1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诊断符合率76.0%;21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方式为局部切除;4例(16.0%)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术中定位困难.结论 超声内镜可以作为胃间质瘤临床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胃镜和超声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57例,均于腹腔镜经胃镜和超声内镜辅助下行腹腔镜手术,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和内镜、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8.65±10.3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7.80±11.17)ml,平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0.48±2.12)h,平均住院时间为(7.68±1.02)d,复发率为1.75%;其中5例为交界性肿瘤,52例为良性单发肿瘤;6例为平滑肌瘤,51例为良性单发肿瘤。结论:腹腔镜经胃镜和超声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利于及早发现病变,准确评估胃间质瘤的性质,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以腹痛、黄疸、腹胀、呕吐为主要临床症状;胃镜、十二指肠镜检查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CT和B超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治疗6例,术后1a生存4例,3a生存2例;未行手术治疗4例,1a内均死亡。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症状无特异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胆囊癌伴胆囊结石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25例均行B超检查,其中15例行增强CT检查,1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包括扩大根治2例),5例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行经皮肝胆道内外引流术,术后存活>1~2 a 15例,>2~3 a 8例,>3 a 2例;早期诊断率60%(15/25).结论:胆囊癌伴胆囊结石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对诊断胆囊癌非常重要,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技术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的胃间质瘤资料,主要分析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经腹部超声声像图特征,胃镜表现及活检结果.结果 经腹部超声、CT、胃镜及联合应用超声与胃镜检查GS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62.16%、56.67%、29.73%和86.49%.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率较低,在8例中误诊为5例.结论 联合应用超声和胃镜可提高胃间质瘤的诊断率,该法方便、有效且易于推广.对于提示GST的病例,不宜采用超声引导下活检法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电子胃镜对上消化道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电子胃镜检查中发现的胃平滑肌瘤及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共检出上消化道平滑瘤15例。其中食管平滑肌瘤8例。胃平滑肌瘤7例。有3例行内镜下手术摘除。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后病理均支持平滑肌瘤诊断。结论:超声电子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平滑肌瘤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超声表现.结果6例肿瘤起源于小肠,3例起源于胃,2例源于大肠.超声表现多数为外生性的不规则或类圆形低回声肿块,回声不均匀,其中5例可见肝多发转移.结论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超声表现无特异性,但超声检查能明确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助于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2.
高元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08-3308
目的 探讨老年胃底贲门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老年人胃底贲门癌行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食管与胃之间空肠间置,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饮食,无死亡及吻合口漏发生.随访术后1a内2例死亡、术后1~3 a 10例死亡、术后3~5a6例死亡、2例无瘤生存5a以上.结论 老年人胃底贲门癌经腹行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与胃之间空肠间置消化道重建手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远期效果较好,是老年人胃底贲门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王霄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0):1135-113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5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术前诊断、误诊、病理特点、治疗结果、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的主要症状为下腹部隐痛、胀痛,阴道不规则流血和月经过多,下腹部包块,无特异症状。病理诊断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瘤ll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肉瘤4例。术前确诊8例,占53%,误诊7例,占47%。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7例化疗,2例放疗。结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肉瘤,应注意鉴别。依据病理分类选择合理术式及治疗方法能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Dieulafoy病合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出血部位为胃体14例,贲门2例,15例胃镜明确诊断患者中7例行胃镜下止血治疗,8例急诊手术,1例经急诊开腹探查止血,均治愈,住院时间(11.2±2.5)d。结论胃镜下止血为Dieulafoy病首选治疗方法,出血量大者应行手术止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胃内异位胰腺的胃镜、超声内镜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29例胃内异位胰腺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胃镜诊断胃内异位胰腺10例,镜下表现为隆起型病变,可见表面脐样开口。超声内镜诊断胃内异位胰腺22例,声像图示病灶位于黏膜-黏膜下层22例,呈混杂偏高回声;位于黏膜下层2例,呈均匀低回声;位于黏膜肌层2例,呈低回声;位于固有肌层3例.呈低回声;病灶边界均清晰;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术10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5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11例,内镜下黏膜挖除术3例;术后出现出血1例.余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1a无复发。结论胃镜联合超声内镜可为胃内异位胰腺诊断有重要价值,超卢内镜下行胃内异位胰腺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6例患者术前均行胃镜组织活检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26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13例,包括残胃全切除+胰体尾+脾2例,残胃全切除5例,残胃远端胃大部切除6例;姑息性切除7例;因吻合口处肿块巨大不能切除仅行输出袢短路吻合术加空肠造瘘术4例;因腹腔内广泛转移仅行肿块活检术2例。结果胃镜组织活检对残胃癌的诊断率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钡餐;行根治性残胃切除的手术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结论胃镜组织活检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治性残胃切除是早期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钡餐。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在胃异位胰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检查示病灶位于胃窦大弯侧31例,胃窦后壁8例,胃窦小弯侧7例,胃体下部1例;超声呈中低回声13例,低回声12例,高回声11例,混合回声7例,中高回声4例;胃异位胰腺来源于黏膜下层40例,固有肌层4例,黏膜层3例;胃镜手术后常规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胃异位胰腺40例,胃间质瘤4例,脂肪瘤3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诊断胃异位胰腺的符合率为85.12%,误诊率为14.88%。结论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对胃异位胰腺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GSMT)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2例胃平滑肌肿瘤(GSMT)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胃平滑肌瘤17例均手术局部切除;平滑肌肉瘤14例,其中8例行胃大部切除,2例行全胃切除,2例姑息切除.2例探查造瘘,1例上皮样平滑肌瘤行胃大部切除.首发症状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术前内镜GI、CT等联合检查,阳性诊断率为84.61%,手术切除率为93.8%.胃平滑肌恶性肿瘤为非淋巴途径转移,5年生存率64.3%.结论胃平滑肌肿瘤直径>5 cm多为恶性,且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术前胃镜、CT检查具有较强特异性.手术切除为唯一有效治疗手段,对转移和复发灶也应积极手术并定期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右心房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1995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19例右心房粘液瘤病例。术前均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 ,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15例 ,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1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例。结果 :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 ,随访 15例 ,时间 1个月~ 6年 ,心功能 :Ⅰ级 9例 ,Ⅱ级 3例 ,Ⅲ级 1例 ,1例死于非心脏方面的疾病 ,1例复发再次手术 ,复发率6 67%。结论 :右心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 ,手术效果满意 ,复发率低 ,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随访有重要作用 ,应注意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误诊原因及诊治的方法。方法:对30例胃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均有上腹部反复疼痛,18例有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疼痛伴嗳气、反酸。8例进食虾、蟹等海鲜诱发腹痛病史。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3例。钡餐检查20例,诊断为胃癌10例、胃溃疡9例、胃平滑肌瘤1例。胃镜检查24例,诊断为胃溃疡15例、胃癌6例、胃嗜酸性肉芽肿3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5例,确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4例、胃间质细胞瘤1例。结论:胃嗜酸性肉芽肿极容易误诊。胃镜挖掘式活检及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确诊。胃大部分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