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扶正蠲哮汤内服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扶正蠲哮汤内服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8例用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症状、体征的积分变化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5%,对照组7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蠲哮汤内服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改善临床证候、减少哮喘发作以及控制哮喘用药,延长哮喘缓解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肝疏风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60例,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肝疏风通络汤)及对照组(单纯实施西药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头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次头痛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在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肝疏风通络汤疗效较单纯实施西药治疗好,患者头痛症状更好更快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头痛持续时间短,且用药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性头痛合并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方法: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用单针刺治疗,观察组69例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8.26%,观察组9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性头痛合并顽固性失眠效果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通络止痛中药制剂头痛宁治疗血虚寒凝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2例用头痛宁治疗,对照组109例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头痛总有效率91.96%,对照组为88.07%(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89.29%(P<0.01)。提示:头痛宁治疗血虚寒凝头痛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养血清脑颗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兴权 《四川中医》2004,22(10):37-38
目的 :观察平肝解痉通络汤 (川芎、白芍、细辛、白芷、柴胡、半夏、甘草 )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1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用中药平肝解痉通络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用西药西比灵胶囊治疗 ,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缓解头痛和减少复发都有较好疗效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 75 % (P <0 0 5 ) ,治愈复发率分别为13 3%、 4 5 6 % (P <0 0 1) ,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平肝解痉通络汤疗效确切 ,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用华素片等西药治疗,治疗组用中药内服配合吴茱萸涌泉穴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100%,对照组分别为20%和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较快愈合溃疡面,减少复发,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穴位敷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妇幼保健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诊治的20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敷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8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4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对过敏性鼻炎患儿采取穴位敷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祛风通络汤配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观察组用活血祛风通络汤煎服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对照组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发作次数及发作天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祛风通络汤配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效果持久稳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用镇脑宁、维生素、谷维素、安定治疗,治疗组34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川芪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6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止嗽敷贴散穴位外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2组均使用中医辨证内服中药,治疗组加用止嗽敷贴散外敷双侧肺俞穴和涌泉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在中医辨证口服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止嗽敷贴散穴位敷贴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平肝化痰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平肝化痰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肝化痰通络方,疗程15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1.7%和51.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都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化痰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平肝涤痰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平肝涤痰通络汤,对照组加服天麻醒脑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9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涤痰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用于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洛汀新),西药组(洛汀新),用药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治疗后动态血压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3组组间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差异;中药组治疗前后ET、NO两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益肾平肝方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白昼和夜间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和逆转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该药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益肺通络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益肺通络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3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9例,采用益肺通络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化疗方案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在痰菌阴转率、肺部X线病灶吸收、空洞闭合、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2组痰菌培养阴转率及肺部X线病灶吸收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肺通络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以促进痰菌阴转及肺部病灶吸收,近期疗效有效且安全,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方案奠定了前期基础,具有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口针疗法;针药组45例给予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配合口针疗法;对照组40例口服丽珠肠乐。4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复发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针药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复发次数及复发率与其余3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D-IBS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降低患者复发率及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16.
孙艳 《辽宁中医杂志》2012,(6):1097-1098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3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活血通络汤,2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3.16%和86.6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肌梗死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IL-1β、IL-6、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加灌服附子汤剂复制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模型。将复制成功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7只,给予益肾平肝方)、西药组(7只,给予洛汀新),模型组(7只,给予蒸馏水),并以WKY大鼠作正常对照组(7只,给予蒸馏水)。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后血压,并用ELISA法测大鼠血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血压、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可以降低SHR血压和血IL-1β、IL-6、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心通络汤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UA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标准治疗,实验组除标准治疗外加用自拟中药方剂保心通络汤,观察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在西药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心通络汤能够更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缓解临床症状,对血脂及血流变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失眠症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更年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3例)和中药组(31例);针药组采用平肝益肾方结合针灸治疗,中药组采用平肝益肾方治疗,疗程4周。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87.88%和63.64%,中药组分别为77.42%和22.58%;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透化系统治疗瘀血闭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诊治的90例瘀血闭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透化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基础上,透化组给予活血温经通络中药透化系统治疗,中药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口服,联合组给予活血温经通络中药透化系统治疗及身痛逐瘀汤口服。3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评分、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和血清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统计3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及血清PGE2、MMP-3、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透化组和中药组(P均<0.05),透化组和中药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透化组和中药组(P<0.05),透化组和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透化系统可有效改善瘀血闭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更好,可能与明显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