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不能改变孩子眼睛的颜色,却可以将温馨怜爱的目光赐给他们.父母不能用物质使孩子得到安全感,但可以用充满爱的双手环抱他们.孩子内心深处极需要安全,对事物要有脚踏实地的把握.当孩子面对不熟悉的环境时,他就会害怕.  相似文献   

2.
都说小儿肺炎有“根”,一感冒就犯。儿子的肺炎就是这样。想不到朋友一个只值一元钱的小偏方,竟奇迹般地去了儿子肺炎的“根”。儿子小时身体很弱,刚过18个月,病就像在兜里揣着似的,用母亲的话说就是“苍蝇踢一脚他也要感冒”。春秋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温差变化大,容易感冒也就罢了,夏天儿子也经常感冒,而且一感冒就会出现肺炎。儿子的肺炎也特殊,不发热,就是喘。有时病情重时,半夜我也得带他去医院打针。开始时儿子一打针就哭,后来竟变成了医院的“老战士”,扎针时连眼睛都不眨。护士还让儿子做其他孩子的榜样,在给其他孩子打针时总是说:“你…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强调自由比命还重要,但是我们去了美国却处处感觉到不自由。不能乱穿马路,晚上不能在居民区内大声喧哗,不能用带歧视性的字眼形容他人……如果你不小心做了,就可能会惹上官司。用这种后果来警醒人要自律,就是美国妈妈经常做的。一般来说,美国父母会先和孩子商量好一些必须遵  相似文献   

4.
孩子无论是接受一次简单的抽血检查,还是一次复杂的外科手术,疼惜他们的父母都感觉束手无助。其实,焦虑的父母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安然地度过这个难关。一、和孩子谈谈医院。告诉孩子,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生病,要恢复健康就得吃药、打针。医院就是这样一个保障我们健康的地方。可能的话,可以让孩子结识一些医生或是当过小病人的同龄孩子做朋友,消除孩子心中对医院的恐惧感。带孩子到医院时,如果他问你是否需要打针,你要诚实,最好这样回答他:“宝贝,我不认为需要打针,但是得问问医生,听听他的意见。”关键是不要对孩子轻易许下不用打针的诺…  相似文献   

5.
谈吐四要素     
钟旷 《大家健康》2011,(4):25-25
要改变一个人的谈吐,声音里蕴藏着巨大的可挖掘能量.一个男人如果有谈吐障碍,他的权威就会受到影响:一个女人的声音如果不招人喜欢,她的魅力和美好形象就会大大受损.反之,如果我们清除了下面这些说话障碍,那么谈吐印象分就会攀升得很快.  相似文献   

6.
梅子 《大家健康》2008,(10):41-41
女人到了三十.如果还不嫁人,就会被人怀疑有问题,不是生理有问题,就是神经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生总结     
有日,出差到北京,与客户相约吃饭。此人50余岁,身材魁梧,眉眼之间很是和善。与客户之间的应酬原本是我最不喜欢的事情,好在这客户性格爽朗,又非常健谈,所以这顿饭吃得还算开心。吃过之后要了一壶茶开始闲聊。也不知怎的,就聊到了孩子的事情上去。源头好像是说起来人这一生,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他的总结是:如果你结婚,并有了下一代的话,那么你的一生就全得交给孩子了。  相似文献   

8.
罗琳 《现代健康人》2005,8(3):31-31
不知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人家接近我的时候,我想远离他;人家要远离我,我却又与他接近。我喜欢某个人,却口是心非地说不喜欢,我还不敢看他,怕他知道我喜欢他而看不起我。对待同性也一样。如果那个人是栽嫉妒的,我就会阴阳怪气地对她,有时理她,有时不理她。哪个异性多看我几眼,我就会想他是不是爱上我了?我总是受这些无聊而不真实的想法困扰,睡都睡不着。我是不是有什么精神病啊?  相似文献   

9.
儿子与女儿     
《中国医院院长》2006,(11):79-79
有两位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别提了,真是不幸哦!”这位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得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儿呢?“”她可就好命了,”妇人满脸笑容,“他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同样的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如果在医院里,经常以病人的立场去看问题,很多事情就不难理解了。儿子与女儿  相似文献   

10.
有的小孩动不动就打人,这种坏习惯一定要改正过来,否则年龄越大,问题就愈严重。一般说来,刚会走路的1岁小孩就会攻击别的孩子了,其中大多数是由于对方不给他所要的东西,所以他就打人。1岁左右的幼儿,东西被抢走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必定会向人攻击。这个年龄的儿童根本分不清黑白、对错,一有不  相似文献   

11.
《中外健康文摘》2008,(4):42-42
我儿子今年21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做了手术后就好了。请问他如果结婚,会遗传给他的孩子吗?  相似文献   

12.
琦琦 《健康伴侣》2010,(5):49-49
2000年岁末,我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未婚先孕显然会影响男友的前途,因此,我们商量将孩子打掉。谁知做完人流两个月后,我发现小生命依然在我体内孕育。我觉得特对不起孩子,一种与生俱来的母性让我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将孩子生下来。这个决定遭到男友的强烈反对,他甚至表示如果不打掉孩子就分手。于是,我寒着心决定做未婚妈妈。  相似文献   

13.
据野史记载,太监李莲英是颇能讨得西太后欢心的奴才?因为他和太监小德张一样篦头很解痒,会梳“旗头座一式发髻且能不碰掉秀发。就凭这手本领,才得以受宠。有一回,李莲英为慈禧太后洗兴,不知是只顾说谀词而不小心还是因老年脱发难免,竟于盆中掉落数十根头发。慈禧一怒之下,打翻铜盆,又令人把李莲英杖个头破血流。慈禧晚年最忌脱发,找了不少生发的医方,均不奏  相似文献   

14.
每名中国人一出生就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如果出现诊疗活动,还将有一份电子病历。无论他生活在哪一片社区、去哪所医疗机构就医,他的相关信息都可以被拥有相关诊疗权限的人看到,并作为后续诊疗、防保以及享受各种医保待遇的依据。不会重复检查,没有漫长的就诊等待,甚至遇到疑难重症也不必奔波于医院之间,只需社区医生申请远程会诊。系统会提醒孩子及家长打防疫针,提醒孕妇做产前检查,提醒慢病患者健康生活、按时服药复诊……  相似文献   

15.
赵和 《大家健康》2013,(4):10-10
在我带着学生去英国凯特汉姆学校作访问期间的一天,我的一个学生和凯特汉姆学校的一个孩子去海边玩耍,却遭遇了海啸。瞬间,两个孩子所在的高处变成了一座孤岛。望着肆虐的海水和狂风,两个孩子都感到了深深的恐惧,他们知道,如果不选择自救,海水迟早会吞掉那座危险的孤岛。中国孩子立即想到了打电话求救,但是他发现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英国孩子则找来了两根木头。  相似文献   

16.
何谓忘情水?请听通俗歌里唱的:“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夜不流泪,所有真心实意,任他雨打风吹,付出的爱收不回。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生不伤悲,就算我会喝醉,就算我会心碎,不会看见我流泪。”天。原来忘情水就是那种使人健忘、使人解脱的神水。那么,在文学作品中,有没有过关于忘情水的描写呢?有。最典型的就是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曾与玛甘泪真诚相爱,不料,此爱却不被世俗认可,玛甘泪的妈妈与哥哥也在极力反对。玛甘泪为了与浮士德幽会,曾让妈妈喝过安眠药,不料剂量过大反而害死了妈妈。玛甘泪的哥哥不许她与浮士德相…  相似文献   

17.
文暄 《大家健康》2011,(7):19-19
中国父母喜欢在人前夸别人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这种做法,其实最伤害自己的孩子:想让孩子自信,家长一定要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地把孩子的闪光点提出来,让孩子感到你为他骄傲:人前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事,比如孩子出门会帮妈妈拎东西,对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效果很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久以来,性问题在中国一直是一个神秘、模糊、让人耻于启口的话题,青春期的性问题更是让家长、教师非常苦恼。然而,信息全球化的现实和青少年性犯罪的触目惊心,已不允许家长、老师用“孩子长大后就会知道”这样的托辞。孩子通过各种途径飞快地知道“性”的全部。如果在这之前没有健康的性教育来作为防御,那么,这片空白一定会被不健康的性知识占领,出现问题再后悔就太晚了。因此,青春期性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到冬季,头发总是大把大把地掉,掉得人心疼,掉得人心慌:“头发要掉光啦!”年年掉发年年愁。这样的掉发正常吗?有没有办法抑制或缓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得弄清——掉发?还是脱发?关键词:脱发如果因为梳子上的几根小毛发,就嚷嚷着要成“秃子”了,那就太危言耸听了。首先,异常脱发和正常掉发要分开。正常掉发每个人头皮上约有10万个毛囊,每根头发的生长期约2~4年,之后进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存在着“潜能递减法则”。即每个儿童的各种潜能都有自己的发达期、敏感期,如果不抓住每段时期的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训练,就会影响儿童相应潜能的发展,甚至会使某种潜能永远丧失。人在3~6岁所掌握的语言经验会占他一生中语言发展的80%左右,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错过了这个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就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他一生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