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22例大肠腺瘤和69例大肠癌中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cl-2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50.00%、52.17%.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bcl-2表达率为33.33%,无淋巴结转移者为62.22%,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 1<0.05);在高、中和低分化腺癌中Bcl-2表达率分别是100.00%(5/5)、82.35%(14/17)、36.17%(17/47),高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腺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 2、0.0011);TNM IV期bcl-2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Ⅲ期,(P<0.05).大肠癌组织bcl-2表达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体分型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bcl-2蛋白高表达对大肠癌的发生起重要作用.bcl-2蛋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其表达高低与肿瘤细胞的病理分级、TNM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周期素D1与p16蛋白及Rb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yclinD1(周期素D1),p16及Rb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在55例原发性大肠癌中检测cyclinD1,p16及Rb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结果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3.64%(24/55),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7.27%,R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36%;cyclinD1,p16及Rb阳性表达与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Rb失活与p16表达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1);Rb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呈反比(P〈0.01);p16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cyclinD1,p16及Rb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死亡组与生存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存在cyclinD1,p16及Rb蛋白表达的异常,p16、Rb及cyclinD1过度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对肿瘤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p53、bcl-2及Ki-67蛋白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1例CA组织和16例正常包皮中的p53、bcl-2及Ki-67蛋白表达情况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31例CA组织中p53、bcl-2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4%、48.39%和77.42%,而正常上皮p53、bcl-2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25%、13.50%和37.50%;p53、bcl-2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CA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A中p53、bcl-2和Ki-67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C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3在大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31、EphA3蛋白在80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并计算MVD值,分析MVD与EphA3蛋白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组织中MVD值分别为(89.78±14.31)、(49.35±4.12)、(20.90±2.42),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EphA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3)MVD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EphA3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4)EphA3在大肠癌中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361,P〈0.01)。结论MVD及EphA3与大肠癌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关,对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冉冬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782-1784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明确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卵巢癌组织作为观察组,60例卵巢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测定两组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okemo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9.2%(36/52)和11.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8%(41/52)和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P〈0.01)。Pokemo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9.16,P〈0.05)、临床分期(χ2=5.86,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32.28,P〈0.01)和是否复发(χ2=27.08,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82,P〉0.05)无明显关系。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8.24,P〈0.05)、临床分期(χ2=9.24,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19.62,P〈0.01)和是否复发(χ2=21.16,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77,P〉0.05)无明显关系。经相关性分析,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阳性表达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97,P〈0.05)。结论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与卵巢癌的诊断、病变程度和预后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闫威  陈勇  李浩博 《河北医药》2013,(19):2887-288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027在牙龈癌及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正常黏膜组织、26例癌前病变(白斑、红宽)组织及46例牙龈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p27蛋白与牙龈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p27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与癌前病变及牙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另2组p27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但与病变的临床分级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p27蛋白与癌前病变和牙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与牙龈癌的临床分期成反比关系,与牙龈癌的病理分级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子p57^kip2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蛋白)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57^kip2和Rb蛋白在37例大肠癌和26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p57^kip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40.5%,显著低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69.2%(x^2=5.039,P&;lt;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x^2=8.914,x^2=4.416.P&;lt;0.05);Rb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51.4%。显著低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76.9%(x^20=4.234,P&;lt;0.05),并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x^2=14.596,P&;lt;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gt;0.05);p57^kip2蛋白阳性表达组Rb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p57^kip2蛋白阴性表达组。但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369,P&;lt;0.05)。结论:p57^kip2和(或)Rb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p57^kip2和Rb蛋白在大肠癌细胞周期调控中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p27Kipl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HCC及癌旁肝癌组织中PTTG蛋白、p27Kip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CC、癌旁和正常肝组织的PTTG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8%(34/48)、91.7%(44/48),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TG蛋白在癌旁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HCC中的表达(P〈0.05);HCC、癌旁组织的p27kipl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0.8%(10/48)83.3%(40/48),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PTTG表达阳性组织中有10例见p27kipl表达阳性,而14例PTTG表达阴性组织中有9例见p27kip1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TTG和D27Kipl鼻常表达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在HCC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urvivin、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这两种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Survivin、p53蛋白在1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69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恶性和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6.7%(P〈0.05);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率为43.5%,在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率为13.3%(P〈0.05)。两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②Survivin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相关性(r=0.464,P〈0.05)。结论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为卵巢癌的诊断、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且二者在卵巢上皮性癌的癌变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9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VEGFR-3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VEGF—C、VEGFRG和P5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组织:67.4%(60/89)、55.1%(49/89)和66.3%(59/89),癌旁组织:22.6%(12/53)、20.8%(11/53)、11.3%(6/53),正常组织:13.2%(7/53)、11.3%(6/53)、0,P〈0.05]。DukesB、C和D期的大肠癌P53阳性率[分别为:61.1%(11/18)、76.2%(16/21)、87.1%(27/31)]均高于DukesA期[26.3%(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ukesD期高于DukesB期(P〈0.05)。大肠高分化腺癌P53阳性率低于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7%(16/35)比78.3%(18/23)、81.1%(25/31),P〈0.05],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P53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9例大肠癌中60例有淋巴结转移,VEGF—C和VEGFR-3阳性率分别为76.7%(46例)和63.3%(38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9例,VEGF-C和VEGFRG阳性率分别为48.3%(14例)和37.9%(11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VEGF—C和VEGFR-3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VEGF—C在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2/24)、67.6%(25/37)和82.1%(23/28),黏膜下层阳性率与浆膜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的阳性率分别为29.2%(7/24)、54.1%(20/37)和78.6%(22/28),浆膜层阳性表达率高于黏膜下层和肌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低、中、高分化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分别为83.9%(26/31)、69.6%(16/23)、51.4%(18/35),VEGFR-3阳性率分别为77.4%(24/31)、56.5%(13/23)、34.3%(12/35),VEGF-C和VEGFR-3在低分化程度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程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P53的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联合检测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预后、评价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锌指转录因子Slug蛋白(snail-2)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Slug蛋白在87例结直肠腺癌、30例腺瘤、30例增生性息肉及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Slug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2.5%(37/87),与Slug蛋白在癌旁组织(6.7%,2/30)和增生性息肉(16.7%,5/30)以及腺瘤(23.3%,7/30)中的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Slug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发生部位无关(P>0.05)。结论 Slug蛋白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侵袭转移有关,对于结直肠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l05和Ez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光波/微波(1ightwave/microwave,LW/MW)-EnVision。“法检测100例结直肠癌30例正常黏膜和30例腺瘤组织标本中CDl05和Ezrin蛋白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CDl05标记的微血管计数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及结直肠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Ezrin蛋白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3%、50.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Ezrin蛋白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CDl05标记的微血管计数高于表达阴性的组织(P〈0.01)。结论Ezrin蛋白、CDl05标记的微血管在结直肠癌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结直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机制,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21和p27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分析110例女性NSCLC患者和124例女性健康对照人群p21基因3'非翻译区(3'UTR)和p27基因第109密码子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p21基因突变型(C/T+T/T)频率在病例组(76.4%)显著高于对照组(56.5%)[(χ2=10.27,P=0.001)。携带T等位基因(C/T和T/T基因型)能显著增加这一人群NSCLC发病风险(经年龄校正的OR=2.60,95%CI(1.46,4.61)]。根据吸烟状况和年龄分层分析发现,p21基因突变型(C/T+T/T)频率在不吸烟病例组(86.0%)和≥50岁病例组(76.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携带C/T和T/T基因型可显著增高不吸烟者和50岁以上人群的NSCLC发病风险[经年龄校正的OR分别为4.95和2.68,95%CI分别为(2.36,10.40)和(1.41,5.08)]。p27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总体分布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也未显示出结果有差异性。对淋巴结转移的研究显示p21和p27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p21基因3'UTR多态性与该女性人群NSCLC发病风险有关,C/T、T/T基因型可能增加NSCLC发病风险,尤其对于不吸烟个体及50岁以上者其可能是NSCLC的发病危险因素。p27基因多态性与该女性人群NSCLC遗传易感性无关。p21和p27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4.
吴建浓  刘敏  李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083-2084
目的:探讨端粒酶与Ki-67、p53在大肠癌和腺瘤的表达及发生、发展机理。方法:用组织芯片原位杂交的方法在分子学水平对细胞的端粒酶进行检测,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Ki-67,p53进行检测。结果:72例大肠癌端粒酶表达的阳性率为77.78%,Ki-67阳性率88.89%,p53阳性率63.89%;36例大肠腺瘤端粒酶表达阳性率8.3%,p53阳性率22.22%,Ki-67阳性率13.89%。端粒酶和Ki-67、p53的阳性表达在大肠癌和大肠腺瘤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和K-i67、P53在大肠细胞癌变过程中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化学EliVison两步法检测70例甲状腺癌、14例甲状腺瘤及14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Survivin、VEGF的表达,并对甲状腺癌组织学分型、临床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甲状腺癌中Survivin、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64%、66%,和正常甲状腺组织、腺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中Survivin、VEGF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型、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3,P<0.01);甲状腺癌中Survivin、VEGF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阳性组预后差。结论Survivin、VEGF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为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提供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尾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2)和糖链抗原242(CA242)蛋白表达与老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老年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CDX2和CA24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CDX2阳性表达率(65.6%)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93.3%,P<0.05),而CA242蛋白阳性表达率(75.6%)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0.0%,P<0.05).CDX2和CA242蛋白的表达与老年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X2与CA242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5).结论 CDX2和CA242蛋白表达与老年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老年结直肠癌预后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和凋亡促进基因bax表达与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40例肝癌细胞和16例正常肝组织的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cl-2及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细胞癌分别为12.5%(2/16)、45.0%(18/40)、87.5%(14/16)、52.5%(21/4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bax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相关。结论: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进展,并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bcl-2蛋白表达在肝癌有独立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8.
bcl-2和ki-67蛋白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bcl-2和ki-67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结肠癌,38例结肠腺癌,20例正常结肠粘膜,分别进行bcl-2和ki-67蛋白的检测。结果bcl-2阳性表达率在腺癌与腺瘤中基本相同,阳性表达强度腺癌明显高于腺瘤(P〈0.01),腺瘤和腺癌的阳性表达强度及表达率与正常大肠结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在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bcl-2在结肠组织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ki-67的阳性表达及表达强度对诊断腺癌和监测腺瘤癌变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sp27和p14AR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和10例大肠腺瘤以及15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hsp27和p14ARF的蛋白表达。结果:①大肠癌组织中hsp27和p14AR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2%、58.4%,大肠腺瘤组织中分别为40%、70%,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分别为33.3%、80%;②p14ARF在高、中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为64.1%,显著高于低分化组22.2%(P<0.05);③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sp27和p14ARF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同时,p14AR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分级有关,其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去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