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预防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17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2名和对照组105名。观察组患者分别于PICC置管前、置管后监测TEG,并根据TEG参数提示的凝血状态指导口服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按常规PICC置管。两组患者分别于PICC置管后6周内每周1次,行血管超声检查,比较观察组血液高凝状态者口服阿司匹林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TEG变化情况和2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6例血液高凝状态者口服阿司匹林干预后,TEG各项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89%(1/112)、20.95%(22/105),2组静脉血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14,P<0.001)。结论 TEG可有效预测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形成,为患者建立个体化的防治血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6月留置PICC导管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选择2011年6~12月留置PICC导管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在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栓塞及异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术实行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述了PICC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导管相关因素、合并症、血栓史和抗凝剂的使用及患者症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药物预防,进行集束化干预和循证护理等预防方法,早期发现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能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延长PICC的留置时间,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4.
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它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尽管PICC具有诸多优点,但对于静脉而言导管仍然是异物,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其中以静脉血栓最为严重[1]。静脉血栓是指纤维蛋白、红细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内形成凝块。发生在置管侧肢体及其相关静脉的血栓称为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2]。据报道[3],与PICC 有关的静脉血栓(PICC-related Venous Thrombosis, PICC-related VT)发生率为1%~4%。一旦形成PICC-related VT,可因栓子脱落而危及患者的生命[4],所以了解引发PICC-related VT的相关因素,做好预防至关重要。目前,有关PICC-related VT的文献多为经验总结个案报道及对照研究。本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告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订并实施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及维护的标准操作流程,对护士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护士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能力。结果降低了PICC置管期间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破损、导管感染的发生率(P0.01或P0.05)。结论实施PICC置管及维护风险管理,可以减少置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邓伟英  冯婉茹  袁媛 《护理学报》2018,25(23):60-62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血栓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为血栓早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肿瘤中心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80例,在患者置入导管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置管侧肢体、锁骨下、腋下、颈内静脉,了解是否发生无症状血栓,记录无症状血栓出现的时间、统计发生率。结果 无症状血栓的发生率为41%,中位数时间为第8天,其中19%(15/80)发生在置管后7 d,18%(12/65)发生在置管后8~14 d,8%(4/53)发生在置管后15~21 d,4%(2/49)发生在置管后22~28 d。结论 耐高压双腔PICC相关性无症状血栓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早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能发现无症状血栓。肿瘤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的患者应早期进行筛查,为早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降低血栓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护理人员能够独立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静脉输液的方法,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人力和时间,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好患者的血管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等优点[1]。静脉血栓是指纤维蛋白、红细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内形成凝块。发生在置管的侧肢体及其相关静脉的血栓。静脉血栓栓塞后,栓子极易脱落,脱落的栓子可随静脉回流入心脏而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2]。所以,预防静脉血栓为维护患者静脉通道通畅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PICC置管患者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主要通过采取对PICC置管患者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进行PICC置管风险识别、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护理人员PICC置管相关知识培训、穿刺点渗血的防范、严防感染、溶栓、加强患者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进行风险控制。认为风险管理有效地减少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PICC置管输液及化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915-2917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6例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PICC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而对照组患儿则不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在临床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为3.77%,而对照组则高达18.87%,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患儿PICC临床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患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以更好的保障新生患儿的生命安全,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建美 《护理学报》2013,(21):64-65
目的探讨使用动静脉脉冲系统预防癌症患者PICC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5月,选择90例癌症患者,置入导管前均排除静脉内膜损伤。随机分为两组,PICC24h后,观察组给予动静脉脉冲系统配合手及手腕部的运动,对照组仅给予指导手及手腕部的运动。PICC置人后第8天,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两组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血栓0例,对照组2例,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脉冲系统对癌症患者PICC静脉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176例,统计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例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肺癌化疗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PICC置管期间是否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分为病例组50例与对照组12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穿刺次数、同步放疗、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置管肢体活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有BMI≥25、合并糖尿病、腺癌、置管前D-二聚体>0.5 mg/L、置管肢体过度或缺失活动(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受多因素影响,需强化预防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对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137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置管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前列地尔10ug1次/d,连用3d。2个月后所有患者经血管超声检查确定是否有血栓形成,比较2组患者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前列地尔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以作为有效的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56例行PICC穿刺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及日常维护,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对照组未使用任何抗凝药物。通过临床观察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判断患者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9,P<0.05)。观察组患者无显著过敏、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有效地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AS)对预防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老年肿瘤PICC术后患者120例,术后护理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AS,分别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周腋静脉流速及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腋静脉流速术后3周较对照组有显著加快(P〈0.05);实验组DVT发生率(1.7%),对照组发生率(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5)。结论AS能明显改善老年肿瘤患者PICC术后置管上肢的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预防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行PICC置管的1137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B超随访检查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确定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结果3.6%(41/1137)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RR=1.04,95%CI:1.01~1.07,P=0.013)、有PICC置管史(RR=3.22,95%CI:1.53~6.77,P=0.002)、送管次数越多(RR=1.98,95%CI:1.30~3.00,P=0.001)是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年龄大、有PICC置管史、送管次数多是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该类患者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有望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性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并住院治疗的患者106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性护理,对比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分析致病原因,比较护理前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的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7.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4%(P0.05)。2组深静脉血栓的致病原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的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性护理能够较好地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还可提升患者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PICC导管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PICC导管作为静脉输液的安全通道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患者在留置导管期间发生的感染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针对引起感染的药物因素、患者因素、导管因素、操作因素和护理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最大限度降低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PICC置管致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并归纳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留置PICC导管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68例,对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置管静脉、置管肢体、疾病严重程度、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值、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改变与发生静脉血栓有无相关性及血栓形成的时间.结果 确诊静脉血栓13例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型胰腺炎患者发生血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管静脉右头静脉发生血栓概率最高(37.5%),左、右上肢肘正中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2.0%、4.7%),左、右贵要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3%、0.6%);血栓形成患者PT高于血栓未形成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患者APTT、FIB、D-D均明显高于血栓未形成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PICC置管后形成血栓的平均时间(12.6±7.8)d,血栓最早可发生在置管后第3~4天.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及置管静脉的选择直接影响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要加强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意识,置管前严格评估患者凝血指标,置管时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降低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use of indwell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VCs) for chemotherapy delivery is common practice in cancer patients. Central venous lines facilitate ease of blood drawing along with administration of blood products and various other therapies. Significant risks, however, include infection and 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 Several attemp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o reduce CVC-associated thrombosis, in particular anticoagulation strategies. Given the lack of clear efficacy, there is at present no recommendation for the use of prophylactic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olid malignancy and an indwelling CVC.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given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controlled t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