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永琼  熊恒玉  梅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88-1989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的风险.方法 观察82例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情况,并分析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82例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6例(7.3%),均为晚期右肺癌患者,6例均有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伴有胸腔积液.结论 晚期右肺癌患者,行PICC置管前应加强风险评估,筛查有无隐匿性上腔静脉综合征,尤其是右上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恶性积液者.  相似文献   

2.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术。PICC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维护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化疗、肠外营养、长期连续输液等治疗~([1])。但PICC管也有置管失败的情况发生,例如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导致  相似文献   

3.
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其头端送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反复或长期需要静脉补液的患者和需要进行多次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作为远期治疗的血管通路,可留置一年左右,导管的留置不会影响患者肢体活动或体位限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腔静综合征在临床上已有很多报道,其成功率高、疗效迅速,创伤性小[1,2],笔者对4例右上肺癌并上腔静脉综合症患者行上腔静脉支架置入术,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4例患者,3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55~69岁,平均61.8岁,均系右上肺中央型肺癌.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静脉穿刺行上腔静脉远心端造影,明确上腔静脉狭窄情况,然后送入导丝通过上腔静脉狭窄段,远端置于右侧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再沿导丝送入内支架释放系统,根据造影情况定位后释放支架.本组所用支架均为国产"Z"形不锈钢裸支架,长度为10cm,直径为2.5cm,4例患者均放置一枚,支架在右心房内置长度为2cm,支架置放术中及术后24h内心电监护,术后给予抗凝及抗生素治疗,4例患者在内支架置放术同时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PICC置管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经引导针将标有刻度的硅胶导管插入¨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但是在静脉置管操作及护理不当时,也容易引起导管异位及送管困难等异常隋况。因此每例患者在置管术后都应进行X线检查,以帮助快速准确判断导管走形和导管位置、插入深度、有无异位、卷褶,帮助及时处理调整导管位置,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或转移性纵隔肿瘤、侵犯纵隔的肺肿瘤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属放疗急症,妥善处理至关重要。本组分析1989年3月至1994年10月我院收治20例急重恶性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放疗的结果,连续5次大剂量(300CGY-500CGY/次)放疗后开始缓解,整组完全缓解12例(60%),部分缓解4例(20%)。本结果提示处理急重SVCS时及时放疗是行之有效的,冲击放疗可加速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复杂前上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评价左无名静脉-右心耳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骑跨于上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的前上纵隔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B2与B3混合型胸腺瘤1例,B2型胸腺瘤2例,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类癌)2例,胸腺鳞癌3例。术中均行人工血管左无名静脉-右心耳旁路移植术,并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和受累及部分上腔静脉、左右无名静脉。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9个月骨转移死亡。结论:对于治疗无远处转移的侵犯上腔静脉和左右无名静脉并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纵隔肿瘤,左无名静脉-右心耳旁路人工血管移植术可以提高切除率,缓解临床症状,进而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血流动力学创伤性监测的插管途径较多,但由于成人颈内静脉颇粗,当扩张时直径可达2cm。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成一直线,加之胸导管位于左侧,以及胸膜顶右侧又低于左侧,故临床上多选用右颈内静脉插管。传统的右颈内静脉穿刺的置管方法,对其解剖位置及体表投影,据调查无论前、中、后入路均属盲探性操作,因此可能会损伤动脉、神经或气管、食管、纵隔、肺等毗邻脏器,形成颈部血肿压迫气管、血胸、气胸、甚或纵隔、心包填塞等。为了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有的作者报道,藉颈内静脉的生理波动传至皮肤为特征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9.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方法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肿瘤患者因多程化疗、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等治疗 ,导致静脉血管损伤 ,造成静脉穿刺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 ,近年来我院对 48例肿瘤患者均采用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 (即经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将导管末端送到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 )。穿刺方法简捷安全 ,护理的关键是置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置管后预防感染、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 ,以及正确的封管方法 ,防止血液堵管。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的护理体会。化疗前针对血小板计数极高能否实施股静脉PICC置管治疗的问题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针对化学性静脉炎,在不同部位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美宝湿润烫伤膏外敷;针对患者同时存在上腔静脉综合症和下肢静脉曲张,且拒绝股静脉置管,通过签署外周静脉应用强刺激性药物知情同意书、评估患者下肢静脉情况等一系列措施,解决该患者化疗时如何选择最佳静脉通路的问题。经过7天的护理,患者化学性静脉炎好转,经下肢外周静脉安全顺利的完成6个周期的化疗用药。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于卫华 《护理研究》2004,18(1):21-23
中心静脉通道是使用人体大静脉 ,如上、下腔静脉直接快速输注大量液体进入血循环 ,是由导管头的位置所定义而不是插入位置来定义 ,导管头必须位于上腔静脉 -右心房交界处或下腔静脉 ,通过锁骨下静脉、颈内外静脉、头静脉或正中静脉进入上腔静脉入口 ,通过股静脉、大隐静脉进入下腔静脉 ,导管的插入通过经皮穿刺Seldinger技术及静脉切开的方法实施 ,通过胸透或荧光造影调整置管深度[1] 。1 中心静脉置管 (CVCs)的类型[2 ]  临床常见的有以下 4种类型 :中心型CVCs、隧道型CVCs、末梢插入型CVCs(PICC)和置管术。2 置管方法2 .1 锁…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ICU收治的危重患者救治难度大,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对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营养支持等治疗非常重要,深静脉穿刺置管现在已经成为ICU危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有临床研究表明,PICC对于ICU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1]。传统的  相似文献   

13.
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上广泛用于中期至长期(5d~1年)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安全可靠的选择。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放化疗科自2005年10月始对肿瘤患者在化疗前采用PICC置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癌肿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压迫上腔静脉致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急症[1].放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能较快地解除上腔静脉压迫征,有效地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减轻面部、颈部及上肢水肿等症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我科自1996年11月以来共收治恶性肿瘤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2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科成功救治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出现颈部血肿压迫气道窒息患者,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8岁,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2年,为透析治疗来本科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过程中误穿锁骨下动脉,即刻退针并按压.10 min后再次穿刺并成功置管.置管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穿刺处出现肿胀,建议留院观察,0.5 h后患者出现右颈部肿胀,并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逐渐下降至0.90以下,考虑血肿压迫气道.给予面罩吸氧,但SpO2未见好转,低至0.70.急行气管插管,插管时发现血肿严重压迫喉部组织,仅见咽喉腔有气泡涌出,困难气道,Cormack-Lehane分级Ⅳ级.  相似文献   

16.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uperiorvenacavasyndrome,SVCS)为肿瘤急症,多由肺癌合并纵隔、气管旁淋巴结转移肿大压迫上腔静脉或癌肿直接侵犯上腔静脉所致。1994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73例SVCS患者行放疗和/或化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19例,36~74岁,平均55.4岁,原发灶位于右肺65例,左肺8例,其中中心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53例,周围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2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小细胞癌34例,大细胞癌5例,鳞癌21例,腺癌11例,未分化癌2例。经X线检查,64例显示上纵隔增宽,CT扫描发现54例上…  相似文献   

17.
总结 1 例肺癌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经上肢 PICC 导管的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包括:置管前由呼吸科医生、肿瘤科医生、放诊科医生、血管通道专科护士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会诊,进行风险评估、可行性分析及知情同意告知;由PICC 专科护士实施置管,同时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并做好急救准备和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置管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预防 PICC 并发症。 通过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护理,完成 4 周期化疗后拔出 PICC 导管。  相似文献   

18.
王辛  王淑清 《全科护理》2011,(11):1031-1032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是由于上腔静脉或周围的病变引起静脉阻塞,致使上腔静脉血流受阻,导致上肢及面部静脉曲张、水肿及青紫的一种综合征。上腔静脉位于狭窄的右前上纵隔,在胸骨的后方,紧邻右主支气管和升主动脉,四周为淋巴结所包绕。胸腔手术后纵隔局部血肿压迫上腔静脉或肿瘤直接浸润,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因素均可产生SVCS。  相似文献   

19.
陈星玲  雷山川  李良兰 《护理研究》2008,22(8):2156-215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肿瘤病人常用的给药方法,置入后可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局部感染、血栓、导管断裂、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少见局限性湿疹伴自身敏感性皮炎的报道。2007年4月我科收治1例肺癌合并严重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人,治疗中2次行PICC右股静脉置管,均并发局限性湿疹伴自身敏感性皮炎。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应用PICC置入肘部不同静脉成功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以保证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从而避免了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减轻了患者痛苦,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该项置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对使用PICC的患者,经过肘部不同静脉走行的置管成功率进行分析,提供选择最佳插管静脉的途径。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6年10-12月我科共有128例患者行PICC置管术,随机分为贵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