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对产妇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案实施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产妇92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分娩过程中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研究组在分娩过程中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产程时间、分娩期间母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产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期间仅有1例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产妇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案实施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缩短产程时间,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给予分娩产妇舒芬太尼结合罗哌卡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无痛分娩;给予观察组患者舒芬太尼结合罗哌卡因联合进行无痛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疼痛度、出血量、剖宫产概率、产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出血量、剖宫产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产程时间跟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观察组产妇28%出现尿潴留,78%出现皮肤瘙痒,且13例产妇出现宫缩乏力。以上各指标相对比,两组产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给予分娩产妇舒芬太尼结合罗哌卡因联合进行无痛分娩,能够减轻疼痛程度,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概率,但是应注意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黄启桂 《中外医疗》2022,(18):85-88
目的 研究无痛分娩中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8月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妇产科病房收治的197名分娩产妇,通过全盲抓阄法随机将其分为常例组(n=98)、研究组(n=99)。常例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研究组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数据、痛感测评值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生命体征数据均显著优于常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痛感测评值显著低于常例组产妇的痛感测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常例组(2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4,P=0.001)。结论 对分娩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疼痛反应,更利于生命体征数据的稳定,从而获得理想妊娠结局,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有效的缓解产痛,不仅可减轻产妇的痛苦,也可缓解产痛带来的不良生理反应.方法 14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症的的单胎孕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镇痛组:孕妇于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左右进行镇痛,由麻醉师于L2-3或L3-4间隙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头向置入导管2-3cm并留置,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0.2%罗哌卡因与0.1%舒芬太尼混合液10ml,观察5min,无异常现象后即可接病人自控镇痛泵,每小时4ml泵入,镇痛效果差时可适当追加药物2ml,锁定时间20min,直到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停止镇痛.第二产程结束后继续使用直到产后,产妇离开产房前,拔出硬膜外导管.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产程中不采用任何镇痛措施,常规处理同镇痛组.行WHO疼痛分级和运动阻滞分级,记录产后产妇的不良反应,对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组产妇安静放松.对照组产妇呼吸急促,脉搏略增快,显得紧张、焦虑急躁、疲劳,情绪波动大.结论 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自活跃期起用于分娩镇痛,可解除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产妇的生育质量,加上产程中有产科和麻醉师双重监护,能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对分娩结局、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是一项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进行无镇痛自然分娩,观察组进行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无痛分娩,比较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且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新生儿影响小,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于产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对新生儿无显著影响,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自然分挽,比较2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产妇顺产42例,占70%,对照组产妇顺产28例,占46.66%,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顺产率,操作简便,对母婴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中应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要求无痛分娩的120例产妇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参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统计比较。结果:在镇痛起效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在镇痛效果方面,两组患者镇痛起效后1h、2h、3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产妇V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下肢麻木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瑞芬太尼,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创伤轻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进行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间于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娩过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药物进行无痛分娩对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进行无痛分娩,效果显著且安全,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连续硬膜外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安全程度。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100例在产房正常待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n=50例),实验组常规于L2~3间隙行连续硬膜外穿刺,试验量后头侧置硬膜外管4 cm接PCEA泵,协助产妇平卧位后给予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首剂量和维持剂量,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阴道分娩。观察2组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记录是否需要助产和紧急更改剖宫产,是否出现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等不良事件。结果 2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组产妇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产妇出现需要阴道助产、紧急更改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连续硬膜外无痛分娩,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时间... 更多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采取低浓度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入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412例作为观察组,将来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41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问、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状况的影响。结果2纽分娩活跃期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入阻滞麻醉法用于分娩镇痛,疼痛阻滞效果可靠,缩短了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加速了产程进展,减少了产妇的体力消耗,从而增加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和阴道难产率,对产妇有利而对婴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0例,ASAⅠ~Ⅱ级妊娠4~8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A组):0.1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术麻醉;对照组(B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术麻醉。观察MAP、HR、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采用VAS评分)的发生率。结果:B组MAP、HR及SpO2略有下降;A组MAP无明显变化,HR和SpO2均明显下降(P〈0.05);A组丙泊酚总用量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的舒芬太尼(0.1μg/kg)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上流产术的麻醉,减少了丙泊酚的总用药量和呼吸循环抑制的发生,非常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痛,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3.
张海萍  陈本祯 《四川医学》2011,32(7):982-984
目的观察0.1%与0.12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产妇予以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67μg/ml硬膜外分娩镇痛,B组予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83μg/ml硬膜外分娩镇痛,C组产妇为对照组,不予镇痛处理。观察镇痛效果(采用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采用Bromage法)、生命体征、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结果三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确切,应用前后比较及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1%罗哌卡因与0.12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黄泽汉  陆荣臻  韦忠良 《重庆医学》2012,41(18):1821-1823
目的 观察小剂量罗呱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75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5例.A组:0.75%罗呱卡因15 mg(2 mL);B组:0.75%罗呱卡因10 mg(1.3 mL);C组:0.75%罗呱卡因7.5 mg+舒芬太尼5 μg (0.75%罗呱卡因1.0 mL+舒芬太尼0.1 mL).B、C两组均加10%葡萄糖溶液至2 mL.观察3组给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黄碱用量.结果 麻醉后A、B两组MAP和心率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的效应。方法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舒芬太尼3μg组、舒芬太尼5μg组、舒芬太尼7μg组。于L2-3行腰硬联合阻滞,鞘内注射相应剂量舒芬太尼以及2mg罗哌卡因,硬膜外腔置管,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泵。记录起效时间、首次用药持续时间、鞘内给药后VAS评分、局麻药总量;运动阻滞、各产程时间、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舒芬太尼5μg、7μg组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与3μ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μg组罗哌卡因总量、运动阻滞例数比5μg、7μg组明显增加(P〈0.05)。但上述指标5μg、7μg组之间无差异。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瘙痒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3μg、5μg、7μg联合罗哌卡因2mg鞘内注射分娩镇痛均安全、有效,但综合评估鞘内注射分娩镇痛联合用药以舒芬太尼5μg联合罗哌卡因2mg更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33-136
目的 观察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1~12 月我院行无痛胃镜诊疗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使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则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生命体征变化及麻醉效果,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HR、MAP、SO2 等各项指标从T1~T3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时段指标幅度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镜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效果更佳,可缩短胃镜检查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0例可以阴道分娩而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产妇,用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同条件的未采取镇痛措施的15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等。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两组第二、三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能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右江医学》2017,(4):475-47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作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辅助性镇痛镇静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择期行单侧上肢手术的106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53例,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A组给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辅助镇静,B组则给予芬太尼+咪达唑仑辅助镇静。观察两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前(T0)及静脉辅助用药后5 min(T1)、10 min(T2)、30 min(T3)、60 min(T4)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静深度(Ramsay)评分、术中遗忘程度以及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A组给药前后的MAP、HR、Sp O2水平波动情况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中VAS评分低于B组(P<0.05),术中Ramsay评分高于B组(P<0.05),术中遗忘率高于B组(P<0.05),给药后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和血糖值(GLU)水平升高幅度小于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辅助用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可发挥良好的镇静遗忘作用,有助于减轻疼痛,抑制应激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在镇痛分娩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2013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单胎头位且足月的初产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孕妇随机分成3组,每组24例。3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剂量为2μg(A组)、4μg(B组)和6μg(C组)。于L2~3行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鞘内注射各组拟定剂量的舒芬太尼和2.5mg的罗哌卡因。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并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A泵)。记录各组首次用药持续时间、药物起效时间、鞘内注射给药后VAS疼痛评分、罗哌卡因总用量、运动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等。结果 3组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舒芬太尼B组和C组较A组首剂给药后作用持续时间长、药物起效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舒芬太尼A组罗哌卡因总用量为(22.37±6.33)mg明显高于B组的(15.79±5.64)mg和C组的(14.76±5.17)mg(P<0.05);在运动阻滞发生情况方面,A组发生轻度运动神经阻滞明显多于B组和C组(P<0.05);3组在产程时间、出血量以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在镇痛分娩术中均安全有效,且4μg舒芬太尼联合2.5 mg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在镇痛分娩术中的剂量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相同浓度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72例育龄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A组(n=24),0.20%罗哌卡因;B组(n=24)0.20%布比卡因;C组(n=24)为对照组。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行走功能评定。记录各组产妇的血压、脉搏、心电、血氧饱和度、胎心率(FHR)、产程长短、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A、B两组产妇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A组产妇100%能下床行走,B组75%产妇能下床行走,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优于布比卡因,且对母体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