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和昼夜温差的增大,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这一季节的疾病好发人群多集中于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天气变化大,呼吸道不断受到刺激,导致功能紊乱失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次高峰期,即11月至次年的1月和3~4月。每当季节变换,冷空气活动频繁会诱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现在正值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压变化大,天气也比较干燥,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次高峰期,即11月至次年的1月和3~4月。每当季节变换,冷空气活动频繁,会诱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现在正值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压变化大,天气也比较干燥,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群,更要特别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止脑  相似文献   

3.
《武警医学》2013,(12):1103-1103
进入冬季以来,气温下降,空气干燥,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和冻疮的高发季节。为提高官兵自身防护意识,有效维护官兵身心健康,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武警8620部队多措并举全力开展冬季卫生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4.
话题背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欣荣,大地一片生机。人们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后也开始频繁活动,微风拂面,阳光和煦总是让人流连忘返。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因此,春天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是一些传染病,如流感、结膜炎等。另外,春天气温、气压变化较大,一些慢性疾病也容易复发。下面我们就春季易发疾病的防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进入冬季后,气温逐渐下降,会影响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尤其是中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适应能力减弱,往往导致旧病复发,因此,要做好防病工作,尤其是要预防5种冬季常见病:防感冒感冒是中老年人冬季常见病,往往会诱发或加重"老慢支"、支气管扩张、哮喘等疾病,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极易诱发肺心病。因此,老年人在冬季要重视预防感冒,加强耐寒锻炼,坚持户外活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相似文献   

6.
卫生板报     
<正>秋冻要分人秋冻适合体质较好的中青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身体调节功能已较差的老年人不适合秋冻。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温差大,风速、大气压都处于波动较大的状态,容易使人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患有慢性支气管病、哮喘病的人同样不宜秋冻,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7.
正"人身上下,唯独眼睛不怕冷",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其实,在寒冷的冬季,眼睛也容易遭受各种侵袭,也会"着凉",许多眼睛疾病也随之发生。过敏性结膜炎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快,容易引发过敏性结膜炎。提示:眼部不要化妆,用温水清洗周围眼垢和其他分泌物。倘若眼睛发痒,可用湿毛巾冷敷,也可使用抗过敏症状的眼药水或药物,以减轻眼睛的红肿和发痒。急性青光眼情绪波动是青光眼的主要诱发因素,很多急  相似文献   

8.
冬季训练是部队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新兵由于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加之受冬季寒冷气候的影响,极易发生训练损伤。发生原因寒冷路滑冬季气温低,低温持续时间长,尤其是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广大地区更为突出。低温伴寒风,侵袭面部等暴露部位,易发生局部冻伤。由于气温低、降雪多,训练场地和道路经常为积雪、冰冻所覆盖,训练时容易发生摔伤和踝关节扭伤。着装厚重冬季着装较臃肿,负荷较重,训练时不够灵活,动作不到位。在重负荷下进行训练,体力的消耗比其他季节大,易发生训练伤。生理机能下降冬季户外活动少,机体兴奋性和柔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正冬末春初,天气回暖,各种细菌和病毒结束了蛰伏期,各类传染病也开始高发,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最应该引起注意。呼吸道疾病:冬春季节,气候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人体免疫力及呼吸系统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人以为春夏是减肥最佳季节,每到初春就启动瘦身计划。其实,冬季气温低,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加之冬季户外活动少、能量消耗减少,所以,容易发胖。因此,应在冬季巧选食物减肥,这样到了春季就会瘦身。巧妙组合减肥食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对健康同等重要,关键在于巧妙组合。将富含油脂的食物与豆类、蔬菜组合,避免和米面、土豆等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同吃。肥胖与缺乏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次高峰期,即11月至次年的1月和3~4月。每当季节变换,冷空气活动频繁会诱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现在正值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压变化大,天气也比较干燥,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2.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刻。但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季容易诱发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肺心病又称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一般是由于长年的慢性支气管疾病,引发肺部、肺动脉等处病变,从而导致的心脏病。病人可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心悸、缺氧、下肢浮肿,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该病病程长,易复发。尤其在冬季许多老年病人不能出门,怕冷畏寒,呼吸困难,给病人和家人带来许多痛苦。所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长年咳喘的病人应特别注意自我保健,防止病情加重而并发肺心病。在气喘易发的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20℃,还须注意随着气温的升降及时增减衣服。要使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可在中午天暖…  相似文献   

14.
每到冬季,一些老年人常会患皮肤瘙痒症,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异常剧烈地瘙痒,衣着或饮食刺激可使瘙痒加重,往往是日轻夜重,影响睡眠,令人烦恼。这种皮肤瘙瘁症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皮肤机能的生理性退化,血液供应不良,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引起皮肤干燥、粗糙所至。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皮肤水分散失增多,因而加重了皮肤瘙瘁。防止冬季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的关键是要做好皮肤养护: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急症是指老年人突然发生的疾病和意外损伤 ,有时包括一些慢性病骤然加剧 ,如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循环系统障碍 ,各种急腹症、代谢性疾患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泌尿系统疾病的合并症等。老年急症的特点 :一人多病 ,体征多而复杂 ;自觉症状不典型 ,有时也缺乏他觉症状 (体征 ) ;容易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容易发生意识障碍 ;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合并慢性疾病、术后并发症多 ,伤口愈合差 ,恢复慢等。急救原则 :“生命第一”是老年人急症急救的最基本原则。因此 ,一旦发现老年急症患者 ,家人及目击者应立即打电话…  相似文献   

16.
正据统计,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养生保健。一是要预防中暑。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或奔走。居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内要经常洒些清水或用湿拖把拖地,调节温度、湿度,使用空调降温时勿使室内外温差过大。夏季宜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穿衣时宜选择轻薄棉纺织品。出汗过多情况下要及时补充水分。二是要情志有序。老年人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成",加强学习修养,培养绘画、书法、雕刻、音乐、下棋、种花等生活情趣,保持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7.
冬季是呼吸系统、胃肠道及关节疾病的多发季节,家庭小药箱中贮备的药物也应根据这一季节发病特点及时调整。笔者认为冬季家庭小药箱中应增加以下药物,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锋 《临床军医杂志》2003,31(4):131-131
<正> 例1,男,17岁。每遇冬季寒冷时,手足及耳廓初始麻木欠温,继则肿胀,肤色青紫,有灼痛瘙痒感,如气温骤降,则出现水泡而溃破。证见手足欠温,手指及手背水肿,皮肤发绀,局部灼痛瘙痒。投以当归四逆汤加桃仁、红花各6g,服2帖后症状迅速缓解,手足变温,当年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9.
清晨6~9时此时人的血压、体温较低,血流缓慢,体内水分缺乏,致使血液浓缩、粘性增强,易形成血栓而引发缺血性脑中风。老年人睡前和晨起后若能适当地喝些开水、牛奶,对预防脑血栓形成十分有益。气温骤降时当遇到寒冷刺激时,人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强,而肾上腺素增多会使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明显上升。因此,在冬春季节,高血压患者尤须注意避寒保暖。屏气排便时高血压患者下蹲排便时,由于腹压加大,可使血压尤其是颅内血管压力增加,易导致脑溢血。极度兴奋时心理医学研究表明,人在愤怒、悲伤、恐惧或大喜时,可致血压骤然升高,心…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在冬季需要预防“冷高压”,这是由于老年人在冬季活动减少,如果再经常进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使血液流动减慢,黏滞度增高,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血压骤升,容易引起脑出血、中风,以及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