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及致残率、病死率上升的重要因素。由于老年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因此其高血压临床表现和中医病机证候特征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老年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多重干预,注重血压的平稳以及阴阳虚实、脏腑气血之间的平衡。中医“以平为期”治疗理念以阴阳和合为基础,不仅对于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诊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于中西医之间的平衡互补策略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重视平衡中西医结合策略、平稳血压、平调用药及对生活方式的平和干预,“以平为期”理念可贯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从治疗到调护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以平为期”调治肺癌术后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以平为期”理念在艾滋病免疫失调调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为期"理念是中医理论的精华,艾滋病病理机制的两大失衡:机体免疫力与病毒侵袭力失衡,免疫抑制与免疫激活失衡,均与"以平为期"的原则背道而驰。"以平为期"指导艾滋病中医治疗,其内在基础在于"阴阳自和",其实践手段为扶正祛邪,其中药配伍关键在于"调"、"缓"。"以平为期"提示艾滋病免疫功能评价的靶标应放在具有关系的多个指标或单个指标多样性变化的平衡上。  相似文献   

4.
<正>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作为儿童时期的常见病之一,是指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年龄多为6个月~6岁的小儿,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等特点,西医主要采用抗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有限。现代多数中医医家认为本病病机以“虚”为主[2-3],但RRTI患儿临床疾病状态是在多因素复杂病因基础上发生,易反复,单纯补虚的思路无法控制其反复发作。“以平为期”即是在疾病的治疗、调护及预防方面把握好“平衡”理念,恢复幼儿正常生理功能,以达到平和、协调、稳定的状态[4]。  相似文献   

5.
“衰其大半而止”和“以平为期”都是《黄帝内经》提出的对疾病治疗“度”的把握。“衰其大半而止”是以疾病控制大半为度,即先用较大药力来纠正大的失衡状态,适用于妊娠疾病及其他虚实诸证,是发挥机体自愈能力的体现,说明人体自身的阴阳协调能力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平为期”即应用平和的药物或者调动机体的自我调整机制进行微调,不仅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过程,也是疾病状态下维持正邪相互制约平衡的过程。二者都是以阴阳的平衡为导向,前者是后者的关键环节,后者是前者的终极目标,在疾病治疗中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急症治验5则     
例1.万某某,男,46岁。因风心、房颤、难治性心衰、肺部感染、呼衰,经西药抗感染、强心、利尿等方法治疗不效,邀余用中药治疗,时为1991年4月8日。症见:患者精神萎靡,全身浮肿,呼吸急促,赖吸氧以维持,口唇紫绀,且阵阵呛咳,痰涎粘稠难出,咳则大汗淋漓,心悸心慌,气难接续,四肢...  相似文献   

7.
吕淑民 《新中医》2011,(11):159-160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中医学古籍无盆腔炎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属于腹痛、瘾瘕、带下、热入血室病等范畴。根据其发病特点,不外平血气不调、湿热、寒湿、阳虚、痰浊等因素所致。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局部创伤、精神紧张、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虽然本病具有自限性,但易复发,治疗较为棘手。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口疮”范畴,寒热、虚实皆可导致本病。现例举笔者治疗本病的验案5则,并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重视扶阳法,治疗内、外科某些疑难病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临床验案5则如下: 1阳虚烦躁失眠案 龚某,男,74岁,住棠浦镇枫林村。2009年4月,患者因严重失眠住本院内科,主要症状为虚烦不安,昼日欲寐不得,晚间彻夜不眠已半月余,  相似文献   

10.
王志强 《北京中医》2006,25(9):560-561
以痛为腧,是针灸临床的一个常用法则。而由其本义引伸开来,把患者病理状态下肌肉组织的一些疼痛、麻木、寒凉,甚至紧张、僵硬、挛缩等,统统理解为“痛”,并以之为“腧”,作为临床按摩的一个法则,亦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近年来,笔者在传统循经取穴的同时,对一些“痛”症表现较为明显的患者,运用“以痛为腧”法则于临床按摩,收效显著。现举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经方治验5则     
张斌霞  张琪 《光明中医》2009,24(10):1873-1874
经方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而言,其药物精简扼要,在临床辨证准确后使用,或与后世名家之效方相结合治疗一些内伤、外感疾病,确实可效如桴鼓,笔者在临床对一些疑难怪病,应用经方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3.
张谈 《江苏中医药》2004,25(4):38-39
张迪蛟主任中医师辨治脾胃病有所专长,崇尚东垣而不泥,旁参诸家而不拘。治不执方,但必有方。通过对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5则验案的介绍,反映其独到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王冠华 《新中医》2007,39(10):9-11
汪履秋(1919~1999),生前曾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中医学会急诊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行医6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诊治外感时病及内科杂病,尤以辨治高热颇具特色。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撷其治疗高热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代波 《新中医》2020,52(15):30-31
<正>医家张仲景的经方,将其运用于临床中,常获效如桴鼓之功,现整理几则运用黄芪建中汤、五苓散、吴茱萸汤、真武汤及桂枝汤治疗疑难杂病的医案,以飨同道。例1:黄芪建中汤治疗脐热案刘某,女,51岁,2018年5月12日初诊。饥饿时自觉肚脐发热1年余,在院外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诊见:时有头昏,乏力,伴失眠,饮食一般,查体:脐左侧按之有硬条索,痛连胃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舌淡红、苔微黄,脉沉细数。考虑中焦气虚,阴火上潜所致,予降逆建中法,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处方:桂枝、生姜、大枣各10 g,白芍、炙甘草、龟板各20 g,黄  相似文献   

16.
风湿热是现代医学病名,是一种常见而又顽固难愈的疾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湿热痹证。笔者近年来治疗本病多例,获效满意,现举两则典型病例作以简介,供同道临证参考。病例一,沈×,女,28岁,农民。主诉寒热往来已23天,时而恶寒,发热微汗,膝  相似文献   

17.
胡德金 《光明中医》2011,26(8):1704-1706
四逆散首见于《伤寒论》,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疏肝解郁理脾之功效。近代伤寒宗师刘渡舟善用四逆散合方治疗肝郁之病,曰:"阳经之枢机,在于少阳;阴经之枢机,在于少阴。少阳者,用小柴胡汤加味以疏达之;少阴者,宜四逆散畅通少阴之枢以达其阳"。笔者受此启发,将其广泛应用于急性乳腺炎、胆石症、肾结石、肝炎、肠炎等,  相似文献   

18.
李小芳  贾天安 《光明中医》2010,25(7):1270-1271
泄泻,有暴泻和久泻之分。一般而言,暴泻属实,久泻属虚。但也有一些实证久泻,因失治、误治会由实证久而转为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久泻亦应审证求因,据因论治。本文报导了湿热久泻,由积致久泻,由虫致久泻,气郁致久泻,血瘀致久泻等五例实证久泻,审因论治,疗效均好。  相似文献   

19.
眩晕治验1则     
高军杰  苏奎国 《河北中医》2003,25(9):681-681
王某 ,65岁 ,满族。 1 9970 71 3就诊。主诉 :眩晕 2个月 ,加重 1 0日。患者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 ,于某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 2 4 .0 /1 4 .7kPa( 1 80 /1 1 0mmHg)。予心痛定1 0mg ,尼群地平 1 0mg ,均每日 3次口服 ,病情无明显改善 ,血压波动 2 4~ 2 2 .7/1 4 .7~ 1 2 .7kPa( 1 80~ 1 70 /1 1 0~ 95mmHg)。后就诊于某中医 ,口服中药 2 0余剂 ,病情无好转 ,1 0日前眩晕加重 ,遂来我院诊诒。刻诊 :头晕 ,行走时加重 ,卧时减轻 ,伴恶心 ,脘腹胀满 ,周身困重 ,面色白光白 ,无头痛 ,二便正常 ,舌质淡胖 ,苔白腻 ,脉濡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