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绝大多数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典型的心电图动态变化,大量的医疗实践证明,约3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2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明显心电图异常[1],但有少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虽然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肌酶学改变,但缺乏典型的心电图变化,且近年来陆续发现少数常见的类型,极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甚至漏诊,导致不良后果。现就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种不典型心电图类型及少见的类型予以简述,以引起临床的重视,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
27例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则死亡率会进一步增高,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这些患者梗死范围一般较小,病情轻,预后好,但由于其心电图形不典型而找成漏诊或误诊,从而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在右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的坏死,可发生心电图动态演变.根据其心电图特点,分为有Q波和无Q波心梗2种类型.有Q波心梗有特征性表现和有规律心电图演变,容易确诊;而无Q波心梗常表现为不典型心电图改变,若被漏诊可造成严重后果,现对甘孜州人民医院1998年至今就诊的20例心梗患者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搜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期间经确诊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多种因素影响心电图改变不典型,不具特征性.结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不具特征性,应提高认识以降低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李涛 《中国保健》2010,(1):72-73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堵塞而引起的,原因多为在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凝血块或冠状动脉出现较持久的痉挛。由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迅速经历缺血、损伤以至坏死。心电图也呈相应的T波倒置,ST段弓背抬高以及病理性Q波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6.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较高。典型的老年AMI/诊断不难,但许多老年患临床表现不典型,被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我院自1988年12月~1998年10月收治老年不典型AMI3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韩献 《现代保健》2011,(15):158-159
目的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46例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39例,死亡7例.死于心力衰竭4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脏骤停1例,心室颤动1例.结论 加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原因,以提高警惕性.  相似文献   

8.
王瑾 《中国保健》2007,15(23):72-73
目的总结门诊心电图诊断但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特征,使得临床医生对于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有进一步的认识.方法收集查门诊心电图时发现的4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例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感胸闷、憋气者30人,其中22人于心内科就诊,7人于呼吸内科就诊,5人于消化内科就诊,另外8人感头晕、胸闷于中医科就诊.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1~3d.门诊心电图发现下壁心肌梗死18例,前壁及前间壁心肌梗死1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表现可多样,临床医生应注意,及时查心电图、心肌酶,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史兰康 《职业与健康》2003,19(3):130-131
急性心肌梗塞死(AMI)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临床表现复杂,若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从而延误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自1995年以来,我们共遇到误诊病例22例,为总结果经验,吸取教训,现将其分析如下。1 临床表现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误诊为急性胃疾患9例 例:男,48岁。因饮酒后突感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 3h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心电图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的认识,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诊断AMI,对3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对心肌酶学心肌生化标记物的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高而尖12例,出现小q波10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5例,等位性Q波5例,缺血性J波3例。结论 AMI早期不典型症状特点为胸外异位性疼痛,应予重视,心电图动态观察出现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也是不典型AMI的重要指标,防止误诊漏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周良才 《中国保健》2007,15(12):10-11
目的研究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和改善AMI的预后.方法统计10年间AMI 186例患者,对其中临床表现非典型的AMI 5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表现非典型的AMI占30.11%,其中无痛型为37.50%、休克型5.35%、胃肠型14.29%、脑症状型7.14%颈肩背症状型12.50%、疼痛部位不典型16.07%、心脏骤停型7.14%.结论临床表现非典型AMI的漏诊或误诊常常影响它的及时治疗,提高对临床表现非典型的认识,以期对其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从而改善AM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IM)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冠脉造影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中,RCA病变占84.0%,明显大于LCX病变(P〈0.05);心电图ST段压低AVL〉I中,RCA病变占86.8%,明显大于LCX病变(P〈0.05);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中,RCA病变占18.2%,明显小于LCX病变(P〈0.05);心电图AVL S/R〉1/3伴ST段压低〉1 mm,RCA病变占84.0%,明显大于LCX病变(P〈0.05);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时,LCX病变占77.8%,明显大于RCA病变不同部位闭塞所占比例(P〈0.05);在0.5~1.2之间时, RCA病变远端闭塞占75.0%,明显大于RCA近中段闭塞和LCX闭塞病变组(P〈0.05);〈0.5时RCA近中段闭塞共占87.5%,明显大于其他两个位置(P〈0.05)。结论:IAIM患者心电图显示与梗死相关动脉具有明显相关性,因此具有明显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07-708
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84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前区疼痛伴咽痛和牙痛,发生率为32.14%,其次是夜间间断性胸痛、间断性胸闷、头痛、腹痛和呕吐。84例患者中,38例(45.24%)出现典型心电图表现;52例(61.90%)患者的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抬高,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2.69%,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患者中,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4.76%、3.57%,病死率为4.76%。结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表现,同时还要进行心肌酶谱、18导联心电图和肌钙蛋白的检测,以此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急性心肌梗死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临床医学已经可以证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者中断,是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原因。发病后患者的心肌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严重缺血的状态,最终致使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引发急性心肌梗死。从病理角度来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为进行性的改变,医生完全可以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在短时间内判断患者的病症,以便拿出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23-324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的变化与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心电监护、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等手段,回顾性分析患者异常心电图的变化与特点。结果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有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 FV1)异常、房颤/房扑、ST-T改变、QT延长、显著U波等,入院治疗7天后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常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Pt FV1异常和房颤/房扑,其发生率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P<0.0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常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ST-T改变和QT延长。结论掌握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对临床病情观察和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Hospital practice (1995)》2013,41(3):125-135
Understanding of the hemodynamic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has been aided by more accurate techniques for monitoring cardiac function soon after infarction. These include a simpler method of obtaining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s and noninvasive ways of evaluating left heart size and pulsation abnormalities. They may assist in applying bolder therapies early in the patient's cours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急症,因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急诊工作中首要重视的疾病。患者抢救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能否得到及时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典型心肌梗死有剧烈持久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有反复发作心绞痛既往史;再结合特征性的心电图动态衍变及心肌酶学变化,诊断并不困难。然而,临床上约有30%~4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往往不典型,并且差别较大。此类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腹痛,甚至晕厥、偏瘫、意识变化、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以及泵衰竭等,或者根本就无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41-154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梅莹 《职业与健康》2010,26(6):715-71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此病往往来势凶险,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来势凶猛,变化快,死亡率高,所以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研究表明,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与心肌梗死发病有关,且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