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形态及意义。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ST段广泛压低29例;出现异常高尖不对称T波4例;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足3例;其他表现4例。结论准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鉴别诊断与心电图特点.方法:挑选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研究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典型心肌梗死患者28例,占比46.67%,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30例,占比50.00%,2例患者心电图显示正常,占比3.33%.非ST段抬高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病死率都低于S T段抬高患者(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分为典型与不典型,运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鉴别与诊断早期心肌梗死,利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宜昌地区698例放射工作人员心电图异常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心血管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北京福田电子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FX-401012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上的明尼苏达编码综合8项指标并结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进行诊断。结果(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29.94%,窦性心律失常和R波高电压检出率20~30岁组高于40~50岁组(P<0.05)。(2)ST-T检出率40~50岁组高于20~30岁组(P<0.05)。(3)室内传导阻滞异常检出率50岁组明显高于20岁组(P<0.05)。(4)市级医院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县级及乡镇卫生院(P<0.05)。结论不同年龄不同级别的放射工作人员均有异常心电图显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3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都使用心电图进行监测,了解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结果:32例患者中有17例出现T尖波增宽、15例患者出现ST段抬高、8例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12例患者出现急性损伤阻滞。此外,存在缺血性J波表现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出现缺血性 J 波的患者,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主要表现为 T 尖波增宽、急性损伤阻滞等征象,也有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心电图变化,临床医生需高度重视,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心电图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的认识,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诊断AMI,对3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对心肌酶学心肌生化标记物的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高而尖12例,出现小q波10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5例,等位性Q波5例,缺血性J波3例。结论 AMI早期不典型症状特点为胸外异位性疼痛,应予重视,心电图动态观察出现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也是不典型AMI的重要指标,防止误诊漏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超急性期心电图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所收治的102例超急性期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102例患者发病后10分钟到2小时内的18导联心电图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再利用心肌损伤的标志物或者是冠状动脉的造影等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明确的诊断。最后对所记录的患者心电图做进一步分析。结果在所有超急性期患者当中有,有36例急性前壁患者,22例前间壁患者,19例急性前壁的侧壁患者,16例急性下壁患者,9例急性前壁且合并下壁的患者。其中,有81例患者的心电图出现了T波高尖,有62例患者出现了ST段抬高现象,有31例患者出现了急性损伤阻滞,还有19例患者出现了缺血性的J波,只有8例患者没有明显的变化。此外,有42例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结论超急性期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有可能出现缺血性的J波、ST段抬高,或是T波高尖,又或者是伴随急性损伤阻滞,然而也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变化。缺血性的J波可以看做是患者急性心肌缺血的一个指标,一旦出现患者的心电活动就会紊乱,很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7月东南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分为0~3 h组、3~6 h组和6 h以上组,选择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水平检测,并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3 h组、3~6 h组和6 h以上组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6 h组和6 h以上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有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0~3 h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分析阳性检出率发现,0~3 h组和3~6 h组患者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阳性检出率(82.76%和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两两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 h以上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以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良好指标,对出现早期心肌缺血患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5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缺血性J波患者19例,比例为32.6%,无J波患者39例,比例为67.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波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8.4%,无J波组中18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6.2%,J波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J波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心电图出现了T波高尖,39例患者存在ST段抬高现象。结论心电图检查在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且心电图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及彩超心动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分别采用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及彩超心动图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59例,心电图的检出率(64.4%)明显高于心电向量图的检出率(28.8%)和彩超心动图的检出率(3.4%);陈旧心肌梗死组29例,心电向量图的检出率(51.7%)明显高于心电图的检出率(20.7%)和彩超心动图的检出率(24.1%);彩超心动图检测到3例患者有左心室室壁瘤。结论心电图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较高,心电向量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和彩超心动图,彩超心动图可用于室壁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日后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接受救治的7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及出院时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所有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于入院时的心电图检查中有70例显示异常(92.11%),其中包括窦性心动过速、顺时针转位、电轴偏转、右束支完全及不完全传导阻滞、Ⅰ导联出现S波以及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等心电图异常,出院时的心电图检查中有25例患者显示异常(32.89%),入院与出院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确有作用,但因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存在多样性及非特异性等特点,因而还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其它的检查手段,以减少急性肺栓塞误诊或漏诊事件的发生,使早期诊断率得到提升,为患者赢得更为充足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