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在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共享决策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置管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管理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PICC自我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27.27%低于对照组的48.84%(P<0.05)。结论 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提高PICC自我管理能力,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PICC置管患者291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7年12月PICC置管患者568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比较2组在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53 %,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2.06%,差异有显著性( P=0.037),对照组中有1位肺癌患者因血栓而耽误治疗,最终死亡。干预组中3例血栓经积极治疗血栓完全溶解,无相关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或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选取2013-2014年行PICC置管的115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局部渗血、皮肤过敏、感染、导管脱落及堵管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0.53%(6/57),低于对照组的31.03%(1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评价应用网络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69例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72例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网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相关并发症、携管时间、非计划性拔管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7例,其中局部感染5例、穿刺点出血4例、静脉炎3例、血栓2例、不完全堵管2例、导管脱出4例和轻度皮肤过敏6例,干预组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局部感染2例、穿刺点出血1例、静脉炎0例、血栓0例、不完全堵管1例、导管脱出1例和轻度皮肤过敏3例(P0.001)。干预组按时冲管、换药率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网络干预的延续护理能够有效的、便捷的对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评估与综合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进行PICC置管化疗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前评估与置管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ICC置管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置管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肺癌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712-713
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PICC置管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对护理很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2.5%和2.5%,对照组分别为71.2%和18.8%,观察组很满意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不满意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配合超声探查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224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档案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定位干预,研究组实施腔内心电图配合超声探查干预,比较两组穿刺时间、异位、并发症、对置管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穿刺时间、异位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腔内心电图配合超声探查应用于PICC尖端定位中,可缩短PICC穿刺时间,减少其异位发生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置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干预在NICU早产儿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早产儿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NICU符合纳入条件的78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20年1—6月符合纳入条件的73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早产儿PICC置管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PICC置管前、中、后实施主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早产儿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带管时间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平均带管时间为25.03±4.39 d,对照组平均带管时间为17.81±4.08 d,观察组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85%,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9.2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早产儿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增加PICC导管带管时间,提升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出生的80例需PICC置管的新生儿,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个性化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置管时间、出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IPS、EDIN、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新生儿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缓解疼痛,提高患儿舒适度、生活质量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曾秀容  钟莉  刘珺 《当代护士》2021,28(7):76-79
目的 评估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肿瘤PICC带管患者中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临床效果,为提高PICC置管患者耐受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7月—12月在本科行PICC置管维护的370例患者以及改良后2019年1月—6月行PICC置管维护的3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照组PICC置管患者MARSI发生率为8.38%,干预组PICC置管患者MARSI发生率为2.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91%上升到98%.结论 在血液肿瘤PICC带管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利降低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PICC置管的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饮食调控及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及并发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维护依从性,以及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率和满意率分别为90.0%和9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和76.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率,降低置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乳腺肿瘤中心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68例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过敏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卫生宣教。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舒适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VC)两种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肝胆外科收治的8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3例应用CVC,研究组45例应用PICC,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不同置管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短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高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3.02%,研究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应用PICC深静脉置管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早日出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门诊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12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2月置管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1年8月置管患者为观察组。寻找导致PICC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分析制定护理措施,防止静脉炎的发生。结果 对照组置管63例,5例导管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率为7.93%,观察组置管78例,2例导管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56%。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运用降低了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因素理论指导家属陪伴模式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接受PICC置管的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因素理论指导家属陪伴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导管自我维护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因素理论指导的家属陪伴模式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导管自我维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编握力训练操在淋巴瘤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1日~2019年12月1日接受治疗的52例淋巴瘤PICC置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编握力训练操;比较两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舒适度及训练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舒适度及训练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编握力训练操可预防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置管舒适度及训练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接受常规PICC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9年6月接受PICC风险管理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2组PICC置管操作情况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但研究组静脉炎、渗血、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开展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操作质量,有效预防静脉炎、渗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循证理念下对肿瘤手术后PICC置管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肿瘤手术后PICC置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护理方案在循证护理理念下制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5.00%和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对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知晓度、满意度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理念下为肿瘤术后PICC置管患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让患者获得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互动达标理论在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中心进行PICC置管的87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按照置管流程进行PICC置管,置管后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组建互动达标理论干预护理小组,由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中心护士长对护理小组的4名专科护士进行互动达标理论知识培训,护士、患者、患者家属三方协同制定自我管理目标,对患者实施互动达标理论干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动达标理论的应用能够提高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