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牛文斌 《医疗装备》2016,(5):162-163
目的分析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固定法。比较两组骨折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试验组VAS疼痛得分(3.3±1.4)高于对照组(7.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3,P<0.05)。(2)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33.7±7.2)d]短于对照组[(45.2±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3,P<0.05)。(3)试验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91.7%)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小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A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A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采用石膏固定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58%),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应用均较广泛,小夹板固定治疗更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7,(8):1201-1204
目的评价采用双套结打结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桡骨远端Colles骨折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双套结打结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打结方法固定小夹板,定期复查随访,记录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15 w,平均13.5 w。腕关节功能按照Jakim桡骨远端colles骨折评价标准,第6周治疗组的Jakim评分、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12周两组间的Jakim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外固定所需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套结固定小夹板的外固定方法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不易松动,患者痛苦小,在早期对维持骨折端的稳定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夹板组和石膏组,每组100例;夹板组患者接受夹板固定治疗,石膏组患者接受石膏固定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在拆除夹板和石膏后进行功能评定;在夹板组患者中按照年龄是否〉60岁进行分组,比较两个年龄段接受夹板固定治疗的疗效。结果夹板组患者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4%,石膏组为58%,夹板组显著高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的功能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4.3%和93.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板固定可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的首选,年龄并不是夹板固定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途径。[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采用腕关节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1.67%。[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的32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疼痛缓解时长、骨折愈合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20例为对照组,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患者2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消除肿胀,缩短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杨颂平  王俊杰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01-101,103
目的介绍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病例59例,男23例,女36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8.3岁,伸直型51例,屈曲型8例;术后定期进行X线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5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0.2个月,全部临床愈合。根据Dienst等标准及X线片变化情况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优15例,良39例,可4例,差1例,总优良率达91.52%。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15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家庭护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经整复后行小夹板外固定不必住院治疗,可回家休养。但是对于用小夹板固定的观察护理仍然十分重要。患者家属如不了解小夹板使用后哪些情况是正常的、哪些情况不正常、应注意些什么,势必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后应用小夹板固定的患者,正确的家庭护理指导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依照AO分型将其分成A、B、C三种类型,分别对其通过石膏外固定、闭合手术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以及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这三中固定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分别进行患者骨折的功能评分、复位评分,同时对各种固定方法相互之间功能评分以及复位评分的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手术之后全部获得随访,患者随访的时间为6~20个月。三组患者之中A、B型患者骨折复位评分的优良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将石膏外固定组患者与小夹板外固定组患者、"T"形钢板内固定组患者的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小夹板外固定组患者与"T"形钢板内固定组患者在功能评分优良率方面相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C组之中在功能评分以及复位评分方面与其他两组相比T"形钢板内固定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C型骨折患者应该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而A、B型骨折应该采用闭合手术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2.
赵建强 《现代保健》2013,(19):137-138
目的:研究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4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骨性治疗,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开始康复治疗时间提前,骨折愈合时间缩短,但平均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可早期实施康复治疗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外敷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原有治疗桡骨下端骨折方法的基础上完善及提升。方法:利用中药外敷及夹板固定方法专门治疗挠骨远端骨折。49例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0~55岁;病程为3天以内。均有摔伤史,前臂皮肤无破损。x线提示骨折类型柯氏骨折27例,史密斯骨折10例,桡骨茎突骨折12例。结果:患者均得到回访6个月~1年,平均9个月,除1例出现不良反应外,均恢复良好,骨折无畸形成角,再移位出现。结论:中药外敷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损伤特点,具有恢复快,副作用小,费用低,有效的加速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理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理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掌倾角及尺偏角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理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疼痛时间、手背肿胀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自 2007 年 -2011年行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限6~12 个月,所有病例采用影像评分以及功能评分,优良率达 90%.结论: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Smith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0例Smith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Smith骨折采取综合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配合小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Smith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Smith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手法复位,实验组予杉树皮夹板四夹旋后位固定4~6周,对照组予以石膏管型中立位固定4~6周,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掌倾角。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掌倾角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Smith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防止骨折再次移位。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45-746
目的探讨T型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给予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的腕关节功能评分(Gartland-Werley)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X线测量腕关节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92.50%vs 62.50%,P<0.05)。结论 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地恢复患者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