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云南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方法 收集全省2006年疫情资料,并在监测点采集人血清及鼠肺和鼠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2006年全省共报告本病39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0.05/10万,病死率为2.56%.主要发病地区为大理州、昆明市和红河州.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6.90%.2006年在泸西、寻句和永胜监测点捕获鼠类10种810只,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和大绒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带毒率为4.13%,带病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和大绒鼠.结论 监测区内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应采取以灭鼠和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芳村区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疫情和鼠间监测情况 ,提供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1984~ 2 0 0 3年疫情统计资料和 2 0 0 1年芳村区居民区鼠间监测资料。结果 :芳村区 1984~ 2 0 0 3年共发病 19例 ,其中常住人口 15例 ,外地人口 4例 ,病死 1例 ,病死率 5 .9% ,病例分布于 6个行政街 ,以 3~ 4月发病较多 ,职业以工人最多 (7例 ) ,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芳村区 2 0 0 1年鼠密度为 19.4 % ,褐家鼠占 85 .3% (带病毒率 11.6 % )、黄胸鼠占 8.3% (带病毒率 8.0 % )、臭鼠占 6 .4 % (带病毒率 5 .3% )。结论 :芳村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呈散发 ,属低发病区 ,近几年有上升趋势 ,与居住环境鼠密度高有关 ,并以家鼠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2001~2004年经过连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全县发病率分别为38.6/10万、17.50/10万、7.20/10万、9.33/10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后开始回升。流行特征与1975~2000年监测报告相比,显示1985年、1995年为两个流行高峰年,提示近两年有再次形成流行高峰年的趋势。全年呈散发状态,并且出现了夏、冬两个季节高峰。病例以农民青壮年居多,临床病例以轻、中型多见。鼠间疫情监测:每季度定期在监测点采用夹夜法室内、外捕鼠,鉴定鼠种及检测带毒情况,仍然以黑线姬鼠带毒率最高,室内鼠带毒率4.14%;野外鼠带毒率为5.08%。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掌握不同季节人群发病及鼠类带毒情况。方法夹日法,在疫区/点内同时对村内、村外鼠类实施夹捕,并将捕获的个体统计分类,置低温冰箱待检。结果共获鼠类7种,食虫类1种,7种鼠类5种检出病毒抗原(HV),抗原阳性鼠种占捕获种类的71.43%,疫区平均鼠密度为4.74%,其中村内4.41%,村外5.23%,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10月至次年1月发病较高。结论大力开展疫区灭鼠防病知识宣传,提高灭鼠防病意识,定期自觉主动灭鼠,特别是春秋两季,应以村内为重点,在灭鼠的同时应对其居住的内外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减少鼠类的侵扰则是降低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连续调查承德市避暑山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来源、种群、带毒情况,探讨疫源地变化的原因,为旅游地区防制HFRS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开展鼠密度调查,采集鼠肺监测HFRS感染状况,用EXCEL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从2002年开始避暑山庄HFRS监测,山庄内鼠带毒率居较高水平,以后逐年下降,2003年下半年该动物园迁出,该地带毒鼠生存环境明显改变,鼠密度和鼠带毒率降低,但是避暑山庄内形成了带毒鼠长期存在的环境,成为承德市自然疫源地之一。结论外来生物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是HFRS自然疫源地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旅游地区的HFRS防制工作中应进一步得到重视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规律,探讨防制对策。方法采用人间疫情监测、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宿主动物监测方法,其中实验室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共报告HFRS71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0.69/10万,病死率为1.41%;排查病例抗体阳性率为16.14%(188/1165),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为0.50%(2/400);鼠密度为4.60%(361/7856),鼠肺抗原阳性率为8.31%(30/361),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43%(26/350),优势鼠种为褐家鼠。结论广州市HFRS疫情形势较为平稳,但仍然存在病例数上升的压力,应加强疫情监测,落实防鼠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河北省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发展动态,为防治HFR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全省HFR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2012年河北省共报告病例687例,发病率为0.95/10万,死亡2例。病例分布在全省85个县(市、区),占总数的48.30%,主要集中于秦皇岛市和唐山市。发病明显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季节高峰,春峰高于秋冬季峰,占发病总数的48.90%。15~70岁人群为高发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8.50%,大年龄人群发病有增加趋势;病例男女比例为2.4:1;农民发病占79.48%。居民区平均鼠密度为2.88%,野外为1.08%,居民区鼠带病毒率为10.54%,野外未检出,均高于去年。居民区和野外优势鼠种仍为褐家鼠。阳性血清和鼠肺进行PCR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Ⅱ型)。结论河北省HFRS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重点为河北东北部的唐山和秦皇岛两市,属于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防控应对重点区域采取针对家鼠型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献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携带汉坦病毒状况,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县4个监测点,分别于春季、秋季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 2009-2011年监测点居民区鼠密度波动在0.00%~5.00%之间,野外鼠密度波动在0.00%~1.50%之间,居民区鼠密度高于野外(χ2=8.41,P<0.01);鼠带病毒率居民区为4.00%,野外为0.00%;鼠种构成居民区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大仓鼠优势鼠种;1份阳性鼠肺标本为褐家鼠。结论褐家鼠是献县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HFRS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均较低,预示献县HFRS不会出现大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当地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以及HFRS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HFRS疫情资料。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FRS疫苗接种效果观察、宿主动物带毒率调查采用IFAT方法。宿主动物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结果1991 ̄1997年全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3279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71/10万,男、女比例为1.79:1(21051/11741),病例中农民占8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莒南县1975~199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为调整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莒南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县累计发病14978例,年均发病率为65.09/10万。1986年前发病集中在秋、冬季节,1988年泊形成明显的春、冬季两个发病高峰。野外鼠密度为6.49%,带毒率为2.69%;室内鼠密度为4.64%,带毒率为4.49%;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趋势。方法 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常规方法。结果 2005年我省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7例,死亡3例,分布在合作市、夏河县、庄浪县等14个县(市),集中发病在10~12月份(43例)。鼠间监测,共检测鼠肺885份,出血热抗原阳性29份,甘南州鼠密度高,局部乡镇鼠带毒率高达24.32%。结论 我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在扩大,疫情较平稳,局部地区的暴发与鼠带毒指数高、人群疫苗接种率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承德市自1984年出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在2002年达到发病高峰,之后发病保持较高水平.承德避暑山庄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0多万人,本文通过分析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地区宿主动物带毒情况,分析本地流行特征,为今后旅游地区HFRS的控制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阜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监测结果,研究流行特征,预测发病趋势。方法对2008年阜阳市人间、鼠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全市共报告发病20例,发病率0.24/10万,无死亡病例;各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病率比上年下降57.45%。秋冬季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范围19~70岁,以男性青壮年(20~59岁)农民为主。全年布鼠夹7542个,捕鼠297只,鼠密度3.94%;其中室内3.69%,鼠种构成以小家鼠为主,占52.87%;野外4.27%,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100%)。共检鼠肺288份,阳性率4.17%,其中室内鼠肺150份均阴性,野外鼠肺138份阳性率8.70%;带病毒鼠指数0.04。结论阜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持续下降,稳定在低发水平;野外鼠带毒率明显上升,需进一步加强人、鼠间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掌握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各监测点采集的人血清、捕鼠并采取鼠肺脏和鼠血清进行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等相关疫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全省共报告72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0.17/10万,病死率为1.39%。主要发病地区为红河州、大理州、昆明市和楚雄州。监测点县人群隐性感染率为2.94%。在泸西、寻甸和永胜监测点捕获鼠类11种537只,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的汉坦病毒带毒率为3.44%,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大绒鼠、中华姬鼠和臭鼯。结论监测区内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以大绒鼠和中华姬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疫区的进一步扩大是发病率上升重要因素。应在加强监测的同时,采取以灭家鼠和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型疫苗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滹沱河献县泛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携带汉坦病毒状况,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泛区的3个监测点,分别于春季、秋季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 2007-2011年监测点居民区鼠密度范围在0.67%~3.33%之间,野外鼠密度范围在0.22%~0.77%之间,居民区鼠密度高于野外(χ2=49.11,P<0.01);鼠带病毒率居民区为4.08%,野外为0.00%;鼠种构成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41.86%),其次是大仓鼠(33.72%)和小家鼠(17.44%);2份阳性鼠肺标本均为褐家鼠。结论滹沱河献县泛区是以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混合型疫源地,应采取以消灭住宅区褐家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周宁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疫情及鼠间疫情的变化趋势和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综合分析疫情资料,用笼捕法每年春秋季定点+定量捕鼠,疑似病人用间接免疫荧光法(TFAT)和ELISA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对鼠肺标本采用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HFRSHV抗原。结果1984~2006年发生HFRS病人340例,年均发病率8.81/10万,死亡15例,病死率为4.41%;发病以20~50岁青壮年农民居多,男多于女,临床表现轻、中型多见,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捕获鼠类12种7897只,捕获率为8.70%,野外以黄毛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居民区以褐家鼠占优势;在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社鼠、针毛鼠和黄胸鼠等6种鼠中检出HFRSHV抗原。结论周宁县是属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以灭野鼠为主并灭家鼠是预防和控制HFRS的有效措施,建议重点人群选择HFRS双价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8.
赤峰市1998~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监测与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自1998年1月第1例实验室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报告至2001年12月共发生14例HFRS病例(其中3例为外地感染),分布在我市的克什克腾旗的4个乡、宁城县的2个乡、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各1个乡、元宝山区6家矿。均经流行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01~2002年肾综合出血热在人间和鼠间的流行情况,为修订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疫情报告对患和疑似患进行免疫荧光抗体IgG检测;从居民、野外监测用笼捕捉鼠类,用乙醚麻醉鼠后鉴别鼠种和性别,无菌剖肺、取血,检测特异性抗原、抗体(Ag、Ab),计算其鼠密度,鼠带病毒密度、鼠带病毒率及带病毒率指数。结果 2001—2002年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分别为0.44/10万和0.40/10万,无死亡病例,外来人员两年中在广州市感染发病60例,病死1例;在市区的2个鼠间疫情监测点和五个区居民及野外监测全年采集各种鼠肺、血清各为1872份。其中褐家鼠1711份,HV抗原阳性146份(8.5%),抗体IgG阳性137份(8.0%),总感染率为8.7%(149/1711),黄胸鼠81份,HV抗原阳性2份(2.5%),抗体IgG阴性;臭鼩鼱30份,HV抗原阳性1份(3.3%),抗体IgG I份阳性(3.3%),其分鼠种抗原、抗体全部阴性;2001年首次在白云区监测中,检出褐家鼠肺中1份为姬鼠型病毒。结论 通过监测证实家鼠型疫区可能演变成混合型疫区。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2004-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地区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HFRS抗体与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分析。结果广州市2004-2007年共检出HFRS患者337例,年发病率0.59/10万~0.92/10万(平均0.73/10万),病死率0.89%。病例多为青壮年男性民工及商业服务者,主要分布于海珠和天河等地,发病高峰主要在春秋季。鼠间疫情监测显示鼠密度为10.3%,总带毒率为3.6%(160/4457),优势鼠为褐家鼠,带毒率为4.8%(132/2756)。结论广州HFRS疫情有上升趋势,应加大疫情监测力度,认真做好防鼠灭鼠及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