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对病人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脑转移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伽玛刀组32例(单纯伽玛刀治疗)和联合治疗组32例(伽玛刀联合全脑放疗)。采用MoCA评分评估病人的认知功能,采用EORTC QLQ-C30中文版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伽玛刀组MoCA评分及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P 0.05)。结论单纯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病人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研究肺癌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生存时间及并发症.方法伽玛刀治疗42例肺癌脑转移瘤病人(151个病灶).年龄34-76岁,男29例,女13例.脑转移瘤的诊断依据典型的脑部CT或MRI影像表现及肺癌的诊断证据.应用Gamma plan3.01-5.12软件系统进行剂量计划,23004B型Gamma Knife治疗.肿瘤边缘剂量8~25Gy,平均21Gy,边缘等剂量线40~95%,肿瘤平均治疗容积4.75cm3.结果随访3~26个月,平均10.2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3~26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0.27个月.1年的生存率35.7%,2年的生存率7.1%.肿瘤控制率为98.7%,在术后6~20个月有5个肿瘤先后复发.40例病人术前的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2例加重.有2例病人出现伽玛刀治疗后的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脑转移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伽玛刀(γ-刀)是治疗脑转移瘤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105例,共371个病灶,其中病灶多发43例、单发62例.结果本组105例病人种肿瘤总控制率为85.7%.结论γ-刀治疗脑转移瘤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期限,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脑转移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颅内脑转移瘤的疗效,分析能够预测预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407例脑转移瘤患者接受了伽玛刀治疗,随访344例,共756个病灶,肿瘤体积平均为(8.2±5.1)cm3,中心剂量和周边剂量分别(27.1±4.9)Gy和(15.4±2.0)Gy.对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结果 经过平均(17.7±9.8)个月的随访,影像学提示肿瘤消失140个、缩小331个、不变222个、增大63个.死亡病例114(33.1%)例,伽玛刀治疗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2.1±6.0)个月.年龄<65岁、单发脑转移瘤、KPS≥70的患者有较好的生存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具有良好的控制率.年龄<65岁、无颅外病变加重、KPS评分≥70、转移瘤灶少、原发灶控制,是具有良好生存期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头、体伽玛刀联合治疗肺癌合并脑转移瘤 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体伽玛刀联合治疗肺癌合并脑转移瘤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法回顾2003年3月~2005年3月,应用旋转式头、体伽玛刀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肺癌伴脑转移瘤。31例患者治疗前经过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肿瘤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鳞癌13例,腺癌10例,小细胞癌5例,腺鳞癌3例。70%的患者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结果47例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2.5个月。除2例患者因脑内肿瘤未控制3个月内死亡,6个月生存35例,生存率为70%(35/50);12个月生存率为37%(10/27),生存率超过24个月为21.4%(3/14)。总的肿瘤局部控制率93.5%。结论头、体伽玛刀联合治疗肺癌伴脑转移瘤安全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伽玛刀对肺癌脑转移瘤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及病人生存期。方法 回顾旋转式伽玛刀治疗的37例原发肺癌的脑转移瘤,颅内单个转移灶14例,多发转移灶23例。其中15例在术前或术后接受了全脑放疗。患者术前通过肺部活检明确病理,其中小细胞癌ll例,鳞癌10例,腺癌13例,鳞腺混合癌3例。随访内容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变化的情况,生存质量评分(KPS),伽玛刀治疗后生存时间及死亡原因。结果 随访6~26个月,平均14个月。仅2例病人因脑内肿瘤未控制死亡。6个月生存率腺癌69.2%(9/13)、鳞癌60%(6/10)、小细胞癌63.6%(7/11);12个月生存率腺癌38.5%(5/13)、鳞癌20%(2/lO)、小细胞癌27.3%(3/11)。肿瘤局部控制率腺癌87.9%;鳞癌94.1%;小细胞癌100%;鳞腺混合癌94.7%。结论 伽玛刀治疗原发肺癌的脑转移瘤安全有效,肿瘤局部控制率高,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伽玛刀治疗的116例有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肿瘤控制率95%,中位生存期14.8个月,1年生存率63%,2年生存率25%.影像学检查:肿瘤消失57例,肿瘤缩小38例,肿瘤大小无变化15例,肿瘤进展6例.KPS评分在1个月内达到90分以上者占92%.[结论]伽玛刀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与肿瘤大小、位置、治疗剂量及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方面的疗效及分析与其生存时间和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106例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伽玛刀治疗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2例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30例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治疗,17例行SRS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13例行SRS/SRT挽救治疗,4例行SRS联合WBRT挽救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其生存时间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06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经伽玛刀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为50%,各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57%、42%、30%、2%和9、8、6、5、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经伽玛刀治疗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有KPS评分、原发灶的控制情况、病理分型以及是否进行过前期颅内治疗(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瘤使用伽玛刀治疗可获得相似的生存率;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和预后的因素主要是KPS评分、原发灶的控制情况、病理分型以及是否进行过前期颅内治疗。  相似文献   

9.
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生存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 47例伽玛刀病人的治疗结果。拟定治疗病灶大小、病灶数目、治疗前后有全脑放疗经过、治疗时的KPS、治疗病灶有不均匀增强、有颅外转移灶、性别、年龄等变量为患者生存影响因素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确定多因素条件下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平均生存期为 1 1个月 ,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 67%和 37%。显著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为病灶大于 >2 .5cm ,KPS≤ 70分及有颅外转移灶。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脑转移安全有效的方法。病灶大小、全身状况及病灶扩散状况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伽玛刀联合替莫唑胺和伽玛刀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3~2006年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胶质瘤的病人,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35例)在伽玛刀术后采用替莫唑胺5个周期化疗,对照组(48例)仅行伽玛刀治疗.长期随访,观察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的生存时间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平均生存期为14.2个月,对照组为7.8个月.实验组的2年生存率为20.5%,对照组为10.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结论 伽玛刀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有效,能提高生存率而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巨大脑胶质瘤的分次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巨大脑胶质瘤的分次γ刀治疗及其疗效。方法 巨大脑胶质瘤的γ刀治疗分两次或三次完成,每次间隔1d,分次照射的周边剂量为5~10 Gy。治疗效果通过MRI和临床表现综合评估。结果 随访3~33月,28例巨大脑胶质瘤分次γ刀治疗有效率为78.6%,2例病人γ刀术后出现迟发性脑水肿。治疗效果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而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巨大脑胶质瘤分次γ刀治疗效果显著,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2.
巨大脑胶质瘤伽玛刀分次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巨大脑胶质瘤伽玛刀分次治疗的理论依据及实际疗效。方法 供鉴分割治疗及放射外科动物实验的理论结果,设计出巨大脑胶质瘤的伽玛刀分次治疗,治疗分2次或3次完成,每次间隔1d,分次照射的周边剂量为5-10Gy。治疗效果通过MRI和临床表现综合评估。结果 随访3-33个月,28例巨大脑胶质瘤分次伽玛刀治疗有效率为78.6%,2例病人伽玛刀术后出现迟发性脑水肿。治疗效果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巨大脑胶质瘤分次伽玛刀治疗的理论依据充分,实际治疗效果显,其远期疗效尚需继续随诊。  相似文献   

13.
脑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72例上海伽玛刀医院于1994~1995年应用γ-刀治疗的AVM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和影响因素,探讨治疗适应证,周边剂量等。结果本组AVM直径<3cm45例,3~6cm27例;平均周边剂量20.6Gy。其中51例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随访,AVM完全闭塞率为56.9%;体积<10ml,周边剂量大于20Gy组完全闭塞率较高。头痛、癫痫的缓解率达81.8%。6例于γ-刀治疗后发生自发性脑出血。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灶体积、治疗周边剂量、随访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的一种较安全、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体积<10ml,位于功能区或部位深在的AVM是适合γ-刀治疗的病例,周边剂量以20~25Gy为宜。  相似文献   

14.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experience of a single institution using the Leksell gamma knife for 8 years. More than 500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erebral metastases received outpatient radiosurgery.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ere is a high efficacy and attractively low morbidity of modern outpatient radiosurgery. When compared with 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radiosurgery improve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metastases. Most importantly, the number of brain metastases had no prognostic impact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nal cell cancer, malignant melanoma and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探讨脑AVM的γ-刀治疗定位方法。方法用立体定向Leksellγ-刀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对216例脑AVM进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并随访17~31个月。男性患者162例,女性54例,年龄1.5~83岁(Md=26),Spetzler Martin分级:I级42例,Ⅱ级68例,Ⅲ级95例,Ⅳ级7例及Ⅴ级4例。AVM体积0.3~43.9cm3(Md=7.1),放射手术周边剂量12~30Gy,平均(21.2±6.4)Gy。用1.5Tesla磁共振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定位15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定位22例,MRA与DSA联合定位38例。结果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定位方法、周边剂量、剂量规划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对体积≤5.0cm3或Spetzler Martin分级<Ⅲ级及周边剂量≥20Gy者,其2年闭塞率超过78.5%。本组有4例γ-刀放射手术后出血,9例并发有明显症状的放射性脑水肿。结论γ-刀高科技手术是治疗脑AVM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Spetzler MartinI-Ⅱ级或体积≤5.0cm3的AVM及周边剂量≥20Gy者疗效较好;DSA结合MRA联合定位对提高AVM的闭塞率、降低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伽玛刀对小儿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残留的治疗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小儿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残留行伽玛刀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等剂量曲线范围平均50%,周边剂量平均18 Gy,肿瘤中心剂量平均36.5 Gy. 结果 9例患儿随访时间12~48个月,6例患儿肿瘤缩小50%以上,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1例患儿无变化并再次行伽玛刀治疗;2例患儿肿瘤进行性增大,其中1例第二次伽玛刀治疗,1例第二次行开颅手术治疗. 结论 伽玛刀对小儿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残留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与非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评估伽玛刀治疗复发性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疗效。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本中心自2000年至2002年伽玛刀治疗的5例术后复发的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共7个瘤灶,平均体积3.2cm3,平均周边剂量12Gy,平均中心剂量27.5Gy。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9.8个月,从影像看,1个瘤灶消失,4个明显缩小,2个继续增大,肿瘤控制率71%。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能起到良好的局部控制作用,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治疗后每隔半年随访一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伽玛刀体积分割治疗大型(体积>10 cm3)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7~2017年收治的13例大小脑AVM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伽玛刀体积分割治疗,时间间隔3~18个月,治疗的AVM总体积平均为18.2 cm3(13.5~52 cm3),首次治疗的体积平均为14.1 cm3(8~23 cm3);边缘剂量平均为16.6 Gy(14~20 Gy)。13例随访24~92个月,平均为43.2个月。结果 末次随访影像显示,6例血管巢闭塞,4例病灶体积减小>75%,3例病灶缩小<50%。8例癫痫中,6例缓解或改善。1例治疗后7个月出现脑出血,1例治疗后6个月因脑放射性副反应出现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结论 伽玛刀体积分割治疗大型脑AV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大多数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结合神经外科切除或伽玛刀治疗后激素变化和影像学复查来评价肢端肥大症患者治疗疗效。方法肢端肥大症患者79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28例,分为长效生长抑素(兰瑞肽lanreotide^TM)结合神经外科切除治疗(A组)和长效生长抑素(兰瑞肽lanreotide^TM)结合伽玛刀治疗组(B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肌注长效生长抑素,在药物使用结束4w后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并施行经蝶窦手术切除肿瘤或者接受伽玛刀治疗。随访瘤体体积变化及内分泌水平变化。结果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与垂体微腺瘤组相比,药物治疗对垂体大腺瘤组体积缩小有更明显的作用。手术组微腺瘤组明显优于大腺瘤组;放射外科组结果:肿瘤缩小概率随随访时间的延长会明显提高,而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值降至正常的概率明显提高。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兰瑞肽lanreotide^TM)结合神经外科切除或伽玛刀治疗肢端肥大症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