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7岁.因心前区疼痛,胸闷就诊.胸部平片检查示心影增大,心脏超声检查示心包右侧囊样低回声区,于2009年8月5日入院.临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CT检查示:平扫心包右侧囊样低密度影,内密度均匀,壁较厚,可见钙化(图1A),增强扫描后病变壁强化明显,其内无强化,病变侵破心室壁突入右心室腔内(图1B、1C).  相似文献   

2.
<正>1病史摘要男性,17岁,左下颌肿块逐渐增大伴疼痛1月余。CT检查左侧颞下窝、下颌骨升支周围见一团块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尚清楚,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图1,2),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及多房样强化(图3,4),邻近翼板、左侧下颌骨升支及左侧上颌窦外侧壁骨质吸收破坏,可见轻度骨膜反应(图5,6)。鼻咽顶后壁软组织稍增厚,右侧上颌窦内见软组织密度影,窦壁骨质完整,两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患者,女,22岁,以右侧腰腹部疼痛3天,门诊B超检查提示左侧肾上腺囊肿,约55x43mm。入院常规化验检查均正常。无特殊病史。CT检查:左侧胰尾部薄壁囊肿,增强示:囊壁均匀、轻度强化;囊内密度均匀,CT值约15HU,无强化,图1-3。手术、病理结果:胃后壁浆膜下滁溜囊肿。  相似文献   

4.
报道多囊性脑软化1例。磁共振表现为双侧额叶巨大囊性病变并胼胝体受累,病灶边缘扩散加权成像呈环形高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明显强化,磁共振波谱示病灶边缘强化部分胆碱峰稍升高,N-乙酰门冬氨酸峰稍减低。  相似文献   

5.
袁鹏  方波  朱政鸣 《重庆医学》2004,33(5):685-685
患者,女,52岁.因反复头昏、头痛2周,加重伴意识不清9h,于2003年4月5日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昏睡,双瞳等大2.5cm,等圆,光反应灵敏,左侧轻偏瘫,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四肢肌张力不高,双侧腱反射对称,病理征(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侧乳腺发育正常,未扪及包块,胸腹查体(一).头颅CT检查:右额叶深面有一3.4cm×3.3cm大小占位病变,CT值39.6HU,周围脑水肿明显,右侧脑室及三脑室受压闭塞,中线明显左移.增强头颅CT示:该病灶呈均一强化,CT值64.7HU.  相似文献   

6.
刘梦秋  刘影 《安徽医学》2015,36(4):508-509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9岁,8年前被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拒绝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一直自觉头痛、头晕及失眠。2007年外院头颅MRI检查显示:多发性脑白质病变。2012年11月16日于我院行头颅MRI检查显示:右侧额叶及左侧顶叶皮层下白质内见多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自觉头痛、头晕症状无缓解,于2013年2月28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3月4日于我院行磁共振检查,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示:右侧额叶,左侧顶叶见多发斑片状稍长 T1、稍长 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呈斑片状稍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呈稍高信号。病灶大小、范围与2012年11月16日相仿。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8岁.因头痛于1994年8月11日入院.检查:T:36.8℃,P:68次/分,R:20次/分.BP:14.1/9.8Kpa,神志清,双侧视乳头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头颅CT示:左枕叶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后有一环形强化,直径2.6×2.4cm.同侧额区有片状混杂密度区,增强扫描呈团块状强化影,大小约3.7×4cm,周围有水肿带.两病灶相距10cm,不能一次切除,左额区病灶较大,周围水肿严重,故决定先行左额区肿瘤切除.于1994年8 月26日全麻下行额叶肿瘤切除.术中发现左额叶脑内有一灰白色肿瘤,无包膜、境界不清,予以全切除,大小为3×4×4cm~3.病检诊断: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术后一月复查CT示:左额叶大片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影.左枕叶病变明显增大,增强后环状强化,直径4.0×4.9cm.于1994年10月21日全麻下行左枕叶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左枕叶皮层下,呈  相似文献   

8.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表现特征及鉴别。方法 对15例随访5年以上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中,病灶位于左侧额颞区9例,右侧额叶3例,右侧额顶2例,左侧枕叶l例。CT平扫病灶呈等高混合密度,病灶内可见线条状钙化。MRI平扫病灶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等和高混合信号。增强后CT扫描4例见轻度非均匀强化,余ll例未见强化;全部病灶MRI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全部病灶无占位效应硬病灶周围水肿,10例邻近病灶的脑沟增宽。结论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因血栓形成、血栓钙化等致病灶的密度、信号不均匀,无占位表现和随访无增大是其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囊肿     
患者男,2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腿不适3个月,无肿瘤、结核及外伤史,既往有阑尾炎手术史.体格检查:腰部活动正常,无压痛、叩击痛,右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减退,右拇深肌力减弱,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影像学检查:CT平扫示L4~5椎管内右侧份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大小1.1 cm×1.0 cm,cT值35~39 HU,硬脊膜囊受压,右侧侧隐窝湮没(图1).MRI平扫示L4~5椎管内右侧份硬脊膜外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晰,信号均匀,T1WI呈低信号(图2),T2WI呈高信号(图3),硬脊膜弧形受压,L4神经根肜态正常.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检查示肿块明显环形强化,环内不强化(图4).  相似文献   

10.
林志霞  赵喜才  刘大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34-1635,1643
目的: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影像学表现,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998~2006年临床确诊的8例THS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表现.结果:影像学表现异常5例,主要表现为一侧海绵窦增大、眶尖软组织肿块.CT呈软组织密度,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强化扫描CT、MRI均示病变明显强化,同时伴有邻近硬膜强化.DSA检查1例示病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稍狭窄,MRA检查1例示一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形态不规则;另3例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THS部分病例有影像学的异常改变, CT、MRI表现对其确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4岁。3年前出现左面部麻木感,20天前开始右侧上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起病前及发病后无发热;1987年12月22日入院。检查:双侧视神经乳头边缘稍模糊,左面部感觉减退,左侧角膜反射消失,双耳听力正常,右侧上下肢肌力3~4级,左侧肌力正常,左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反应差。双侧内耳道照片正常,CT增强扫描示左侧小脑桥脑角有一低密度区,周边呈环状增强;CT诊断为左侧小脑桥脑角脑脓肿。 12月30日行手术,病变位于左侧小脑桥脑角,向脑干腹侧生长,表面较光滑,呈灰白色,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40 ml,表明病变为肿瘤。切开肿瘤囊壁,壁厚约1~2mm不等,肿瘤囊内无瘤结节。在近内耳门处,肿瘤的外侧壁附着在听神经上,三叉神经被肿瘤挤压呈弓形;在手术显微镜下比较容易地分离肿瘤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30岁。因发作性左乳突痛伴面肌痉挛 5年于 2 0 0 2年 7月 4日收住院。患者 5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左乳突痛 ,伴面肌痉挛、头痛 ,后左侧面瘫 ,经药物治疗后好转 ,后又间断发作 3次 ,此次复发半月。专科检查见左侧面部表情运动差 ,额纹消失 ,鼻唇沟变浅 ,鼓腮漏气 ,左侧乳突区轻压痛。颅脑及内听道CT示面神经水平段有约 0 .3cm× 0 .5cm× 0 .8cm的软组织密度影。颞骨MRI平扫及强化示左侧上鼓室处有一豆粒大的等T1、等T2异常信号 ,强化扫描后 ,病变边界清晰 ,密度略低。声阻抗示鼓室曲线正常。脑干诱发电位示右侧脑干病变。前庭功…  相似文献   

13.
    
李小虎  刘斌  余永强  李红文  余长亮 《安徽医学》2013,34(10):1584-1585
1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6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背部、左上腹胀痛不适1月余.2 影像学表现CT平扫示腹腔内可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14.0 cm×12.0 cm,肿块包绕左肾并与腹腔内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图1~2),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肿块包绕左侧肾血管、腹主动脉、左侧髂血管;左侧腰大肌、胰腺、脾脏受侵.右侧肾脏亦可见多发的团块状软组织影,密度均匀,增强后中度强化.右侧肾血管亦受累(图3~7).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腹腔内无积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在甲状腺常见病变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昆钢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例甲状腺病变的螺旋CT影像学特点.结果 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呈类圆形均匀或不均匀稍低密度31例,等密度3例,高低密度混杂2例;增强扫描后病变轻度环形强化16例,不强化20例.8例甲状腺腺瘤CT平扫呈类圆形均匀或不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8例实性部分中等强化或不均匀明显强化,其中2例见强化壁结节,2例包膜部分明显强化;2例腺瘤囊变伴出血呈等密度无明显强化.甲状腺癌14例,其中7例呈类圆形不均匀稍低混杂密度,3例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实性肿块,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无包膜强化或强化环不完整;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性腺瘤或局部腺瘤样增生与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乳头状癌表现类似,CT平扫均表现多中心类圆形不均匀低、稍低混杂密度,增强后病变区局部不均匀轻—中度强化或伴有强化结节.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可反映甲状腺病变的形态、大小、密度、数目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颈部淋巴结的情况,对甲状腺病变良恶性鉴别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2016年9月体检。胸透示:右肺上野示一绿豆大小高密度影,建议CT进一步检查。肺CT示:右肺结节灶,建议定期复查。另外又发现:T7椎体右侧可见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约为17.30×11.13mm,边缘钙化,其内密度均匀。气管及支气管通畅,纵隔无明显移位,其内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结论:T7椎体右侧占位,考虑良性病灶,建议MRI检查。MRI:T7/8水平椎体右侧可见类圆形结节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楚,信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性,64岁,头痛5年,左侧面部麻木伴左耳失聪,左眼视物模糊,记忆障碍3年。MRI检查:左侧中颅窝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病变颅内部分最大横径约5cm,颅外部分最大横径约7cm,T1WI呈等信号(图1),T2WI呈稍高信号(图2),肿块以蝶骨大翼颅板为中心向四周生长,向下累及左侧颞下窝及鼻咽部邻近结构,向上在左侧中颅窝形成不规则肿块,局部形成结节突向后颅窝及蝶鞍,并包绕左侧海绵窦,左侧颞叶形成大片状不规则水肿带。增强扫描后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并见脑膜尾征(图3箭头)。CT示左侧中颅窝巨大软组织密度影,密度较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 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0 余天,突发抽搐并浅昏迷于2016年2月19日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呈浅昏迷状态,右侧瞳孔 5.0 mm,左侧瞳孔 3.0 mm,对光反射迟钝,双下肢病理反射阳性. 头颅MRI提示:胼胝体膝部、体部、双侧额叶、三脑室内、桥前池、鞍上池、双侧侧脑室内可见不规则形混杂信号影,呈分叶状,大小约 75 mm ×67 mm ×60 mm,增强扫描呈片状不均匀强化(图1-A). T1WI 呈低、稍低及高信号(图1 -B),T2WI 呈低、稍高及高信号(图1-C) ,压脂像呈低、稍高及高信号. 初步诊断:脑室内巨大占位性病变伴多发钙化,不除外畸胎瘤、胶质瘤. 头部 CT 示:不规则混杂密度的病变并脑积水(图1-D).  相似文献   

18.
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因1月前无意间发现右颈部包块,约蚕豆大小,无痛性渐进性肿大,就诊于当地医院,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包块逐渐消退,停药后再次肿胀,遂到本院就诊。查体:右侧颌下区扪及大小约为2cm×3cm×3cm的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活动度一般,质地中等。既往史、家族史正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CT示右侧颌下区囊实病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肿低密度影,囊性密度CT值约为40 Hu,增强见病灶边缘轻中度强化,囊性成分无明显强化,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分界模糊(图1);MRI 平扫示右侧下颌下腺后上方、腮腺深面见不规则混杂信号肿块影;T2WI/STIR上病灶呈稍低信号,周围见环形高信号及病灶内偏外侧小斑片状稍高信号(图2);T1WI上病灶呈等高信号,其内可见条带状低信号,边界模糊,增强扫描不规则环形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图3)。综合影像诊断:右侧颌下区肿瘤病变,初步诊断:神经鞘瘤。手术所见:右侧颌下区见一大小约为2cm×3cm×4cm囊性肿块,内含灰白色液体,略呈豆腐渣样,颈内静脉与肿块粘连紧密,肿块深面与颈内动脉相邻,分离后见肿块向下颌角内侧走行,与胸锁乳突肌肉及周围肌群有粘连。病理诊断:鳃裂囊肿伴胆固醇结晶沉积及异物巨细胞反应(图4)。  相似文献   

19.
腹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皮肤巩膜黄染11天入院。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腹胀恶心、食欲不振。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上腹可及一肿块,中等硬度,无触痛,基底不清,位置固定。超声检查示第一肝门处肿物,大小约8.1cm×5.0cm×5.7cm,内部回声不均匀,压迫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CT平扫示肝门区肿块影密度不均匀,病灶周围似有包膜,病灶中心呈较高密度,周围呈低密度。病灶向上压迫肝尾状叶,向下达肝下极水平,右侧与肝右叶分界清晰,左侧与胰头分界不清,肝内胆管扩张(图1);增强扫描示肝门区肿块包膜呈环形强化,病灶中心呈不规则菜花样不…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50岁。无明显诱因右上腹胀痛不适5 d,外院腹部超声提示肝血管瘤。入院查体:腹平坦,未见腹部静脉曲张,右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腹部扣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无明显发热、头晕、心悸,亦无咳嗽、咯痰实验室检查正常。为进一步明确肝脏病变而行腹部增强CT检查,碘比醇90 ml静脉注射,行常规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示:肝脏病变符合血管瘤改变;左侧肾旋转不良,肾门朝向腹侧;右侧肾脏位于盆腔骶椎前方,肾门朝向左前方;双侧肾脏实质密度均匀,末见异常强化。左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