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墓头回别名箭头风、臭罐子等,系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或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根及全草[1]。有消肿排脓、祛瘀止痛[2],及对体内、外肿瘤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作用[3]。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主要是以齐墩果酸苷元和常春藤苷元组成的三萜皂苷[4]。近年发现异叶败酱含有金丝桃苷(hyperin)、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等黄酮类化合物[5],但对其定量测定未见报道。本实验研究表明墓头回含有金丝桃苷,建立起用HPLC测定墓头回中金丝桃苷的方法,并对7种不同产地墓头回植物中金丝桃苷的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异叶败酱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异叶败酱的来源、生药性状、显微组织结构、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指出该植物与同属其它种植物的主要区别点,为进一步开发抗癌中药异叶败酱的准确鉴定、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花败酱和异叶败酱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黄花败酱和异叶败酱挥发油化学成份。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黄花败酱鉴定出9个组分,异叶败酱鉴定出6个组分。结论:在楼之岑研究基础上黄花败酱又有七个成分被鉴定出,异叶败酱又有5个成分被鉴定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IR,MS,^HNMR,^13CNMR,2DNMR)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糙叶败酱根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urvularin(Ⅰ)山柰酚(Ⅱ),5,7-二羟基黄酮(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苷(Ⅴ)。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Ⅰ具有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败酱属药用植物中含有皂苷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油和有机酸类等主要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镇静、抗肿瘤、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及调节免疫系统、调节循环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综述了9种、3亚种败酱属药用植物的生药资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墓头回这味中药在我的几则临床报告中经常出现,故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亟待了解的问题,为此特谈墓头回止血的效用.墓头回是《中药学》中的常用名,又称墓头灰(《山西中药志》)、箭头风(《广西中草药》).为败酱科植物异叶败酱、糙叶败酱的根,我地均用此品.江苏有用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中药学讲义》,上海科技版).目前全国各地多用败酱科的墓头回,此为正品,余皆非正品.而且,墓头回传说中用到的也是目前的正品.  相似文献   

7.
黄花败酱和异叶败酱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黄花败酱和异叶败酱挥发油化学成份。方法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结果 :黄花败酱鉴定出 9个组分 ,异叶败酱鉴定出 6个组分。结论 :在楼之岑研究基础上黄花败酱又有七个成分被鉴定出 ,异叶败酱又有 5个成分被鉴定出。  相似文献   

8.
黄花败酱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花败酱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吉林林学院分析测试中心(132013)王瑞俭吉林林学院计算机中心孙宝民【关键词】黄花败酱药理研究临床应用黄花败酱系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学名为:Pa-triniascabiosaefoliaFisch.其功效为清热解毒,利湿排...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不同基原败酱药材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应用Phenix生物显微镜对不同基原败酱药材粉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黄花败酱和斑花败酱非腺毛细胞壁上具有疣状突起,白花败酱和异叶败酱非腺毛细胞壁上不具有疣状突起;黄花败酱中含有复粒和单粒淀粉粒,其他3种皆为单粒淀粉粒;异叶败酱木栓细胞中含有黄色分泌细胞,而其他3种所含分泌细胞不明显或者不含分泌细胞;白花败酱中含有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而其他3种中含有孔纹导管、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结论 显微鉴别能够快速、经济、准确鉴别败酱药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异叶败酱提取物作用于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异叶败酱提取物作用于K562细胞后提取细胞总蛋白,用双向电泳对蛋白进行分离,对异叶败酱提取物处理前后的K562细胞总蛋白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异叶败酱提取物处理前后的白血病K562细胞总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发现异叶败酱提取物处理组中有23个蛋白点发生了明显改变.经质谱和Mascot软件分析,成功鉴定了3个蛋白质,分别为热休克蛋白90β,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血红蛋白.结论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异叶败酱提取物处理前后白血病K562细胞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点23个,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是异叶败酱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产生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和诱导分化作用的关键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异叶败酱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叶败酱提取物作用于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异叶败酱提取物作用于K562细胞后提取细胞总蛋白,用双向电泳对蛋白进行分离,对异叶败酱提取物处理前后的K562细胞总蛋白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异叶败酱提取物处理前后的白血病K562细胞总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发现异叶败酱提取物处理组中有23个蛋白点发生了明显改变。经质谱和Mascot软件分析,成功鉴定了3个蛋白质,分别为热休克蛋白90β,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血红蛋白。结论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异叶败酱提取物处理前后白血病K562细胞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点23个,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是异叶败酱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产生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和诱导分化作用的关键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全株可入药,味辛、苦,性寒,民间常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治疗.白花败酱提取物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该植物中含环烯醚萜类、齐墩果酸苷、黑芥子苷等.白酱感冒颗粒系由白花败酱经适当方法加工制成的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咽痛.本实验室首次从白花败酱中分离获得了东莨菪素,并将其作为控制白酱感冒颗粒质量的新指标,结果表明HPLC法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败酱科败酱属6种同属药用植物的原植物及其根药材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和显微鉴别法对6种植物的根、茎、花序梗、花和果实等部位进行比较鉴别。结果 败酱无果苞,花序梗单侧具糙毛,簇晶多成排或散聚于细胞中;攀倒甑、斑花败酱茎具两列糙毛,花白色或黄白相间,簇晶少;少蕊败酱无根茎花序梗具柔弱糙毛,簇晶多;异叶败酱花序梗被短糙毛,石细胞多且层纹明显;岩败酱果苞常具3主脉,花序梗被微糙毛,石细胞少。结论 通过性状、微性状和显微特征可以鉴别败酱属6种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4.
黄花败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黄花败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从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的全草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通过波谱解析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黄花败酱醇提物中分得8个化合物。结论:除文献报道过的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东茛菪素(scopolet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β-胡萝卜甙(daucostarine)外,还首次从黄花败酱中分到2α-羟基齐墩果酸(2α-hydroxyoleanolic acid),2α-羟基乌苏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苷(oleanoliic adic-3-O-β-D-xylopyranoside)和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酱属植的有10种及3个亚种和2个变种,主要入药的有败酱和墓头回。对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镇痛、止血、抗菌、抗病毒、免疫、抗肿瘤和保肝利胆等药理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用分光光度法,经苯酚-硫酸显色,于波长490nm处测定了糙叶败酱多糖的含量为1.50%。  相似文献   

17.
徐艳红  何玉川  杨化异 《中外医疗》2009,28(36):172-172
目的建立菊败酱的质量标准。方法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对3个不同产地菊败酱进行质量分析。结果根据3批菊败酱测定结果制定质量标准。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快速、简便地对菊败酱定性测定,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履巉岩本草》中苦益菜的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中苦益菜基原及功用,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古今文献查阅、植物学比较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和现代对苦益菜的应用,考证其药物基原及功用。[结果]从植物形态、分布与生境、功效与主治、药物名称等方面考证发现,《履巉岩本草》中的苦益菜与白花败酱相吻合,而白花败酱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瘀、消痈排脓之功效。[结论]苦益菜的原植物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Thunb.)Juss.,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建议重新将其收入《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柱色谱和HPL C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IR、MS、1 H- NMR、1 3C- NMR、DEPT、HMQC和HMBC)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松脂醇- 4 ,4′-二- O-β- D -葡萄糖苷( )、罗汉松脂酚- 4 ,4′-二- O-β- D -葡萄糖苷( )、落叶松脂醇- 4′- O-β-D-葡萄糖苷( )、落叶松脂醇- 4 - O- β- D-葡萄糖苷( )。结论 化合物 ~ 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并首次给出化合物 的核磁共振数据。  相似文献   

20.
黄花败酱根与茎化学成份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绘制了黄花败酱根与茎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表明二者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异,临床应用昧可用茎代替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