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爱军 《中医药导报》2001,7(5):218-2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 ,笔者自 1995年以来共收治 84例 ,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进行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4例均为住院病人 ,均经西医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组 4 2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16例 ;年龄34~ 81岁 ,平均 ( 61.4 3± 8.71)岁 ;病程 2月~ 9年 ,平均 ( 4 .89± 2 .34 )年 ;按NYHA心功能分级 :Ⅱ级 15例 ,Ⅲ级 2 0例 ,Ⅳ 7例 ;冠心病 5例 ,肺心病 2 0例 ,心肌炎 1例 ,风心病 9例 ,高心病 5例 ,扩张性心肌病 2例。对照组 4 2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9例 ;年龄 36~78…  相似文献   

2.
资白玉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34+36-34,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魏运湘  唐静  高慧 《河北中医》2004,26(12):938-938
2001—08~2004—08,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毅  范平 《江苏中医》1998,19(9):22-23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在西药结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强心合剂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96例分为阳气亏虚型及气阴两虚型,采用中药辨证施治及西药治疗.结果显效58例(占60.4%),有效32例(占33.3%),无效6例(占6.3%),总有效率为93.7%;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心脏收缩时间间期测定均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旭彪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1):633-63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内科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笔者自2003年至2006年,对CHF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并与西医治疗的45例进行对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45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42~77岁,平均66.5岁。其中高血压心脏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缺血性心肌病16例;心功能Ⅱ级8例,Ⅲ级25例,Ⅳ级12例。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39~80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高血压心脏病21例,扩张…  相似文献   

8.
杨林 《中医药导报》2003,9(1):25-26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30例 ,显效 16例 ,有效 9例 ,无效 5例 ,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选82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3±13.4)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缺血性心脏病18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Ⅱ级19例,Ⅲ级15例,Ⅳ级8例。  相似文献   

1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好疗效,尤其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独特优势。根据笔者实践,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积分、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心搏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附桂强心饮。两组疗程均为21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我院心内科2004-2007年对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强心汤口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 1996~ 1998年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2例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56例住院患者均符合《中药 (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2例 ,男 8例 ,女 2 4例 ;年龄 33~ 70岁 ,平均 56± 11.1岁 ;心衰病程 1个月~ 10 a;冠心病8例 ,高血压心脏病 10例 ,风湿性心脏病 12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心功能 (NYNA) 级 8例 , 级 8例 , 级 16例。对照组 2 4例 ,男 5例 ,女 19例 ;年龄 35~6 5岁 ,平均 54± 11.3岁 ;冠心病 7例 ,高血压心脏病 6例 ,…  相似文献   

15.
周慧君  黄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66-867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将 10 6例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4例 )和对照组 (5 2例 )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每日 1剂。两组均以 3周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 0 5 ) ,两组治疗后SV、CO、LVEF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好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范平  张毅 《天津中医》1998,15(5):198-200
本文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中药强心合剂与到多巴胺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屈新明 《中医药导报》2011,17(5):107-10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强心、扩管、利尿等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强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2001年3月~2002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6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表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心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左室射血分数(EF)、每次搏血量(SV)、每分钟心输出量(CO)、左房前后径(L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疗效比较和相关指标改善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有较好的疗效,四君子汤治疗CHF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加亮 《国医论坛》2009,24(1):29-3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一综合症,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所致,为临床常见病,死亡率也很高。现代医学多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减轻心脏负荷等方法治疗。近年来,笔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该病6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60例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