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肺灌洗治疗前后肺泡蛋白沉积症的高分辨率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表现及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23人次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全肺灌洗治疗前后的HRCT资料。结果全肺灌洗治疗前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地图样分布边界清晰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征。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显示肺部磨玻璃影不同程度变淡,范围缩小,但仍遗留不同范围的网格状阴影及实变影。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即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的表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肺泡蛋白沉积症HRCT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的影像表现,以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HRCT影像表现.结果 3例患者的HRCT均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影,呈"地图样"改变、铺路石征、支气管充气征,伴小叶间隔增厚,不同程度的肺泡实变,行全肺灌洗治疗后肺部磨玻璃影不同程度变淡.结论 HRCT对提高对PAP的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部高分辨CT(HRCT)表现与相应的病理改变,探讨HRCT对PA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确诊的6例PAP患者胸部HRCT与相应病理学改变。结果:6例患者在不同层面可见磨玻璃影,其中2例可见小结节影;3例表现为两肺斑片状磨玻璃影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呈地图样改变;3例因磨玻璃影与小叶间隔增厚交织成铺路石样改变;3例可见肺泡实变融合成密度较高的斑片状阴影,1例在肺泡实变区可见“空气支气管征”。6例患者活检肺组织在光镜下显示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块状或颗粒状嗜伊红物质.PAS染色阳性,AB染色阴性,其中3例肺泡问隔正常,3例肺泡间隔增宽,可见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沉积。结论:PAP典型的胸部HRCT表现与病理改变一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临床诊断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宝亮  何国荣  侯勤明  李婷  陈祖华 《浙江医学》2021,43(19):2144-214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患者首次复查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其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13日杭州市西溪医院31例COVID-19恢复期患者首次复查胸部HRCT表现特征,并与高峰期表现进行比较。结果31例恢复期患者中,首次复查无阳性胸部HRCT表现12例;有阳性表现的19例中病灶累及单个肺叶5例,累及多个肺叶14例;病灶数≤3个6例,病灶数>3个13例;病灶只呈结节状8例,只呈斑片状3例,呈结节、斑片状8例;病灶为纯磨玻璃影(PGGO)14例,以磨玻璃影(GGO)为主伴实变5例;病灶可见小叶内间隔和(或)小叶间隔增厚12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5例,无小叶内间隔增厚及支气管空气征2例。与高峰期比较,病灶吸收程度>50%28例,<50%3例。结论COVID-19恢复期患者首次复查胸部HRCT多数病灶已全部吸收或明显吸收,仅少数病灶吸收不明显,与其COVID-19临床分型、年龄以及有无基础疾病有关,其中个别病灶可持续较长时间并有发展为纤维机化灶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部X线片和高分辨CT(HR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IPF患者分别做胸片、HRCT的检查,并随访分析其动态变化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X线胸片两肺有多发的斑片状影,病灶以中下肺、胸膜下分布为主。HRCT上的表现呈多样性:磨玻璃样影45例,囊、蜂窝征49例,胸膜下线、网状影39例,结节影16例,肺气肿26例,肺牵拉性支气管柱状及囊状扩张42例。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HRCT不仅能显示胸片、CT无法显示的特殊影像,还可显示叶间裂,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等改变,更能准确判断IPF纤维化程度,同时间质纤维化基础上出现磨玻璃样阴影则HRCT可考虑病变有活动。  相似文献   

6.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高分辨率CT征象(附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过敏性肺泡炎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特征,以期进一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4例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HRCT表现,其中,急性期7例,亚急性期13例,慢性期4例。结果24例HRCT图像上18例表现为数量不等的边界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13例见磨玻璃样密度影,呈散在分布或均匀分布,其中11例磨玻璃样影内见低密度影,按2级小叶分布,2例见气腔实变影,4例见肺外围的低密度区,5例显示局限性空气残留,2例肺内见薄壁囊性损害,2例发生肺纤维化并形成蜂窝状改变。结论HRCT可以清晰显示过敏性肺泡炎病变的类型和分布范围。HRCT上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与磨玻璃影同时存在磨玻璃影内出现低密度影且呈2级小叶分布时,应考虑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胸部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2005年临床确诊的18例IPH影像资料.结果:胸部X线表现:①肺纹理增强15例;②肺野内片絮状阴影或磨玻璃样影12例;③双肺弥散分布的粟粒状、小结节影6例;④双肺弥漫境界不清的网织状影8例,其中2例伴心脏增大,1例伴肺动脉段隆鼓.高分辨率CT(HRCT)显示:双肺弥漫性密度增高,呈片絮状及磨玻璃样改变2例,其中1例实变影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双肺弥漫分布粟粒状、小结节状影1例;双肺小叶间隔增厚2例,其中弥漫增厚1例;轻度蜂窝状肺改变1例;心影增大1例.结论:胸片是发现IPH的重要方法,HRCT对病灶的显示更为清晰,只要注意将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合分析,尤其在痰、胃液或肺组织中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谢正平  戴峰  蒋燕  袁莉莉 《现代医学》2012,40(3):276-280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急性肺损伤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5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常规CT和HR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急诊肺损伤的HRCT主要有以下表现:(1)肺实质改变。呈均匀肺实变影20例,其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征伴部分腺泡结节影;呈斑片状模糊影36例,单侧或双侧分布,以中下肺为主;胸膜下实变影44例,呈紧贴胸膜下的斑片状或类圆形渗出性病变,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磨玻璃样改变43例,其中肺实质内磨玻璃影21例,胸膜下磨玻璃影22例,呈大片或斑片状分布,密度淡而均匀,内见网格状或结节状改变。(2)肺间质性改变。肺纹理增粗、紊乱35例;小叶间隔增厚23例;星芒状或结节状影24例;网格状影32例。结论:HRCT能客观反映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过敏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5年2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24例过敏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结果24例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48±13)岁;急性2例,亚急性17例,慢性5例。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体重减轻,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率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斑片影、小叶中心性结节影、马赛克征和网格影或伴蜂窝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示肺泡淋巴细胞增加,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肺泡炎、非干酪性坏死性肉芽肿及间质性肺炎。所有病例避免抗原暴露及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胸部影像学改变明显好转。结论过敏性肺炎诊断困难,大部分病例(急性、亚急性)根据相关抗原的暴露、影像学、BALF的细胞学改变及TBLB病理检查作出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慢性),需要进行外科肺活检而做出临床-影像学-病理的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10年收治并临床确诊的16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X线表现:16例肺野内弥漫分布有片絮状阴影与磨玻璃样改变,8例表现为双肺弥散分布的粟粒状、小结节影;5例有弥漫分布的网织状影。7例行CT扫描。高分辨率CT(HRCT):7例两肺呈弥漫性分布片絮状实变影及磨玻璃样影,5例两肺弥漫分布粟粒状、小结节状影,4例可见多发小囊状影及网状影,2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3例有小叶间隔增厚。结论X线平片是发现并提示IPH最基本的检查手段,影像学检查特别是HRCT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相结合分析,尤其是在痰或胃液中及肺泡灌洗液内查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是描述慢性肺微吸入的高分辨率CT的肺纤维化表现,并通过CT的肺纤维化表现筛查GERD。方法:连续抽取食道胃镜检查证实的GERD病例的肺CT检查资料86例。通过三位具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分别读片及共同读片,最后筛选出24例资料。肺CT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然后0.625~1.25mm薄层骨算法重建。对所有病人CT图像进行观察,以IPIF CT表现为诊断标准提取影像表现。结果:24例CT的肺纤维化表现是:(1)班片状磨玻璃影例24(100%),其中局部中心分布22例(92%),合并周边性分布17例(70%)。(2)胸膜下蜂窝影9例(37%),其中合并间隔线影7例(3)小叶中心结节影7例(29%),其中合并小灶样实变5例。(4)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15例(62%)。(5)中下段食道扩张17例(70%)。结论:GERD伴有的肺纤维化CT表现主要表现为:局部中心分布的班片状磨玻璃样影以及周边分布班片状磨玻璃影、胸膜下蜂窝影、小叶中心结节影伴食道扩张、细支气管扩张,如具有这些CT表现高度提示GERD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尘肺观察对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尘肺观察对象行胸部多层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HRCT),并将扫查结果与传统高仟伏X线胸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HRCT检出p影46例、s影38例,p影主要分布在双侧中上肺野,其中45例以小叶中心性分布为主、1例以淋巴分布为主;s影主要分布在双侧中下肺野,其中33例表现为肺内不规则线状影伴肺纹理增多且走行僵直扭曲、4例表现为小叶中心性磨玻璃样结节、1例伴有"界面征";另有8例表现为单纯小叶中心性分支状阴影、12例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3例未发现异常。结论 HRCT较传统高仟伏X线胸片更能确切地显示尘肺观察对象的肺内影像学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RCT(High-resolution CT)在诊断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1例肝移植术后确诊为CMV肺炎患者的HRCT,由两名放射科医生统计分析病灶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毛玻璃影10例,多发结节8例,斑片状实变影4例。100%(11/11)患者肺内见到多种形态病灶共同存在:毛玻璃影与多发结节4例,毛玻璃影与实变影3例,实变影与多发结节1例,毛玻璃影、实变影与多发结节三者共同存在3例。100%(11/11)例病变均累及双肺,9例病灶分布于肺内外带,仅分布于外带和内带各3例。病变累及下叶11例,累及中叶与上叶分别为10例、9例。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病变的HRCT表现为双肺混合存在的毛玻璃影、多发结节及斑片实变影时,提示肺内病变为CMV肺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Rapidly progressive pneumonia infection with H7N9 virus is a novel disease,and 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concerning serial chest radiographic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finding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serial radiolog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H7N9 pneumonia.Methods The two institutional ethics review boards approved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This study included 10 patients with H7N9 pneumonia.All patients underwent chest radiologic examination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Serial radiologic images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Results All patients showed abnormal results on initial chest radiography and CT.The initial radiographic abnormalities were unilateral (n=9) and bilateral (n=1),including ground-glass opacities (GGOs) (n=5) and consolidation (n=5).The initial CT findings consisted of unilateral (n=6) and bilateral (n=4),including consolidation (n=10),GGOs (n=10),reticular opacities (n=2),and pleural effusion (n=3).Follow-up radiologic findings showed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olidation or GGOs within two weeks after illness onset.Pneumomediastinum with secondary subcutaneous emphysema and pneumothorax were noted in two patients.Follow-up 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 after two weeks showed slow improvement in both size and opacity of the lesions.On HRCT after discharge,patients had substantial residual lesions such as irregular linear opacities,reticular opacities,parenchymal bands,traction bronchiectasis,and cystic lesions.Conclusions The most common radiologic findings at presentation are multifocal or diffuse areas of consolidation and GGOs in H7N9 pneumonia.HRCT in sequence can show more changes in rapid progression of disease and a slow decrease of both size and opacity of the les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aluation of H7N9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SV)患者临床表现肺部病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6年0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AAS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中男48例,女20例,男女比为2.4:1;年龄为55.8±14.2岁,其中40-80岁患者占76.4%;(2)所有患者均行胸片检查,其中例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其中肺部受累39例(70.5%);肺部受累患者中MPA发病率最高,为10例(83.3%),其次为未分型26例(59.1%),WG2例(20%);其中肺部HRCT表现中以网状条索状斑片状结节影及磨玻璃影最常见最多;(3)治疗后79.6%患者好转,9.3%患者出现进展及严重感染,11.1%静止。结论 AASV并非罕见病,ANCA检查结合肺部高分辨CT检查能显著减少漏诊误诊,并对本病诊治及预后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的HRCT征象及其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行CT扫描的78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术前CT图像。所有病灶按病理结果分为:14例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从H)和原位腺癌(AIS))、24例微浸润腺癌(MIA)和40例浸润性腺癌(IAC)。对3组病灶的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及胸膜凹陷征进行对比分析诊断浸润性腺癌的界值。结果浸润前病变与IAC间比较: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A与IAC间比较: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病变与MIA间比较: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组(IAC)结节一般较无或微浸润组(浸润前病变与MIA)边缘毛刺、分叶、内部空泡及胸膜凹陷多见(P0.05)。结论肺磨玻璃结节的HRCT征象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析上述影像征象有助于对术前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肺高分辨率CT(HRCT)在不同结缔组织病(CTD)并发间质性肺炎(ILD)的影像学特征,为HRCT在CTD并发ILD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 388例CTD病人资料,其中CTD并发ILD 143例(总发病率为10.3%),分析CTD并发ILD病人肺HRCT影像学特征,探讨CT分类与不同CTD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43例CTD合并ILD病人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3例,类风湿关节炎(RA)40例,干燥综合征(SS)26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8例,系统性硬化症(SSc)7例,混合性CTD(MTCD)5例,成人斯蒂尔病(AOSD)4例。CTD并发ILD肺HRCT影像学表现依次为:小叶间隔增厚88.1%;毛玻璃样变78.3%;不规则线状影或胸膜下线74.1%;网格影41.3%;支气管血管束增厚30.1%;薄壁囊肿23.8%;蜂窝肺、结节灶均占19.6%;马赛克灌注17.5%;实变影10.5%;肺大泡5.6%。SLE、RA、SS、AOSD以毛玻璃样变、小叶间隔增厚影像学表现为主,SSc、PM/DM、MCTD以网格影、蜂窝肺为主要表现。不同CT类型肺间质病变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C3、C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格影组、实变影组、蜂窝肺组、毛玻璃样变组、Non-ILD组ESR指标均高于不规则线下影或胸膜下线组(P<0.05~P<0.01);实变影组、蜂窝肺组、毛玻璃样变组CRP指标均高于Non-ILD组(P<0.05~P<0.01);不规则线下影或胸膜下线组、网格影组、薄壁囊肿组、支气管学管束增厚组、蜂窝肺组、小叶间隔增厚组、Non-ILD组C3指标均低于毛玻璃样变组(P<0.05~P<0.01),不规则线下影或胸膜下线组、实变影组C3指标均高于Non-ILD组(P<0.05~P<0.01);除肺大泡组外,其余各组C4指标均显著低于毛玻璃样变组(P<0.01)。结论:不同CTD并发ILD有不同影像学特征,影像学改变与炎症指标及补体水平有一定关系,早期进行肺部HRCT检查有助于ILD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感染的CT影像表现,提高对特异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49例肾移植术后合并肺部特异性感染的病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2岁。发病时间分别为肾移植术后12d~7年。49例患者均进行了胸部螺旋CT及高分辨CT(HRCT)扫描,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膈面,螺旋CT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HRCT扫描层厚1mm或0.625mm,层间距10mm。其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29例,卡氏肺囊虫肺炎12例,巨细胞病毒肺炎4例,肺结核4例。19例经痰培养证实,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支气管肺活检证实,8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2例经尸检证实。影像结果由3位放射科医师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者的CT检查均可见肺内病灶特征性改变。29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出现最多的肺内异常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影(23/29);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灶(22/29),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结节灶(15/29);肺内实变影(18/29),肺内楔形实变影(11/29);晕征(17/29)。12例卡氏肺囊虫肺炎CT影像中均出现肺内弥漫磨玻璃样改变。4例巨细胞病毒肺炎CT影像中都有肺内散在磨玻璃影表现,并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其中3例伴有双肺多发粟粒结节灶;2例伴有胸腔积液。4例肾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中均表现为双肺多发粟粒结节灶,其中1例呈"树芽征"表现。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特异性感染患者中,卡氏肺囊虫肺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巨细胞病毒肺炎、肺结核等在CT影像表现上各有特点,CT检查能较早发现肺部异常,并可以在发病早期或病情危重难以获得病原学证据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初步判断感染的病原体而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皮肌炎(DM)患者(DM-ILD)发生呼吸衰竭(RF)的相关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DM-ILD患者以是否发生RF分为RF组(40例)和非RF组(8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等临床特点,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M-ILD患者发生RF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RF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DM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9.5(42.3~58.6)岁,其在半年、1年及2年病程内发生RF的百分比分别为67.5%、85.0%、95.0%。单因素分析发现,更晚的发病年龄、临床无肌病皮肌炎 (CADM)、纵隔气肿、更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更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抗Jo-1抗体阴性,胸部高分辨CT中的磨玻璃影与RF的发生有关(POR=1.791,P=0.025)、 AST更高 (OR=1.937,P=0.048)、 CADM (OR=3.881,P=0.007) 及磨玻璃影 (OR=4.187,P=0.014) 是DM-ILD患者发生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F常发生在DM发病后的2年内。发病年龄较晚、AST增高、存在磨玻璃影或被诊断为CADM的患者发生RF的风险更大。抗Jo-1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RF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