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丝裂霉素(MMC)与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8月-2006年8月间在我院手术的1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患者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2.7(6.6-122.0)个月,总的复发率为21%,从手术到肿瘤局部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3.8月(3.6-71.8)个月。5年和10年总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0.7%和71.3%。MMC组与BCG组的总复发率分别为21.8%和18.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87)。对于高分级肿瘤,MMC组的复发率(24.0%)显著高于BCG组(17.5%),BCG膀胱灌注能显著降低高分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P=0.046)。BCG组患者出现膀胱炎等毒副作用的机率较高(P=0.0316)。结论 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无明显优势,且出现膀胱炎等毒副作用的机率较高,但可显著降低高分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MMC)与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8月~2006年8月间在我院手术的1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者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2.7(6.6~122.0)个月,总的复发率为21%,从手术到肿瘤局部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3.8月(3.6~71.8)个月。5年和10年总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0.7%和71.3%。MMC组与BCG组的总复发率分别为21.8%和18.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87)。对于高分级肿瘤,MMC组的复发率(24.0%)显著高于BCG组(17.5%),BCG膀胱灌注能显著降低高分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P=0.046)。BCG组患者出现膀胱炎等毒副作用的机率较高(P=0.0316)。结论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无明显优势,且出现膀胱炎等毒副作用的机率较高,但可显著降低高分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在泌尿系肿瘤中,膀胱肿瘤最为常见,且手术后复发率甚高,大部分在术后1年内复发,3—5年内在60%~90%之间。所以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甚为重要。自1932年4月—1994年6月,我们应用顺铂(PDD)灌注预防膀胱术后复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膀胱内灌注化疗在临床上是常用的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方法,目前国内多采用术后1~2周开始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常规方法。近来有文献报道,术后早期(6h内)开始膀胱内灌注化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预防效果。为探讨早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应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早期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95例,效果满意,复发率低于常规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膀胱肿瘤多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但复发率较高,本研究探讨手术前后灌注化疗药物对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浅表膀胱癌患者66例,均行TURBT。将患者随机分为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灌注组在手术前后均灌注化疗药物吡柔比星,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灌注组术后1、2年的复发率分别为3.03%、6.06%,低于对照组的15.15%、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灌注组膀胱刺激征、白细胞降低和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9.4%、12.1%和9.1%,对照组分别为36.4%、9.1%和6.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膀胱肿瘤切除术前后灌注化疗药物能减少术后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6.
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的第一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诊断和治疗方法,术后辅以膀胱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杀灭残存肿瘤和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但术后膀胱癌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至今最佳的膀胱灌注药物、剂量、灌注方案等仍然存在争议。膀胱癌术后及时进行正确、规律和个性化的膀胱灌注对预防复发和进展有着重要意义,而近期出现的膀胱灌注新的药物和灌注方式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和吡柔比星(THP)组合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HCPT、THP及HCPT+THP同时法和HCPT+THP序贯法组合行膀胱癌患者电切或部分切除后膀胱内灌注,随访2年,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3个月行1次膀胱镜复查。结果HCPT+THP序贯法膀胱灌注,2年后膀胱癌复发率7.5%,明显低于单用HCPT/THP和HCPT+THP同时法;而HCPT+THP序贯法膀胱灌注,其尿路刺激征、血尿及肝肾功能等毒副作用与单用HCPT和TH无显著性差别。结论HCPT+THP序贯法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较单用HCPT/THP和HCPT+THP同时法其复发率低,而毒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是一种更有效的灌注方法。  相似文献   

8.
徐冰 《药物与人》2014,(12):247-247
目的:本文针对膀胱癌患者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01月至2012年06月60例膀胱癌患者术后行膀胱腔内化疗药物灌注,并分别对灌注前、灌注中、灌注后予以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结果:60例膀胱癌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化疗.结论:采用规范的操作技术并对膀胱灌注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etrahydropyranyladriamycin,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收集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共32例,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tumor,TURBt)进行治疗,术后用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肿瘤复发、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THP膀胱灌注化疗期间无发热、呕吐、血常规异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5例,嘱多饮水,并予碱化尿液、止痛、黄酮哌酯片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后复发3例,其中2例再次行TURBt+THP膀胱灌注化疗,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THP膀胱灌注化疗,随访期间无再复发。结论 THP预防表浅性膀胱癌TURP术后复发疗效可靠,副反应少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0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组(A组,50例)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组(B组,57例).A组术后24h内完成THP膀胱灌注,维持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B组术后1~2周开始进行THP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再改为每个月1次,共10次.总疗程12个月.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13~84个月,A组膀胱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6.00%( 13/50),全身症状发生率4.00%(2/50),膀胱肿瘤复发率16.00%(8/50).B组膀胱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2.81%( 13/57),全身症状发生率1.75%( 1/57),膀胱肿瘤复发率19.30%( 11/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对膀胱穿孔明显、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黏膜创面广泛的患者,术后不宜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羟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对63例膀胱肿瘤术后,应用羟喜树破膀胱内灌注护理方法。结果63例患者无一中途停止,不良反应轻,且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羟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加强护理措施,患者易接受,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卡介苗和干扰素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卡介苗(BCG)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将72例膀胱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BCG75mg+α-干扰素60万u,另一组单用BCG75mg膀胱内灌注。随访6~72个月,平均38.6个月,肿瘤复发者BCG+α-干扰素组2例(5.6%),BCG组9例(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BCG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3.
易冰霞 《现代保健》2011,(14):91-92
目的探讨放松疗法在膀胱灌注化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5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身心放松训练。比较两组化疗后不适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化疗后膀胱刺激征、发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膀胱癌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身心放松训练能有效地降低膀胱灌注化疗的应激反应,降低化疗后不适的发生率,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吕伟  张珉  王玉明  郑剑 《工企医刊》2003,16(2):29-29
本文对28例膀胱癌患者用卡介苗(BCG)行膀胱内长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37岁~60岁。病理证实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T_1期15例,T_2期13例。均行开放手术,其中膀胱部分切除13例,肿瘤局部切除15例。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术后2周开始用BCG行膀胱灌注,会阴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尿包从尿道插入尿管,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患者医院感染全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医院感染者116例设为感染组;选取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未感染者120例设为未感染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感染组患者感染时(T0)、感染24 h(T1)、感染48 h(T2)和感染控制后(T3)全身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ion,AOPP)]水平和感染组患者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非SIRS患者感染时(T0)及未感染组、对照组纳入时刻(T0)上述指标水平。结果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9株占70.83%,革兰阳性菌49株占29.17%。感染组T0时刻患者IL-6、IL-8、TNF-α、GSH-PX、SOD、MDA、AOP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对照组(P<0.05);感染组T0时刻SIRS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非SIRS者(P<0.05)。T0、T1、T2、T3时上述指标均先升高、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8、TNF-α与GSH-PX、SOD、MDA、AOP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全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共同参与了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感染进展,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助于降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医院感染率及感染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IFNα-2b)加表阿霉素(EPI)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70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分为两组:36例膀胱灌注IFNα-2b 1000万IU加EPI50mg,34例膀胱灌注单用EPI50mg。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12~48个月,lENα-2b加EPI组复发5例,复发率13.89%,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EPI组复发12例,复发率35.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ENα-2b加EPI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用EPI,能明显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术后复发情况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癌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7月~2006年10月间13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随诊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最少生存时间13个月,一例术后29个月全身多处转移死亡,一例术后13个月因宫颈癌死亡。其余病例目前仍存活。结论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比开放性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淋巴结清除彻底,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癌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7月-2006年10月间13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随诊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最少生存时间13个月,一例术后29个月全身多处转移死亡,一例术后13个月因宫颈癌死亡。其余病例目前仍存活。结论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比开放性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淋巴结清除彻底,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肿瘤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在预防表浅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7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后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对照组术后灌注丝裂霉素。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2、3年肿瘤无复发率分别为95.0%、90.0%、87.5%和83.3%、72.2%、6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可作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有效的临床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叶大勇  梁勇 《现代保健》2012,(16):105-106
目的 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 例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 h 死亡1 例,出现近期并发症9 例,远期并发症7 例.57 例均获随访6~84 个月,平均67个月,5 年生存率58.1%.结论 对于复发性、多发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切除膀胱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疗效确切,更符合人的生理特性,患者更易融入社会,生活质量高,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