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毓 《科学养生》2013,(7):15-17
陈昭妃博士是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美国"营养免疫学"的创始人。因其在科学界的突出贡献,曾获得全球第三大学术单位国际本草协会最高荣誉马帝拉库兹奖。她被美国《世界日报》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100位顶尖华人之一。也许你不一定知道,如今,肺结核病重新卷土重来,而且来势凶猛,世界卫生组织现在最重视的疾病是肺结核。以前,我们认为,只要给孩子注射了结核病疫苗,就永远不会得肺结核了。可是现在,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相似文献   

2.
身为一个科学家。我认为根本不需要原子炸弹来毁灭地球。如果不重视今天的健康教育。不重视疾病的发展,我们将会毁于层出不穷的新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陈昭妃博士,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营养免疫学"的创始人。1987年,她率领100多位专家学者,在美国犹他州创办了丞燕国际机构。目前,其分公司已遍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因其在科学界和企业界的突出贡献,1992年获得全球第三大学术单位国际本草协会最高荣誉马帝拉库兹奖。1995年,被美国《世界日报》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100位顶尖华人之一。1996年,获"美国杰出女青年奖"。美国加州政府命名1996年3月8日为陈昭妃日。1997年,她荣获"美国十大杰出青年奖",是59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也是获此奖项惟一的女性。日前,陈昭妃博士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身体具有能够自愈的免疫机能,但现在很多人已经逐渐丧失了这种机能。我们知道,与病毒抗争的免疫力不是依靠补品或昂贵的药物能获得的。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获得免疫力呢?通过怎样的方式使已丧失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恢复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能够增强免疫力。 世界上学者们都讲三大免疫学。第一,运动免疫学;第二,精神免疫学;第三,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美籍华人陈昭妃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创立了一门崭新的"营养免疫学",提出"最好的医生是营养免疫"的养生新理念,倡导人们通过合理摄取植物营养素,使免疫系统得到增强,防病于未患,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不谋而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证实免疫在生长、遗传、衰老、感染、肿瘤、移植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免疫生物学、生化学、化学、形态学、药理学及中医药与免疫等都是十分活跃的学科。由于化学性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日趋严重,应用天然药物尤其是中药治疗疾病更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美国曾碧光(Pi-Kwang Tsung)博士的新著《免疫与中药》(Immune System and Chinese Herbs,美国中药研究所出版,Irvine,1990)系统总结了这方面的主要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内经》所涵免疫学思想进行了讨论分析,揭示了先天禀赋理论与非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内在关系,先天禀赋不同、气血阴阳盛衰之别,直接关系到机体免疫力的强弱。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后天调养可发挥获得性免疫作用。认为卫气护卫肌表,司汗孔开阖,抵御外邪之功有类皮肤粘膜屏障的免疫作用机理。阐述了扶正祛邪的治则治法既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性,又能抑制免疫反应所引起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
免疫学检验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免疫学检验是临床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凡涉及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相关测定技术均可列入免疫学检验的范畴.免疫学检验的任务主要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结合反应,建立各种特异检测方法,协助临床医师对疾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本栏目将就中医学与免疫的关系,即如何应用现代免疫学理论与方法去认识、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现象、气血等学说,中医辩证、治则、治法的免疫学基础,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或调节等进行讨论,期望有利于阐述、理解中医学与免疫学内在的关系,有利于从免疫学角度加强中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中药与免疫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力开展中医药的免疫学研究余(氵贺)(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祖国医学认为,疾病就是正气与邪气一对矛盾斗争的过程。机体正气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因此中医重视扶正固本,选用多种具有补益、强壮的方药,来调正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等之不足,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大量的实验与临床资料说明中医扶正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医免疫学与现代免疫学相关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与西医是基于不同理论所建立起来的两种学科体系,对于同一生命现象,由于认识方法不同,其结果往往相差甚远。然而两种医学都是对人体生命规律的理性认识,因此两种知识体系并不妨碍互相借鉴,并有可能相辅相成,中医的免疫学思想与西医的免疫理论就是如此。免疫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深化的,虽然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不同,说法不一,但它们的内在涵义却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浅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桥梁课程,学好该门课对医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脾虚证免疫学机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脾主运化,生气化血而为后天之本。现代研究发现,脾不仅职司消化吸收,而且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关联。借鉴现代免疫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脾虚证进行广泛探索,既能为中医学理论提供科学内涵,也可深化对脾虚证与现代免疫学相关性的具体认识。笔者现就国内近年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回顾及评述。1 免疫器官形态结构方面 结构决定功能。免疫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是其功能异常的物质基础。陈氏等通过观察饥饱失常结合过劳法所造的脾虚动物模型发现,脾虚大鼠免疫器官萎缩,胸腺皮质淋巴  相似文献   

14.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新型实验课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在实验前将实验材料全部准备好,上课时教师把实验的目的、原理和要求等讲清楚后示教,然后学生照着样子做.这种实验学生只需照葫芦画瓢即可,且实验结果多已知道,无需仔细观察(写实验报告可照书抄或抄同学的).结果是学生既没动手,也没动脑,根本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为此,我们根据世界医学教育趋势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索出一种新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即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教学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医理论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中医与现代免疫学是息息相关的。而免疫学在阐明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回归自然的影响,利用中医中药来提高免疫力治疗免疫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验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在这门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发现,该实验有较强时间性,学生无法参与前期准备工作,这影响了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内容较繁琐,操作要求高,再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方面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使得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7.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高等中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院校新的培养目标.中医院校西医基础课是优化中医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现代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与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学在基本理论方面与免疫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近十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研究工作,现综述如下:中医学对免疫的认识两千多年前,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外调和,邪不能害"。人之所以发病,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了人体正气在发病  相似文献   

19.
舒友艺 《河北中医》2001,23(9):712-713
中医学生产生于古代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 ,古代易学的哲理及其象数思维模式为中医学提供了立论的基础和支柱 ,使中医学形成了独特的整体观念思想 ,融汇了多学科知识于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之中 ,建立起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而预防医学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预防医学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之上 ,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人体要适应自然变化 ,才能达到预防疾病 ,保持健康的目的。而自然界的变化随时随地可影响到人的生命活动 ,甚至发生各种病变而危及生命。为了保护生命 ,严格防御…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免疫学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河南中医》2013,33(1):154-156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盆腔炎免疫学相关实验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等多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结果:盆腔炎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低下和紊乱有关,中医药治疗该病多从此入手.结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的机理探讨应结合现代实验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