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睡眠障碍属肝肾不足,心神不宁者,应用补益肝肾,宁心安神之法治疗;属虚烦不得眠者应用补气益血,养心安神之法治疗;属心脾两虚者,应用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法治疗,并可以膏方善后调理以增强体质,巩固疗效。孔昭遐教授,主任医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  相似文献   

2.
"和法"是中医治疗方法中极具特色的一类治法,其内涵丰富,临床运用广泛。张杰教授在临床上擅长对"和法"的灵活运用,效如桴鼓。文章介绍了调和阴阳,治疗绝经前后诸症;调和寒热,治疗口糜反复不愈;调和肝脾,治疗妇科癥瘕积聚证术后3则验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月经病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总结张小萍教授治疗月经病的治疗思路、选方用药规律,总结经验。方法:跟师出诊学习,分析临床用方、用药规律;治疗月经病的临床经验、辨证思路。结果:张小萍教授以协调肝脾肾、补养气血为主要指导思想治疗月经病。结论:协调肝脾肾、补养气血治疗月经病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黄调钧主任中医师为全国第三批师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四十余年,学验俱丰。现择其治疗疑难病验案介绍如下:1痿证(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病例1.曾某,男,11岁。近2年来,双下肢肌力弱,步履蹒跚不稳。曾在省医院诊断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经治疗效不佳。现双下肢肌力弱,步履乏力、蹒跚不稳  相似文献   

5.
叔祖余世光主任医师为安徽省名老中医,至今从医5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善治内、妇、儿科杂病,在我市及周边地区久负盛名。笔者为叔祖学术继承人,现整理有关临床经验以飨同道。慢性胃炎喜用异功散化裁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证范畴。李东垣云:“饮食不节则胃病”,由于现代人生活富裕,常饮食不节制,好食生冷、辛辣、膏粱厚味,嗜好烟酒,日久必伤脾胃,形成饮食积滞、脾虚胃热等证;《沈氏尊生书·胃病》曰:“胃痛,邪于胃脘痛也……唯肝气相乘尤甚,以本性暴,且正克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重,易致肝气郁结而损伤脾胃,形成脾虚气滞、肝胃郁…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将其运用调脾胃治疗内伤杂病的4个验案进行总结,从理法方药阐述刘教授临证诊疗经验及用药特点。乳腺癌术后化疗后陈某,女,60岁,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人,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曾在我院门诊服用中药治疗。2014年7月初,患者体检发现乳腺恶性肿瘤,2014年7月15日行乳腺切除手术,术后进行化疗。2014年7月28  相似文献   

7.
<正>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血压持续升高,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高血压病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2]。目前,高血压病西医治疗为主,西医降压药物种类众多,疗效确切。但临床发现,部分高血压患者单纯西药降压效果不好,或者伴随症状如头痛、耳鸣等不能缓解,或者用降压药后出现副作用如水肿、便秘等。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往往可以优势互补,取效明显。现将临床辨证治疗高血压病验案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络病理论越来越受到中医界的重视,许多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疑难病运用各种通络之法,往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黄帝内经》首次明确提出“络”的概念,并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张师认为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的支络部分,在功能上,各种络脉组成的络系统是在人体营卫、气血、津液等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环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篇》则进一步明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故也。”即明确指出血脉瘀阻之先导是阳气不足,阴邪乘虚占居阳位,胸络痹阻,闭塞不通,不通则痛,而成胸痹。故络病是指各…  相似文献   

9.
正王乐匋(1921-1998年),安徽歙县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新安医学研究会首任会长,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王老出生于新安医学世家,学养深厚,严谨治学,自求真得。从事医、教、研工作50余年,注意到五脏相因、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之理,在总结前世经验基础上,临证用药不拘一格,轻灵活泼,将滋阴与息风结合,疗效显著。现举二则医案论述。医案举隅医案一某女,49岁,1992年4月22日初诊。肝  相似文献   

10.
11.
黄明河,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深圳市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深圳市中医院原内科主任,从事内科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40  相似文献   

12.
金鉴胃爱丸载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目录,卷六十二,溃疡主治类方。用于治疗溃疡脾胃虚弱,诸味不喜者。认为可助脾气开胃口,而饮食自进矣。张炳秀教授鉴于《梦溪笔谈校证》:汤、散、丸各有所宜。  相似文献   

13.
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是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温化痰湿,条达气机之功效.笔者根据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异病同治的方法,运用温胆汤治疗多种疾病收到满意效果,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卓毅教授从事医、教、研30余年,尤长于月经病的中医治疗,对月经病的辨证施治具有自己一整套独特的思维方法和有效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临床,现将其临床灵活应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相关妇科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头痛,见于多种疾患,祖国医学对其辨证,往往责之气、血、风、火、痰、湿等,而且虚实错杂,必须详察病情,区别头痛之久暂,注意经脉部位及各个方面关系而辨证求因,不能只是“头痛治头”。兹将个人点滴经验录下,聊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不寐古称不螟不寝不得眠,现称为失眠,是指经常就寝后难以入睡,或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则彻夜不眠,是临床常见病证。心主神志,心神被扰则烦,甚则躁动不安,不能眠睡。故不得眠常与烦或躁并见,如《伤寒杂病论》中:心烦不得眠虚烦不得眠烦躁不得眠烦躁不得卧寐等。然五脏六腑之病,皆可令人不寐,寒热错杂,标本虚实,错综复杂。笔者跟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腕痛”“痞症”“嘈杂”等范畴。为一般内科杂病,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治,但迄今为止仍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对本病的治疗亦积累了点滴经验,现将临床病历抽出几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伍炳彩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50多年,经验丰富,在临床上对辨证为脾胃气虚、湿郁生热的病证常使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收效良多,现举其验案两则如下,以资共享。1理论分析升阳益胃汤出自《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主治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升故也。从五行关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