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沐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沐足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肺功能变化、半年内发生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疗效方面及减少患者急发次数、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沐足对慢阻肺患者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补肾纳气方结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补肾纳气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肾不纳气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研究方法将68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补肾纳气方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山楂冲剂及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急性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各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4.71%,高于对照组的35.29%(P<0.05);治疗组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最长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P<0.01);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 补肾纳气方可以改善COPD患者症状,降低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及最长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73.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减少病情急性发作,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法治疗轻中度(Ⅰ级、Ⅱ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满足条件的轻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规范治疗)和中药治疗组(西医规范治疗+健脾补肾法)各50例,总疗程12周。治疗期间脱落5例,其中对照组2例,中药治疗组3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比较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six-minutes walk test,6MWT)、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OPD每年急性加重频次及临床疗效等变化。结果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3.6%;12周后中药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6MWT、BMI、COPD每年急性加重频次等方面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规范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健脾补肾法治疗轻中度COPD稳定期,能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减退,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伏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期间门诊治疗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三伏贴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程度、肺功能、平均一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高于对照组(64.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平均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肺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伏贴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与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发作次数,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参蛤蚧汤合玉屏风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20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综合性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加用人参蛤蚧汤合玉屏风散,6个月后检测其肺功能,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的次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治疗加上人参蛤蚧汤合玉屏风散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宏志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395-1396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联合益肺胶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和盐酸氨溴索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三伏天灸和益肺胶囊口服。两组观察时间均为3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6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年均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差异,而FEV1.0占预计值百分比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三伏天灸配合益肺胶囊口服能明显减轻稳定期COPD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和住院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依据病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50/500u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3年内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急性加重住院次数、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3年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急性发作次数、肺功能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肺养阴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COPD稳定期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服益肺养阴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症状、体征、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养阴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补肺法和固肾益肺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健脾补肺组及固肾益肺组,分别服用安慰剂、健脾补肺的六君子合三子养亲汤、固肾益肺的玉屏风合金匮肾气丸共30天,观察3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TNF-α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健脾补肺组患者经治疗后营养指标%IBW(%)、TSF、AMC、ALB、Trf均明显上升,TNF-α较治疗前减低,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固肾益肺治疗组治疗后营养学指标%IBW(%)、TSF、AMC、AlB、Trf有不同程度增高,Trf及TNF-α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补肺组治疗后FVC%、MVV%、FEV1·0%较治疗前升高(P<0·05),PEF%指标变化不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固肾益肺组治疗后FVC%、MVV%、FEV1·0%、PEF%有改善,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肺法和固肾益肺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的改善、TNF-α及肺功能有正面影响,但健脾益肺法的临床效果较好,提示健脾益肺法为慢阻肺稳定期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给予自拟益肺饮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固本咳喘片口服,连服1年。结果:1年内发作次数减少,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益肺健脾补肾颗粒配合西药万托林(硫酸沙丁醇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肺健脾补。肾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14天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FEV1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益肺健脾补肾颗粒配合西药万托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刘庆明 《河南中医》2011,31(12):1410-1411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予健脾补肺汤口服治疗,对照组45例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发病频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还可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降低发病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肺汤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显著,且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症状,预防急性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疗,艾灸治疗前后给予症候评估,观察治疗后1年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和肺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灸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益肺健脾润肠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脾气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肺健脾润肠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情况、免疫功能情况、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26/35)(P0.05)。治疗后,研究组PEV1、PEF、PVC水平和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肺健脾润肠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COPD(肺脾气虚证)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丸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评分、CAT评分、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2%,对照组为85.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CAT评分、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型)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年立全  范娟  孙亚飞  李海明 《新中医》2021,53(23):96-100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汤与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 例COPD 稳定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3 例。2 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健脾益肺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2 个月并以门诊、电话等形式随访半年。比较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变化,比较2 组随访期间急性加重次数、COPD 评估测试(CAT) 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FVC、FEV1、FEV1/FV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研究组上述3 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急性加重次数和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肺汤与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COPD 稳定期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发生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法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的COPD稳定期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益气活血法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治疗。分别于3、6个月后,观察其肺功能、呼吸困难改善程度、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并可以减少急性加重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5,(11):1458-1459
目的:观察益肺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5月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12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吸入1吸,剂量50/500μg,1d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我们自拟的益肺健脾补肾方。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氧分压均有所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有所下降,同组较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所改善,FEV1(L)、FEV1/FE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FEV1(L)、FEV1/FE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48-1850
目的:评价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6、PARC/CCL-18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中药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合方汤剂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CAT评分及IL-6、PARC/CCL-1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CAT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IL-6、PARC/CC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脾肾气虚型),能明显减轻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促进IL-6、PARC/CCL-18的下降进而改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