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并且对其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护理,并且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患者多在临床发病后2个月内自愈,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干预和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传染性疾病,不需进行特殊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加强护理,优质的护理可以加强改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实验阳性,感染一周后体内抗EBV抗体阳性.临床上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成人发病少见.病程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下列就以自家孩子发病治疗癒后过程了解一下此病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向金平 《大家健康》2014,(9):100-100
目的: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阐述,讨论该疾病的临床护理,分析总结护理要点,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与病理特征采取有效护理,对比分析患儿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持续护理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情况出现很大改善,例如,患儿的发热例数从护理前的53例减少为25例,淋巴结肿大患儿从护理前的47例减少为15例,眼睑水肿患儿从护理前的12例减少为2例,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趋于正常。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发育成长造成很大影响,日后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应用综合性护理方式,稳定患儿病情的同时,促进患儿更好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7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生化和免疫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生化指标异常,患儿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容易发生免疫功能紊乱,出现心肌﹑肝功能损害,早期联合治疗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生化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生化指标异常。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易出现心肌、肝功能损害,早期联合治疗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pstein-Barr(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常有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测得EB病毒抗体。流行病学:本病分布为全球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带毒者及病人为本病的传染源,健康人群中带毒率为15%。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恢复后15%~20%可长期咽部带病毒。经口鼻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及青少年更多见,且大多数病例为4岁以下幼儿,病后可获持久免疫,第2次发病不常见。  相似文献   

7.
张建明 《嘉兴医学》2001,17(3):173-174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均获得满意疗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特效治疗,只能一般对症治疗,做好精心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免疫异常性疾病。年长儿症状较重,较典型,而幼儿多为轻症,不典型,甚至为隐性感染,易于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82~1989年收治的7例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7例,男4例,女3例。发病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4岁8个月,其中<1岁2例,~2岁2例~5岁3例。7年无大流行,但四季均有散在发病,以秋末冬初较多见。7例均有发热,其中高热3例,中度发热4例,最高达40℃,均为不规则热型。7例均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腭疹、假膜、溃疡各1例。肝大5例(71.4%),主要以轻、中度肿大为主,最大肋下6cm。脾大5例(71.4%),轻度  相似文献   

9.
李娅  黄嘉莉  陈玲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434-143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近年来较为多见的一种儿童感染性疾病。但由于疾病早期症状多变,血象改变特异性差,故常被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80例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55例,女25例,≤2岁,23例,2~6岁40例,≥6岁17例,从发病至就诊最早2d,最晚7d,平均住院天数11d  相似文献   

10.
晏玲  薛媛  陈斌 《重庆医学》2004,33(4):546-54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 mononucleosis,IM),简称传单,是由一种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常有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测得EB病毒抗体等[1].传单是自限性疾病,患儿多在发病后2个月内自愈,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2].我科从1997年5月~2002年8月,共收治传单患儿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林志贵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12-1512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传染性单棱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及其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该病患儿67例。结果67例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和肝脾肿大多见。病毒检测EBV62例,阳性38例,占61.2%;CMV39例,阳性16例,占41.O%。结论海南地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因主要为EBV感染,部分为CMV感染所致。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2—4周。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2 4岁 ,高热、全身皮疹伴乏力 1wk余 ,于 1999- 0 8- 18收入院。 1wk前患者因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伴高热服用磺胺类药 ,出现双上肢微痒及红疹 ,当地医院以“药疹”予钙剂、青霉素等治疗 1wk ,咽痛及淋巴结肿大无缓解 ,高热达 41℃伴乏力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 ,转入我院既往体弱 ,个人史及家族史均 (- ) ,否认青霉素、磺胺药及其它药物过敏史。体检 :T :40 2℃ ,P :90次 /min ,R :2 8次 /min ,BP :14 7/ 8 0kPa ,精神差 ,消瘦外观 ,抬入病房。双侧颌下、耳后、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均肿大 ,压痛 ( ) ,咽红 ,高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I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其总有效率100.00%,随访3个月~1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小儿IM临床表现复杂,可结合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提高认识,早诊早治,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由于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故易造成误诊。现将2000年9月-2006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0例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均在>10%,并发肝功损害、肺炎、肾炎、心肌损害共22例,经治疗均痊愈,未遗留后遗症.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上易引起多器官系统的损伤,及早诊治,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mononcleosisIM) ,是由EB病毒 (Epstein Barr)感染的小儿常见传染病 ,婴幼儿感染率高 ,有些病例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而易于漏诊。今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2 4例小儿IM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86例 ,女 38例 ,男∶女 =2 .5∶1。年龄最小 2个月 ,最大 9岁 ,其中≤ 1岁 77例 ,≤ 3岁 2 5例 ,≤ 6岁 2 0例 ,≤ 9岁 2例。1 2 主要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37 8℃~ 4 0 2℃ ) ,咽腔充血 9例 ,表浅淋巴结肿大 (颈部耳后腋下等处约 …  相似文献   

18.
1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同时合并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较少见 ,我科于2000年7月收治1例并作了肝脏穿刺组织活检 ,现就其临床特点及肝活检组织超微结构特点报道如下。患儿女性 ,4岁。因发热、两耳下肿痛7天于2000年7月5日入院。发病后无头痛、呕吐、腹痛 ,无皮疹、黄疸及食欲减退。经病毒唑等治疗无效。入院体检 :T38.7℃ ,P90次/min ,R30次/min ,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颈部有数个直径为1.5cm的淋巴结 ,活动度好 ,无压痛。心肺检查正常。腹软 ,肝肋下4.0cm、剑突下6.0cm ,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患儿中3~6岁患儿65例,占67.7%;96例患儿均发热,其中高热患儿81例,占84.3%;伴淋巴结肿大72例,占75%;伴咽峡炎者86例,占89.6%,其中扁桃体表面附着白色渗出物75例,占78.1%;伴肝脏肿大46例,占47.9%;脾脏肿大42例,占43.8%;鼻塞59例,占61.5%;眼睑浮肿者41例,占42.7%;皮疹者28例,占29.2%;伴有其他症状者34例,占35.4%;所有病例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均大于10%,其中3例达到50%以上,占3.1%。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好发于3~6岁儿童,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大于10%,感染后体内出现EB病毒IgM抗体阳性率100%。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