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导致肺栓塞中的的临床作用。方法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预防肺栓塞置入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随访观察无滤器并发症发生及肺栓塞的出现。结果35例在放置12~14天取出,11例患者因滤器周围血栓形成,下腔静脉置管溶栓5~7天,5例血栓消失,滤器成功回收,另6例溶栓效果不佳,长期留置滤器。在取出的40例中,12例肉眼可见絮状血栓。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能安全、有效预防肺栓塞,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在48例因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的肺栓塞的21例患者中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作为置入组,余为对照组。结果 在3个月~37个月的随访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组无一例发生肺栓塞,对照组中有3例再发肺栓塞。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预防肺栓塞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创伤后继发深静脉血栓滤器使用指征及滤器种类选择。方法:遵循以往滤器使用的选择原则,对2010年度下肢创伤后继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选用临时、可回收及永久性滤器进行分类比较研究。结果:共计筛查下肢创伤患者4 544例,DVT阳性968例,发病率21.3%。使用滤器296例,其中临时性121例(40.9%),可回收56例(18.9%),永久性119例(40.2%)。滤器置入过程中未发现致命性肺栓塞及明显的症状性肺栓塞。抗凝治疗随访3~6个月,复发2例。结论:下肢创伤手术术前发现急性深静脉血栓,在手术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能大大降低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率。由于创伤患者的血栓栓塞症的危险是临时的,应首选临时性滤器。高龄患者或有严重心肺并发症患者,适合放置可回收滤器。术后发现的深静脉血栓及术前可以明确的陈旧性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滤器不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滤器植入结合溶栓/抗凝预防肺动脉栓塞的长期随访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应用静脉滤器结合栓和抗凝治疗在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及预防肺动脉栓塞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4例急性或亚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14~86岁,平均52.4岁.24例患者经皮经股静脉植入静脉滤器.2例在术中辅以深静脉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20例在术后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0 d.口服华法林6个月.结果全部病例介入操作成功.对全部病例临床平均随访15个月(10~48个月).术后一周内18例患者的下肢水肿及疼痛迅速消失,其余6例患侧肢体肿胀、无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本组没有发生滤器移位及腔静脉血栓阻塞和肺栓塞病例,也没有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结论静脉滤器植入结合溶栓和抗凝是治疗急性或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能有效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任晖  郑时康  祝鹏  李静  巩洁  谢静  张军康 《心脏杂志》2012,24(4):510-513
目的:观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51例采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同时常规抗凝治疗为观察组;33例常规抗凝、溶栓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临床变化并进行3~46个月随访。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 vs. 58%,P<0.01),随访3个月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98% vs. 79%,P<0.01);观察组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4% vs. 27%,P<0.05),静脉血栓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 vs. 15%,P<0.05);观察组在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上有显著降低(观察组0%,对照组12%,P<0.01)。结论: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优于传统溶栓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但应严格掌握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同时常规抗凝治疗;28例常规进行抗凝、溶栓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临床变化,并进行1个月~46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在出院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0%和57.1%,P<0.01),随访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98.0%和75.0%,P<0.01);观察组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4.0%和28.6%,P<0.05),静脉血栓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和17.9%,P<0.05);观察组在肺动脉栓塞(PE)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0%和14.3%,P<0.01)。结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优于传统溶栓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但应严格掌握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指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Opt Ease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置放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接受Opt Esae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DVT患者142例,其中48例表现为有症状的肺栓塞(PE)、64例表现为有症状的下肢DVT、10例同时表现为PE和DVT、20例B超检查提示下肢DVT而无临床症状。术后进行胸部CT、腹部CT、盆腔及下肢CT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滤器置入时、置入后、取出时的相关并发症。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成功置入与取出滤器数量、血栓形成率。统计滤器置入后有临床症状PE或经CT血管造影证实PE的发生率,统计有症状的及经CT、超声检查证实的无症状复发或新发DVT、下腔静脉闭塞发生率。结果 141例(99.3%)成功置入滤器,其中28例成功取出滤器。1例滤器置入术后出现双下肢肿胀伴疼痛,经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腔静脉闭塞,进行溶栓治疗并取出滤器。113例长期置入滤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滤器断裂或移位,无滤器穿透下腔静脉壁或滤器倾斜,2例发现滤器内有血栓但无下腔静脉闭塞。滤器取出者随访1~64个月,未出现PE复发症状。滤器长期置入者随访时间1~78个月(平均12个月),分别有22、14例在滤器置入后出现有症状的PE、DVT,但CT检查未提示PE,仅2例经超声检查发现新发下肢DVT。结论 Opt Ease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置放治疗DVT安全性较好,并发症少,并可有效减少PE、下肢DVT发生。  相似文献   

8.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肺栓塞的最主要原因,预防血栓脱落至肺动脉尤为重要.近年来,下腔静脉滤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所致肺栓塞.本文就下腔静脉滤器的发展史、适应证、并发症、临床效果评价及新型下腔静脉滤器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临床应用。方法入选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收治的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混合型血栓15例,中央型2例;16例血栓位于左侧深静脉,1例血栓位于右侧深静脉。所有患者均经健侧股静脉插管置入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置入患侧下肢静脉进行尿激酶溶栓,期间定期复查下肢深静脉造影及下肢静脉超声。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OptEase下腔静脉滤器并成功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在溶栓5~10 d后均明显改善及消失,其中7例溶栓后下肢静脉造影左髂总静脉狭窄大于90%;5例经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小于40%;2例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大于50%,并行支架置入术,术后残余狭窄小于20%。结论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直接、有效,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作用 ,以及经导管血栓内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 (DVT)的疗效。方法 对 2 4例确诊为DVT患者均置放下腔静脉滤器 ,其中 11例患者指引导丝经健侧髂总静脉置入患侧髂总静脉 ,并置入溶栓导管 ;13例经患侧股静脉置入溶栓导管。 2 4例均经溶栓导管注入尿激酶 ,4 0~ 6 0万u/d ,连续 3~ 5d ,每例患者结束溶栓前均行造影。结果 无 1例发生肺栓塞。 2 1例造影显示小血管壁光滑 ,血流通畅 ,3例造影显示血管壁光滑 ,血流较缓慢 ;2 4例患者下肢肿胀明显消退 ,无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 ,经导管血栓内溶栓治疗DVT安全、高效 ,尿激酶用量少 ,出血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预防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病变患,分别经股静脉(32例)和锁骨下静脉(3例)放置血栓病变患,分别经股静脉(32例)和锁骨下静脉(3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每例1枚,位置均为肾静脉开口下方,再行积极的介入治疗。结果 35枚滤器均放置成功,随访1-36个月,均未发生肺栓塞,亦未见滤器移位或倾斜,腔静脉阻塞等并发症;全部病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 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肺栓塞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导管局部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置入腔静脉滤器后,经胭静脉置入溶栓导管局部直接溶栓,共10—14d。结果髂股静脉完全再通率73.68%(28/38),临床治愈率73.68%(28/38),总有效率100%;未发生肺栓塞及出血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局部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再通率高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综合治疗与保守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79例患者中,47例经同意后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合并抗凝治疗,进入实验组;3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猝死率及肺栓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6.25%(2/32),P〈0.05;0 vs.15.62%(5/32),P〈0.05]。实验组患肢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47/47)vs.81.25%(26/32),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患肢足背静脉给予尿激酶溶栓并抗凝综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肺栓塞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既往对肺栓塞误诊、漏诊率较高,部分发病早期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诊治而发生猝死,80%肺栓塞患者是由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既往针对此类肺栓塞患者多采取介入溶栓治疗并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长期抗凝治疗,以防再次形成血栓并发致命性肺栓塞,近年来,肺栓塞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肺栓塞的介入诊疗措施已趋于无创、微创,疗效肯定,但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作为人  相似文献   

15.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作用。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放置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61例,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龄34~90岁,平均66.7岁。深静脉血栓位于右下肢24例,左下肢34例,双下肢3例。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并确定下腔静脉和释放途径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到肾静脉开口下的腔静脉。结果本组病例均释放成功,其中3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颈静脉释放,其余均经股静脉释放;2例在超声定位下释放,其余均在静脉造影下完成。术后随访1~18个月,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患者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8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采取全身静脉溶栓,观察组18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采取导管袪栓联合导管溶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氧分压(82.34±2.57)mm Hg、血氧饱和度(98.52±2.87)%、休克指数(0.72±0.05),均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肢体周径差(2.62±0.68)cm、Miller指数(3.28±0.81)分、静脉通畅度评分(3.16±0.62)分,均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急性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介入治疗的疗效较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方法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患者24例,均采取以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11例行上腔静脉滤器置人术。观察治疗效果及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24例患者住院时间10~17d,平均11.5d。出院时患肢肿胀完全消失17例,明显减轻7例。随访30d-2a,3例因晚期肿瘤死亡。11例患者行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者随访至今均无肺栓塞表现,复查X线胸片未见滤器明显移位。结论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抗凝,置人上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明  王丽美  马健 《山东医药》2010,50(37):99-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静脉系统常见病,多发于年老体弱、久病卧床及骨折患者,一旦形成血栓且治疗不及时,治疗较棘手,如血栓脱落易引起肺栓塞(PE)等并发症.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近10余年发展的介入治疗新技术,其作为预防PE的有效措施已广泛用于临床.2000~2010年,我院采用IVCF置入治疗DVT患者4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采用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和/或预防由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脱落导致的肺栓塞(PE),得到了满意的疗效。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对12例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安置下腔静脉滤器(VC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3年10月~2007年6月确诊的39例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VCF治疗分为两组:滤器组19例,非滤器组2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接受抗凝、溶栓或介入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滤器组与非滤器组住院期间总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 a两组PE复发以及总病死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滤器置入并发症3例,其中滤器倾斜、穿孔、滤器向足侧移位各1例。与非滤器组相比,滤器组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或加重的趋势。结论对于PE或存在PE高危因素患者安置VCF预防PE或PE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