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术中应用皮层脑电监测(ECoG)对术后癫痫控制率的影响。方法回顾5年来本院收治的10例DNT患者,全部患者以癫痫为主要表现并全部接受手术治疗,6例患者术中应用皮层脑电监测,全部患者术后长期随访。结果应用术中皮层脑电监测的6例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癫痫复发的表现,4例未应用术中皮层脑电监测的患者,有3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癫痫复发。结论术中应用皮层脑电监测对于控制DNT患者术后癫痫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特点、病理、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DNT就其诊断、影像学、病理、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4例行肿瘤切除,2例行颞叶切除。术后4例无癫痫发作,2例较术前癫痫发作减少。结论DNT是一种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效果良好,无需放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SEP)、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o-MEP)、及皮层脑电监测(ECoG)对进行大脑功能区和致痫灶定位并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30例致痫灶位于中央区及其邻近部位的癫痫患者,术前通过神经影像、电生理等技术综合评估,术中运用Co-SEP、Co-MEP、ECoG,准确定位致痫灶及功能区,尽量全切病变及致痫灶治疗继发性癫痫,同时保护重要脑功能。结果 根据Engel标准,对30例病人术后随访6~18个月,Ⅰ级者18例;Ⅱ级者7例,Ⅲ级者3例,Ⅳ级者2例。所有病人术后均无永久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术中联合Co-SEP、Co-MEP、ECoG,能安全、准确、有效的指导脑中央区病变及致痫灶的治疗,在避免运动皮层损伤的同时,最大限度切除病变,治疗继发性癫痫,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对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50例患者,分为麻醉下术中进行皮层电刺激治疗的皮层组及胶质瘤切除术中进行皮下电刺激的皮层下组,观察脑功能区与胶质瘤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较前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功能区进行胶质瘤手术过程中应用皮层电刺激及皮层下电刺激,可准确定位脑功能区,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脑功能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运动区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例脑胶质瘤患者(治疗组)术前行常规MRI和fMRI检查,根据术前肿瘤影像学评估,分别设计手术方案切除肿瘤,并行术后随访.1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和fMRI检查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fMRI表现为手运动功能区被挤压、移位;对照组fMRI表现为手运动功能区显示良好.术后两周随访,治疗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恢复至平均95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MRI对邻近脑运动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手术前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指导外科治疗,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显微手术切除镰窦旁脑膜瘤回顾分析,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改进手术方法、技巧及术后辅助治疗措施。方法对显微手术治疗21例镰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肿瘤21例,按脑膜瘤切除Sinpson分级法:Ⅰ级切除者15例(71.43%),Ⅱ级切除者5例(23.81%),Ⅲ级切除者1例(4.76%)。术后随访1~2年,患者生活自理,均未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术后辅助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镰窦旁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脑叶切除治疗半球顽固性癫痫的规范化程序及效果。方法对14例半球顽固性癫痫的临床表现及术前多种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定位癫痫灶。对以单侧半球为主的弥漫性或多发性癫痫灶采用两个脑叶以上切除及联合软膜下横切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①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额极切除4例;②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枕极切除1例;③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胼胝体前2/3切开+额、颞、顶枕部软膜下横切(MST)3例;④颞前叶切除+枕极切除+胼胝体后1/2切开2例;⑤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额、颞、顶部MST 2例;⑥前颞叶切除+枕极切除+顶枕部非功能区皮质结节性病变切除及周围MST 1例;⑦改良大脑半球切除1例。结果本组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无先兆9例(64.29%),其中4例已停服抗癫痫药;仅有先兆,无其他癫痫发作5例(35.71%)。结论多脑叶切除(含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源于半球多脑叶的顽固性癫痫效果肯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学、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资料综合分析,术前准确评估和精确定位功能区域,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脑叶切除治疗半球顽固性癫痫的规范化程序及效果.方法 对14例半球顽固性癫痫的临床表现及术前多种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定位癫痫灶.对以单侧半球为主的弥漫性或多发性癫痫灶采用两个脑叶以上切除及联合软膜下横切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①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额极切除4例;②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枕极切除1例;③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胼胝体前2/3切开+额、颞、顶枕部软膜下横切(MST)3例;④颞前叶切除+枕极切除+胼胝体后1/2切开2例;⑤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额、颞、顶部MST 2例;⑥前颞叶切除+枕极切除+顶枕部非功能区皮质结节性病变切除及周围MST 1例;⑦改良大脑半球切除1例.结果 本组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无先兆9例(64.29%),其中4例已停服抗癫痫药;仅有先兆,无其他癫痫发作5例(35.71%).结论 多脑叶切除(含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源于半球多脑叶的顽固性癫痫效果肯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学、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资料综合分析,术前准确评估和精确定位功能区域,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黄克伟 《黑龙江医药》2010,23(2):294-29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肿瘤发病部位以回肠多见,其次为空肠、十二指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良性肿瘤行局部肠或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24例恶性肿瘤均得到1~5年的随访,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62.5%和29.2%。结论: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综合采用各项检查是提高术前诊断率的关键。手术治疗是主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闭水清 《北方药学》2014,(5):146-147
目的:回顾性分析低级别脑膜瘤发生术后癫痫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2月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WHOI级脑膜瘤病例36例,所有病例均为手术切除肿瘤,并随访。结果:术前有癫痫发作以及肿瘤位于镰旁与低级别脑膜瘤患者术后癫痫发作有关,术前有过癫痫发作的患者或/和肿瘤发生于镰旁的患者发生术后癫痫的危险性较大(P〈0.05)。结论:对易发生术后癫痫的患者,如术前有癫痫史、肿瘤位于镰旁,应该加强监测,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后颅窝肿瘤切除术中运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颅神经功能。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后颅窝脑肿瘤患者23例,所有患者在肿瘤切除过程中均监护第Ⅴ、Ⅶ、Ⅸ、Ⅻ对颅神经,分析效果。结果:肿瘤全切17例,肿瘤近全切3例,肿瘤部分切除3例。术后3个月House-Brackmann面瘫Ⅴ级患者2例,Ⅲ~Ⅳ级3例,Ⅰ~Ⅱ级18例;吞咽功能减退2例。结论:后颅窝脑肿瘤手术中监护第Ⅴ、Ⅶ、Ⅸ、Ⅻ对颅神经肌电图能保护患者相应的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癫痫手术2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手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癫痫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对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手术治疗21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基本上比较顺利,无死亡现象出现,在术后随访10个月~3年中,术后癫痫没有发作的占52.4%,术后仅有先兆发作的占19.0%,发作次数得到减少或者发作的形式发生改变的占23.8%,术后无效的占4.8%。结论对于癫痫手术来说,应用皮层脑电图监测系统来实施手术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手术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脑电图EEG和癫痫发作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73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患者进行EEG监测,癫痫发作时监测皮层EEG,记录异常放电情况。结果经过EEG监测,73例患者EEG的频率均减慢到7-8 Hz,均出现异常放电情况,且多为α波变慢,波率不规则及背景活动不对称,弥散性或局限性及一侧性出现低中等波幅;慢波增多及单侧的痫样放电,多为中度以上异常。最后总结为局限性异常16例,重度异常13例,中度异常36例,轻度异常8例。结论 EEG监测与癫痫的发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所以EEG作为研究脑功能的医学手段,对预测癫痫的发作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联合术中超声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功能区肿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38例功能区肿瘤联合术中超声和脑皮层电图监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超声均能精确定位;术中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12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结论通过术中超声设计解剖定位,确认术中病灶周围血管及重要结构毗邻关系,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实时监测,功能定位、指导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方面有确切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1991~1996年我院住院的老年癫癎患者126例,占我科同期老年人住院2520例的5%。男90例,女36例,年龄60~78岁,平均(69.34±3.28)岁。类型:强直-阵挛发作75例(59.5%),部分性发作30例(23.8%),其中21例由部分性发作转为全身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3例(2.4%);癫癎持续状态18例(14.3%),其中死亡8例(44.4%)。CT异常率88.1%,脑电图异常率92.9%,其中以各导联持续性慢波伴散在尖波或尖慢综合波为多。癫癎病因以脑血管病占多数(78例,61.9%)。病灶部位与癫癎有明显关系,脑血管病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多见,病灶位于额顶区或累及额顶区者易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更易出现癫癎。其余依次为脑肿瘤(转移瘤多于原发瘤)、颅内炎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另有3例糖尿病患者发生癫癎,表明糖尿病出现癫癎应重视血糖的控制。2例风湿性心脏病也出现癫癎发作,推测与心脏射血指数下降而致大脑缺血有关。鉴于老年患者机体应激能力差、脑细胞活性低、细胞膜稳定性差、兴奋性高、癎阈低,所以对老年人癫癎病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报导本院1985年6月至2006年12月,非外伤性普通胸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9例。其中发生于肺部手术4例,食管手术3例,纵隔肿瘤手术及胸内巨大良性肿瘤手术各1例。经积极处理,抢救成功9例,其中1例心肺复苏后脑水肿,术后遗留有精神症状,1例因术后再次出现心脏呼吸骤停死亡。通过对引起术中心脏骤停的主要因素回顾性分析,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和技巧、树立联系的观点、在手术操作中要有对病变有动态认识,是防止手术中心脏骤停主要因素。麻醉的平稳,术中良好的监护在心脏骤停等意外事件中起到预防和早发现的作用。对高龄、合并基础病变、全身情况差的患者术前要加以调整,手术操作轻柔,加强术中监护,也是减少和预防普通胸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条件。  相似文献   

17.
崔伟  王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50-5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发病类型、病变部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近3年中做过脑电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治疗的30例中,脑出血患者复发癫痫3例,死亡1例;脑梗死患者复发癫痫7例,死亡3例。结论:脑血管性癫痫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病变部位多位于脑叶和基底节区,脑电图检查对预防和病情判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癫痫发作与发作间期动态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4例行24 h动态脑电图与心电图同步监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动态心电图出现异常34例,占32.7%;出现以颞部为主的异常脑电波64例,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37.5%,心电图异常表现方式最多,室性早搏、心律不齐、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9.
小儿非癫痫性发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小儿时期的各种非癫痫性发作进行分析。方法 对 3 2例疑似非癫痫性发作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同时进行录像脑电图或 2 4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  3 2例患儿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无异常放电 ,证实为非癫痫性发作 ,以生理性发作最多 (16例 ,占 5 0 % ) ,其平均年龄最小 (3 .5岁 )。结论 儿童时期存在多种形式的非癫痫性发作 ,以生理性发作最多 ,且非癫痫性发作易被误诊为癫痫及其他疾病 ,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